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林百萬

第九十八章 林百萬

林風來到田邊的時候,收割機正轟鳴著,張文中和農科院的技術員都齊集在田邊,臉上帶着期盼的神情。穆河農科院成立了好幾年,傾注了他們不少的心血,只留下穆河一號這麼一個孩子。今天就是他們孩子的**禮,也難怪他們會有點激動。

林風倒是顯得比較平靜,他站在田埂上,看着僱工們忙活着,忽然有一種錯覺。他好像不是這片田地的主人,而是一個旁觀者。他在俯瞰著這個世界的一舉一動,每一個細微的變化,他在看着一個個夢想照進現實。這樣的感覺很奇怪,卻讓他保持着冷靜和清醒的頭腦,不至於頭腦發熱,也不會妄自菲薄。=

「小林老闆。」蔣忠恆氣喘吁吁的跑過來,他一大早就爬起來,給林風安排了好幾輛收割機。現在全穆河都在忙着收割,收割機的活非常的好,若不是有蔣忠恆這個農委主任出面,恐怕還要排隊等著。

「蔣主任,辛苦你了。」林風忙道。這回蔣忠恆可是幫了大忙,雖然他更多是為了政績打算,但林風也非常的感謝他。

「只要能突破六百五,我就不辛苦。」蔣忠恆說,他激動的看着稻田,兩眼放光。

「有人可是和我打賭,說畝產能過七百。==」林風想起那一條玉溪煙的賭約,順口道。

他本是當作個玩笑說的,沒想到蔣忠恆卻很有感觸的點頭道:「沒準啊。我覺得單畝的產量有可能有超過七百的,但是平均應該很難超過。咱們穆河的土壤和氣候只能說是不錯,可想超過七百太難了。黑龍江的畝產記錄也不過是七百四十多。」

蔣忠恆口是心非,他嘴上說不可能超過七百,其實心怦怦跳。參加工作三十多年,蔣忠恆一直都在搞農業。土地里地東西見的太多了,無論是水稻也好小麥也好甚至煙葉,他都非常清楚。\\\

這一個月他一直都在跟蹤東鮮村這塊田,也就等於是在跟蹤穆河一號的長勢,以他多年的經驗來看,穆河一號的產量至少能達到畝產六百五。可七百是個很難的數字,他並沒有太大地信

不過蔣忠恆內心裏確實希望穆河一號的平均畝產能過七百,而且這種願望隨着收割機的啟動變得更加的強烈起來。

收割機開動了,轟隆隆的作響,那巨大的機械讓林風想起變形金剛來。他完全忘記產量的事情,一邊研究著收割機地外型,一邊在想要是設計一個收割機外型的變形金剛。^^那頭應該藏在什麼地方呢。

想了好一陣子,林風才覺得自己真是無聊。其實他最初還略微有點緊張,這樣胡思亂想一會,反倒輕鬆下來,完全沒有壓力了。

林風看着那龐然大物,心想以後要是把農業基地建立起來。這樣的農機是一定要大量配備的。他還記得在國外看過的經驗,上百公頃的土地,在全機械化地管理下,只需要少量的幾個人就能夠應付沉重的農業任務。

中國現在當然還沒有國外那麼先進,也沒有那種條件。****之前收割稻子都是要先靠人工用鐮刀收割,在稻田裏曬乾后捆好,肩挑背扛的挑回家,再把稻子放到家裏的曬場上用石磙碾或是用打穀機打,把稻穀碾出來或打出來之後揚去灰塵。才能放到曬場上曬乾。等曬乾之後。農民再把稻穀收藏起來或者加工成大米。

在穆河,一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還有這樣子收割的,不過隨着收割機的應用,機械化越來越多,到了二零零九年,穆河這樣的農業縣早就完全採用機械化種植了。很多農民湊錢購買收割機,到了收割的旺季,收一畝地七八十元。****幾年就能收回成本。還能幫助自家收割,可謂一舉兩得。

有了收割機之後。農民種田都是用收割機收割了,收割機直接到田裏把稻穀收割好,然後拖到曬場上曬乾,根本不需要太多地人力。要賣稻穀就裝起來堆在家裏,等糧販子來收購。要吃大米就送到大米加工廠加工成大米,方便快捷又省力,用機械取代了人力,可謂是農業上地一大進步。

