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打開方式錯誤的世界

第三章 打開方式錯誤的世界

相比地球,這個世界主要有兩個不同點:

其一,甲申之變崇禎皇帝自掛東南枝后,原本廢柴的南明小朝廷,在這個時空強力雄起,用了十年功夫轟殺了「我大清」,並還都北京,繼續天子戍邊;而滿洲人則自廢帝號,退居關外,與大明以遼河為界至今——接下來的上百年間兩國還多次爆發戰爭。明朝的長城也一直修到現在。

與此同時,曾經長期困擾東南沿海的倭寇也再一次興起,明朝內部分為兩派——禁海派與主戰派。最後主戰派毫無懸念地贏得了勝利——南明的主要支持者是東南沿海的富商,重開禁海令無異於奪他們的財路。於是,明朝開始大力發展海軍。

1840年,這個時空的鴉片戰爭「準時」爆發了——不過,起因不再是因為鴉片,而是因為明朝對英國紡織品徵收的高額「反傾銷稅」。最後的結果是,明朝剛剛發展起來的海軍和工業萌芽,毫無懸念地被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消滅了。

相比地球歷史,這個世界的英國則並沒有在遠東討到什麼便宜——雖然在海上佔據壓倒性優勢,但是軍艦是不能上岸的——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每一次登陸行動,都以被趕下大海為結果而告終。

一方面英國面對明朝沿海可謂是狗咬刺蝟無從下嘴,另一方面明朝因為沿海被封鎖而承受着極大的經濟損失——雙方都不願意再這麼繼續打下去了。於是,這個時空的鴉片戰爭——更準確地說應該叫「紡織品戰爭」就這樣結束了——雙方在北京簽訂了《明英北京條約》,宣告戰爭結束。

相比地球歷史上被稱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南京條約》,這個時空的《北京條約》明顯更具有「費厄潑賴」精神——除了「雙方結束戰爭狀態」之外,這兩個條約幾乎沒什麼共同之處。

《明英北京條約》主要有以下幾點內容:明朝廢除針對英國紡織品的關稅壁壘,允許英國紡織品入關;雙方互相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建立「現代」的平等外交關係——而不是明朝希望的朝貢體系(當然,世界上是不存在真正平等的外交關係的,大英帝國駐北京的只是公使而不是大使)。

同時,為便於開展貿易,英國租借長江口岸的崇明島(因為明朝的對外通商門戶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不是廣州等地),租期99年並且在英國方面無異議的情況下自動續期一次,每年以軍援貸款的形式支付租金100萬英鎊(類似於天朝和米國給巴基斯坦的軍援貸款,明朝獲得100萬英鎊的配額,可以在英國「採購」價值100萬英鎊的貨物,貨款由大英帝國政府支付)。

這一條約簽訂之後,以紡織品為代表的英國工業品開始大量湧入明朝,使得明朝國內大量手工業者破產。同時,原本就對世界有所了解的明朝,為英國的堅船利炮所震撼,開始走向了一條緩慢的維新自強之路。

《北京條約》二十年之後,中法戰爭「提前」爆發。按照當時的中立原則,非交戰國不應向交戰雙方輸出武器。而為了獨佔遠東利益,遏製法國在遠東的擴張,英國依舊在通過崇明島向明軍秘密出售武器。

結果這一次,在英國出售的大批軍火的支持下,法國人敗得乾淨而徹底,地球歷史上「不勝而勝」之類的好事,更是連想都不用想。懷恨在心的法國,為了防止英國獨佔遠東,開始大力扶持明朝的宿敵——日本德川幕府,作為自己在遠東的打手和利益代言人。

這個時空的日本,天皇與幕府輪番掌權,而且,天皇全部為女性。這個時空的日本天皇明治姬,於公元1893年即位。在得到了法國的援助扶植之後,日本「大陸派」軍國主義勢力大漲,而幕府也不滿足於藉助天皇這尊泥菩薩了。於是,作為軍國主義勢力的代言人,幕府於同年發動政變。憑藉着法國援助的夏塞波步槍,幕府軍成功地擊敗了天皇軍,建立了蝦夷共和國。明治姬被迫流亡海外,現在正暫住在英國海外租界崇明島。

