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三州出征伐涼州 帝隕大漢終大亂

第二十四章 三州出征伐涼州 帝隕大漢終大亂

日月如梭,時光荏苒,轉眼過去兩年有餘,時間來到公元188年中旬

【并州晉陽燕王府玄元殿】

劉駿坐在主位,左下坐着仰頭灌酒,一臉風流的郭嘉和臉色掛着溫潤笑意,轉動手中玉戒的賈詡

劉駿一頭黑線,示意典韋,郭嘉正大口飲酒,卻不想眼前突然黑了下來,抬頭一看,典韋憨厚的看着他,嗖的一聲,酒葫蘆就被典韋搶走了,郭嘉看着一頭黑線的劉駿,訕訕的笑笑

劉駿敲敲手邊的八仙桌,叩叩兩聲

「奉孝啊,說說吧」

郭嘉收起臉上的訕笑,神情也嚴肅起來

「稟主公,最近兩年各地的黃巾出現了死灰復燃的情勢,楊奉、郭太更是組織起一支大軍,自汝南起事,名曰葛坡軍,攻城略地,各地都在費力鎮壓,朝廷派校尉鮑鴻前往鎮壓,卻不想兵敗,聽聞要被問罪,鮑鴻就率敗軍投了葛坡軍,汝南郡太守丁原由於早期被調往涼州鎮壓羌人,只有南陽太守秦頡遣新收兩將一名叫多鐸,另一個叫石勒,多次騷擾攻擊葛坡軍,頗建功勛,但后因糧草不濟,只得放棄,目前葛坡軍佔據汝南郡小半

涼州情況不太好,據軍情司四號和九號傳書相互印證后,韓遂在收了兩員猛將,一將名謝艾,一將名石虎,皆有勇有謀,目前已屯兵十餘萬,所以韓遂、邊章謀算反叛朝廷,同時因為馬騰和韓遂是結義兄弟,馬家可能也會牽扯這次叛亂

另外荊州牧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划趁劉宏出巡荊州之時廢黜劉宏立合肥侯上位,王芬等人曾希望西園八校尉之一的曹操加入他們,但被曹操拒絕,密信都被我軍情司謄抄后,原封不動的留在原地,根據軍情司二號彙報,曹操並未有告發此事的想法

青州賊張燕聚各地敗逃黃巾,青州賊散佈在青州山脈中,無法剿滅,號稱百萬,幾次與劉備麾下交戰,但實際能戰之士不過爾爾,不過確實青壯不少

后張角親自手書一封,管亥帶着龔都、劉辟二人前往青州,親自送到張燕手中,現張燕已經偷偷將婦孺老幼送至冀州,由冀州軍團派人護送分批通過太行三關,進入并州,目前張燕已經對麾下進行了整理,全是青壯精銳,大約五萬人,隨時可為我軍所用,除龔都、劉辟二人留下幫助張燕管理外,張燕發掘了一對勇猛的兄弟,名曰黨世英、黨世雄

青州平原縣令劉備,新招攬七名武將,分別是李成、周謹、李豹、尉遲南、尉遲北、唐萬仁、唐萬義,兩名謀臣名為嚴嵩與朱勔,聽聞文氣十足

袁紹招攬到七位武將,景延廣、沈剛、潘文得、應明、徐統、張近仁、沈澤

袁術招攬到也是七位武將,召忻、高可立、範疇、和潼、沈抃、趙毅、卓萬里

董卓有一個遠房族侄攜帶幾個結義兄弟投靠,名叫董平,人稱董一撞,武藝非凡,幾個結義兄弟分別是劉唐、雷橫、楊雄、梅展、張開、項元鎮,還有一位謀士,名叫吳用,自稱智多星

揚州竇建德招攬到四位水性極好的武將,聽說原來是江上的百姓,會點武藝,分別是成貴、翟源、喬正、謝福

豫州楊廣、李元吉、趙匡義三人結拜兄弟,佔山為王,山上豎順天大旗,楊廣為尊,三人效仿當年黃巾三公將軍,自稱順天三傑,目前已有各江湖人士或山賊相投,共十八人,為鄒潤、鄒淵、顧大嫂、韓伯龍、崔道成、邱小乙、曾塗、曾密、曾索、曾魁、曾升、鄧天寶、王大壽、郁保四、馬英、馬雄、焦挺,一位文士王甫

益州巴郡,百姓馬相、趙祗等人於綿竹起兵,自稱黃巾,殺益州牧卻儉,進攻巴郡,巴郡板楯蠻乘勢再起,擁一位名李建成的漢人為王,其手下有祝龍、祝虎、祝彪、蘇定、徐京、楊溫六人,后經李建成說服,馬相等人投靠,攻打郡縣,抄略城邑。漢廷派遣西園上軍別部司馬趙瑾率軍進討,目前拉鋸對峙

