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靠它來發財

第24章 靠它來發財

尉遲恭有黑白兩位夫人,貌美如花,他的長子尉遲寶琪的長相,隨了尉遲恭,皮膚隨了他的黑夫人,又黑又丑,一看就是尉遲恭的兒子。

尉遲寶林的長相隨了他的母親白夫人,除了眼睛和鼻子像他爹尉遲恭,其他的地方繼承了他母親白皮膚的基因,生得一表人才,就算是跟他爹站在一起,如果沒人介紹的話,外人也看不出他倆之間的關係。

唐朝工部主要有四個部門:工部、屯田、虞部和水部。尉遲寶林比李義大幾歲,現任工部從五品郎中,掌管經營興造、城池修浚、土木、工匠等。

尉遲寶林見到李義,說道:「我父親已經跟我說了,你要找一批工匠。我已將此事上報給了尚書大人,他同意按照你開列的名單,我已經給你找齊了人,你跟他們見一見吧。」

唐朝的匠戶屬於官府,他們每個月有一定的時間要到官府服務,其餘的時間可以做自己的營生。這些匠戶並不是每天都要到官府報到的,尉遲寶琪知道李義要過來,特地把這些人召集了起來。

李義來到了一個院子裏,裏面有三十多名工匠,看到大人們進來,工匠們都站了起來。

李義看到這些人一個個表情都十分凄苦,他理解他們的想法,人家在長安生活得好好的,卻被官府征來,要送往西域去服役,大家肯定都不願意去。

李義說道:「你們沒有去過西域,不要把那裏想得那麼可怕。安西都護府的生活條件雖然比不上長安,但是生活也是不錯的。你們去了那裏,工錢可以拿到在長安的兩倍以上。如果工作得好,還會有其他的獎勵。我敢保證,你們到那裏服役兩年,一定能夠攢下一筆錢的。

如果你們有人願意在那裏落戶,安西都護府可以給你們免費提供住房,還會有其他你們想不到的好處。總之一句話,你們去了一定不會後悔的。」

匠戶在唐朝的地位不高,李義卻知道今後他們在西域將發揮重大的作用,他一定會提高他們的待遇和地位。不過,這話他在這裏也不能說得太多。

工匠們聽了李義的話,臉色這才好了一些。

李義說道:「從今天起,你們可以不必到官府當差了,回去好好陪陪你們的家人,等通知一起前往西域。你們出發前,我會發給你們三個月的工錢,算是安家費。」

聽到這裏,工匠們臉上終於有了笑模樣,大家紛紛表示感謝。

李義問道:「你們中間誰是鐵匠,往前站幾步。」

從人群中站出來了七八個人。

李義看到在這些鐵匠當中,有一個身材魁梧、三十七八歲的中年漢子,他竟然沒有左臂,可是臉上卻帶着一副自信的神情。

李義對他很感興趣,問道:「你的左臂怎麼回事兒?」

這位大漢說道:「大人!你別看俺沒有左臂,可是俺照樣打鐵,手藝不輸給任何人,橫刀和陌刀都打得了。」

橫刀和陌刀是唐軍最銳利的兵器,一般的鐵匠是打不了的。

鐵匠得意地說道:「大人!如果有人不服氣的話,您可以讓他來跟俺比試一下。」

尉遲寶琪手下具體管理工匠的一個從八品的官員,說道:「李侯爺,他說得沒錯,他叫彭越,他的手藝是這些匠戶們里最高的。他曾經跟着太宗皇帝出征高句麗,當時還親自參戰,結果丟了一條胳膊。工部特許他可以自立門戶,而且不用交稅。」

提起這段經歷,彭鐵匠呵呵直笑,一臉的自豪。

李義讚許地點頭說道:「很好,彭鐵匠,你跟着我走一趟。」

尉遲寶琪送李義往外走,到了門口,他說道:「我還有公務要忙,就不送你了。」

李義說道:「寶琪兄,你也跟着我去一趟吧,我有事兒跟你商量呢。」

尉遲寶琪把事情向跟隨他的官員交代了一下,跟着李義一起來到了李府。

李義將一張圖紙放在几案上,說道:「彭鐵匠,你看看這個,能不能打出來?」

這是一張炒菜用的淺口鐵鍋的圖紙,要求厚度均勻,表面光滑,弧度勻稱。

彭鐵匠看了半天,覺得難度很大,想開口承認打造不了,又有些不甘心。他仔細地揣摩了許久,終於搖了搖頭。

他遺憾地說道:「薄厚均勻、表面光滑,這個俺沒問題。可是這弧度勻稱,俺打不了。」

李義對邢越說道:「這個不難,以你的功力,只要知道鍛造工藝,完全可以打出來。」說着,他取出了一張紙來,放在了几案上面。

紙上寫着「手工鐵鍋鍛造工藝」。

我國手工鐵鍋鍛造工藝起源於明朝,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並且獲批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工藝包括裁剪鍋胚、煅燒鍋把、鍛打鍋把、鍋把成型、鍛燒鍋胚、煅燒鍋身、鍛去鐵鏽、鍋胚成型、一次冷鍛,二次冷鍛、三次冷鍛和鏡面成型。

經過工匠們數千次、上萬次的錘擊敲打,鍛造出來的鐵鍋光滑如鏡,不生鏽,不放油都不粘鍋,導熱均勻,做出來的菜味道更佳,是高檔飯店的首選之物。

李義也只是知道這鍛造的工序,但是,其中的淬火技術等細節,他並不清楚。不過,邢鐵匠既然能夠打造工藝要求很高的橫刀,自然有着很高的工藝水平,打造出鐵鍋來,應該不成問題。

彭鐵匠識字不多,對上面的字有些認得,有些不認得。不過,他已經看出了上面寫的就是淺口鐵鍋的鍛造工藝,眼神兒頓時灼熱了起來。

李義用手指指著紙上的字跡,說道:「這就是鍛造工藝,順序是裁剪鍋胚、煅燒鍋把、鍛打鍋把……」

「等一下。」邢鐵匠打斷了李義的話。

李義疑惑地望着他。

「李侯爺,您為什麼要傳授俺這個,想讓俺做什麼?」彭鐵匠警覺地問道:

「嗯?哦。」李義略一尋思,明白了他的意思。

技術保密,從古到今都是常態,尤其在古代更是如此。

技藝基本上是傳子不傳女,沒有兒子就傳給上門女婿,或者挑選本家的子弟,迫不得已才會傳給外姓弟子,條件也會十分嚴苛。

在傳授弟子的時候,師傅往往還會留一手,這就是很多的古代技藝到如今已經失傳的主要原因。

李義隨隨便便的,就將這樣高深的鍛鐵工藝傳給外人,彭鐵匠自然會懷疑他別有所圖。

李義微笑道:「你不要誤會。我也只是知道這些工藝的順序,各種淬火的工藝、鍛造的技巧,我卻不清楚,這些還需要您自己慢慢地摸索。

這些東西對我沒有用處,只有您這樣的行家才能發揮出它的作用來。」

「可是,可是……」彭鐵匠還有些猶豫。

李義笑道:「你要是心裏過意不去,那我就加個條件。你打造出的鐵鍋,五年之內,只能賣給我,不賣給其他人行嗎?」

「那行。」彭鐵匠激動地說道。

唐朝人注重契約精神,李義就與彭鐵匠簽訂了鐵鍋採購包銷協議。

彭鐵匠走後,尉遲寶琪不解地問道:「李義,你打這些鐵鍋幹什麼用?」

李義笑道:「當然是靠它來發財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西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西進
上一章下一章

第24章 靠它來發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