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利益戰車

第27章 利益戰車

士、農、工、商。

在唐朝,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權貴們看不起商人,可是他們的家中有條件的都經營著商業。

因為唐朝的官員俸祿雖然豐厚,但是僅憑着俸祿,日子仍然是過得緊巴巴的。有了商業的補貼,那生活水平就大不一樣了。

當然了,權貴們是不會親自參與經營的,因此,今天來的這些人對於經營酒樓都是外行,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高崇對這件事情了解得多一些,因為他的家裏就開着酒樓。

高崇說道:「李義,你這個炒菜還有味精是好東西,可是開酒樓太麻煩,開一家酒樓能賺錢不假,可是咱們這麼多人搞一家酒樓,又能賺多少錢呢?

說實在話,高崇對這件事情不太感興趣,這麼多人搞一家酒樓,分不了多少錢,還容易鬧矛盾,因此他忍不住潑了點兒冷水。

李義笑道:「誰說咱們要開酒樓呢?大家都是朝廷官員,應該集中精力為朝廷辦事兒,哪有功夫去經營一家酒樓呢?」

柴明不解地問道:「搞出這個炒菜,還有味精,不開酒樓做什麼用?」

李義說道:「高崇說得對,經營酒樓要跟三教九流打交道,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而且還十分辛苦。僅僅靠着經營酒樓能賺錢不假,但是想發大財還是做不到的。

我的意見是,咱們這樣……」

眾人聽完之後,覺得匪夷所思,可是又感到熱血沸騰,他們實在想不到,還有這樣經營商業的。

高志平從小經商,他實在想不到,李義竟然還有這樣的經營理念,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眾人都願意跟李義一起參與經營。

眾人商量后決定成立一家商社,在起名字的時候,李義為了讓張柬之展現自己的才能,請他來請起這個名字。

張柬之想了想后,說道:「我看就叫長風商社。」

名字的出處,就來自於李義剽竊的李白的詩《關山月》中的詩句「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好啊,有氣勢。」

「真不錯!這個名字響亮,我喜歡。」

眾人紛紛贊道。

長風商社的股東包括李義、張柬之、尉遲寶琪、秦懷民、高崇、柴明和高志平。

其中,李義以鐵鍋、味精、炒菜食譜,再加上3000貫股本,占商社的總股本的30%。高崇以自家的酒樓以及3000貫股本,佔比本着20%。其他人根據出資的不同,佔有了其它的股份。

張柬之是個窮光蛋,沒有錢,李義借給了他1500貫,佔總股本的8%。高志平佔總股本的5%,擔任商社的大掌柜。

朝廷的朝會分為常朝、和大朝會。

常朝每天都要上朝,除了事先指定要上朝的官員,其他的官員都是三省、六部、九寺的正四品以上官員。

大朝會每個月召開一次,全長安從五品以上的官員,除了當值人員,其他人都要參加。波斯向唐朝稱臣、割讓土地這樣的大事,為了以示隆重,朝廷已經安排在大朝會上進行。

從現在開始,到這次大朝會還有14天的時間才能召開,李義要抓緊時間把商社的事情搞定。

接下來的日子,李義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酒樓里,高志平和張柬之也都跟他一起在酒樓里忙活。秦懷民、高崇等人不當值的時候,也過來幫忙。

由於高崇家的酒樓是現成的,經過簡單的改動就可以使用。酒樓里的廚師們都很有經驗,在李義的指點下,很快就學會了很多道炒菜。

其他的準備工作很快也都完成了。其中菜譜是張柬之親手書寫的。

這天,長風酒樓終於開業了。

長風酒樓開業第一天,免費招待老客戶,第二天半價迎客,第三天八折迎客。酒樓的生意十分火爆,天天爆滿。

為了不影響那些傳統酒樓的生意,李義給長風酒樓炒菜的定價,高出其他酒樓的數倍。

炒菜的效果自不必說,長安城頓時就轟動了起來,長風酒樓很快就一座難求。

長風酒樓價格雖然很高,卻是獨一份兒,生意異常火爆。看到大筆的銅錢進賬,股東們一個個眉開眼笑。

長安城的各大酒樓,對此都十分眼紅,他們品嘗了長風酒樓的飯菜之後,想方設法探聽炒菜的秘密,希望能夠像長風酒樓一樣經營。

很快他們就發現,他們模仿不了,長豐酒樓有特製的淺口鐵鍋,還有用來調味的味精。

各大酒樓背後都是權貴,他們紛紛托關係,找到李義、高崇、柴明等人,想從中分一杯羹。

長安城各大酒樓的掌柜都接到了長風酒樓發來的請柬,邀請他們去做客,說長風酒樓要跟他們展開合作。

這天上午,各大酒樓的掌柜們都按時來到了長風酒樓。

在長風酒樓最大的包間長風閣里,坐着12位掌柜,其中有海匯樓的王掌柜、醉仙樓的李掌柜、東市和豐樓的米掌柜、太平樓的高掌柜、南外樓的楊掌柜等,都是長安城中名氣大靠山硬的酒樓掌柜。

此刻,在他們的面前擺着美味佳肴,都是炒菜品種,色香味俱全,令這些掌柜的們讚嘆不已。

不過,他們都只是興奮,卻沒有羨慕的感覺,因為他們自己馬上也就會擁有這些菜肴的製作方法了。他們都已經跟長風酒樓簽訂了合作協議。

協議的內容是:

長風酒樓免費為各家酒樓培訓廚師,免費提供菜品製作方法。

有償提供鐵鍋和味精。

各家酒樓每個月給長豐酒樓50貫特許經營費,也可以一次付清,每年500貫。

長風酒樓負責協調市場劃分,避免惡性競爭。

為了提高高志平的地位,李義向各位掌柜的介紹了,高志平長風商社掌柜的身份。

高志平主持了這次會議,他說道:「各位掌柜,長風商社與各位都已經簽訂了合作協議,今日把各位請到一起,是要說明一些具體的問題。

其一、在你們面前的菜品一共是18道,只是最普通的家常菜,今後每個月都會再推出六道新菜,檔次會逐漸提高,利潤也會相應的提高。」

各位掌柜認為高志平這樣的安排有道理,任何品種的菜肴味道再精美,時間長了也會降低吸引力,只有不斷地推出新菜,才能夠保證酒樓的持續利潤。

不過,長風商社利用鐵鍋、味精和持續地推出新菜品種,牢牢地掌握著主動權。眾位掌柜恨得牙根兒痒痒,卻無可奈何。

高志平說道:「其二、獨特的菜品,加上鐵鍋和味精的保障,別人無法仿製。價格要在以前同等材料製成的菜品上,提高4倍以上。

拉開了價格檔次,不僅保證了高額的利潤,還避免了和那些經營普通菜品的酒樓競爭,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好,這樣最好。」掌柜的們都很高興。

這些酒樓當中,有當朝國舅王信家的海匯樓,掌柜的叫李德寶,他大致一算,新菜導致的生意火爆,再加上價格的提高,海匯樓的利潤至少可以提高兩倍以上,提高的部分每個月就可以達到一千貫以上。

他興奮地說道:「高掌柜的意見我贊成。」

長風商社每個月僅僅收取50貫的特許經營費,真的十分仗義。

高志平接着說道:「其三,各位請看這裏。」

高志平指著牆上掛着的一張長安城區的草圖說道:「由於各位掌柜的經營同樣的酒菜,為了避免惡性競傷了和氣,你們這8家酒樓按照不同的區域經營。

在長安城的108個坊中,按照你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各自佔有8個坊,所有人不得越界經營。」

「好,這樣好,我贊成。」

「我也贊成。」

長安城的關係太複雜了,誰也不敢獨佔這樣的暴利生意,否則的話會得罪很多人的。由12家這樣的酒樓共同來承擔,會減少很多麻煩。

這12家酒樓,是李義精心挑選的,他們背後的靠山有兩位長公主、一位國舅、三個國公、京兆尹楚恆等等,都是大人物。

牽扯到12家的利益,遇到麻煩后,聯合起來的力量,在長安城基本上無人可以撼動。

李義也是借力打力,牽扯到12家酒樓的利益,有人來找長風商社的麻煩,就等於斷了這12家酒樓的財路,自然用不着長風商社來應付了。

最關鍵的是,大家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再加上日後經常的走動,就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勢力。

高志平繼續說道:「在你們各自的區域裏,可以隨便開設分店,所需的鐵鍋、味精仍然都由我來提供,條件是,每開一家分店,每月要給長風商社十貫的利潤。」

「好,太好了。我同意。」眾人都十分興奮。

高志平繼續煽動道:「除了在座的各位掌柜之外,長風商社絕不會再與任何人合作,確保你們獨家經營。

你們都有很大的實力,可以各顯其能,在長安城以外的地方,比如說洛陽、揚州、益州等地開設分店,絕對生意興隆。」

「好,好。這個主意更好。」有人說道。

「是啊,我家在咸陽和渭南都有酒樓,這太方便了。」

「我家在台州也有生意,好,太好了。」

酒樓的掌柜們感到錢途一片光明。

這時,海匯樓的李掌柜提出了一個疑問,他說道:「請問高掌柜,我們這麼多家酒樓,很快就能開很多的分店,您那味精和鐵鍋能夠及時供應得上嗎?」

「是啊,可是個問題啊!」

其他的掌柜們也有些擔憂。

高志平笑道:「各位掌柜請放心,這個問題我自有辦法解決。咱們先合作著,只要各位能夠信守承諾,接下來我還有一個更大的生意要跟各位合作的。」

「什麼生意?」

眾人紛紛問道。

高志平笑道:「各位掌柜,咱們還是先談今天的事情,如果各位沒有什麼意見,咱們就簽署協議。」

高志平取出了早已擬定好的協議,又徵求了各位掌柜的意見,進行了修改補充,隨後聯合簽署了協議。

簽訂完了協議,眾人都急着回去向東家報喜,紛紛告辭離開了。

送走了各位掌柜,各位股東們都十分興奮,他們想不高興都很難,因為今後就可以躺着賺錢了。

李義心裏也十分高興,長風商社的各位股東,加在一起本身就很厲害了,再加上這些人,完全可以在長安城裏呼風喚雨了。

當然了,這還遠遠不夠,李義會繼續用商業利益捆綁更多的軍政大佬。

李義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的家中經營著唐朝最大的鐵礦,李義要用淺口鐵鍋,跟長孫無忌家掛上關係,後續再展開更大的合作。

蘭陵長公主府。

李義的幾首邊塞詩,得到了蘭陵長公主的賞識,他為國為民慷慨激昂的演說,也得到了蘭陵長公主的讚譽。

長風酒樓鬧出的動靜,引起了蘭陵長公主的興趣,她給李義發出了請柬,請他過府一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西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西進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章 利益戰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