不過那是林風的理想,他希望能把更多的人從重體力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去從事更有意義更有創造力的產業。

想到農機,他就又想到在興凱湖畔看到的大米加工機器了。==一旦他的計劃能夠成功,他準備把第一筆錢就投入到購買機器設備和建造產房上,先把大米加工廠給建設起來,然後以水稻種植,販賣良種和大米加工為主要產業,以養殖和山野菜加工為輔助,由淺入深的向著高科技農業發展。

而花卉種植地項目也在林風地腦海里漸漸的成型,他把眼前地稻田都想像成玫瑰花田,等到花朵爛漫時,漫山遍野都是各種顏色的花兒,穿梭在其中,一定如同夢境一般吧。

一百八十畝的田可不是短時間能收割完的,尤其是林風的田都是一塊一塊的,每一塊田都要單獨的收割,這就更要麻煩一點。=

一台手扶拖拉機轟隆隆的開上田埂,晃晃悠悠的。林風真佩服那個拖拉機手,這麼崎嶇的路他也能開的如履平地,如果好好培訓一下,去參加個達喀爾越野賽應該沒什麼問題。

手扶拖拉機開到收割機經過的地方就停了下來,上面堆滿了麻袋。僱工們一擁而上,把麻袋卸下來。等收割機一停下來,僱工們就一人拿一個麻袋到收割機跟前裝穀子,然後往拖拉機上搬。

這樣一畝地一畝地的收割,計量就會比較的準確,很快一大塊稻田就被收割完了,拖拉機上裝滿了糧食,又晃晃悠悠的冒着黑煙,沿着田埂開下去。**蔣忠恆和張文中立刻跟過去,指揮着拖拉機跟他們走。

林風乾脆也跟了過去,他想看看畝產到底是多少。

拖拉機一路開到村口,這裏有個地磅,方才拖拉機已經過了磅,現在再過一次,減去原本的重量,就是基本的畝產量了。不過從這個毛重再換算到實際的出米率,還有一套比較複雜的公式,對數學不好的林風來說,實在有點勉為其難,所以他只能看其他人在忙碌的計算,自己只能一邊看熱鬧。\

蔣忠恆手裏握著個計算器,得到一個數字之後就敲在上面,而張文中則是心算,兩人的眉頭開始因為緊張而緊緊的皺着,到後來慢慢的就舒展開,從他們的表情上,林風就能得出個大概的結論,他估計產量要遠遠的超出預計。

「林風!」張文中興奮的沖林風招手,示意他過去。

「多少?」林風帶着一點點的緊張問。

「目前的數字是七百一。」張文中報出了一個讓林風暢快無比的數字。

林風忍不住的揮了一下拳頭,七百一的畝產,這個數字可以去全省各地炫耀了。

蔣忠恆一旁一邊嘟囔著一邊開始給林風計算他的收益:「一市斤的良種現在是10元左右,畝產七百公斤,也就是一萬四千元……」

林風聽了蔣忠恆的話,腦海里飛快的轉過一串串的數字,基本的得出了結果,他舔了舔嘴唇,有一絲的興奮。

蔣忠恆噼里啪啦的一陣敲打計算器之後,興奮不已的對林風說:「如果你真的能把種子都賣出去,你就是百萬富翁了!」

「百萬富翁。」林風呵呵笑起來,他記得袁寶就是靠着倒賣黑小麥的種子,用了一年時間就轉了兩百萬,然後又靠着那兩百萬的第一桶金去炒股票,成了叱吒風雲的大富豪。

可惜他後來沒有能把乾淨的第一桶金的故事持續下去,雇兇殺人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百萬?」張文中也算著,當他也得出大概的數字之後,有點不敢置信。

林風的心思已經飄去了另外一個地方,廣告該開始打了,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得長時間的轟炸。從剛剛豐收一直轟炸到明年春耕,他堅信穆河一號能賣上一個非常好的價錢。「小林老闆……不對,以後得叫你林百萬了。」蔣忠恆心情大好,還跟林風開起玩笑來。

