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混混章節)

第七百一十四章(混混章節)

.第七百一十四章(混混章節)

截止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日本陸軍航空隊約有飛機一千四百八十架,海軍航空隊約有飛機一千二百二十架。日本工業基礎較堅實,能夠生產各類飛機和技術裝備,作戰損耗后能及時得到補充。日本陸、海軍航空隊的空地勤人員訓練有素,作戰指揮關係明確,各項保障有力。日軍裝備的飛機性能較好,其中一九三六周至柔著書《現代防空》

一九三六年投產、一九三七年參加侵華戰爭的96式艦載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四百三十萬公里/小時,航程一千兩百六十七公里,以後又衍生多種改進型,先後生產一千零九十四架。而日軍96式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三八七十二公里/小時,航程一千三百公里,機上裝有四挺機槍、一門航炮,可載八百公斤炸彈,先後生產了一千一百架。這兩種飛機是侵華戰爭初期日軍裝備最多的飛機。此外,日軍還裝備有96式艦載轟炸機四百二十八架、96式艦載魚雷攻擊機兩百架等。中國空軍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先後將各地區、各派系的航空隊統一於中央國民政府領導,但兵力仍十分有限,飛機陳舊,機型雜亂,性能落後,機種配備比例失調。中國三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從美國購買了霍克2、霍克3、波音—281型戰鬥機以及雪萊克a—12型攻擊機,諾斯羅普—2e、馬丁—139wc型轟炸機,數量都很有限。國內由於工業基礎薄弱,雖也仿製了部分作戰飛機,但其主要部件仍依賴進口。截止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中國空軍正式與日機交戰時,列編的九個大隊零五個獨立中隊,裝備各型飛機二百九十六架,不及日軍的九分之一。其中轟炸機一百四十八架,佔百分之五十;戰鬥機一百零一架,佔百分之三十四;偵察機四十一架,佔百分之十四。飛行員六百二十名,能參戰的人不足半數,且戰鬥機飛行員訓練重點是對地攻擊,更無空戰經驗。抗戰初期,中國空軍裝備的主要戰鬥機是霍克3,其最大飛行速度三百八十七公里/小時,航程六百二十五公里,裝備數量最多的轟炸機為道格拉斯02m,其最大飛行速度為二百三十八公里/小時,航程五百二十四公里,均不及日軍當時裝備的同類型作戰飛機。綜上所述,抗日戰爭初期,中國空軍在兵力兵器上,處在敵強我弱、敵優我劣的狀態。空軍作戰,周至柔任總指揮為了適應抗戰作戰需要,中國空軍領導機構做了必要的調整。

一九三七年七月,在航空委員會下新設前敵總指揮部,擔負空軍的作戰事宜,周至柔任總指揮、毛邦初任副總指揮。在空軍前敵總指揮部下設:轟炸司令(張延孟)、驅逐司令(高志航)、偵察司令(晏玉琮)。並制定了中國空軍「以奇襲敵空軍基地,轟炸敵艦船,並擔任重要城市之防空為原則」的作戰概要。為了對付日軍的全面進攻,中國空軍首先擬訂了《冀北作戰計劃》,其要點是:「先以空軍主力奇襲天津、丰台等處,摧毀敵陸軍根據地,並相機協同我陸軍擊破該方面之敵。同時,以空軍一部擔任京杭防空及沿海沿江之偵察與警戒,並對京滬方面之敵仍作緊急時主力轉移之準備,以防萬一」。為了打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民心士氣,打亂日軍戰役部署和作戰計劃,削弱其作戰實力,中國空軍在周至柔指揮下曾多次出動轟炸機,遠程奔襲日本本土周至柔軍事指揮中心、日佔台灣機場等戰略目標。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一日,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與海軍軍令部訂立了《陸海軍航空協定》,其主要內容是:在開戰之初,就要一舉殲滅中國空軍主力,奪取制空權。同時策應地面部隊和艦艇作戰,進攻華北以陸軍航空隊為主,進攻華南以海軍航空隊為主,進攻華中由陸、海軍航空隊協同作戰。陸軍航空隊投入兵力二十八個中隊、二百四十架飛機,海軍航空隊投入各型飛機二百二十架。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中國空軍開始獲得蘇聯的援助,先後裝備了蘇制伊—15、伊—16型戰鬥機和愛司勃—2、特勃—3型轟炸機,作戰實力有了恢復。在隨後的南昌空戰、武漢空戰、南雄空戰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戰績。八月九日,日本海軍陸戰隊軍曹大山勇夫乘摩托車強行闖入上海虹橋機場,被中國衛兵擊斃。八月十三日十四時,中國航空委員會在周至柔主持下頒佈了《空軍作戰命令第一號》,要求中國空軍主力南下,配合淞滬地區陸軍部隊作戰並保衛南京的安全。各部隊要於八月十四日前均到達指定位置,做好作戰準備。淞滬戰役此日,日本要求中國政府撤出上海的保安部隊,拆除防禦工事。被中國拒絕後,八月十三日晚,日本軍艦向上海閘北地區開炮,雙方發生炮戰,日本海軍陸戰隊也與中國陸軍第八十八師發生戰鬥。「八一三」淞滬抗戰從此爆發。奮勇抗擊日機進襲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日軍十八架96式轟炸機襲擊杭州筧橋機場。當日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的二十一中隊、二十二中隊、二十三隊霍克3型戰鬥機奉命從河南周家口機場轉場筧橋機場,準備參加淞滬作戰。當第二十一中隊、二十三中隊隊飛機剛轉到筧橋機場,即接到報告有日機入侵。大隊長高志航旋即率隊升空迎擊敵機。空戰中,高志航與李桂丹、譚文、柳哲生、王文驊、鄭少愚先後共擊落日機三架,擊傷一架(該機返航至台灣基隆以北海面墜毀),加上日機在到達筧橋前失蹤兩架,實際日軍損失飛機六架,而中國空軍則「零損失」。這是進行全面抗戰後中國空軍對日軍航空隊空戰取得的第一個勝利,以六比零的輝煌戰績載人空軍史冊,打破了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慶祝中國空軍的首戰勝利,國民政府將八月十四日定為「空軍節」。

