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進軍朝鮮

第三百零九章 進軍朝鮮

「土地有兩個問題,第一是不可替代性。沒有土地,所有的建設都會成為空中樓閣。我們沒法種地,沒法建廠房,沒法蓋房子。所以把土地掌握在國家手裏,是必須的。」

「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不同。農業社會時期,這一百畝土地種玉米,和那一百畝土地種小麥,之間沒有什麼聯繫。但是到了工業社會,對於我們要建設的工業化新中國來說,土地與土地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這一塊地蓋的廠房是為另一塊地上的廠房服務的。工業社會,人和土地,都是普遍聯繫的。那種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是新中國的敵人。」

「我們必須把全部土地收歸國有,才能做到全國一盤棋的執行我們的計劃。如果我們修一條路,蓋一座廠,都需要地主同意,甚至他不同意我們都沒有辦法執行計劃,這樣的新中國,是發展不起來的。所以土地,我們要都拿到。」

「這一點在陝北,內外蒙,我們執行的很好。東北是個新環境,我們拿到了東北一半的土地——從洋人手裏搶過來的,但是還有一半土地,掌握在地主,軍閥,買辦資本家手裏。我們要想辦法把這些地也拿回來。」

「土地不只是有經濟屬性,它還有第二個屬性:社會屬性。如果我們不把這些地都拿到手,那麼未來的新中國,擁有私人土地的人,會成為食利階層。這些人什麼勞動都不付出,就可以穩定的有大筆收入。這種階層是我們要徹底消滅的。未來的中國,只有一個階層,那就是勞動者階層。」

聽到這裏,宋老年問道:「東北剩下的土地,大部分所有者歸根結底都是東北軍的人。小地主,大地主,包括那些軍閥軍官,他們背後都是東北軍。現在東北軍還盤踞在這塊土地上,如果我們要把土地收過來,怕是不打仗不行。」

「不能在東北打仗,這樣對東北的建設是致命的打擊,同時,也開啟了內戰的苗頭。」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李思靜連忙問道。

「之前我說了,讓張家和東北軍去朝鮮,現在是時候了。」

1920年7月7日,駐紮在丹東的近衛軍,對駐紮朝鮮的日軍通告,說有一名近衛軍的士兵訓練走失,要進入朝鮮搜查。

日本駐朝鮮司令官大庭二郎收到這個通報,頓時暴跳如雷。

這消息怎麼如此熟悉!他馬上想起了奉天城下,日軍對東北軍也玩過這麼一手。現在好了,近衛軍現學現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近衛軍要進攻朝鮮了!

中國東北的日軍徹底被近衛軍趕出了中國的國土,丹東的日軍也撤到了朝鮮。

現在近衛軍與日軍只有一橋之隔——就是鴨綠江大橋。

這個橋,日本人沒有毀掉。炸橋容易修橋難,他們還想留着這個通路,好方便自己日後再次進入中國東北。

大庭二郎即使收到了近衛軍的通告,也沒有下定決心炸橋。

而且要炸大橋,他需要向參謀本部請命。這是一個戰略問題,不是朝鮮司令官能做主的。

可是近衛軍沒有給他更多時間。在發出通告之後,近衛軍立刻發起了進攻。

近衛軍的空軍,開始了對鴨綠江對岸的日軍陣地進行飽和轟炸。

包頭的軍工廠日以繼夜的生產,在近衛軍擴軍訓練的過程中,工人們製造了充足的武器彈藥。現在全給日本人用上了。

大庭二郎對於近衛軍攻打朝鮮,是多少有點心理準備的。但是實話實說,他的準備並不充分。

朝鮮不是中國,這個地方事實上已經屬於了日本,而且這是國際承認的。

近衛軍敢打朝鮮,是挑戰國際規則。即使以日本的強大,也要遵循現在英國人定下的規矩,而不敢肆無忌憚的亂來。

秦牧只是個新生軍閥,雖然他武器是強大了一些,但是他不應該有挑戰國際秩序的勇氣。那就是無腦了。怎麼看秦牧都不應該是個無腦的熱血青年。

說他是老油條還差不多。

但是事實擊碎了大庭二郎的幻想。近衛軍以三個師的兵力,通過鴨綠江大橋,源源不斷的開進了朝鮮。

秦牧親自領軍,下轄第一裝甲師,第二裝甲師,以及新組建的101裝甲師。

日本在朝鮮只有兩個師團,第十九,第二十師團。

僅從人數上看,日軍和近衛軍兵力相當。可是日軍的武器和近衛軍的武器有着一戰到二戰的差距,同時進入朝鮮的,還有大量東北軍。

這樣一來,日軍從人員到裝備處在全面落後狀態。

大庭二郎採取了誘敵深入的策略。

他在龍道里,新安洲,平壤這個三角地帶,修築了大量的永備工事。

朝鮮多山地,不利於機械化軍隊展開。坦克汽車嚴重依賴道路,所以這就給了日軍希望。

這個三角地帶,就是鎖死近衛軍前進的道路,守住三角地,就可以擋住近衛軍的攻勢。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日軍充分總結了之前和近衛軍作戰的教訓,在三角地採取了坑道戰術。