林風苦笑着,林百萬這名字聽起來象是路上撿了幾個大元寶發財的暴發戶,要是被人這麼叫,他還是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林風來到田邊的時候,收割機正轟鳴著,張文中和農科院的技術員都齊集在田邊,臉上帶着期盼的神情。穆河農科院成立了好幾年,傾注了他們不少的心血,只留下穆河一號這麼一個孩子。今天就是他們孩子的**禮,也難怪他們會有點激動。

林風倒是顯得比較平靜,他站在田埂上,看着僱工們忙活着,忽然有一種錯覺。他好像不是這片田地的主人,而是一個旁觀者。他在俯瞰著這個世界的一舉一動,每一個細微的變化,他在看着一個個夢想照進現實。這樣的感覺很奇怪,卻讓他保持着冷靜和清醒的頭腦,不至於頭腦發熱,也不會妄自菲薄。=

「小林老闆。」蔣忠恆氣喘吁吁的跑過來,他一大早就爬起來,給林風安排了好幾輛收割機。現在全穆河都在忙着收割,收割機的活非常的好,若不是有蔣忠恆這個農委主任出面,恐怕還要排隊等著。

「蔣主任,辛苦你了。」林風忙道。這回蔣忠恆可是幫了大忙,雖然他更多是為了政績打算,但林風也非常的感謝他。

「只要能突破六百五,我就不辛苦。」蔣忠恆說,他激動的看着稻田,兩眼放光。

「有人可是和我打賭,說畝產能過七百。==」林風想起那一條玉溪煙的賭約,順口道。

他本是當作個玩笑說的,沒想到蔣忠恆卻很有感觸的點頭道:「沒準啊。我覺得單畝的產量有可能有超過七百的,但是平均應該很難超過。咱們穆河的土壤和氣候只能說是不錯,可想超過七百太難了。黑龍江的畝產記錄也不過是七百四十多。」

蔣忠恆口是心非,他嘴上說不可能超過七百,其實心怦怦跳。參加工作三十多年,蔣忠恆一直都在搞農業。土地里地東西見的太多了,無論是水稻也好小麥也好甚至煙葉,他都非常清楚。\\\

這一個月他一直都在跟蹤東鮮村這塊田,也就等於是在跟蹤穆河一號的長勢,以他多年的經驗來看,穆河一號的產量至少能達到畝產六百五。可七百是個很難的數字,他並沒有太大地信

不過蔣忠恆內心裏確實希望穆河一號的平均畝產能過七百,而且這種願望隨着收割機的啟動變得更加的強烈起來。

收割機開動了,轟隆隆的作響,那巨大的機械讓林風想起變形金剛來。他完全忘記產量的事情,一邊研究著收割機地外型,一邊在想要是設計一個收割機外型的變形金剛。^^那頭應該藏在什麼地方呢。

想了好一陣子,林風才覺得自己真是無聊。其實他最初還略微有點緊張,這樣胡思亂想一會,反倒輕鬆下來,完全沒有壓力了。

林風看着那龐然大物,心想以後要是把農業基地建立起來。這樣的農機是一定要大量配備的。他還記得在國外看過的經驗,上百公頃的土地,在全機械化地管理下,只需要少量的幾個人就能夠應付沉重的農業任務。

中國現在當然還沒有國外那麼先進,也沒有那種條件。****之前收割稻子都是要先靠人工用鐮刀收割,在稻田裏曬乾后捆好,肩挑背扛的挑回家,再把稻子放到家裏的曬場上用石磙碾或是用打穀機打,把稻穀碾出來或打出來之後揚去灰塵。才能放到曬場上曬乾。等曬乾之後。農民再把稻穀收藏起來或者加工成大米。

在穆河,一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還有這樣子收割的,不過隨着收割機的應用,機械化越來越多,到了二零零九年,穆河這樣的農業縣早就完全採用機械化種植了。很多農民湊錢購買收割機,到了收割的旺季,收一畝地七八十元。****幾年就能收回成本。還能幫助自家收割,可謂一舉兩得。

有了收割機之後。農民種田都是用收割機收割了,收割機直接到田裏把稻穀收割好,然後拖到曬場上曬乾,根本不需要太多地人力。要賣稻穀就裝起來堆在家裏,等糧販子來收購。要吃大米就送到大米加工廠加工成大米,方便快捷又省力,用機械取代了人力,可謂是農業上地一大進步。

