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火槍

02 火槍

02火槍

毛承斗回到家中,已是深夜。

章驫在前掌燈推門而入,只見正廳中有一婦人。她便是承斗的大娘,毛文龍的原配張氏。張氏年約四旬,曲眉豐頰,姿顏未改。此時張氏正斜倚閉目養神,在她身後還有個極為俊俏丫鬟,喚作彩兒。彩兒芳齡十八歲,俊眉修眼,顧若盼兮,竟毫不知覺的低着頭打盹。

毛承鬥腳步雖輕,卻還是將張氏驚醒。張氏見承斗回來后,臉上頓時浮上慈母般的笑容,問候道:「斗兒,今夜中秋詩會可還盡興,怎這般早就回了?」

毛承斗恭聲道:「大家興趣頗高,如今又同去了燕春樓,孩兒不願就先回了。」

張氏輕輕點了點頭,柔聲道:「我兒漸大,只要不荒廢學業,去也無妨。」

承斗不敢言是,當即斷然道:「孩兒未能高中,怎敢貪玩享樂。」

張氏大喜,欣然道:「我兒深知大義,為娘也甚為高興。」說罷,張氏就從袖中取出一封信函,遞與承斗道:「這是你父親從遼東寄來的信函,你且先看看。」

毛承斗雙手接過信函將其展開,只見信上先是老毛自報平安,隨即詢問了些家中情況,最後叮囑毛承斗認真讀書,爭取鄉試中得舉人。信中還特意囑咐承斗,希望他不要惦記着世襲東江鎮游擊,而是讓他憑能力考中進士做個文官。

毛承斗將信一字不拉看完,深感父親用心良苦。今時大明朝重文輕武,即便一個三品總兵見到了七品御史巡按,也要規規矩矩見禮決計不敢放肆,這也是毛文龍不讓他惦記世襲東江鎮五品游擊的緣由。毛文龍的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讓他認認真真讀書,憑能力中得舉人。那麼毛文龍將會通過自己的人脈,幫助兒子補個實缺。倘若毛承斗能夠更上一層樓,中得進士成為天子門生,那單憑這份榮耀就比世襲東江鎮五品武官要榮耀無數倍。

張氏見兒子看完書信,便囑咐道:「你父為國戍邊,每日朝不保夕,卻還惦念着你的學業,你可千萬別辜負了他的期望!」

毛承斗應了聲道:「孩兒明白,一定謹記父親教誨!」

張氏輕揉着額頭,顯然是有些乏了,便道:「我兒明白就好。哦,對了,今日媒婆去王知府家提親了,已有了迴音。」

毛承鬥眼睛一亮,但發現大娘臉色不太對勁,心中已有了不太好的預感,便問道:「娘,是不是王家沒有同意?」

張氏詫異道:「我兒怎知?」

毛承斗沒有解釋,只是無奈笑道:「既然王家不允,那便作罷。」其實毛承斗心中早有準備,畢竟如今家父名聲不佳,那些清流文官唯恐受累,只怕會躲得極遠。

張氏見兒子挺鎮定,但是依然輕言安慰道:「其實王家也沒把話堵死,只是讓媒婆傳話。倘若我兒能中得頭甲,就考慮這門親事。」

「頭甲?」承斗劍眉微挑,隨後卻忍不住搖了搖頭的道:「殿試取三甲,頭甲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我如今不過是個秀才,連舉人都不是,怎能中得頭甲?」張氏還想再安慰一番,誰料承斗直接躬身告退,兀自朝房中走去。張氏望着承斗離去的背影,卻擔心這個懂事的兒子,會把所有的事情憋在心中反而傷了身體。

毛承斗回屋后,張氏也只好起身離去。這時,她身後的丫鬟彩兒卻為少爺打抱不平道:「杭州府誰人不知承斗少爺是杭州第一才子?偏偏他王知府作踐自己,竟看輕了少爺。非要讓少爺位列頭甲,才肯答應婚事,真是欺人太甚。」

張氏腳步微頓,嘆道:「彩兒,休要胡說!」

彩兒撅著嘴道:「夫人,彩兒說的都是實話。王知府的女兒一不是仙女下凡,二不是菩薩轉世,他憑什麼拒絕?!他也不掂量下自家女兒的分量,看能不能配得上咱們的承斗少爺!!」