您的結拜兄長孫堅也招募了兩員武將,兩位謀臣,武將甄誠、昌盛,謀臣張昭、張紘

劉表招攬到四名武將,徐方、郭世廣、鄔福、苟正,一位謀臣賈似道,而且據軍情司五號彙報,劉表正在密謀娶荊州蔡家小姐為妻

獨龍山匪宋江,在兗州各地劫掠富戶,多人前去投山分別是張威、薛永、韓福、荊忠、杜興、李應、鮑旭、白勝

曹操招募軍士時,發現兩位武將名叫闞棱、車胄

黃巢處兩位武將一名杜伏威,另一位名前去相投

基本就是這些情況,匯總了一下就是天下各處暗流涌動,各地在不斷的招攬人才,積蓄糧草,只缺一個爆發點就會徹底大亂」

彙報完畢的郭嘉,眼巴巴的瞅著典韋手裏的酒葫蘆,又可憐兮兮的看向劉駿

劉駿無視郭嘉的眼神,有些頭疼的摸摸眉心,話說為什麼出現了這麼多的將領呢,還是因為劉駿太作,攢了一波帝王點,一個大召喚,連續獲得了

宋末四大寇方臘手下八驃騎之一的飛龍大將軍劉贇,能力敵關勝三十餘合,城破后還能殺出重圍

南北朝時期北魏著名猛將高昂及其父高翼,大兄高乾、二兄高慎、四弟高季式和高歡以及高歡之孫高肅,檀道濟、蕭摩訶、劉裕

五胡十六國時期名將慕容恪、慕容翰、謝玄、韋孝寬、鄧羌

五代名槍高思繼與其弟高思祥

宋末四大寇梁山凌振、金大堅、裴宣、朱仝、孟康、孫立、孫新、樂和、解珍、解寶、龔旺、丁得孫、李俊、童威、童猛、鄧龍、費保、倪雲、卜青、狄成

宋朝及蕩寇志中名將高懷德、辛從忠、鄧宗弼、高梁、顏樹德、欒廷芳、陳希真與其女陳麗卿、龐毅、孔厚、俞大江

唐朝名將徐茂公、李孝恭、裴行儉、李光弼、郭子儀、薛萬均、薛萬徹、張公瑾

隋朝突厥大都督紅海

大明猛將徐達

不良人、陰陽家的投靠

以及八千天雄軍、一千大雪龍騎

還有各種利民壯軍的東西,比如水稻、八牛弩等等

這個雖然增進了人才甚至軍備等等

但同樣就是爆出來了同屬方臘麾下其他八驃騎,分別進了宋江、劉表、孫堅麾下

四龍,十二神分別讓竇建德、袁術、袁紹收入囊中,袁紹還得到神箭手景延廣,袁術得到召忻

韓遂更是收穫兩名五胡十六國時期能排前五的武將

而劉備也收穫了多員武將,紙錘大將齊彪字國遠的好兄弟,花槍大將李豹字如輝,宋時的大名府都監李成,索超的徒弟周謹,唐代反王王世充,還有大奸臣嚴嵩

董卓則是得到了董平和幾個梁山步將,以及十節度的幾位和那個陰貨吳用

現在還有流落在外大批的武將或者惡棍,都沒有劉駿手裏的戰將強,也就不在意了

不過沒想到爆出來的李家老三和楊廣還有趙匡義居然會去佔山為王,還招攬了一批惡棍,不知道哪天李淵、趙匡胤、楊堅出來會不會氣死,不過李建成居然能被一幫蠻人擁簇為王,倒是有些手段,祝家三子和十節度另幾位也在其手下,看來真的更有趣了

劉駿一邊思考,手指一邊有節奏的敲打着桌案,突然抬起頭來

「軍情司四號和九號知道彼此的身份嗎?」

郭嘉搖搖頭

「這是主公當時交代的,在小勢力中培植的軍情司密探大多數都是單向聯繫,也是為了密探的安全,而且天字型大小密探至今一直在奉行,除了一號以外」

劉駿默然,彷彿想起來當時剛剛組建天字型大小密探的時候,有些人被他收攏起來,經受了最嚴苛的訓練,有些是後來軍情司接觸,發展成為的天字型大小密探,因為他們的信息,在軍情司中都是絕密的,一號就是如今在洛陽中潛伏在靈帝身邊的趙高,二號到九號都潛伏在各個勢力里,有的擁有舉足輕重的效果,有點明明不起眼,卻拿的到最接近核心的情報……