除此之外,這個世界與地球歷史的另外一個關鍵的不同,在於美國南北戰爭已經在1864年提前結束了——儘管使用了諸多卑劣的手段,林肯還是在那一年的大選中敗於麥克萊倫。這位「愛好和平」的北軍總司令很快結束了死傷慘重的南北戰爭,允許南方獨立。

其二,也是最為關鍵的要點,就是這個世界,是一個魔幻的世界。

這個世界存在科學之外的超自然力量,這些力量的集中代表就是只有少部分女性才能使用的「女神血脈」。這些女性數量在女性整體中占的比例非常低,因此社會仍然是男權社會,少量擁有這種超能力的女性則被供奉起來,當做國家象徵和最高戰力。

中國人將擁有特殊力量的女孩稱為神女,認為他們是女媧的傳人;日本則認為初代卑彌呼是女神天照下凡,擁有力量的女孩都流淌著卑彌呼的血。而全部天主教國家和多數新教國家——包括美國——認為那些女孩是聖母派來的使者,唯獨英國這個刺頭為了表示自己和歐陸諸國不同,認為超能力少女們都是凱爾特英雄、傳說中的騎士王,阿爾托莉雅·潘德拉貢的傳人。

這一小部分擁有特殊能力的女性,被從女性這個大群體中分離出來,成為社會上一個特殊的群體。這是一種很矛盾的狀況——一方面是男權的橫行和普通女性地位的低下,另一方面擁有力量的那部分女性卻高高在上,得到整個社會的尊重和重視。

在古代戰爭中,神女幾乎就是一錘定音的戰略級力量。而到了近代,由於科技的進步和戰場面積的擴大,精神力有限,難以持續高強度作戰的神女起到的作用開始下降,但依然是不可忽視的強大戰力。

除了可以直接使用超科學力量的神女——蔣玉成作為中國人當然就採用中國的叫法——除了這些擁有超能力的女性之外,這個世界的人們還研究出了以類似科學技術的手段將對超自然力量(一般叫做「魔力」)進行萃取和使用的方法。在中國這種技術被稱為機關術,西方則稱為魔導技術或者導力技術——對魔力進行引導和利用的技術。

由於歷史文化的不同,中國的機關術和西方的魔導技術在發展方向上也出現了分歧。中國的機關術更看重整體的力量,目標是讓一般人也能享受機關術的恩澤。所以機關術主要製造各種能給大多數人使用的機關獸為主。

而西方的魔導技術由於發展過程中主要資金來源是貴族資助,所以它則更看重個人,而且主要偏向於戰力的強化,以製作各種魔裝戰甲和給神姬使用的力量增幅器為主。

這個時空的鴉片戰爭(或者說「紡織品戰爭」)中,東方的機關術和西方的魔導技術第一次正面交鋒,最後以機關術的戰敗而告終。因此,接下來明朝的維新自強,就包含了一個重要的內容——引進西方的魔導技術,製作中國自己的魔裝傀儡戰甲。

除此之外,最令蔣玉成感興趣的,就是在自己繼承的記憶中,佔據了很大分量的少女——寧怡皇帝唯一的女兒,金城公主朱芝夏。

也許是因為雜交了朱明皇室和羅曼諾夫家族,大概還有英國王室(她曾外祖母是維多利亞女皇)的優良血統,這位年僅14歲的少女,不僅天資聰慧,才華橫溢,而且還是大明自開國以來,唯一的一位出身皇家的神女,武藝高強,血統純度極高,堪稱是大明最強神女。

寧怡13年(公曆1895年),朝鮮東學黨起義爆發,正好趕上幕府奪權后推行激進擴張政策,以壓制內部尊王派,這個時空的「甲午戰爭」就此拉開了序幕。當時還只有9歲的的她參加了這場戰爭,與守衛關外的關寧鐵騎一起,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勢力侵佔朝鮮乃至整個寧錦的美夢。由於她在進入戰鬥狀態后,頭髮和眼瞳都會變成火紅色,因此被日本人稱為「赤發火眼的裁決者」。

按照繼承的記憶,這個世界原來死去的那個蔣玉成,似乎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位公主——不過,靈魂來自天朝的蔣玉成,剛剛在回憶中看到少女的身影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僅僅是覺得「這女孩真可愛」罷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海狼1900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明海狼1900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打開方式錯誤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