張氏見彩兒倔強,瞪了她一眼,就也懶得理她,便一個人徑直回房去了。

這時,彩兒發現章驫竟然還傻愣原地,便氣呼呼道:「章驫,承斗少爺心情不好,你怎麼還不去小心伺候着。萬一,萬一承斗少爺想不開,小心我活剮了你……」

章驫大駭,在府中他最怕的就是彩兒,現在被彩兒一威脅,只見他立即飛奔而去,嘴裏還一個勁的喊道:「少爺,那王知府不是好東西,您可千萬別想不開啊……」

--------------------

清晨,毛家老宅內。

毛承斗昨夜雖有些許失落,但決然不會去做傻事。倒是章驫竟當了真,居然一夜都沒敢合眼,唯恐發生彩兒口中的萬一。

毛承鬥起來后見章驫一臉疲憊,就吩咐他回屋歇著去。而他自己則同往常一樣,出了大門便邁步朝街上跑去。這晨練的習慣,他一堅守就是十年,除了特殊原因外他從未中斷過。

此時天色剛亮,路人並不太多。承斗路過幾家店鋪,很多人也都競相同他打招呼。毛承斗回應之餘,心中卻暗忖道:「兩天沒去老爺子那兒,也不知道他的火槍改良的如何了。」

毛承斗也沒想到,這火器在明朝初年就已在軍中配備。到了明末天啟七年,軍隊火器的配備率更是佔了三成以上。他還聽說明成祖朱棣,當年創建的神機營就是一支專門掌管火器的精英部隊。在先帝朱棣親征漠北的時候,神機營火器同騎兵配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開創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后」的戰術,這樣看來似乎比歐洲要早一百多年。

說起這位老爺子,毛承斗只知道他姓畢,曾經中過進士在朝廷做過官。老爺子平生有三大愛好,下棋、讀書和玩槍。

三年前,那時毛承斗剛剛鄉試落榜,走到哪都不免受人冷嘲熱諷。有一日,他出門散心路過一處茶攤,發現有兩個老頭正在下圍棋,而且棋藝極佳。

毛承斗駐足看了片刻,眼見右邊執白的老頭落子必敗,毛承斗卻很沒風度的提醒了一聲。這老頭被他提醒,頓時心生警覺,苦想一陣后竟下了一手妙棋。以攻為守,化被動為主動,一舉力敗了執黑的畢老爺子。

畢老爺輸了棋,心中極為不爽,便提議要和毛承斗對弈一局。毛承斗不知是遇見高人心癢,還是還沒有走出鄉試失敗的陰影,竟然痛快應戰。

不過這二人一戰,竟然是天昏地暗,鬼哭神泣。最後歷經一天一夜三百多手,毛承斗終於將畢老爺子給累趴下才僥倖勝出。

當毛承鬥勝后,才發現自己做的有些過分,竟然為了意氣之爭而失了理智。可是誰知這畢老爺子生性怪異,他不僅沒有怪罪毛承斗,竟然還要同他平輩論交。毛承斗不敢應承,急忙執晚輩禮拜見,可是畢老爺堅決不允。毛承斗無奈,只好依言成了忘年之交。

時間流逝,二人相識久了。畢老爺子才發現毛承斗不僅棋力高超,而且詩詞文章也有極有天賦,甚至還在杭州一帶博得了神童的美譽,這倒是令畢姥爺頗為驚喜。只是這份驚喜還沒過去,畢姥爺卻被另外一件事給震驚了。又一日,畢老爺心情極佳,便在毛承斗面前顯擺他改造后的鳥銃有多厲害。畢姥爺本以為毛承斗會稱讚一番,誰知竟被毛承斗潑了一身冷水,說他這鳥銃太渣,連鳥都打不了。

老爺子為之氣結,起初並不服氣,可是當毛承斗把前世所知道的燧發槍的結構和原理簡單說了一遍,竟然將老爺子佩服的五體投地,樂呵的竟原地蹦了起來立地一尺,這情形直接就將毛承斗給石化了。

於是,隨後的兩年裏,畢姥爺一不讀書,二不下棋,竟一門心思撲在研發燧發槍上。所謂的燧發槍,其實就是利用扳機撞擊燧石點火,省去了用明火點燃引線的過程。如此一來,不僅巧妙的提高了擊發速,更有力的提升了作戰環境的局限性。

這不,就在前些日子,老爺子終於將燧發槍研發成功。毛承斗看了之後也極為興奮,因為他知道燧發槍研發成功意味着什麼。不過當他試過改進后鳥銃,毛承斗還是又提了些改進意見。

畢姥爺是個完(頑)人,他不僅善於學習,而且能夠聽取他人建議。他認為既然要改進鳥銃,那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所以他立即又開始了重新改造升級。

*****************

半柱香后,此時天色已然大亮。毛承斗剛到畢府門前,門廳的下人知道是貴客,竟也未通報,就畢恭畢敬的將他領進了后宅。

畢姥爺家的后宅頗大,佈置得卻很簡約大方,絲毫見不著奢華的景象。毛承斗跟着下人,轉過幾道庭院,很快就看到畢姥爺一個人坐在那兒搗鼓火槍。下人不敢打擾畢姥爺,只好先行離開,而毛承斗也頗有興緻的站在原地,靜靜的看着這一幕。也不知過了多久,畢姥爺終於發現了身後的承斗,於是欣喜道:「豁達小友來的正巧,快來試試我這新改進后的鳥銃。」