沉默片刻,劉駿再次問到

「王芬、許攸等人策劃的那件事,大概要在何時動手?」

「據情況來看應該是三月後,趁劉宏出巡荊州之時」

郭嘉話音剛落,靈蛇劍勞穴光出現在廳中,恭敬一禮后

「主上,司主,涼州大亂了」

劉駿眉頭一皺,郭嘉不禁聞道

「十餘日前,四號的情報不是剛剛傳來嗎?聲稱韓遂與邊章商議的結果也在月余之後」

「沒錯,但是事發突然,四號來不及再次傳遞消息,這是剛剛收到的九號用最近新培養的信鴿傳送的情報,看日期已是三日前了」

郭嘉急忙接過勞穴光手中的短件,掃了兩眼,突然放聲大笑

「哈哈哈,主公大喜啊,韓遂因被涼州牧耿鄙訓斥懷有私心,爭執中出手怒殺耿鄙,現推王國為叛軍首領,盡起叛軍十五萬人,詐稱三十萬,打忠義、護國二旗,馬騰、邊章、羌人北宮伯玉、李文侯各自率軍響應韓遂,如此一來,劉宏必調各州前往平叛,如今咱們並幽冀三州連為一體,一般是不會選擇讓咱們前去平叛,最有可能的人選就是兗州牧董卓,因為先前平叛羌人的丁原已經因有功升任揚州牧了,如此,咱們只需靜觀其變即可,最多三月,天下必將徹底大亂」

劉駿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轉頭看向賈詡

「文和,立刻安排涼州暗網人員做好準備,時機一到,立刻執行」

「主公安心」賈詡站起來一禮,立刻退了出去

郭嘉也沖劉駿一禮,從典韋手中拿過自己的酒葫蘆,離開了殿內……

轉眼之間天色已晚,郭嘉拿着一封信,闖入了正在逸寧殿,來找陪眾女用膳的劉駿,劉駿未曾開口,長孫無垢和有些成熟了的蔡琰站了起來

「王爺既有正事要談,吾等先告退」

眾女齊齊跟着長孫無垢一禮,就連平時咋咋呼呼的管月、黃舞蝶也老老實實的,郭嘉看的暗自點頭,心道這正王妃的位置估計是長孫無垢沒跑了,才短短兩年時間,燕王府上下讓長孫無垢打理的井井有條,就連福伯都點頭稱讚,無所事事的福伯還收養了兩個孩子,好好的培養著

「奉孝,何事如此急躁」

劉駿不慌不忙的拿起碗盞,揭開蓋子,一股清香撲面而來,吹吹茶葉,呷了一口茶,淡淡的問到

「主公,看來當日被韓遂殺死的耿鄙早早就有了防備,他的求援信使到達洛陽時間甚至還要早於叛亂時間,軍情司天字一號密探發來消息,劉宏已經下旨,命西園八校尉中的袁紹、曹操、淳于瓊三人率領三萬士卒,為先鋒部隊,吳郡太守孫堅、徐州牧劉焉、豫州牧黃婉各調本地兵馬前往涼州平叛」

「噢?連本王兄長居然都要調去啊,看來劉宏是難逃一劫啊」

「主公所言甚是,就現在的各州情況,如果一旦劉宏去到荊州,最近能快速支援去的只剩下揚州牧丁原了,青州牧孔融鞭長莫及,徐州牧和豫州牧又被調走,何況在揚、徐、豫可是各有一支龐大的反王隊伍,如今其他兩州牧調走,恐怕也只有揚州牧丁原的義子有能力壓制揚州反王竇建德」

「命揚州軍情司成員分出一支小隊,前往吳郡,一旦吳郡出現重大變故,立刻援救本王義兄家眷離開,還有,這次涼州的事,希望下次軍情司不會出現這樣的大漏洞,一個小旗的軍情司成員因韓遂叛亂被殺害,其他小旗居然毫不知情」

