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終章

第180章 終章

。宋太宗在位21年,通過科舉而得官的將近一萬人。宋仁宗在位41年,單由進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從宋太祖朝後期起,舉人經禮部省試之後,還必須再通過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錄取才算合格。一時間「天子門生」遍天下。中國歷史上很多重大發明都出現在北宋。被世界認可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使用活字印刷術三大發明都產生在北宋。在11、12世紀內,中國大都市裏繁華的生活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相媲美甚至有過之。

在文學藝術上更是名人輩出,登峰造極,堪比盛唐,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文學藝術高峰,也是中國歷史上文學方面最強大的封建王朝之一。正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所說的:「華夏民族的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明代學者宋濂稱:「自秦以下,文莫盛於宋。在『唐宋八大家』中,只有韓愈、柳宗元為唐人,其餘六人均為北宋人。」北宋詞人眾多,佳篇迭出,可以說是詞的花海盛宴。著名的詞人就有晏殊、歐陽修、張先、晏幾道、范仲淹、柳永、蘇軾、秦觀、黃庭堅、周邦彥、李清照等。而柳永、蘇軾、李清照更是璀璨奪目,光耀華夏。書畫方面也是地位顯赫,成就斐然。以帝王之筆取眾人所長獨出己意創造出「瘦金書」的宋徽宗,書法可說是別具一格,極具個性色彩。宋徽宗本人從客死他鄉到書法萬古流芳,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宋太祖趙匡胤被稱為南柯一夢就「黃袍加身」的皇帝,他用武力和陰謀奪了後周的政權,卻害怕歷史的複製和重演,便「杯酒釋兵權」,建國后採取了以文立國的國策,實行文人統治。廣開言路,百家爭鳴,「言不殺頭」。大臣參與決策與執行政策的權力比前朝都大。廟堂之上,君臣爭論不已;江湖之中,書生指點江山。這種開明的政治氣氛,造成知識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創新、道德上有追求、生命上有保障,為宋朝的迅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

北宋還有很多很多奇特,不僅在文學、書畫、科技發明等領域,即使在哲學上,也出現了以「北宋五子」周敦頤、張載、邵雍、程顥、程頤為首的一批理學家,他們以儒家哲學的特殊形式,着重探討義理和性命之學,稱為理學,又叫道學,超過唐代,影響深遠。

北宋的奇才,更是曠世。不說別的,就說蘇軾,文學上是一座高峰,連書、畫也是一座座豐碑。人品、學識、才情、胸懷……更是全職全能,天下無雙!

當我們登高望遠,面對滔滔江水,會禁不住高聲吟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當我們中秋佳節合家團聚,望着皎潔明月,會禁不住深情吟誦:「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當我們徜徉在廬山風光中,會禁不住感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我們沉醉留連西湖美景,會禁不住發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當我們遭遇人生的無常,會禁不住發出無奈的嘆息:「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當我們面對生活的挫折,會禁不住寬慰失意的自己:「回首向來瀟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北宋學士院(翰林院)是高級知識分子和文化精英上班施才的地方,地位高,品位高,待遇好,與皇上和國家的決策層相處在萬人之上,太宗皇帝趙匡義就很羨慕學士院,當着皇帝還想着當個翰林學士。只是翰林院在編人員有限制,只有少而又少的六名。王禹偁就在太宗至道元年(995年),走進了這個至高至上的翰林院,任翰林學士,直接為皇上秉筆服務。

王禹偁,生於後周太祖郭威顯德元年,公元954年的秋天,卒於宋真宗趙恆咸平三年的1001年秋天,享年48歲。祖籍澶淵,今河南的濮陽西,生於山東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世代務農,標標準准一個農家孩子,並且是一個以磨面為生的苦難的農家孩子。