毛承斗將鳥銃拿在手中細看了良久,才躬身笑道:「恭喜老爺子鳥銃大功告成。」

畢老爺也不多說,直接慫恿道:「嘿嘿,你先試試再說。」

毛承斗也不客氣,提槍,填彈,射擊,竟然一氣呵成,總共才花了一分鐘。一槍過後,毛承斗顯然還覺得不過癮,竟然又連續填彈射擊了兩次。

話說這燧發槍的實用效果非常好,就連毛承斗也不得不佩服起畢姥爺的動手動腦能力極強。如今這燧發槍省略了裝填和點燃引線的麻煩,倘若是一個訓練有素的軍人,估計一分鐘都能射擊兩次,這可比原來的鳥銃和火繩槍快了四倍。毛承斗極為驚喜,他能清晰的感覺到燧發槍的強大。或許單憑燧發槍一樣,都有可能改變遼東的戰局。這時畢老爺可等急了,當他見到毛承斗的射擊表演,就一臉急切的詢問道:「豁達小友,我這鳥銃改進如何?」

毛承斗還沉靜在喜悅震驚中,此時被畢老爺子追問后,思維才回歸了現實。他輕撫著改進后的鳥銃,終於出聲讚歎道:「好,好,真是太好了!如今這支鳥銃的射擊速度大幅提高,倘若用他來對付建虜的騎兵衝鋒,定然能將對方的傷亡率提升四倍。如此一來,就有可能改變一場戰役的勝負。」畢姥爺聽罷大喜,眼睛更是笑得眯成了一條細線。然而就在這時,毛承斗卻又不合時宜的低嘆了一聲道:「可惜,可惜啊!」

畢姥爺心中一驚,急忙問道:「豁達小友可惜什麼,難道我這鳥銃還不夠好?」

毛承斗搖了搖頭道:「老爺子,您這鳥銃已經堪稱完美。」

老爺子不解道:「既然堪稱完美,那你可惜什麼?」

毛承斗淡淡笑道:「我只是可惜這麼好的鳥銃,不知何時才能完全裝備我大明軍隊,否則建虜又有何懼?」

老爺子眉頭微皺,面色一變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豁達小友多慮了。」

毛承斗本想說,再過十幾年中原就要易主,到時候也不知要死多少人。可是眼前這位老爺子他可能會相信嗎?不會,毛承斗完全可以肯定,老爺子絕對不會相信大明會被建虜給滅了。大明在天下士子心中,那便是天國,而建虜三十年前只不過是建州一衛所,他們頂多能算是土匪和野豬皮,是一群烏合之眾。可是就是這樣一群土匪,當他們取得天下后,竟接連發生了慘絕人倫的大屠殺。揚州十日,死亡八十萬,比小日本的南京大屠殺還凄慘數倍。建虜們縱兵屠掠,十日封刀。當時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行過一溝一池,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至一宅,乃廷尉永言姚公居也,從其後門直入,屋宇深邃,處處皆有積屍??」揚州十日斬殺婦孺八十萬,崑山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墮井投繯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倖免者十之一。除了揚州和崑山,還有很多地方也遭到了建虜的重點照顧。其中南昌、南雄、廣州、嘉定、潮州和常熟等,被屠戮人數皆超過數十萬。

滿清轉戰燒殺三十七載,方才初步佔領中國。短短三十餘年間,使中國人口從明朝後期的兩億多減至順治十七年的兩千萬,凈減十分之九以上!整個中國「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幾被殺盡,留下的是大抵順服的「奴才」。

魯迅先生曾說:「滿清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在毛承斗看來,東方落後於西方,完全始於滿清的建立。他不希望歷史會重演,因為滿清沒有什麼值得留戀,更沒有什麼值得稱頌。

自從滿清入關后,其政治體制比起明朝不僅沒有革新和進步,反而向著更反動的極端**發展;其經濟體制比起明朝不僅沒有革新和進步,反而比明朝更封閉保守,以致全面的閉關鎖國,「片板不能下海」;滿清朝社會、學術文化的自由度,比起明朝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全面大倒退,以鬼頭刀砍殺明末民間結社的興起苗頭,掀起遠遠超越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文字大獄,瘋狂殘殺自由思想者。

是的,就是這些愚民政策,就是這些愚昧的皇帝,竟直接導致了中華近代史的百年恥辱,讓中國險些成了日本人的奴隸。

大明的滅亡不是必然,只是有太多的巧合。如果不是小冰河時期北旱南澇導致百姓絕收,如果不是山西河北地區鼠疫橫行導致十室九空;如果不是黨爭伐已導致官員普遍**無能,如果不是李自成反叛導致北京陷落,如果不是吳三桂的寧遠鐵騎投敵導致自相殘殺,……如果實在太多,倘若只要有一項不成立,那麼滿清可能一輩子也撬不開通向中原的大門。可是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但毛承斗也已經不再是歷史上那個單純的書生,所以他決計不會讓歷史的悲劇重演,使得文明沒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毛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毛帥
上一章下一章

02 火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