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 173 章

第173章 第 173 章

幽州戰船順利地離開了。

元里收回了大刀,陳璽頓時鬆了口氣,大冬天的,他背後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濕了一團。

「把陳公子帶下去,嚴加審問,」元里冷冷地把大刀扔給賈青,面上沒什麼神情,「好好問一問他們父子倆對我們的大將軍做了什麼事,又把我們大將軍逼到哪裏去了。」

賈青接過大刀,沉聲道:「是。」

陳璽驚慌失措地掙扎:「我什麼都不知道!」

下句話還沒說出來,就被人押著狼狽地走了。

元里驅散其他人,獨自站在船頭吹着風。

林田小心翼翼地勸道:「主公,外頭風大,您回去休息吧。」

元里低頭看着海面,深色的海水翻滾著,看着就能知道有多冷,他出神了一會兒,啞聲道:「他怎麼敢說楚賀潮死了。」

林田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他心中難受,安慰元里道:「大將軍福澤深厚,定然能化險為夷。」

元里沒說話。

無人知道他心中的害怕,也如這渤海波濤一般劇烈翻滾。恐懼無所不入,幾乎要吞噬元里。

誰也體會不到元里心中是什麼樣的感覺。

以往聽別人說這世上沒有誰離開誰就活不下去的說法,元里一直也這麼認為。但即便堅強如他,這些日子都不知道是怎麼渾渾噩噩過來的。

心裏頭像被剜掉了一塊肉,疼得陣陣抽縮。一想到楚賀潮如果真的就這麼死了,元里就覺得茫然空蕩。

他們還沒相伴終老,還沒做很多很多事。

元里想像不到沒了楚賀潮之後的未來會是什麼樣。

陳璽今天的話像是給他一個重擊,但他不願意相信,也不敢相信。不管是自欺欺人還是怎樣,元里一點兒也不相信楚賀潮死了。

他一遍一遍跟自己說,這不可能的。

揚州水師遠遠跟在後面,但他們船隻的速度比不過幽州改良過的戰船速度,漸漸被落在了後頭。等快要入元里的地界時,才不甘心地轉道回航。

元里沒回冀州,而是直接去了幽州海岸。

戰船一入自家地界,船上的人都鬆了口氣。

等到岸邊時,水師大軍已經等著了。元里下船后沒有在此地耗費多久,只讓孔然和顧越準備好一月後帶領所有水師和戰船出發攻打陳王。

水師如今還有四萬五千人,定然比不上揚州水師的數量。

但幽州最厲害的不是水師,而是步兵。

元里沒回楚王府,也沒去見自己的父母。而是直接來到了幽州軍營之中,調遣了五萬幽州兵前往渤海水師處,準備除了帶走水師之外,再帶五萬幽州兵走水路去徐州支援。

之後,他又調遣了十萬幽州兵,且去信到了并州冀州,令這兩州各派遣五萬人馬趕來,會合二十萬兵力一齊走陸路提前去往徐州。

整整三十萬兵力,元里下定決心要讓陳王一敗塗地、血債血償。

隨着他回到幽州調兵的這些動作,楚賀潮遇害生死不明一事也像風吹的一般頃刻間傳遍了北方。

楊忠發、關之淮等北疆將領聽到這件事時,全身的血液都涼透了。他們愣了許久才回過神,當即放下手中的東西去找元里了解原委,無法趕到的人也快馬加急地送來了信封詢問。

這些人和信元里沒有時間處理,全權交給了周公旦、郭茂、劉驥辛三人。沒過多久,楚賀潮遇害的前因後果都已被眾人知曉。

