迂腐下的時代

迂腐下的時代

「那是一個如何的時代,所有人口中吟誦的,眼裏崇拜的,只有功名。」——題記|記《儒林外史》讀後感

花了一周的零碎時間,終於看完了這本《儒林外史》。本想寫寫其中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提筆卻發現其中每一個人物都是如此地鮮活、生動,每一個人物都別具一格,都有令我印象深刻的事迹品質。

這令我有些難以提筆。但細思量,卻又發現,無論是何人物,腐儒亦或呆儒也罷,終歸是與其所處的時代所掛鈎的。

無法想像,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人們口中吟誦的,眼裏崇拜的,只有功名利祿。那些真正看破紅塵淡泊名利的,反倒成了傻子瘋子般的存在,例如杜少卿。

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一世魄落書生一朝科舉百人朝拜?口中殷殷念念皆是一等二等舉人秀才,范進中舉倒瘋了一遭。

只覺不可思議,似乎好像榜上有名就已然萬事俱全。所有人都會掙相巴結,也不顧及此人是否有真才實學。

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讀書人讀的不是書儘是死板的囚牢物!可笑可笑,說是讀書人,連蘇軾也不知,《詩經》裏的美好竟也不知,只道是各種八股考論不斷吟誦,作詩賞月倒是無前途的傻瓜做的了。

畫地為牢,那時又有多少具有真正才幹的呢?可憐可憐,倒是泯沒了不少棟樑!

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官商勾結盡剝削民脂民膏!

但是這樣的時代就真的如此昏黑得徹底嗎?就如此得充斥著名利的腥臭嗎?我想,這樣說也是極端的。

「君子以果行育德」出自《周易》,故事開始和結束都是出自果斷的行動,沒有開始便不會有結束。

文中有美好品質之人,像是鮑文卿——有情有義。只因自七歲學戲念的是向鼎創造,便向按察司求情,雖其間迂腐,但貴在忠義,不為名利所動。惜其養子因變故,未曾學到分毫。

最可恨的場景之一便是王玉輝家三姑娘殉節時,那句「仰天大笑道『死得好』「,這樣一句看得我心驚膽顫。雖後面,王玉輝後知後覺失女之痛,也抹不掉那令人憎惡的封建思想。殉節在明絕非罕事,怪只怪當時那可恨的理學教條,把好好的女子逼上絕路——思想上的絕路,遠遠比現實封殺更決絕。

或許,可悲的不是那些或絕於科舉或死於封建或怨於官場的人,而是那個時代。但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人心如何醜惡,總有那麼些人,仍然堅守初心,不忘原則,淡泊致遠——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或許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吧。

願人心恆恆,願太平盛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古青樹攬雲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萬古青樹攬雲天
上一章下一章

迂腐下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