「是,主公」郭嘉臉上也有些不太好看

「另外,給張燕傳信,讓他繼續騷擾青州,但是不能劫掠百姓,缺什麼可以由并州補給」

「是,還有一事主公,袁術再次得到劉宏賞識,被封為弘農都尉」

「袁術,此人不足為慮,嬌縱跋扈的世家子弟,再多人才給他也是枉然」

「主公所言甚是,此人好大喜功,經常欺壓百姓,手下雖然招納了一批勇猛之士,但卻貪圖享樂,將他們當成護院打手,每天要喝數碗蜜水」

郭嘉也樂呵呵的笑到,順手摸出腰間的酒葫蘆,灌了兩口,擦擦嘴

「尚有一事要請主公定奪,如荊州之事發生是否要拖慢丁建陽援救速度或直接最大程度封鎖消息?」

「不必,只需靜觀其變,吾等不做自然有人會做」

劉駿依然淡淡的呷了一口茶,唇齒留香,滿是笑意

郭嘉彷彿也想到了什麼,跟劉駿對視一眼,兩人相視而笑……

兩月後【涼州金城】

城下殘肢斷臂,瀰漫着硝煙,殘陽如血,映照着暗紅色的土地

距離金城五裏外立着一座營盤,軍容肅穆,但內部卻士氣低迷,中軍大帳上空,風烈烈的吹動着旗幡,一個斗大的孫字,昭示著領軍人的身份

帳內,氣氛有些冰冷,孫堅左臂吊在脖子上,這是昨日攻城時,被敵軍將領射傷的,帳下分立着祖茂、金城、牛蓋、甄誠、昌盛、吉青、王貴等戰將,身邊站着一位文士,正是張紘

孫堅望着眾將,清了一下沙啞的嗓子問到

「今日吾軍中損傷幾何?」

在孫堅伐涼路上來投的王貴站出來,抱拳道

「回主公,根據統計今日折損士卒大約兩千餘人,輕傷百人,重傷千餘人」

王貴彙報完退回行列里,金城又站了出來

「主公,咱們所帶兵馬本就不多,兩月間已高達五千餘人傷亡,僅僅克敵兩城,豫州牧所部大軍已連下邊章所守五城,徐州牧被李文侯和北宮伯玉打退,損兵上萬人之多,甚至徐州牧本人也中了一箭,已經在退回徐州路上了,先鋒軍所部跟馬騰軍膠着在安定郡,只有咱們直面韓遂大軍,糧草也不多了,如今可如何是好?」

「子綱,你如何看?」

孫堅詢問一旁的張紘

張紘捋了捋短髯,思考了一陣

「主公,如今戰事膠着,不妨置之死地而後生,如今金城守將石虎和成公英均不是易於之輩,我軍可派兩位將軍護送傷員於今夜返回吳郡,明日做出將要退兵之態,引城中追擊,吾觀石虎暴虐,必定貪功,成公英定勸不住,屆時只需在兩側各埋伏兩員將領,待石虎領軍經過,一起殺出,主公再領軍反殺,三路圍殺石虎,守將一去,以成公英之謀,定不會再死守城池,到時金城必破」

「子綱之謀真乃解吾燃眉之急」孫堅一聽此計也是高興的很,連誇張紘

但是張紘下句話給孫堅潑了一盆冷水

「不過,主公,此戰過後,我軍士卒將再次縮減,如果再不撤軍,好不容易招募而來上萬士卒,將全部埋骨涼州,十不存一」

孫堅皺起眉頭,片刻后狠狠的一錘桌案

「都怪那劉焉老兒,貪戀那潑天大功,不願與黃州牧和本將聯手,擅自率軍偷襲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才導致今日之敗」

