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齊頭並進

第239章 齊頭並進

董庫對於戴老隱晦示意自己搬回來,用家鄉的味道吸引自己的做法並不反感。

反倒覺得戴老他們對於自己的態度是小心翼翼,唯恐相處出現裂痕。

不過,這種相處的方式他也不排斥,並不覺得需要改正。

他肯定不會回來,單單雪兒就讓他斷絕回來的念頭了。

人心是最難猜測的,他不想去猜測東炎高層一旦發現雪兒是智能生命,將採取什麼態度對待,在他看來,兩邊不接觸,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

起碼,他是絕對信任雪兒的。

也不會做不利於雪兒的事情。

他的生命中,除了父母,以及現在的妻子,以及妹妹外,最重要的兩個,一個就是雪兒,一個是雪球。

這是他絕對不可能割捨,傷害的兩個生命體,不論什麼時候,他都會真心對待。

「戴老,我那裏原有的庫存樹木種子數量不少,大致有幾萬噸,幾百個品種,加上後期一路走過,收集到的不到一千萬噸的數量,我這就讓基地送來。至於到時候如何撒播,如何栽種,需要的話,我會協助生產專項機械人,我那裏還有大量的草本植物種植,趁著剛開化,我建議將所有沙漠全部綠化,大面積種上沙柳胡楊一類的植物,這樣,還有文明痕迹的區域,估計就咱們這兩塊了,其他的我想,戴老也是要勸他們合併吧。」

「是的。」戴老沒避諱,「周圍倖存的人口已經不完全不遷徙完畢,土地有的是,但他們要想重新建立政權,有難度,甚至,連現有的科技水平都難以保住,總不能重新過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吧。」

「那倒也是。」董庫一路殺回來的,是知道有些國家建制雖然在,但人口匱乏是,連基本的機械化都保不住,會越過越難,最後真的會倒退。

最起碼,現在的嚴寒,他們就無法度過,就算有住處凍不死,可沒有生產糧食的條件,最終的結果還不是團滅?

靠東炎贊助?那樣耗費的財力物力,還不如將人遷徙到產業集中的區域,便於接收饋贈,或者乾脆合作共贏,亦或者,加入東炎,組成一個大家庭。

目前,非洲一個人沒有,美洲,一個人沒有,歐洲,除了董庫帶走的部分人外,再就是好不容易活下來的白頭鷹戰士。

兩撥戰士加起來估計有幾十萬,或者更多,但他們同樣存在沒辦法保住現有的科技水準,解決不了嚴寒中的種植問題,吃老本,能吃幾年?

再說,東炎這邊已經先一步在災后重建中走出了一條路,雖然是董庫指引並幫助下完成的,但起碼,已經可以恢復生產,恢復原有的秩序了。

最低限度,東炎不會倒退,反倒會繼續高速發展,尤其跟董庫共享研究成果后,對於外星高科技,那是一步不會啦,會一直追趕董庫的腳步。

董庫既然不參與全球建設與管理,那他留下那些儲備就沒啥用了。

他直接給基地下達指令,其實就是給雪兒下達指令,讓其將所有種子,以及動物基因,細胞都運來東炎,一個是減低庫存,一個是全力支援東炎全球整體規劃。

這樣,根據氣溫帶,從雨林到高寒地區的針葉林,闊葉林在內,所有區域都將是樹木覆蓋。.不過,董庫更傾向載種,然後人工管理幾年,確保數秒成活,不會被雜草福噶事,在結束。

機械人管理,也並不麻煩,白天有太陽就能充電,晚上也不用休息,一台還不抵幾百人工作?大點的話也許更多。

要不撒播,哪有那麼多種子共浪費的。

下達指令后,他問了句:「戴老,你們這邊所有人都晉級到最高了嗎?」

「戰士都進入星球後期了,普通人經過訓練,也都達到了迷霧期,但再進一步困難,還在考慮是不是繼續訓練普通人,繼續讓他們升級,不知道有這個必要沒。」

「戴老,我那邊已經得出準確數據,進入星球期,人均壽命就達到150歲了,進入星雲期,超過二百,根據漲幅判斷,達到星耀期,人類的壽命會突破三百歲。」董庫細細的解釋了一遍。