淞滬戰役中,連續組織空軍部隊向日軍突擊,遲滯了日軍地面部隊的進攻速度,殲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中國空軍一天中出動飛機八批七十六架次,集中轟炸日軍在上海的軍械庫、碼頭、軍艦等重要目標,給敵以沉重打擊。八月十七日,中國空軍第五大隊飛行員閻海文駕駛霍克3型戰鬥機襲擊日軍陸戰隊司令部,不幸被日軍高射炮擊中,跳傘后落入日軍陣地附近,日軍迅速將其包圍,並蜂擁而上,閻海文毫無懼色,掏出手槍先後擊斃靠近的五名日軍士兵,爾後自盡。八月十九日,第二大隊分隊長沈崇誨、轟炸員陳錫純駕駛諾斯羅普-2e型轟炸機,轟炸長江處日軍軍艦,因飛機機械故障,他們殺敵心切放棄跳傘生還的機會,駕駛飛機向一艘日艦撞去,轟隆一聲巨響,與日艦一起沉入大海。他們這種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極大地震撼了敵人,同時鼓舞著抗戰中的中**民。

八月十五日至十月下旬,中日雙方為爭奪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制空權,展開了激烈的空戰。中國空軍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經過三個月的英勇奮戰,使日本侵略者損失飛機二百三十架、擊斃飛行員三百二十七名,日軍號稱精銳的鹿屋、木更津兩個航空隊基本被殲滅。中國空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到十月二十二日,僅剩飛機八十一架,其中許多是戰傷和故障待修的,基本上喪失了作戰能力。

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九日,日軍出動二十四架轟炸機,在十八架戰鬥機掩護下,空襲武漢,中國空軍和蘇聯空軍志願隊出動六十餘架伊—15、伊—16型戰鬥機,雙方經過三十分鐘激戰,共擊落日機二十一架,己方損失十二架。在這次戰鬥中,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飛行員陳懷民在擊落1架日機后,被五架日機圍攻,當自己座機多處負傷時,毅然駕機與附近1架日機猛撞,與敵同歸於盡。陳懷民英勇的獻身精神,被譽為「中華之魂」。後來日本飛行員「神風敢死隊」,就是從陳懷民「駕機相拼」中得到啟發。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夜,中國空軍第十四中隊中隊長徐煥升、副中隊長佟彥博率機組駕駛兩架馬丁b—10型轟炸機,當日從四川鳳凰山機場轉到寧波櫟社前進機場。當晚23時48分從櫟社機場起飛,二十日二時四十五分飛抵日本長崎上空,爾後到福岡,幾乎飛遍日本九州全島,沿途投下二十萬份傳單,四時左右返航,安全降落在玉山和南昌機場。這次作戰行動在世界上和日本國內引起強烈反響。第二天,日本就決定充實日本本土的防空設施和防空力量。美國《生活》雜誌曾指出:中國空軍飛行員徐煥升是先於美軍飛行員杜立特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此戰後,**領導人董必武等代表**中央和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赴中國空軍領導機關慰問並敬獻錦旗,**中央敬獻的錦旗上寫着「德威並用,智勇雙全」,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敬獻的錦旗上寫着「氣吞三島,威震九州」。表示了對中國空軍的敬意。

