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三路變四路

第706章三路變四路

掀開大帳走入內里,一群身着墨綠色錦袍的將領,圍着沙盤在說着什麼,唯一不同的只有兩個人,一個身着緋紅官袍,另一個身着緋紅盤龍袞服。

緋紅官袍的他倒是有過一面之緣,此人正是宇文護。

而身着袞服的年輕人,不用猜就能知道,定然是齊天子高孝瓘。

「吳明徹吳將軍,久仰大名,請坐。」

「敗軍之將不敢坐。」

高孝瓘看了一眼吳明徹,這人的語氣說明了一切,他還有自己的國君,他有自己的骨氣,雖然他的姿態很低,但他沒有反叛的意思,就如認命了一般。

「那好吧,既然吳大人沒有臣服之心,朕也不再勉強,那朕便來談談請大人來的意思。」

吳明徹默然,他不想做國賊,畢竟大陳依舊還在,齊天子想說什麼,且聽聽便是。

「跟隨吳大人麾下的那些士兵,希望吳大人能說服他們安心等待,不要做出逃跑炸營類似的舉動。十日後,他們將返回江南,朕不會傷害他們。」

「僅此而已?」

「是的,僅此而已,吳大人請回。」

吳明徹點點頭應承道:「此事不難。」

兵部諸位大人倒是見怪不怪,也沒有對此發表意見,當初進攻長安時,楊忠等人同樣如此,畢竟主子還在,朝廷也還在,若是朝廷亡了,那時候就會不一樣了。

次日一早。

大軍拔營離開了合州,合州到和州不足百里有餘,半日後便到達了和州。

和州在北,建康在南,兩地隔江相望。

五個師團就擠在這一片數十里的江邊,虎視眈眈的看着建康。

高孝瓘帶着蕭如雪,站在江堤上看着對岸。

「那便是建康?」

「對,那便是建康,靠東邊的高處小城,便是石頭城。」

對建康城,蕭如雪沒有感情,對她來說那是不祥之地,蕭家人的爭鬥,與其說為了整個江南,不如說是為了這座城池中的那把椅子。

一聲嘆息,蕭如雪眼中帶着絲絲酸澀。

「該限制皇權,大臣們安全了,也沒人惦記那張椅子了。」

蕭如雪詫異的瞧了一眼高孝瓘,對自己的夫君,她看不懂也看不透,但並非她聽不明白。

皇權與大臣之間的平衡,就如同走鋼絲,自古那麼多的君君臣臣,無不是在爭奪權力而費盡心思,無非是想保命,皇上倒是好,主動想讓出權力。

想到堂兄和王操大人的話,她不禁莞爾。睿智的夫君自有辦法,顯然他一直都有限制皇權的想法,至於如何平衡權臣,她想起了六部尚書,還有那群神神秘秘的老臣。

宇文護跟在身後,聽了皇上的話,他不得不佩服。

這位皇上,他隱隱約約覺得應該與宇文一族有關係,他有最睿智的頭腦,還有最匪夷所思的手段,以及所有皇帝想都不敢想的想法。

縱觀歷史上的帝王,有時候退一步是海闊天空,但有時候退無可退。

而皇上,和所有人同在一條船上。

「皇上,諸軍已然就位,這是剛收到的軍報。」

「萬里江山美如畫。」

「千秋神州麗似歌。」

高孝瓘瞧著蕭如雪頷首樂道:「承德妃吉言,我大齊千秋萬代,創中華輝煌盛世。」

拂曉時分,高孝瓘早早的起來,站在江岸上看着對面。

重炮沉悶的轟擊聲此起彼伏,將大帳內的蕭如雪驚醒。

摸摸身邊的被子裏,尚且還是暖的,似乎皇上剛離開不久。

「發生了何事?打雷了么?」

「回德妃娘娘,奴婢也不知道,似乎並非打雷。」

披上外袍走到大帳門口,天空剛蒙蒙亮,聽聲音似乎從後方傳來,而江對岸的建康也有聲音。

「德妃娘娘還是不要出來的好,這會兒開始進攻了,方才是重火炮轟擊的聲音。」

蕭如雪微微點頭,打仗是男人的事,出去添亂的事她自不會去做。

江堤北面避風處的大帳內,沙盤上的小旗子正在移動。

「報,江陵浮橋半個時辰內可以搭建完成,對岸戍營已經被轟平。」

「報,巴州浮橋半個時辰后搭建完成。」

「報,江州大軍在十艘內海軍的護送下,已經開始渡江,遭遇鄱陽湖陳軍水兵精銳,已經將其擊潰。」

「報,柳達摩將軍率領十艘戰船,已經將蕪湖精銳圍困,不出半日即可焚毀其戰船,控制蕪湖至太湖一帶。」

「報,我部已經開始架設浮橋。」

高孝瓘看着沙盤。

「好,四路大軍都開始動了,賀若敦等部順着天門郡入湘西,拿下夜郎郡、東寧州、龍州。在龍州與楊敷等部會師,楊敷自湘州、桂州一路南下,務必一個月內完成。而後兩部一起南下黃州嶺山郡,拿下安南的交州、愛州、德利郎三州。」

大家盤算著,這兩路大軍有賀若敦、李真、許孝敬、蔡延壽和楊敷,共計五萬人,沿途攻擊之下,湘西的路險且難行,安南還有擁兵自重的地方豪強,這一路南下,任務也是最重。

「江州元儉等部,拿下饒州和洪州后,轉而向西過湘州,再南下衡州、廣州,平定兩越地區。韋孝寬等部拿下建康之後,繼續南下先拿下蘇浙,再入嶺南之地。建康的事就交與韋孝寬和宇文護、王琳三位大人。江南的事,自有王謝袁蕭四家為二位出謀劃策。」

「是,臣等明白。」

這一次的大軍,有大部分都是關中將領,將領們感激倒是真的,這足以證明皇上的信任。

「另外,此番後勤要保障好供應和運輸,湘西路險且難行,重炮和山炮都無需帶過去,多配備迫擊炮的好。柳達摩完成任務之後,順長江出海,到達愛州一線,給賀若敦部予以支援。」

宇文護想了想,提出一個建議。

「不如讓運兵船將一部分人馬沿海運送,四面合圍之下,會更快的完成此次戰役。」

「兵部參謀司曾經也有此計劃,一致認為廣州登陸最為合適,但海上運兵本就風險極大,且運兵船數量有限,無法一次運送如此多人。」

「那就派出精銳佔領沿海城池,以便從海路補給,如此一來也比陸路要快些。」

宇文護的建議確實好一些,高孝瓘點頭應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齊霸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北齊霸業
上一章下一章

第706章三路變四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