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成竹在胸撫遠城

第137章 成竹在胸撫遠城

陳翔低垂雙眼,並未動容:「你怎麼知道的?」

言下之意,竟然是默認了楊玄羽救命之恩的說法。眾人不由得愣住了,之前東征大軍成功歸來,眾人都以為是晉王和解憂公主的功勞,眼下按照楊玄羽的說法,竟然是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功勞?

「晉王何許人也,有識之士誰人不知?遼東之戰,運籌帷幄,抉擇取捨,也不是解憂公主這樣久居長安的一介女流所能做到的。遼東事,我也打聽了一番。解憂公主很重視你,晉王卻有意冷落你。為何?少不得是因為出兵的事情,得罪了晉王。便是為此,也請你受我一拜。」楊玄羽說着便是拱手行禮。

陳翔擺手說道:「不敢當。你若真的是謝我,倒不如幫我把債給還了。」說着,陳翔伸手指著謝鏈說道:「我承諾了白銀五百兩,才請動這位謝頭領在城中製造騷亂,又是放火又是殺人的。冠軍侯,這錢要不你出吧。」

謝鏈汗顏,瞪了一眼陳翔,對眾人說道:「讓諸位見笑了。」

楊玄羽笑道:「那到無妨。這樣吧,此時此刻金銀說白了用處也不大。我做主,挑出二十匹駿馬,贈與謝頭領抵債。」

范康眉眼一跳,忍不住有些猶豫地說道:「統領,這……」

他並非吝嗇,雖說五百兩白銀不是小數目,雖說二十匹駿馬的價值明顯超過五百兩白銀,更可況兵凶戰危的遼東,駿馬可以保命,價值更是不能和平日相比。這些都沒什麼,如果付出銀子,甚至壓一壓這筆錢,是可以誘惑他們,將謝鏈這些人留下的。戰事在即,多一些人就是多一份力量,這時候送人馬匹,萬一人家拍拍屁股從這個危局中走了,軍中士兵多半會有不滿,影響軍心,徒生事端。

此間眾人不少都是心思通明,想到了這點。謝鏈下意識地看了眼陳翔,說白了,他是想走的。他此番過來是接到了暗子的傳訊,說是陳翔請他過來幫忙。忙活了半天,眼見陳翔還是要留下來。論起實力,這邊楊玄羽一口一個恩公的,肯定會保護陳翔周全。若是楊玄羽都靠不住,他那幾個兄弟還頂的了什麼用,這時候拋下陳翔,大當家的也不會責罰他。他可不想再度陷入戰事中,吃力不討好。

楊玄羽笑了笑,說道:「應利而來,盡利而去,各得其樂,有何不可?」然後,看了一眼陳翔,又說道:「再說,陳季雲的主意,值不了五百兩嗎?人家又是冒險破城,又是獻計獻策的,咱們犯得着這麼小氣嗎?」

楊玄羽的話語平和,但隱隱有一種不由質疑的氣勢。范康識趣地住嘴。

陳翔若有所思,顧不得謝鏈那邊的糾結,問道:「應利而來,盡利而去?以統領之意,如今攻下撫遠城后,城中的商販僕役,您是打算盡數遣散不成?」

「不錯。此來固守內城,修築城牆太多人也施展不開。一旦都收入內城,反倒是少了騰挪的空間。人心不齊,姦細繁多,殺之不詳,不如盡數逐出。」楊玄羽說道。

「不妥。」陳翔說道。

楊玄羽皺起眉頭,說道:「這些商販僕役,突厥肅慎乃至漢人都有,殺之無益,留之生事。」

陳翔笑了:「我說的不妥,是指只固守內城不妥。」楊玄羽剛想說些什麼,陳翔趕緊說道:「撫遠外城低矮殘破,難以為憑,我知道。以外城之磚石加固內城,我也知道。可如今之形勢,時日尚有餘,城中倉儲人力,頗為可觀。修築內城之餘,何不再修一座小城,以為犄角之援?「

「可這人力有限,自有先後……」范康搶白道,可是話一出口,他就想到,這就是為什麼陳翔不希望先行放走這些商販僕役的原因了。畢竟這些人力可以利用來修築小城。

楊玄羽問道:「來得及嗎?內城的食水都有保障。外城一圈確實有一些尚且完好的角樓,但是水源在哪裏?無法保障水源的情況下,數天內就不戰自降了,分兵不過是白白浪費兵力罷了。」