深挖洞,洞連洞,坑連坑。他們在表面陣地只留下很少的人觀察,只有當近衛軍的大部隊衝上來時候,主力部隊才從坑道裏面跑出來作戰。

近衛軍基本全是仰攻,這樣他們的武器優勢大打折扣。日本為了防備近衛軍進攻朝鮮,給朝鮮的日軍補充了大量的輕重機槍和手榴彈。

山地作戰,這些機槍和手榴彈都是致命的武器。

宋老年的第一師作為主攻部隊,在平城地區遭遇到了近衛軍參戰以來的最大傷亡。

第一裝甲師面對的對手,是日軍第十九師團。如果戰爭發生在東北,第一裝甲師可以憑藉強大的武器優勢,平推了日軍。

可是到了朝鮮山地中,近衛軍的武器優勢大幅度縮小,或者說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空中轟炸,重炮轟炸,都沒有讓日本人的防守陣地崩潰。

日本人就好像殺不死的怪物。宋老年每每覺得這一次轟炸過後,對面陣地上應該沒有半個人能活下來,可是隨着近衛軍的步兵衝鋒,敵人陣地上總是冒出多多少少的人影。

他們居高臨下,死命的阻擊著近衛軍。

第一裝甲師是宋老年心血,打了這麼多仗,都沒死多少人,現在在平城一下損失這麼多精銳戰士,讓宋老年幾乎心頭滴血。

「呼叫空軍,炸,給我狠狠的炸。」

再一次的攻擊被打退之後,宋老年怒不可遏,繼續呼叫空軍支援。

張學良這時候正在秦牧的司令部。這一仗很大程度上是為他打的,他怎麼能不來。

現在的近衛軍,比之前的近衛軍更加強大。兵更多,彈藥更充足。

平城一戰近衛軍投射的火力,要數倍於虎頭要塞時候。

望着鋪天蓋地掉下來的炸彈,張學良陣陣膽寒。這要是換了東北軍被炸,那別說抵抗了,連跑都跑不掉。

沒有人能在這樣的火力下存活下來。

可是日本人偏偏就活了下來。這讓張學良百思不得其解。

「秦公子,這幫日本人是小鬼不成?怎麼炸不死他們呢?」不懂就問,張學良趕緊請教秦牧。

「漢卿,這個世界上哪裏有什麼神神鬼鬼。你也是讀過書的人,要學科學,講科學。什麼神神鬼鬼的,一概不要信。」秦牧只能睜著白眼說瞎話。

這個世界的確不科學,但是他還是要和張學良講科學。

「日本人的戰術也不稀奇。無非就是深挖洞而已。什麼東西,逐漸積累起來,就會從量變達到質變。一個洞不算什麼,一百個洞不算什麼,但是一千一萬呢?如果洞還是連在一起,藏在地下深處。這會怎麼樣?」

「怎麼樣?」

「這就相當於他們藏在一座山裏。我們的火力再猛,可是對着一座大山也是無能為力。」

「那我們怎麼辦才好?不能老耗在這裏拼人命呀。」

張學良知道近衛軍的士兵和東北軍的士兵不一樣。東北軍的士兵,拉來壯丁發一桿槍就能湊數。可是近衛軍的兵不行。

他們都經過系統的訓練,掌握著高超的技能。這些人死一個,頂東北軍死十個。近衛軍死不起。

如果再這樣耗下去,張學良擔心秦牧會讓東北軍上去當炮灰。

「會有辦法的。」秦牧輕鬆一笑,說道:「再過十天,我們就應該可以到漢城了。」

十天?十天就能打到漢城嗎?可是現在我們連平壤都看不到。

秦牧哪裏來的自信?

張學良滿心狐疑。

藍博這時候,正和他的特戰旅穿越在崇山峻岭之中。

他肩負着重要使命。

特戰旅要從朝鮮東北方向,繞過敵人的正面戰場,穿插到平城的後方,把日軍第十九師團的退路截斷。

然後配合主攻部隊,一起打下平城。

日軍的坑道戰術是面對正面敵人的。如果敵人從後方進攻,那麼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會徹底崩潰。

這是秦牧的勝負手。如果沒有藍博的特戰旅,他也只能來硬的。只能不顧犧牲的堆人命堆彈藥了。

這時候秦牧無比想念海軍。如果自己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那麼近衛軍就可以派一支部隊,從平壤背後的南浦港登陸。這樣不但能截斷日本第十九師團的退路,還可以阻斷漢城向前線的支援。

前後夾擊之下,第十九師團無路可逃。

可是近衛軍沒有海軍,這樣秦牧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特戰旅派出去。

他們不但要按時穿插到指定位置,而且還不能在路上暴露目標。這樣就會被日本人發現自己的戰略意圖。

牌已經打出去了,但是能不能達到效果,現在全看藍博的了。

藍博的特戰旅,就是為了特種作戰而生。

這一次的行動,才是對特戰旅真正的考驗。之前的伯力大橋血戰,他們雖然打的勇敢頑強,卻乾的不是本行。

藍博這一次下定決心,一定完成元首交給的任務。伯力大橋戰場特殊,那是一座橋,空間有限。

平城是開闊地帶,空降下來會成為敵人優勢兵力的靶子,他們不能空降,只能穿插。

穿插到敵後,人數不能太多。可是要達到攻擊效果,人數又不能太少。

藍博最終精心選擇了三千人,基本相當於日軍一個聯隊的人數。

他們換上了朝鮮僕從軍的軍服,冒充朝鮮軍隊,向著敵人的後方前進。

前面,是一個日軍檢查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明天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清明天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零九章 進軍朝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