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灘塗變黃金

第76章 灘塗變黃金

如東縣地處江蘇省中部,是江海平原有名的魚米之鄉,是全國重點產棉縣之一。兩千多年前,如東縣還是一片荒涼的沙洲。世事滄桑,多少潮漲潮落,多少代辛勤耕耘,如今,如東縣像一片嫩綠的桑葉,斜放在南黃海邊上。「海風人面黑,春草鶴田青「。這是當年文天祥來這裏時的描繪。「春江堆蟹籽,海白結鹽花。」這是王安石對這裏的詠嘆。

灘塗依陸傍海,每年以25米到35米的速度向外淤長,年增加4500多畝灘面。就像修建樓房層層加高,如東縣的土地也在年年生長,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有民謠云:黃海灘上處處寶,金牛天天出一條。這裏,文蛤、青蛤、四角蛤、俯拾皆是;這裏,竹蟶、泥螺、沙蠶隨處可見;這裏還盛產身價頗高的螃蟹苗和鰻魚苗。

如東全縣灘塗面積75萬畝,佔南通市灘塗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加上已圍墾的共達104萬畝灘塗,這與縣內144萬畝耕地相比,幾乎是又一個如東。

這片灘塗外邊是佈滿沙洲的兩百萬畝淺海區,整個沙洲群在海水下呈五指狀向東、東北和東南發展,形成世界罕見的輻射沙洲,構成了寬闊的大陸架,這裏是魚、蝦、蟹、貝活動的天堂。

從這裏向外至35米等深淺範圍內的海域,面積達五千平方海里,盛產大小黃魚、鯧魚、馬鮫、鰳魚、蝦、梭子蟹等上百種經濟魚類,是著名的呂泗漁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首民歌《十二月魚鮮》,將這些特點作了藝術的濃縮和概括,聽了令人動容和倍感驕傲。

文蛤肉,被譽為「天下第一鮮」,肉質鮮嫩,營養豐富。遠在南北朝陶弘景《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過它的鮮美。「碧霞雙竹」——所用三竹蟶,早在唐朝便和文蛤一同被列為皇宮貢品。人說:不嘗蛤子鮮,怎知黃海味。名菜「爆炒虎爪」,即用四角蛤精心烹制而成。

從1951年到1981年的30年間,如東縣人民先後十次圍墾,修築一百多公裏海堤,向大海要回來29萬畝土地,以目前109萬人口計算,等於全縣人均增加近二分七厘土地。雄偉的攔海大堤,是人民力量和意志的象徵。

如東縣有一條時而與海堤平行,時而逶迤遠去的綠色林帶,是北宋范仲淹倡導修築的「捍海大堰」——後人稱為范公堤的遺址。范公堤雖早已失去擋潮的作用,但卻是千百年來如東人民與黃海風潮作鬥爭的歷史見證。二十世紀初,南通實業家張譽在如東沿海興辦墾牧公司,是近代歷史上一次較大規模的圍墾活動,望着這方方整齊劃一、作物茂盛的田園,你不能不讚歎往昔的開發之功。

六十年代前的野鴨盪,如今變成了綠洲。青磚托紅瓦,短笛途可聞。新苗連天碧,歌聲壓濤聲。

1979年,如東縣科委在海灘上建立起了「如東縣海塗開發試驗站」和國內第一座耐鹽植物園。科技人員在上級部門指導下,經過幾年艱苦探索,闖出了一條用「水草萍綠」改造鹽鹼地的新路。

1981年冬天圍墾的灘塗,土質含鹽量高達千分之十四,1500畝荒灘只長了913棵鹽蒿。1984年由縣五位科技人員承包,試種耐鹽水稻,當年畝產630多斤,多少塊鹽鹼荒灘,就這樣變成了希望的綠洲。

如東縣棉花原種場,被譽為海塗開發先鋒,他們堅持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商、運、建、服綜合經營,種植了幾十種經濟作物,建立了奶牛、種兔、種禽、羅氏早蝦、鰻魚和淡水魚養殖場,辦起了榨油、服裝、水泥製品等工廠,最近,他們跟日商開展補償貿易,速凍蔬菜廠正在破土動工。如同黃海灘上一顆明珠,展示了綜合開發利用海塗資源的燦爛遠景。

如東縣文蛤每年出口量佔全國一半,資源量數以萬頓計,十餘年來已為國家創外匯兩千多萬美元。鰻魚苗,被西方人稱之為「水中黃金」,「軟黃金」,如東縣的出口量已連續四年在省內奪魁。洋口養鰻場除了養殖鰻魚苗出口,還大力發展成鰻、烤鰻,1983年全場實現利潤達74萬元。鰻苗資源豐富,水域廣闊,技術日臻成熟,養鰻業前程遠大,未可限量。條斑紫菜,富含蛋白質和碘、磷、鈣等物質,當年黃海漁業村曾創下畝產1300多元的高產紀錄。目前,如東縣正積極籌集資金,引進加工機械,規劃紫菜養殖萬畝以上,以便讓這種佐餐佳品,湧上更多家庭的餐桌。對蝦,號稱蝦中之王,在國際市場上暢銷不衰,在如東縣也早已試養成功。五十年代圍墾起來的鹽場,正在走鹽蝦並舉的道路。這裏有多處適宜對蝦養殖的灘塗,大者兩萬畝以上,小者五六千畝。如東縣對蝦養殖有着令人鼓舞的光明前景。在如東幾十萬畝灘塗上,還有着蘊藏量極豐,含有較高蛋白質的沙蠶,每次出口這種鮮活商品,都用冷凍車專送上海,直飛東京。如東縣重視海產品保鮮加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多層次增值。僅縣水產局洋口冷庫,冷藏量達1500噸。

如今的如東灘塗,處處變黃金。

1985年3月26日夜於如東縣第二招待所5棟302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男山女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男山女湖
上一章下一章

第76章 灘塗變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