「我知道,星球期的人體變化,我們這邊也有具體數據分析,跟你那邊的差不多,但,目前人的壽命延長,還看不出好壞,加上跨越星球期都這麼費勁,星雲期,難啊。」戴老並沒被說服。

董庫想了想,沒再伸縮,他知道,美哦與首領肉作為快速晉陞的輔助,戴老這邊進入星雲期的會鳳毛麟角,而且不確定什麼時間。

可他不能拿出來分享,因為並不多。

「對了,戴老,開化后,那些大魚也都清理差不多了,海洋還是可以利用的吧。」

「應該可以,」戴老沒啥遲疑,「目前,咱們兩邊在海岸線上已經碰頭,全球的海岸線,都已經開闢漁場,大魚很多天沒見到了,目前,最大的魚也不過十米左右,倒是深海,還有一些龐然大物。」

深海難以吸引,也是麻煩。

這點,董庫也接到彙報。

放下機械人探查,發現的確有龐然大物,有超過千米的巨物,但奈何人家不上來,沒機會捕殺。

全球,深海區域不少,也就是說,隱藏的巨物不會在少數。

戴老,這些怕是都要交給你了,我沒精力去清繳深海的龐然大物,你多費心吧。

「這刀沒啥。」戴老搖搖頭:「既然吸引不上來,那,平時他們也不離開深海,對我們應該影響不大。」

「嗯,我也這麼看。」董庫深以為然。

那些深海巨無霸,習慣深海生活,輕易不會離開的,對人類的威脅也就微乎其微了。

「戴老,遷徙來的人口有多少?」

「目前統計的數據是一百六十多萬,他們都在種植基地邊緣構築住宿環境,搭建半永久建築,等待開化,河流順暢了在選址建立居住點。」

董庫聽明白了,這是先讓它們三樣,慢慢同化。

東炎立時上就劇透包容性,這一百多萬,小意思了。

用不幾年,就當是給東炎增添少數民族了。

在背面,極寒的區域,帶回人口才十幾萬,說起來很可憐的。

那邊的武器數量龐大,但森林,無人區地帶也面積巨大,導致野獸數量巨大,生存之戰,那裏的人壓力比東炎這邊大多了,最終,國家建制打沒了,活下來先的全部是士兵,男女都有。