陳翔展開了自己手中的圖紙,說道:「這便是我要前來尋找這些圖紙的緣由了。統領請看,這東邊城牆邊的一座瓮城,結構完好,容納得了近千人。更重要的是,此處靠近遼河邊,水位不低,還是有一口水井,勉強足夠維持數百人的使用。」

楊玄羽拿過圖紙,細細端詳。

陳翔又說道:「如果盡棄外城,那麼敵人反而可以利用外郭,圍困我等,隔絕內外。可如果我們在外郭處有一座小城,那麼就保證了隨時可以突襲敵軍,威脅敵軍不敢過分逼近下寨。而且,內城和東邊城牆距離不遠,強弓硬弩之下,既可以威脅攻擊內城的敵軍,也可以遠遠地騷擾到渡過遼河的敵軍補給,還可以隨時觀察遼河下游可能出現的援軍,避免全軍被困內城,成為聾子和瞎子、」

楊玄羽摸了摸下巴,說道:「巧了,我也正要去撫遠城東一趟。不如大家同行,順便實地查驗一番城東的瓮城是否堪用。」眾人紛紛應和,隨同楊玄羽一同向東去了。

人群中,謝鏈不知不覺湊到陳翔的身邊,小聲地商量:「看這樣子,楊玄羽也不會讓你衝鋒陷陣的,你的安全還是有保障的。要不我就帶弟兄們走了?」

「四哥高義,陳翔謝過。只是我擔心楊玄羽不是那麼好相與的,您想走,卻也未必走得成。」陳翔小聲說道。

謝鏈還是扭頭帶上兄弟們就走了。他也確實看出來了,陳翔確實是能生事,繼續留在此處,少不得要被陳翔指使得勞心勞力。難得趁著現在這個機會,把大麻煩甩給楊玄羽倒也不錯,誰讓楊玄羽一口一個恩公恩公地叫着。

這邊楊玄羽和陳翔帶領着將佐們實地查驗了一番城東瓮城的情況,保存得確實比較完好。撫遠城一帶之前東征來來去去的,大小將佐對附近的地形倒也算是清楚,連范康經過這麼實地一看,心中多半也是隱隱有些贊同在此修築一座小城的主意,倒是開始擔憂起人力和建材了。

在眾人檢驗城東瓮城的時候,遼河上游有帆影浮現。觀測河面的哨兵趕忙就近彙報。眾人驚慌之間,楊玄羽倒是展顏笑道:「這便是我過來等的物事。諸位且寬心,我們的箭矢、火油、藥材和木料來了。」

漸漸平緩下來的遼河河面上,一排排簡易的木帆船順流而下,與其說是帆船,倒不如說是按上了船帆的木筏更為妥當。雖然簡陋,但是船上卻裝載着大量軍需物資,停泊在城邊。

「突厥人?」陳翔觀察許久問道。

「不錯。大軍奇襲,不方便攜帶太多的物資。剛好肅慎人也向突厥豪商預購了一批物資。突厥的右設貴人朴羅,就賣了我一個面子,掐著時間從遼河上游順流而下,提前把物資運過來。如果我們趕得及,自然可以截下物資,當然,如果我們沒有及時趕到撫遠城下,這批物資也會順勢賣給肅慎人。反正他們終歸是不虧的。」楊玄羽說道。

想到這裏,楊玄羽笑道:「話說這倒是巧了,解憂公主之前從軍的時候是帶着一張修羅鬼面,那個突厥的右設貴人朴羅,也是帶着一張鐵面。都是鐵面人,風格倒也不同。解憂公主是中原女兒身,偏生英烈氣。朴羅貴人是塞外草原雄,俊秀儒雅風。」

「大戰在即,統領還有心說笑,看來是成竹在胸了。」陳翔反嗆道。

「蘭陵侯,家父、令尊謀劃在前,又有你陳季雲獻計獻策,這場戰事,我們能做的準備都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看將士的忠勇與決心了,那還要憂慮什麼呢?」楊玄羽從容說道,神色平緩,笑意中帶着些許決然。

陳翔皺起眉頭,怔怔地看着一艘艘木帆船停泊在撫遠城外,卸下的物資堆積如山。這是水運特有的優勢,省時省力,耗費極少。自從開春以來一直呆在撫遠城的他,忽然意識到了一個致命的問題。

「統領,我問你一個問題。」陳翔板着臉,嚴肅地對着楊玄羽說道。

「撫遠城瀕臨遼河和松河,如果肅慎人用水攻,我等當如何?」

楊玄羽臉上的笑意,瞬間凝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鐵鷂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鐵鷂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7章 成竹在胸撫遠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