不過那是林風的理想,他希望能把更多的人從重體力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去從事更有意義更有創造力的產業。

想到農機,他就又想到在興凱湖畔看到的大米加工機器了。==一旦他的計劃能夠成功,他準備把第一筆錢就投入到購買機器設備和建造產房上,先把大米加工廠給建設起來,然後以水稻種植,販賣良種和大米加工為主要產業,以養殖和山野菜加工為輔助,由淺入深的向著高科技農業發展。

而花卉種植地項目也在林風地腦海里漸漸的成型,他把眼前地稻田都想像成玫瑰花田,等到花朵爛漫時,漫山遍野都是各種顏色的花兒,穿梭在其中,一定如同夢境一般吧。

一百八十畝的田可不是短時間能收割完的,尤其是林風的田都是一塊一塊的,每一塊田都要單獨的收割,這就更要麻煩一點。=

一台手扶拖拉機轟隆隆的開上田埂,晃晃悠悠的。林風真佩服那個拖拉機手,這麼崎嶇的路他也能開的如履平地,如果好好培訓一下,去參加個達喀爾越野賽應該沒什麼問題。

手扶拖拉機開到收割機經過的地方就停了下來,上面堆滿了麻袋。僱工們一擁而上,把麻袋卸下來。等收割機一停下來,僱工們就一人拿一個麻袋到收割機跟前裝穀子,然後往拖拉機上搬。

這樣一畝地一畝地的收割,計量就會比較的準確,很快一大塊稻田就被收割完了,拖拉機上裝滿了糧食,又晃晃悠悠的冒着黑煙,沿着田埂開下去。**蔣忠恆和張文中立刻跟過去,指揮着拖拉機跟他們走。

林風乾脆也跟了過去,他想看看畝產到底是多少。

拖拉機一路開到村口,這裏有個地磅,方才拖拉機已經過了磅,現在再過一次,減去原本的重量,就是基本的畝產量了。不過從這個毛重再換算到實際的出米率,還有一套比較複雜的公式,對數學不好的林風來說,實在有點勉為其難,所以他只能看其他人在忙碌的計算,自己只能一邊看熱鬧。\

蔣忠恆手裏握著個計算器,得到一個數字之後就敲在上面,而張文中則是心算,兩人的眉頭開始因為緊張而緊緊的皺着,到後來慢慢的就舒展開,從他們的表情上,林風就能得出個大概的結論,他估計產量要遠遠的超出預計。

「林風!」張文中興奮的沖林風招手,示意他過去。

「多少?」林風帶着一點點的緊張問。

「目前的數字是七百一。」張文中報出了一個讓林風暢快無比的數字。

林風忍不住的揮了一下拳頭,七百一的畝產,這個數字可以去全省各地炫耀了。

蔣忠恆一旁一邊嘟囔著一邊開始給林風計算他的收益:「一市斤的良種現在是10元左右,畝產七百公斤,也就是一萬四千元……」

林風聽了蔣忠恆的話,腦海里飛快的轉過一串串的數字,基本的得出了結果,他舔了舔嘴唇,有一絲的興奮。

蔣忠恆噼里啪啦的一陣敲打計算器之後,興奮不已的對林風說:「如果你真的能把種子都賣出去,你就是百萬富翁了!」

「百萬富翁。」林風呵呵笑起來,他記得袁寶就是靠着倒賣黑小麥的種子,用了一年時間就轉了兩百萬,然後又靠着那兩百萬的第一桶金去炒股票,成了叱吒風雲的大富豪。

可惜他後來沒有能把乾淨的第一桶金的故事持續下去,雇兇殺人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百萬?」張文中也算著,當他也得出大概的數字之後,有點不敢置信。

林風的心思已經飄去了另外一個地方,廣告該開始打了,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得長時間的轟炸。從剛剛豐收一直轟炸到明年春耕,他堅信穆河一號能賣上一個非常好的價錢。「小林老闆……不對,以後得叫你林百萬了。」蔣忠恆心情大好,還跟林風開起玩笑來。