「主公,此時言此已無濟於事,還請速下決斷」張紘制止了孫堅的發泄

孫堅點點頭,轉頭看向眾將,開始點將

「甄誠、昌盛」

「末將在」兩人急忙出列抱拳應聲

「着你二人,部領一千士卒,護送我軍傷員返回吳郡,見到伯當就言說一切都好,讓他跟黃蓋、王晟守好吳郡」孫堅抽出令箭道

「末將領命」甄誠上前接過令箭,二人一禮,退出帳外

「吉青、王貴」

「末將在」兩人出列應聲

「着你二人,領一千士卒於三裏外道旁左側埋伏,待石虎領軍經過,即刻殺出,截斷其中軍,讓其首尾不能相顧」孫堅又抽出一支令箭

吉青上前接過令箭「末將領命」

「金城、牛蓋」

「末將在」兩人出列應聲

「着你二人,領一千士卒,於三裏外道旁右側埋伏,待石虎率軍經過,立刻殺出,直奔石虎大旗,圍殺石虎」孫堅拿起最後一支令箭

「末將領命」金城接過令箭,與牛蓋倆人退回列里

「祖茂,你隨中軍,保護子綱先生」

「末將領命」

孫堅軍僅剩的四千士卒,讓孫堅發揮到極致,而且,一個特別大膽的計劃,正慢慢在孫堅腦子裏形成著……

轉眼天亮,城頭上的小校看見孫堅大營軍馬出營,像是要退兵一樣,急忙喊到

「石將軍,敵人好像要退兵了」

城樓中傳來盔甲碰撞的聲音,一個高大壯碩,一臉凶煞之氣的漢子走了出來,走到城牆邊觀看,真的是要拔營的樣子,石虎大喜

「來人,即刻點軍,跟老子出城趕殺這些羊羔子」

即刻兩千騎軍集合在城下,以及氣喘吁吁跑來的成公英,在城中巡視的成公英聽到此事急忙趕來,拉住石虎的馬韁

「石將軍,此事甚是蹊蹺,孫堅如要拔營,為何不趁夜深人靜之時,非要在此眾目睽睽之下,恐有埋伏啊」

「放屁,孫堅那個小兒,定然是覺得攻城無望,要逃回他的老窩去了,此時不追,白白浪費老子拿那大功勞,你這腐儒若是無膽,便留下守城吧,老子拿了功勞會記你一筆的」

成公英聞言,只得閃到一旁,石虎接過親衛遞上的捲雲鳳嘴刀,率兩千騎卒衝出城門,卻沒看到站在一旁的成公英,嘴角勾起嘲笑,成公英轉過頭

「來人,馬上集結城中剩餘士卒,準備棄城」

旁邊一位偏將不解

「公英先生,石將軍出城趕殺敗軍為何吾等要棄城啊」

成公英故作為難的嘆了一口氣

「石將軍不聽勸告,此去必中埋伏,吾不忍爾等為其魯莽而死,孫堅勇猛,一旦石將軍被殺,此城中還有何人可抵擋,不如棄城而去,尋主公決斷」

偏將雙眼明亮

「謝先生相救,末將即刻點軍」

不出盞茶時分,成公英率人出北門,上馬前藉著身體掩護,不經意間將一個錦囊扔在了一個眾軍注意不到的地方,隨即帶着人奔向金城郡治允吾……

石虎率著兩千騎軍,看着沿路上孫堅軍丟下的旗幟、甲胄、兵器等等,在馬上放聲大笑

「成公英那小兒,真是膽小怕事,孫堅如此潰逃,還言有詐?」

立刻率軍追去,沒行幾里地,一聲響箭,道路左右各自殺出一千士卒,前方潰逃的孫堅所部也返身殺回,石虎有些慌張但大聲吼道

「莫要驚慌,隨老子斬殺孫堅」

但此時戰場上已然相接,一片殺戮,哪還有人聽他的

石虎正氣惱間,只見亂軍中兩將殺來,一將手舞一對鐵鞭,一將掄一根鐵棍,直奔自己而來,石虎正愁沒人發泄,立時提起捲雲鳳嘴刀,三人兵器相撞,石虎獰笑了一聲

「原來是兩個不知死活的羊羔子,老子宰了你們正好下酒」

金城、牛蓋二人意識到自己武藝和力量都不如石虎,立刻改為纏鬥

片刻間連過數十招,二人心裏正在暗自叫苦時,兩聲爆喝響起

「二位將軍莫荒,吉青、王貴來也」

只見後方王貴手提一柄大刀,吉青掄一根狼牙棒,直奔石虎,石虎絲毫不慌,捲雲鳳嘴刀在空中畫了一個圈,將兩人攬進戰圈,不出幾回合,王貴等人都在苦苦支撐時,孫堅用沒受傷的右手提着古錠刀奔馬而來

「惡賊石虎,識得江東孫文台否」

卻不想金城聽見孫堅聲音一喜,手上一慢,露出了破綻,石虎狂吼一聲

「給老子下酒吧」

電光火石間,一刀斬在劈飛金城鐵棍,斬在其胸口,胸口鐵甲都被斬裂了,金城從馬上掉下來

牛蓋與金城情同兄弟,一看金城中刀,悲痛萬分,失了分寸,將手中雙鞭扔出,想藉機打死石虎,不想石虎騎術精湛,一個俯身,藉著金城被殺的空隙,離開了包圍圈,一拎馬韁,迅速回身,一刀斬在牛蓋背上,牛蓋痛得倒吸一口涼氣,但卻立刻轉身,死死抓住石虎未來及抽出的刀,王貴、吉青二人一棒一刀分別打在石虎左肩,斬在石虎右臂,石虎痛極,捲雲鳳嘴刀掉落,牛蓋也跌下馬去,孫堅又趕了上來,兜頭一刀,直接將石虎梟首

孫堅雙眼通紅,拎起石虎首級,甩給吉青,又殺向叛軍,王貴急忙叫過幾名士卒將牛蓋扶起,同金城的屍首一起去找軍中醫官,然後和吉青急追孫堅……

轉瞬間,戰場上形式一邊倒,沒有指揮的叛軍被孫堅率軍斬殺殆盡,清點了一下士卒四千士卒還剩兩千不到,孫堅坐在死屍堆前,聽着王貴的彙報,手裏斥候進城以後找到的不知道誰掉落的錦囊,裏面是石虎的將軍印