卻說王禹偁跟着父母以磨面為生,因生於亂世,王禹偁的伯父、叔父離散后相繼死於戰亂。親人離散的傷痛深深刺激著這個家庭,雖然社會動蕩,家境貧窮,父母對王禹偁還是充滿了期待和希望,咬着牙送他上私塾接受教育。王禹偁聰明又上進,一邊幫父親送面一面抓緊業餘學習,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禹偁九歲即能詩文。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勞其筋骨的同時,也會賞賜天大的機會。王禹偁就有這樣的機會。

開寶四年(971年)的一天,16歲的王禹偁像往常一樣,背上磨好的面往客戶家中送,他沒有想到的是今天的送面,自己的人生將揭開新的一頁。

這次送面的客戶是濟州團練推官畢士安(938—1005),后官至宰相。畢士安當時33歲,而立向上,性情豁達,樂善好施。他見送面的少年眉清目秀,雖是寒家子弟卻彬彬有禮,就有愛惜之意,問他:「讀書識字否?」禹偁答道:「讀過一點。」。一番交流,王禹偁應畢士安的要求寫下一首《磨詩》:「但存心裏正,無愁眼下遲。若人輕着力,便是轉身時。」

石磨本來厚重,笨拙而默然,但可貴的是能持之以恆、不偏不倚地承載物體並圍繞磨心旋轉,磨損自己,口吐美好,奉獻眾生,這正是厚德載物的最好象徵。而磨借人力,輕輕一撥,便是轉向和轉身時。這裏,出身貧寒的少年王禹偁顯然以石磨自比,他不僅內心厚重堅定、自強不息,更渴望有慧眼賞識着力,去發展美好的未來。

畢士安進士及第,又有很高的情操和道德追求,讀後不僅讚嘆不已。這少年十六七歲竟然深明人生哲理,還有守正的道德追求,不同凡響,難得,難得!他當即決定把王禹偁留在家中,親自教他讀書做人。雖然畢士安當時只是一介八品小官,每月薪水也僅夠養家。所謂;世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也。

太平興國四年(878年)秋天,24歲的王禹偁,省城解試成績雖然名列前茅,但卻沒有通過殿試。他有些沮喪低落,畢士安再次鼓勵、援助,這個從磨坊走出來的孩子註定與眾不同,註定內心堅定。

他振一振年輕而不豐滿的羽毛,決定勇往直前。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30歲的王禹偁終於進士及第,但因沒中甲科而與狀元、榜眼無緣,以乙科成績被派往單州成武縣(今山東菏澤成武縣)充任主薄。官雖然小,但心可以很大,很高遠。因為工作出色,王禹偁一年後就得以擢升,升任長洲(今江蘇蘇州)縣令。有趣的是,王縣令怕后老者因主薄官小事雜又受氣而沮喪寂寞,情真意切地專門寫了一篇官場新人工作感言,即《單州成武縣主薄廳記》。王禹偁在文章中說:「君子為官不以位之高下、身之貴賤,在於堅持道義,更要有為民利民的實際行動。比如聖人孔子當年同樣做過中都宰、魯司寇之類的低級官員。」「主薄的工作雖然繁瑣,但輔助縣令與宰相輔助帝王的道理相通。只有深明此理,才會有公心,才會堅定地追求心中夢想。」看看,王禹偁有一顆多麼高遠真誠的心。

王禹偁在縣令任上還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雍熙二年(985年),北宋王朝準備第二次北伐,田糧稅賦和軍費接踵而至,而這一年,長洲受災,莊稼普遍欠收。百姓幾乎交完所有口糧后,全縣任務缺口仍達一萬七千貫,約合人民幣350萬元。江南一小縣,雖是魚米之鄉,百姓困憊無比,350萬元絕不是個小數目。如再擠壓,好多百姓就要背鄉離井、家破人亡。王禹偁以自己的個人名譽和人格魅力,硬是從本縣和鄰縣的富商大戶手中如數借來,為國家出了力,為百姓解了急。王禹偁贏得了長洲的民心。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遭到了官場詆毀,說他沽名釣譽,博取直名罷了。