林風苦笑着,林百萬這名字聽起來象是路上撿了幾個大元寶發財的暴發戶,要是被人這麼叫,他還是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林風來到田邊的時候,收割機正轟鳴著,張文中和農科院的技術員都齊集在田邊,臉上帶着期盼的神情。穆河農科院成立了好幾年,傾注了他們不少的心血,只留下穆河一號這麼一個孩子。今天就是他們孩子的**禮,也難怪他們會有點激動。

林風倒是顯得比較平靜,他站在田埂上,看着僱工們忙活着,忽然有一種錯覺。他好像不是這片田地的主人,而是一個旁觀者。他在俯瞰著這個世界的一舉一動,每一個細微的變化,他在看着一個個夢想照進現實。這樣的感覺很奇怪,卻讓他保持着冷靜和清醒的頭腦,不至於頭腦發熱,也不會妄自菲薄。=

「小林老闆。」蔣忠恆氣喘吁吁的跑過來,他一大早就爬起來,給林風安排了好幾輛收割機。現在全穆河都在忙着收割,收割機的活非常的好,若不是有蔣忠恆這個農委主任出面,恐怕還要排隊等著。

「蔣主任,辛苦你了。」林風忙道。這回蔣忠恆可是幫了大忙,雖然他更多是為了政績打算,但林風也非常的感謝他。

「只要能突破六百五,我就不辛苦。」蔣忠恆說,他激動的看着稻田,兩眼放光。

「有人可是和我打賭,說畝產能過七百。==」林風想起那一條玉溪煙的賭約,順口道。

他本是當作個玩笑說的,沒想到蔣忠恆卻很有感觸的點頭道:「沒準啊。我覺得單畝的產量有可能有超過七百的,但是平均應該很難超過。咱們穆河的土壤和氣候只能說是不錯,可想超過七百太難了。黑龍江的畝產記錄也不過是七百四十多。」

蔣忠恆口是心非,他嘴上說不可能超過七百,其實心怦怦跳。參加工作三十多年,蔣忠恆一直都在搞農業。土地里地東西見的太多了,無論是水稻也好小麥也好甚至煙葉,他都非常清楚。\\\

這一個月他一直都在跟蹤東鮮村這塊田,也就等於是在跟蹤穆河一號的長勢,以他多年的經驗來看,穆河一號的產量至少能達到畝產六百五。可七百是個很難的數字,他並沒有太大地信

不過蔣忠恆內心裏確實希望穆河一號的平均畝產能過七百,而且這種願望隨着收割機的啟動變得更加的強烈起來。

收割機開動了,轟隆隆的作響,那巨大的機械讓林風想起變形金剛來。他完全忘記產量的事情,一邊研究著收割機地外型,一邊在想要是設計一個收割機外型的變形金剛。^^那頭應該藏在什麼地方呢。

想了好一陣子,林風才覺得自己真是無聊。其實他最初還略微有點緊張,這樣胡思亂想一會,反倒輕鬆下來,完全沒有壓力了。

林風看着那龐然大物,心想以後要是把農業基地建立起來。這樣的農機是一定要大量配備的。他還記得在國外看過的經驗,上百公頃的土地,在全機械化地管理下,只需要少量的幾個人就能夠應付沉重的農業任務。

中國現在當然還沒有國外那麼先進,也沒有那種條件。****之前收割稻子都是要先靠人工用鐮刀收割,在稻田裏曬乾后捆好,肩挑背扛的挑回家,再把稻子放到家裏的曬場上用石磙碾或是用打穀機打,把稻穀碾出來或打出來之後揚去灰塵。才能放到曬場上曬乾。等曬乾之後。農民再把稻穀收藏起來或者加工成大米。

在穆河,一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還有這樣子收割的,不過隨着收割機的應用,機械化越來越多,到了二零零九年,穆河這樣的農業縣早就完全採用機械化種植了。很多農民湊錢購買收割機,到了收割的旺季,收一畝地七八十元。****幾年就能收回成本。還能幫助自家收割,可謂一舉兩得。

有了收割機之後。農民種田都是用收割機收割了,收割機直接到田裏把稻穀收割好,然後拖到曬場上曬乾,根本不需要太多地人力。要賣稻穀就裝起來堆在家裏,等糧販子來收購。要吃大米就送到大米加工廠加工成大米,方便快捷又省力,用機械取代了人力,可謂是農業上地一大進步。