「傳令,輕傷士卒和其他士卒換上這兩千騎卒的盔甲衣裝,隨我繞城抄小道,直奔允吾」

王貴和吉青看着雙眼通紅的孫堅,心裏也十分理解,剛才軍醫傳來消息,牛蓋因刀口太深,失血過多而亡,金城也戰死了,張紘來到孫堅身邊

「主公小心為上,詐城此事一旦成公英快於主公到達,如假意放主公入城實際備下埋伏」

張紘沒有再說下去,孫堅帶着一往無前的氣勢站了起來

「想當年,吾二弟面對千萬黃巾都敢獨自一人斷後守住城門,一個小小允吾,本將彈指可破」

「主公,燕王確實勇不可及,但主公現已是疲憊之師,還請主公三思」

「子綱,不必勸了,本將率軍走後,你帶金城和牛蓋的屍首回到吳郡安葬,祖茂護持你,如本將遭遇不測,你即刻與子布、祖茂、黃蓋護送吾家眷,投奔吾二弟,策兒年紀尚小,如得名師教導,日後定能復我孫家榮光」

「主公保重,定能旗開得勝,紘定好好教導大公子,等主公歸來」

張紘深深向孫堅一躬,去找祖茂護持傷員和牛蓋、金城的屍首上路

孫堅歇息了片刻,率領王貴二人,極速奔行而去……

與此同時,韓遂率領着謝艾、尚青山、夏玉山、張轉、楊合併一千士卒來到了武威馬家的大本營,此時駐守武威的正是馬騰麾下八將之中的楊秋和張橫

看到韓遂到來還是有些疑惑的,不過還是打開了城門,楊秋二人來到城門前迎接韓遂,楊秋上前一禮

「韓將軍辛勞,前方戰事膠着,不知來武威,所為何事?」

韓遂溫和的笑着

「吾聽聞有賊軍將要襲擊武威,特率軍前來,保護壽成兄家眷」

二人雖未聽聞,但韓遂是一直尊馬騰為兄,關係甚好,故此也不做他想,迎了韓遂進城,擺宴歡迎韓遂,馬騰之子馬超還帶着幼弟出來感謝韓遂……

漸漸入夜,韓遂坐在堂中,楊秋和張橫二人已然被灌的爛醉如泥,韓遂臉上溫和的笑意也不見了,掛着惡毒的笑

「張轉、楊合,你二人領五百人立刻前去東門,接應大軍入城」

「諾」

「謝艾、尚青山、夏玉山隨吾前去抓馬騰家眷」

「諾」

韓遂旋即又喃喃自語

「馬壽成,休要怪老夫無情,實在是你出力不多,別說王國,就連老夫都對你不滿,正好你馬家的軍隊缺一個帶領,老夫就勉為其難吧」

帶着三將,領五百士卒奔太守府前去……

孫堅帶着士卒也成功詐開了因為韓遂不在的允吾,在拿走了多半糧草,其餘燒毀后,孫堅雖然疑惑成公英為何沒回來,但此時危機四伏,也不再費心,就帶着不足兩千的士卒,向吳郡返程……

「轟轟轟」睡夢中的馬超被巨響聲和喊殺聲驚醒,雖然只有十三歲的馬超還沒有日後那樣勇猛,但也初露崢嶸,一翻身抄起牆角倚靠的由馬騰找能工巧匠打制的虎頭湛金槍,走出屋來,馬休、馬岱、馬鐵也各執兵器趕來,就連小妹馬雲祿也提着一口寶劍從後院趕來,馬岱當先來到馬超身邊

「兄長,如今城中喊殺不斷,是否有軍隊攻進來了?」

馬超皺皺眉頭

「不應如此才是,今日文約叔父剛剛帶人前來,還有楊秋和張橫二位將軍」

話音剛落,楊秋與張橫二人跌跌撞撞的沖了進來

「大公子,不好了,韓遂老賊正在城中屠殺,吾等皆中老賊之計也」

「你說什麼?」

馬超怒目圓睜

「老賊借酒宴灌醉吾二人,城外有上萬人的軍隊,現已通通殺進城來,韓遂親自帶五百士卒奔太守府來了」

「老賊安敢如此,吾前去殺了老賊」

馬超一衝動就要提槍衝出,馬休、馬鐵二人緊緊抱住馬超,馬岱道

「兄長不可,如今想來伯父身邊也有韓遂的麾下戰將,估計伯父凶多吉少,你是馬家大公子,大家在等你拿主意,此時不可如此魯莽」

「父親,韓遂老賊,吾與你不共戴天」馬超恨的咬牙切齒。滿臉痛苦之色

「大公子不必如此,如今應立刻整理家眷,只要逃出此地,如何不能謀划復仇之事」

正在眾人悲痛慌亂之時,院門前踏進兩個人,一人身着軟甲,手提一口寶劍,面似玉,眼似星,雖內襯文人打扮但也有幾分殺氣,另一人身披輕甲,面周正方圓,有幾股氣勢像是融合與其身,如謫仙下凡塵一般,但又殺氣騰騰,手提一桿長槍

