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七月七日

第五章 七月七日

第五章七月七日

盧溝橋,橫卧北京西南永定河上,始建於金朝,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橋全長二百六十六點五米,位於北京郊外苑平縣境內,距北京十五公里。橋上石柱間的雕柱在南北各有一百零四根,柱頭上雕著大小石獅共有四百八十五個。形態活潑,情趣盎然,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而也正是這兩排雄視四方的石獅,見證了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我們古老中華民族在炮火硝煙中的恥辱與抗爭!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凌晨二時,一個拿着日本戰刀的指揮官帶領着一個排的日軍步兵一字排開,向盧溝橋靠攏。中國二十九軍駐北平部隊團守軍一個排長上前交涉,日軍毫不理會。那個指揮官走到中國排長面前,一刀把排長劈死。後面的日軍迅速分開,不久,中國守軍一個排全部陣亡。五時三十分,日軍向盧溝橋全面進攻。

事變中,國民黨陸軍第二十九軍的官兵打響了中國人民八年抗戰的第一槍,拉開了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序幕。

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命令:「全體官兵要堅決抵抗;盧溝橋即為爾等之墳墓;應與大橋共存亡,不得後退!」。

二百一十九團三營金振中營長出誓言:「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還帶傷領受了奪回鐵路橋的死命令……

從此,八年裏在中華故土上遍燃戰火,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再一次傷痕纍纍。這一場戰爭,因而成為中國億萬人民長期揮之不去的沉痛記憶,這一場戰爭,同樣也喚醒了中華民族團結抗爭外辱的不屈的魂靈!!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那個註定令世界震驚不眠的夜晚,一個光頭戎裝身影彷彿受傷滴血的獸,疾步來回的走動着,嘴中不停的罵着娘西皮欺人太甚,又在桌前停下,顫抖着手拿起毛筆,驚怒中狂草:寇在盧溝橋挑釁矣!彼將乘我準備未完之時使我屈服乎?或故與宋哲元為難,使華北獨立乎?倭已挑戰,決心應戰,此其時乎!

一九三七年七月八日,《中國**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響徹大江南北——全國同胞們!平津告急!華北告急!中華民族告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七日,蔣介石在廬山上發表了他一生中最完美也最成功的一次講話——

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

我們已快要臨到這極人世悲慘的境地,還在這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無法忍受的。我們的東三省,失陷已有六年之久,繼之塘沽協定,現在,衝突地點已經到了北平的盧溝橋……

所以盧溝橋的推演,是關係中國國家整個的問題!……

如果放棄了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我們希望和平,但不求苟安。我們不求戰爭,但可能被迫自衛!!……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寫到這裏,我的眼前不禁浮想出一九三七年七月底的一幕:在北平往南的大路上,逃難的人們成長長的人龍,其中有學生、農民、商人,還有受傷的士兵,他們頂着烈日,邁著沉重的腳步,目光茫然而絕望。

不知道何處傳來蒼涼的歌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伴隨着竊竊的私語:先是東三省,再是塘沽和北平,然後又該哪裏?!!

突然,一個聲音大聲地傳來:「好消息好消息!!」他手哆嗦著激動地展開手中幾乎被汗漬浸透的報紙,大聲地念著:

「委員長在廬山上講:……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抗戰到底,犧牲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圖苟安,便會陷民族於萬劫不復之地!!!!!

……這裏還有中國**的宣言: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這個時候,不知道是誰突然發出直衝天際的叫喊,然後是兩個,三個,無數個……

那聲音,如同受傷的雄獅發出的憤怒吼叫,瞬間響徹整個中華大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網游夢幻世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網游夢幻世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七月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