不過那是林風的理想,他希望能把更多的人從重體力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去從事更有意義更有創造力的產業。

想到農機,他就又想到在興凱湖畔看到的大米加工機器了。==一旦他的計劃能夠成功,他準備把第一筆錢就投入到購買機器設備和建造產房上,先把大米加工廠給建設起來,然後以水稻種植,販賣良種和大米加工為主要產業,以養殖和山野菜加工為輔助,由淺入深的向著高科技農業發展。

而花卉種植地項目也在林風地腦海里漸漸的成型,他把眼前地稻田都想像成玫瑰花田,等到花朵爛漫時,漫山遍野都是各種顏色的花兒,穿梭在其中,一定如同夢境一般吧。

一百八十畝的田可不是短時間能收割完的,尤其是林風的田都是一塊一塊的,每一塊田都要單獨的收割,這就更要麻煩一點。=

一台手扶拖拉機轟隆隆的開上田埂,晃晃悠悠的。林風真佩服那個拖拉機手,這麼崎嶇的路他也能開的如履平地,如果好好培訓一下,去參加個達喀爾越野賽應該沒什麼問題。

手扶拖拉機開到收割機經過的地方就停了下來,上面堆滿了麻袋。僱工們一擁而上,把麻袋卸下來。等收割機一停下來,僱工們就一人拿一個麻袋到收割機跟前裝穀子,然後往拖拉機上搬。

這樣一畝地一畝地的收割,計量就會比較的準確,很快一大塊稻田就被收割完了,拖拉機上裝滿了糧食,又晃晃悠悠的冒着黑煙,沿着田埂開下去。**蔣忠恆和張文中立刻跟過去,指揮着拖拉機跟他們走。

林風乾脆也跟了過去,他想看看畝產到底是多少。

拖拉機一路開到村口,這裏有個地磅,方才拖拉機已經過了磅,現在再過一次,減去原本的重量,就是基本的畝產量了。不過從這個毛重再換算到實際的出米率,還有一套比較複雜的公式,對數學不好的林風來說,實在有點勉為其難,所以他只能看其他人在忙碌的計算,自己只能一邊看熱鬧。\

蔣忠恆手裏握著個計算器,得到一個數字之後就敲在上面,而張文中則是心算,兩人的眉頭開始因為緊張而緊緊的皺着,到後來慢慢的就舒展開,從他們的表情上,林風就能得出個大概的結論,他估計產量要遠遠的超出預計。

「林風!」張文中興奮的沖林風招手,示意他過去。

「多少?」林風帶着一點點的緊張問。

「目前的數字是七百一。」張文中報出了一個讓林風暢快無比的數字。

林風忍不住的揮了一下拳頭,七百一的畝產,這個數字可以去全省各地炫耀了。

蔣忠恆一旁一邊嘟囔著一邊開始給林風計算他的收益:「一市斤的良種現在是10元左右,畝產七百公斤,也就是一萬四千元……」

林風聽了蔣忠恆的話,腦海里飛快的轉過一串串的數字,基本的得出了結果,他舔了舔嘴唇,有一絲的興奮。

蔣忠恆噼里啪啦的一陣敲打計算器之後,興奮不已的對林風說:「如果你真的能把種子都賣出去,你就是百萬富翁了!」

「百萬富翁。」林風呵呵笑起來,他記得袁寶就是靠着倒賣黑小麥的種子,用了一年時間就轉了兩百萬,然後又靠着那兩百萬的第一桶金去炒股票,成了叱吒風雲的大富豪。

可惜他後來沒有能把乾淨的第一桶金的故事持續下去,雇兇殺人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百萬?」張文中也算著,當他也得出大概的數字之後,有點不敢置信。

林風的心思已經飄去了另外一個地方,廣告該開始打了,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得長時間的轟炸。從剛剛豐收一直轟炸到明年春耕,他堅信穆河一號能賣上一個非常好的價錢。「小林老闆……不對,以後得叫你林百萬了。」蔣忠恆心情大好,還跟林風開起玩笑來。

林風苦笑着,林百萬這名字聽起來象是路上撿了幾個大元寶發財的暴發戶,要是被人這麼叫,他還是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改變1995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改變1995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林百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