在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中國空軍和蘇聯空軍志願隊出動四十架轟炸機襲擊日佔台灣松山機場,共投彈二百八十枚,炸毀日機四十架、營房十棟、機庫三座,焚燒大量航空油料等物資。日軍號稱戰鬥機「四大天王」的三輪寬、山下七郎、潮田良平、南鄉茂章等曾經驕橫拔扈不可一世的空中殺手,在開戰一年多時間內,其中三人先後被中國空軍的陳其光、高志航、徐葆昀等擊落斃命,一人被擊傷后迫降被俘。日本海軍第十三航空隊司令官——「轟炸大王」奧田喜久司大佐於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四日在率隊空襲成都時,被中國空軍第五大隊飛行員鄧從凱擊落斃命。一九三九年二月五日,中國空軍第十中隊中隊長劉福洪率四架轟炸機,對日軍所佔山西運城機場進行襲擊,投彈四十枚,炸毀日機十架。一九三九年十月三日和十四日,蘇聯空軍志願隊在中國空軍協助下,兩次空襲日佔漢口機場,共炸毀日機《》八十餘架)、車輛四十餘輛、彈藥三萬餘箱、油庫一座,炸死、炸傷日軍五百三十多人(其中飛行人員六十多名),空戰中還擊落日機三架,己方僅輕傷一架。

抗戰後期日本侵略軍在華的作戰飛機僅剩三百架左右。中國空軍由於得到美國的援助,飛機數量和質量都優於日軍,逐步掌握了中國戰場上的制空權。支援地面軍隊作戰抗戰初、中期,中國空軍在淞滬、徐州、武漢等戰役中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國空軍在美國援助下,支援地面軍隊作戰行動十分頻繁,而且戰果卓著。一九四三年五——六月的鄂西會戰中,中國空軍四個大隊和美國第十四航空隊有一百六十五架飛機參戰,共出動五十三批四百零六架次,襲擊漢口、宜昌、荊門、沙城等日佔機場、前沿陣地,共擊落日機四十一架,毀傷機場五處、炸毀飛機六架,軍事設施六處,炸沉炸傷艦船二十三艘。一九四三年十一——十二月的常德會戰中,中美空中力量共戰鬥出動二百一十六批一千七百四十七架次,主要襲擊常德、藕池口、石首、華容等地日軍陣地。空戰中擊落日機二十五架、擊傷十九架,炸毀日機十二架。一九四四年四月十八日~六月十日的豫中會戰中,中、美方共戰鬥出動飛機三十一二批一千九百一十八架次,主要襲擊洛陽、鄭州、陝城、靈寶、宜昌等地日佔機場、黃河大橋、日軍陣地。共擊落日機八十七架、炸毀七十九架,炸毀日軍坦克、各種車輛一千多輛,炸沉船隻三十六艘。其中中方擊落日機三十二架、炸毀日機十一架,己方犧牲飛行員二十四名。以後在長衡會戰、桂柳會戰中,中美方都出動大批飛機,支援地面軍隊作戰,襲擊日軍前沿機場、交通樞紐、倉庫等目標和日軍陣地,為抗日戰爭最後勝利作出了貢獻。

到一九四四年底,經過中、美空中力量聯合對日打擊,已經取得中國戰場上的空中優勢。一九四五年初,中美方連續三次襲擊日軍主要基地武漢,使其航空隊主力受到重創,四月間被迫撤出華中,中美機群進一步對日佔運城、太原、青島、上海、南京、徐州、杭州等航空基地進行襲擊,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中國空軍在抗日戰爭期間,先後在蘇聯空軍志願隊、美國志願航空隊、中美空軍混合團以及美陸軍第十四航空隊的配合下,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共計作戰四千零七十二次,出動飛機一萬八千五百零九架次,投彈七百一十五噸,擊落日機五百六十八架、擊傷一百一十架,炸毀日機六百二十七架、炸傷一百二十架,毀傷艦船二百八十二艘、坦克和軍車八千四百五十六輛,以及一批日佔機場、碼頭、交通樞紐、倉庫、陣地等。己方損失飛機兩千四百六十八架,犧牲空、地勤人員四千三百二十一人。湧現出許多英勇驍戰、捐軀沙場的戰鬥英雄,如高志航、李桂丹、劉粹剛、沈崇誨、閻海文、樂以琴、陳懷民等。還有不少飛行員智勇雙全,創造出優異戰績,如柳哲生擊落日機十一架,王光復、譚鯤、袁葆康、高又新各擊落日機八架,周志開、周庭芳各擊落日機六架。他們均可稱之為中國的王牌飛行員。此外,中國**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各地抗日游擊隊,在抗日戰爭期間,配合中國空軍的正面作戰,共擊落、擊毀日機五十七架。如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七六九團一營夜襲陽明堡機場,擊毀日機二十四架。一九三八年八路軍臨汾游擊大隊夜襲日佔臨汾機場,擊毀日機兩架。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八路軍第四縱隊五旅特務團在安徽蒙城板橋戰鬥中,擊落日軍戰鬥機一架。一九四一年二月五日,日本海軍大臣、南洋聯合艦隊司令官大角岑生大將的座機,在廣東中山附近被當地游擊隊用機槍擊落斃命。一九四五年三月七日,日本海軍中將山縣正鄉座機,在中國台州臨海椒江葭沚水面上空迫降,被當地抗日武裝消滅。

周至柔作為中國空軍的創始人,抗日戰爭中,在指揮中國空軍抗日救國、奮勇作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和爭取外援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指揮中國空軍的抗戰事迹亦將永載史冊,這也是台州人的驕傲!

!#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黃埔卧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重生之黃埔卧底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四章(混混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