馬超眼睛一亮

「許先生、聞先生,如此危難之際還請一救」

二人向馬超一禮,身披軟甲之人開口

「大公子不必如此,吾等本就藉此隱居,未想發生此事,於情於理,都該出手一助,不過在下尚想問大公子一句,大公子是想自立一方,還是投他人麾下為將」

馬超搖搖頭「聞先生,孟起如今只是略通武藝,實在沒有割立一方之能力,還請先生教我」

許、聞二人相視一眼,皆是滿意的點點頭,畢竟馬超此時面對情況非常糟糕,沒有完全被憤怒和悲憤沖昏頭腦已經很不錯了

「既然如此,不妨殺出城去再言其他」輕甲之人言到

「大公子速速集結家兵,保護家眷,從後門逃離」軟甲之人道

馬超連忙點頭

「休弟、雲祿,你們二人即刻前去後院,將情況告知母親,金銀細軟不要了,整理好立刻到後門等候」

「是,兄長」

馬休和馬雲祿立刻離去

「馬岱、馬鐵你二人集結家中家兵,糧草拿的走的就拿,拿不走的就放火燒掉」

「是,兄長」

旁邊聞、許二人看的暗自點頭,不枉二人這幾日的指點

二人也離去

片刻間,馬岱二人帶一千家兵,來到院中,同一時間,前院響起了喊殺聲,眾人眉頭一皺,楊秋、張橫二人站了出來,單膝跪地

「大公子,吾二人蒙馬家之恩,今日之事皆賴吾二人不查,以至災禍,吾等會率剩下士卒死命抵抗,為大公子拖延時間,望大公子保重」

馬超狠狠的點頭,心中更是悲痛,與馬岱馬鐵、聞、許四人帶着家兵匯合了後院的家眷,從後門殺出……

「轟隆」府門被轟開,韓遂在眾將護持之下走了進來,只見楊秋二人領百餘士卒在院中列陣,不屑的笑笑

「你二人為何如此不識時務,交出馬超等小兒,老夫保你二人榮華富貴」

「韓遂老賊,休要扯謊,恨吾二人未能識破你這狼子野心之輩」

「謝艾,率軍斬殺,進府搜尋馬騰家眷」

「諾,主公」

謝艾帶着三百士卒沖了上去……

聽着府內的喊殺聲,馬超紅了眼眶,八將小時候一直陪在他身邊,如今已經去了兩個,加上父親生死不知,但是旋即深吸一口氣,因為現在馬家要靠他支撐,忽然街旁殺出兩路人馬

「馬家小兒,速速下馬受降」

左邊兩將,正是尚青山、夏玉山二人

右邊則是張轉、楊合

馬超怒目圓睜

「叛賊放肆,且將首級留下祭奠吾兩位叔叔」

正要出馬,卻被一把拉住,正是先前身披輕甲之人

「大公子現在乃主事之人,不可輕動,便由吾二人代勞吧」

「勞煩二位先生」馬超感激的看了二人一眼

二人策馬殺出,對面張轉一聲喝

「來將通名,吾刀下不斬無名之輩」

「汝南許貫中、冀州聞煥章是也」

言罷許貫中揚起手中明月涯角槍,直奔左邊二人,聞煥章拔出鞘內清水劍,奔右邊二人而去,不出幾個回合四將雙雙落馬,馬超急忙招呼家兵衝散敵兵,幾人護持着馬家家眷,從北門逃離……

等到韓遂聽聞此事時,馬家眾人已經逃出,不知方向的情況下,韓遂悻悻的放棄了追擊,又接報孫堅詐開了允吾城,后又接到馬騰軍中傳來消息,馬騰麾下六將拚死斷後,馬騰重傷而逃

氣的暴跳如雷,自己損了五員武將,丟允吾,馬家眾人逃離,就連馬騰也不一定是死了,一氣之下傳令各地隸屬自己的叛軍全部撤回,打算在武威做大本營,而韓遂這一做法直接導致叛軍聯盟破裂,李文侯、北宮伯玉、邊章三人擁戴王國逃往羌族之地……

一月有餘,豫州牧黃婉,率手下大將潘鳳、耿純、上官義、劉以敬,與先鋒軍一起,整個奪回了除武威外涼州城池

此事傳回洛陽,劉宏大悅,當場下旨第二日就前往荊州出巡,在襄陽落入時任荊州牧的王芬斬殺王睿,聯合叛軍要劉宏退位,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強紛紛響應,兩萬餘人將劉宏圍困