他們很痛快,直接選擇放棄建國,自願投入東炎。

一百多萬,主要還是鄰居,半島上的人多一些,幾十萬一下子。

可他們的高層避難所被野獸襲擊,全軍覆沒,國家體制也出於崩潰邊緣。

估計最終的選擇也是加入東炎。

因為,只有東炎目前解決了糧食問題,還解決了蔬菜水果,肉食品,尤其魚類。

這些,別說提供不同營養,單單肉類,就是升級的輔助,卻可以當飯吃,尤其魚類。

所以,加入東炎是比較明智的,起碼,現有的科技不會倒退,東炎發展起來是必然的,而他們,不加入,自己就算吃東炎的救濟,可想保住原本的科技水準都難,更別說發展了。

其實,加入東炎只偶遇好處沒有壞處。

相信都會有正確選擇的。

董庫在帶啊咯的陪同下,轉了多個生產區域,算是讓董庫全面了解了東炎目前的發展狀態。

吃過豐盛的招待宴,董庫沒有停留,帶着警衛員徑直離去。

他感覺沒必要在這浪費時間,但也不會搬遷回來,既然如此,還是抓緊回去研究自己的才是王道。

目前,已經突破一箱關鍵技術,躍遷引擎已經開始試驗,下一個突破的估計就是躍遷引擎。

有了躍遷引擎,躍遷飛行將不再遙遠。

目前,引擎的材料全部是生物材料,不但耐高溫,還耐腐蝕,強度高,最關鍵的是內置能量通道的話,還可以起到隔絕的作用。

引擎的打造全部用的螃蟹巨鏊。

這東西有的是,用蟻酸浸泡過後,壓縮拉伸,最終固定成型,可以做到精確刻畫能量聽到,還是一體的,這是金屬做不到的。

隨着董庫升空,高空中待命的穿梭機隨之返程。

防人之心不可無,作為董庫也好,雪兒也罷,都美哦與壞心,但也絕對不會出粗心大意。

以董庫的伸手,加上警衛,一旦有變,堅持幾分鐘還是沒問題的。

到時候穿梭機的支援就到了。

返回基地,董庫帶着雪球,獨自開始轉所有研究區域。

一圈下來,他才知道目前,飛船技術也好,猶他族戰艦,母船的技術也罷,很多,都已經摸到門徑,研究,同步進行,幾十項,都進入實驗階段,根據進程,預估,最晚半年後,將迎來井噴式技術增長。

艦炮,有五種,都是粒子炮,光束跑,屬於能量範疇。

炮身,全部使用的龜殼製造,那些密集的能量通道,在材料柔軟的時候細緻排布,追蹤定形,測試的效果,比原裝的威力提升至少兩倍。

但這威力還是不足以擊穿能量護盾,威力上,還是不能跟主炮相提並論。

主炮,除了個頭大,技術參數跟艦炮差不多,只是威力更大而已。

這些,都已經進入試驗階段,技術,吸收的差不多了。

目前,一次次實驗過後,得到滿意的數據后,這些技術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就跟躍遷投送一樣。

在構造動力室的時候,科研人員發現,用螃蟹的尖足配上骨頭,屏蔽效果特強,能量在管道里流動,損耗最低,且不易被物理切斷,也就是吸收能量的圓球,對這種動力室無效。

最讓人高興的是,這樣的材料組合,會讓動力提升百分之三十,損耗降低到最低點,只有原來的三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自然損耗減少了,通道里,能量流動更快了。

說白了,同樣的動力,比以前更持久,更強勁了。

根據雪兒的推演,同樣的動力,董庫的新飛船,將比猶他族的快很多,續航能力更穩定。

月賺,董庫心裏越是敞亮。

幾十項很長關鍵的技術齊頭並進,半年內都有望投入使用,這絕對是讓人高興的事。

半年,飛船主體也就差不多了,這裏指的是母船。

母船,董庫根據現有的巨大晶體來規劃,決定打造可以容納猶他族戰鬥母船的巨型母船。

這樣,飛行中,可以將所有戰艦,戰鬥母船全部回收,一艘飛船獨自飛行嗎,會更方便。

這艘母船的大小,預計長度四十公里左右,寬度三十公里,厚度的話,也要二十公里以上。

裝有巨型主炮,和密密麻麻的艦炮。

內里,一直保有兩萬艘穿梭機,以應對突發事件。

目前,整艘飛船的頭部已經完成,龍骨開始粘接,預計半年內,可以完成主體建造,三個月安裝輔助設施,就可以升空測試了。

也就是一年內,就能完成所有建造。

剩餘的戰艦,和戰鬥母船,大小跟猶他族的差不多,根據動力的關係,使用原有的動力,飛船都可以打造的大一些,就這,動力還有富餘,短時間加速,要比猶他族的快不少。

速度上,經過測算,也比猶他族同類戰艦快的多。

這些,也都開始打造,時間,會比巨型母船快不少,預計能提前一倆月完成。

武器系統基本照搬,但經過重新打造,經過雪兒的優化,充能速度,威力,射速,都比原來快的多。

相當於原版升級。

董庫聽完所有介紹,他相信,一旦發生遭遇戰,不論是追擊,還是逃命,還是戰鬥里,現在他的戰艦,性能上,威力上都比猶他族的強,戰鬥結果,獲勝的幾率會大得多。

剩餘的一些技術,其中也有必須的,但會慢不少,不過兩年內也能完成吸收並投入使用。

比如量子通訊,比如升級版的躍遷通訊,技術難度都略大,吸收的進展也就略慢。

總體看,三年時間,完全可以吸收所有的技術,並將現在已經優化的技術,再提升一個台階,並同時,有屬於自己的高科技技術誕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球冰汽時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全球冰汽時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9章 齊頭並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