楚賀潮被陳王埋伏,墜入淮河。元里尋找半個月也未找到,如今下落不明。

連袁叢雲也跟着一塊,不知道是生是死。

自從楚賀潮上戰場后,楊忠發就想過許多次自己死了或者楚賀潮和其他同僚死了的事情,但等事實真的降臨時,他卻一瞬間蒼老了數十歲。

整個人好像被給了一悶棍一樣,雙目含淚,不斷喃喃地道「不可能」。

日夜兼程匆匆從北疆趕回來的何琅雙眼血紅,脖子青筋綳起。他痛苦地嗚咽了幾聲,神色猙獰。

「聞公如今在哪?我想見聞公,」何琅攥著拳頭,咬牙切齒地道,「我想跟着聞公一起去攻打陳王給將軍報仇!」

楊忠發閉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氣平復顫抖的雙手,「我也一起去!」

周公旦嘆了一口氣,「主公自回來后,未曾有一日回府休息過,至今還在軍營中調配軍力、檢查糧草一事,你們要是想要找他,就去那裏找吧。」

楊忠發與何琅一同來到幽州大營中,很快便見到了元里。

見到了元里的第一眼,兩個人本來凝在心裏的恨意和悲痛霎時間一頓,差點認不出來元里了。

元里整整瘦了一大圈,本來合身的衣服也變得寬鬆。臉色時常帶着的輕鬆笑容消失不見,冷凝和威嚴沉沉壓在眉間,面色蒼白的模樣讓人一看就知道他這些時日過得極其不好。

元里也看到他們了,和幾個軍中將領說了幾句話后便走了過來,連客套都沒有,淡淡地問:「何事?」

楊忠發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哽咽道:「您怎麼……怎麼瘦成這樣了。」

何琅心中也是又難受又欣慰,欣慰元里也是一片真心對將軍,可見是把將軍當家人看待了。難受的是將軍遇害,人人心中都不好過,他難掩心中悲戚地關切道:「聞公,將軍如今……您要好好地,才能撐住。」

元里神色沒什麼變化,只點了點頭,又問道:「你們找我何事?」

何琅恨聲道:「末將和楊將軍來找您,是想求您讓我們也南下去打陳王!」

元里沒猶豫多久便點頭同意了,「如今將軍不在,只有賈青一人可不夠,我本就打算帶上你們這些武將,不只是你和楊忠發,關之淮我也是一併要帶走的。關之淮已與我信中商議過,他決定走陸路南下,你們是想走水路還是走陸路?」

這二人思索了一番,最終決定何琅與關之淮帶着二十萬大軍走陸路,楊忠發則和賈青帶着十萬大軍跟着元里走水路。

元里便看向何琅道:「那你先回去收拾行囊吧,事不宜遲,一旦糧草備夠,步兵就要啟程了。」

何琅應下,半分不遲疑,直接告退回去收整行囊。

楊忠發倒是沒走。

他不是何琅,只以為將軍和元里之間是單純的好友、家人之情。楊忠發難以想像將軍遇難之後,元里這些時日是怎麼熬過來的。

「聞公……」他聲音干啞的道,「你……」

勸元里不要傷心不要難過的話怎麼也說不出來。

楊忠發苦笑一聲,抹了把臉,他自己尚且難受着呢,怎能勸別人莫要難受。

瞧元里這模樣,他心中的難受不會比楊忠發少。

元里忽然道:「我相信他還沒死。」

楊忠發抬頭看他。

元里卻沒看楊忠發,而是看着遠處天邊,嘴唇緊抿,「他絕對沒死。」

這話說得肯定,明明是無影無蹤的事情,楊忠發卻不由有些信了,他想起元里的神跡,想起元里和將軍可是上天欽點的一對有情人,頓時覺得有了些力氣。

上天都認可的一對,將軍怎會提前走呢?