劉宏只得困守新野小城,向近處州郡發出求援令,求援令一出,未等各地出兵,各地盜匪就跟商量好了一樣

徐州黃巢豎起兩桿大旗,一書除奸,一書魯王,率上萬人下山,攻城略地,徐州牧劉璋派手下大將臧霸領軍應敵,自顧不暇

揚州竇建德,豎起夏王大旗,直奔揚州豫章郡,一日時間連下兩城,揚州牧丁原遣義子呂布,率麾下健將應敵

豫州平天將軍楊廣、平風將軍李元吉、平地將軍趙匡義,率領武將八員,山賊萬餘人,下山襲擊郡縣

青州張燕,率麾下精卒並兩員猛將直撲青州糧倉而去

兗州獨龍山宋江,打起替天行道忠義大旗,率麾下六員武將八千餘士卒下山,劫掠郡縣富戶

荊州葛坡軍楊奉、郭太、於毒、鮑鴻等人,自汝南殺出,大片郡縣陷落

只有秦頡與劉表合兵一處,麾下聚集了多鐸、石勒、蔡瑁、黃祖、張允等將領,兵馬共計三千……

於此同時,涼州一處偏遠的村落里,村外有些身披輕甲的士卒巡邏,村內中央處圍攏著一批人,各個帶傷,神情疲憊,正是從武威逃出來的馬超一行,沉默了一陣,馬超開口詢問

「聞先生,如今該去何處是好,才能報得父仇?」

聞煥章沉吟了一陣

「不妨過草原,去投燕王劉駿,論正統,他是天子皇兄,論官職,他是朝廷欽封的衛將軍,并州牧,並幽冀三州大都督,論武藝聽聞在黃巾戰場上萬夫莫敵,論實力,并州士卒個個精銳,燕王麾下猛將如雨,文臣如雲,就是不知願不願意接納吾等」

馬超也是暗自點頭

「常聽父親說,燕王如何英勇,還是個知禮儀之人,想必此等人傑,必然會接納吾等,不然吾之大仇又何處可報」

「大公子,聞兄莫要擔憂,我有一好友,名曰黃忠,未投燕王之前,吾曾多有往來,想必有人引薦,會成功率大一些」

「既然如此,就要勞煩許先生了,休息片刻,就出發過草原,前往并州雁門關」

「謹遵大公子之命」

眾人齊聲應到……

半月有餘,秦頡等人死命相救,加上先鋒軍回援,終是救得劉宏回宮,王芬等人均遭斬首示眾

回到洛陽后,劉宏喚來趙高、張讓

「朕自感時日無多,今特下旨,交由你二人看管,如朕仙去,立辯兒為帝,你二人要好好輔佐於他」

「謹遵陛下聖諭」

當日,宮中傳出旨意

升黃婉為大鴻臚,調陶謙接任豫州牧

劉焉中箭病重,休養前上表請封,其子劉璋為徐州牧

封韓馥為徐州牧

封劉表為荊州牧

封秦頡為雍州牧

立遺詔之事不出三日,在宮外的大將軍何進就得知此事,立刻以大將軍府名義,向兗州牧董卓發去命令,令其率軍入宮,清君側

在兗州的董卓收到命令,堂下李儒、吳用二人齊齊恭賀董卓,李儒有些激動

「岳父大人,咱們苦等多年的機會終於來了,如今劉宏命不久矣,兗州已不是多待之地,盡起所有兵馬,前往洛陽方是岳父騰飛之道」

「文優大人所言甚是,此時如主公率軍,前往洛陽,前途似錦啊」

吳用緊跟李儒身後進言道

「好,來人,立刻傳令各將前來議事」

當日兗州兵馬調動頻繁……

董卓率軍出發十日後

公元189年,漢靈帝劉宏駕崩,享年34歲

何進請董卓進京之事,被趙高得知從中摻和,張讓等人前去尋何進之妹妹妹何后,一通天花亂墜的勸說,和十常侍的表忠心,一道懿旨將何進騙進宮來,十常侍早就埋伏好了,何進一進宮門便被十常侍亂刀剁成肉泥,首級從宮牆扔出

震驚了於此等待的袁紹、曹操、袁術三人,正要喝問,宮牆上亂箭齊發,上軍校尉也率軍殺來,三人見事不可為,各率部屬退去

當夜,曹操等人去而復返,喊著清君側的口號,率軍猛攻,幾個時辰后,宮門被破,三人率軍殺進宮去,洛陽,正式陷入了一片喊殺聲中,一場聲勢浩大,長達多年的群雄亂世之爭,即將開始……

劉駿收到這份情報時,正在陪長孫無垢和蔡文姬閑聊,從石凳上站起身來,看着天空的星象,喃喃自語

「劉宏最後還是去了,天下要大亂了,漢室威嚴的稻草,就快把天下這隻駱駝壓垮了,吾并州也該準備準備了……」

一邊喃喃自語,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群英璀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之群英璀璨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三州出征伐涼州 帝隕大漢終大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