自古至今,從來不乏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別人說三道四甚至口誅筆伐的情形,更不缺乏居高臨下充斥道德優越感肆意品評別人的人,惟獨欠缺真正的人文關懷和人心溫暖;袖手旁觀的看客心態已使人心麻木荒涼,更何況落井下石,污衊誹謗。王禹偁一度很悲哀,他說「我沒有知音」。但人心向善,常州的百姓知恩,他們是知音。百姓們感念王縣令的為民情懷和慷慨援助,第二年收成后都早早把債務還上。

在長洲的三年中,王禹偁以為民之心和敢於擔當之精神贏得了民眾擁護,還因所寫詩詞追求白居易的平白近人、杜甫的現實主義文風而成為姑蘇人們心中的偶像。

看這闋《點絳唇·即興》——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細雨綿綿,恨意難消,天色微暗,愁緒堆積,但雨中的江南景色依舊很美麗。水邊村落,湖畔漁市,裊裊升起一縷孤零零的炊煙,那麼淡,那麼細。

一行長途跋涉的鴻雁,在那水天相連的遙遠的天際,遠遠望去,款款飛行,好似列隊首尾連綴。此時凝望這搏擊長空的大雁,誰能理解我憑欄遠眺的胸意!」

名動四方,京城,天下。

這就是王禹偁,留下來的詞僅此一首,卻以清麗的筆觸描繪出清新的江南雨景,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征鴻抱負和難以被人理解的孤獨情緒。

那個懂文知書甚至有些愛文抑或羨慕翰林學士的宋太宗趙炅,兩次北伐失敗后,轉向抑武重文,以文治國。他大興科考,延攬天下人才,尤其看重詩詞家高手、文學高才,於是,宋朝的文風詞風昌盛發達,國運雖不長,宋詞卻千古。

端拱元年(988年)初春,東京汴河兩岸的垂柳芽苞尚未顯鵝黃,朔風還有些寒冷,王禹偁便和鄰縣縣令羅處約一起被召入京,擢升禹偁為右拾遺兼直史館。右拾遺——諮詢建議官員,小言官,意思是撿起皇帝的遺漏(政策失誤),專挑皇帝的毛病。

直史館為官署名,掌修國史。宋以史館與昭文館、集賢院為三館,其官員並稱館職,為文臣清要之選。右拾遺兼直史館,兩個官職都不大,本應賜五品緋服,為示皇帝恩寵,王禹偁特賜文犀帶。

進了朝廷,也就進了風雨地帶,甚至是風口浪尖上。王禹偁時年35歲,35歲的王禹偁想找點事情做做。他想自己是個史官,就應該為編修國史所點事情。他去找監修國史的宰相呂蒙正。他對呂蒙正說:「相公,史館好久沒有修史了,在這樣下去,工作就要荒廢了。」呂蒙正深知修史的意義,更值道治史的風險和兇險。遲遲沒有答覆。王禹偁等不及了。他再次上書呂蒙正說:「相公曾說,史筆之難有三,一要有文才,二要有學術,三要有見識,難道館閣這麼多人的才、學、識還不足以嗎?」經過爭取,王禹偁終於得到編修端拱元年的日曆,還與其他人一同校正《三史書》。

因為工作積極,成績斐然,詩詞俱佳,書生王禹偁成了皇帝讚賞近身的人。端拱二年三月,正是春暖花開之時,又是一屆貢舉的殿試,皇帝要親試考生。臨考前,趙炅特召王禹偁賦詩一首,意在讓高手給考生做個示範,也顯擺皇帝身邊人的優秀。王禹偁當然不會讓皇帝失望,脫口而出一首,趙炅皇帝看后大喜,說:「這首詩不到一月就會紅遍天下。」即拜王禹偁為左司諫、知制誥。這首詩的內容是什麼?宋史和王禹偁傳中沒有,其它也查不到。暫且不管這首詩有多好,反正經過皇帝一忽悠,王禹偁馬上紅遍大江南北。這一年王禹偁36歲,可謂一舉成名天下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家二師兄很怕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我家二師兄很怕死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0章 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