跟着狠狠點頭,堅定地道:「沒錯,將軍逃過那麼多次死劫,是真正有福之人,必定不會出事。」

這麼一想,心中總算是能夠喘口氣了。楊忠發跟元里一塊站了一會兒,忽然回過神道:「聞公,將軍在我這放了些東西,曾經囑咐過我,若是他出了什麼事,就讓我把這些東西交給你。」

元里一愣,回頭看他,第一次聽說這事,「什麼東西?」

楊忠發道:「您跟我來。」

楊忠髮帶着元里回到了他府上,走到一個偏僻的院子裏。

正屋門一打開,元里便看到了大大小小堆積的木盒和桌子上堆放的信件,竟快要將一整個屋子填滿了。

他的目光定住,已經隱隱約約猜到這些都是什麼了,心裏酸軟得不行,「這些,都是他給我的?」

「是,」楊忠發往屋裏看了一眼,忍不住笑了,笑着笑着又嘆了口氣,「戰場上刀槍無眼,將軍就怕有一日出事回不來……就算戰場上無事,他也怕比您大上八歲,會比您早走八年。因此啊,將軍這幾年裏便暗地裏準備了許多東西。那信是他按著八年的份,一月一封寫的,那禮也同樣如此。除了一年十二份以外,還有給您的生辰賀禮,都在這兒了。將軍曾經跟我約定過,我要是先走了,他就替我照顧家人。他要是先走了,我也得照顧好您。」

元里眼睛發熱,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聞公,我們將軍是真正將您放在心頭上愛護著的,」楊忠發擦了下眼睛,撐起精神道,「為了將軍,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吃好睡好,才能讓將軍放心。這屋子平日裏也沒人進,您好好看一看,我就不打攪了,也去收拾行囊去。」

元里從喉嚨里應了一聲,也不知楊忠發有沒有聽清。

楊忠發走了,院子裏只剩下元里一個。元里關上門,慢慢在屋子裏走了一圈,最終在桌邊停下,隨手拿起了一封信。

這些信封有舊有新,元裏手裏的這一封,恰好是去徐州之前楚賀潮才寫的。

信上的字跡熟悉,話語也熟悉,全篇竟是絮叨,叮囑元里珍重,就像是楚賀潮本人站在元裏面前說話一樣。元里看着看着,眼前慢慢就看不見東西了,熱淚湧出,滴在信封上。

一滴,兩滴,炙熱的淚水把信紙打得皺起。

目中模糊之中,元里只看到了最後一句。

「勿憂,但有一息,為汝亦生。」

不用擔憂我。

但凡我有一口氣,為了你,我也會拚命活下去。

河上。

狹小、臟污的漁船上,到處都是繩網、木桶的最底部船艙中,正藏着數十個人。

有人悄然無聲地推門進來,眾人警覺地看了他一眼,見是自己人後便放下了武器。

來人快步走到袁叢雲身邊,將藏在懷裏的草藥和乾淨的麻布拿了出來,低聲道:「大人,船上的人窮苦,只能弄到這些東西給將軍換藥。」

袁叢雲搖頭苦笑道:「有就行了,這會兒也沒法挑。」

他拿着藥材和麻布走到另一側,楚賀潮正靠在牆上閉目養神。面無多少血色,衣衫凌亂,隱約可從領口中看見上半身裹着白布,鬍子拉碴。雖模樣消瘦蒼白,但當他睜開眼看向袁叢雲時,沉穩鋒利之色卻絲毫不見弱勢。

袁叢雲道:「將軍,該換藥了。」

楚賀潮點點頭,脫去上衣讓袁叢雲給他換藥。等袁叢雲快要忙完時,他才開口道:「什麼時辰了?」

聲音沙啞,墜入淮河到底是傷了他的嗓子。

「太陽都下山了,瞧著馬上入夜,」袁叢雲壓低聲音

,「南方的冬日倒不是很冷,連河面都沒結冰。」

楚賀潮收攏衣物,「嗯」了一聲,下意識想摸脖子間的玉菩薩,卻什麼都沒摸到,他垂眼想着元里。

「不知不覺的,一日就過去了,」袁叢雲面露些許慶幸,「還好,我們再過半個月就能到交州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被將軍擄走之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被將軍擄走之後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3章 第 173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