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回 瑪雅王國內戰(一)

第四百二十六回 瑪雅王國內戰(一)

第四百二十六回瑪雅王國內戰(一)

太平洋艦隊的到來,帶來的不但有遠超瑪雅文明的華夏文明,還有無數超乎想像的科技與產品,可以在天上飛的船(飛艇),可以不吃草、可以不知疲倦在地上狂奔的汽車,在海上看起來像一座城市的寶船,殺人如喝水一樣容易的熱兵器等等,種種脫離了自然動力的機械,無一不是在瑪雅王國產生劇震。

瑪雅王國屬於城邦制國家,相當於華夏的春秋時期,各方面均與春秋時期的科技相仿,唯三的差別,一是在天文方面,二是醫學方面,三是鐵器。

天文方面,瑪雅文明的成就比華夏春秋時期高了許多,掌握了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運動規律。

瑪雅的曆法非常複雜,有以260日為周期的卓金歷、6個月為周期的太陰曆、29日及30日為周期的太陰月曆、365日為周期的太陽曆等不同周期的不同曆法。現代天文觀測一年是365.2422天,而瑪雅人已測出一年是365.2420天,與現代只相差0.0002天(大約18秒)。

金星會合周期是指太陽、地球和金星的相對位置循環一次的時間。瑪雅人費了384年的觀察期,算出584天的金星會合周期(他們發現金星在八個地球年中剛好走了五圈,然後重複循環,便用5除8個地球年的天數——2920——得出584天),今日計算則為583.92天,誤差率每天不到12秒,每月只有6分鐘。仟韆仦哾

醫學方面則是各有千秋,瑪雅文明在外科、人體結構方面獨樹一幟,而華夏春秋時期逐步完善了中醫理論,這個時期的華夏百花齊放,在哲學方面的成就更為顯著,不在同一水平。

差異最大的應該是在鐵器方面,鐵的出現對文明的貢獻,怎樣評估都不為過,鐵器的出現首先是大幅度提高了生產力,特別是對農業文明更是如此,隨着生產力的提高,糧食的收穫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換來的便是人口得到爆炸性增長。

隨着人口的增長,戰爭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而鐵制武器更是成為戰場上的大殺器,為了戰勝對手,各諸侯國在鐵器方面的研究與投入不斷加大,反過來又促使文明向前發展,華夏文明最先到達農業文明的巔峰,與鐵器的發明密不可分。

原時空的明帝國,在進入農業文明的巔峰后,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使得明帝國錯過了首先進入工業文明的門檻,導致近代的百年恥辱,歷史令人唏噓。

現在的明帝國,在兩個死太監的開掛下,整體進入到了工業文明,對世界上的其他文明來說,就是不可仰視的存在。

瑪雅王國各城邦在震驚之後,不約而同的派出龐大代表團前往明帝國海外省考察,目的有兩個,一是了解明帝國的對外政策,這個是重中之重,看到明帝國如此先進的文明和熱兵器,各城邦首先想到的是,明帝國會不會侵略他們,以瑪雅王國現在的文明程度,想要抗拒完全不可能,如果太平洋艦隊的人數不多,也許可以用人海戰術與太平洋艦隊抗衡,當看到太平洋艦隊龐大的軍隊,各城邦能夠想到的,不外乎以什麼方式投降罷了。

二是盡最大可能獲得明帝國的先進技術,當然咯,能夠買到明帝國的武器更好,就怕明帝國不賣。

各城邦代表團抵達明帝國海外省,受到太平洋艦隊的熱情招待,太平洋艦隊派出代表,向這些代表團全面闡述了明帝國的對外政策,得到明帝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保證后,各城邦代表團總算鬆了一口氣,作為一個還算先進的文明,他們深深知道,高階文明對低階文明來說,絕對是降維打擊,就像這些城邦,如果要對北美中部部落(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王國)實施打擊,不會比吃飯難。

生存威脅解除了,接下來是考察明帝國的科技成就,代表團成員由各方面的專家組成,他們兵分幾路各自行動。

負責外交的官員,無一例外提出與明帝國結盟的訴求,很明顯,他們希望得到明帝國的保護,有了明帝國的保護,無異於得到了不壞金身,只可惜明帝國無意於結盟,只是應承與各城邦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至於建交,有待明帝國內閣批准。

這樣的回答,令各城邦的外交官員感到失望和沮喪,擔心其他城邦與明帝國結盟,會談單獨進行,自己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也不希望其他城邦得到,否則平衡便會打破,沒有一個城邦願意看到這樣的情形出現,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離開會議室,出來后一了解,發現所有城邦都是這種結果,內心終於平衡,都一樣,誰也不要笑誰。

太平洋艦隊本着不干預的原則,採取的是不插手,只觀察的策略,任由瑪雅王國自由發展,看看瑪雅文明能夠到達什麼樣的程度,這個策略有很多人不理解,但也有一部分人支持。

不理解的人認為,這樣的策略就像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完全沒有必要,直接插手,將瑪雅王國納入明帝國就是。

而支持的人認為,由瑪雅王國自由發展,可以最大限度了解文明的進程,這些人以歷史學家居多,說實在的,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沒什麼對與錯之分,當然咯,他們都無法真正了解王景弘的本意。

王景弘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要親歷瑪雅文明的消亡,哪怕是在原時空,對瑪雅文明的消亡也是眾說紛紜,基本上沒有一個大部分人都認同的解釋。

總之,王景弘是不相信僅憑歐洲幾個野蠻人,就能消滅瑪雅文明,不說現在,就是在原時空也做不到。

在與馬和的探討中,一致認為瑪雅文明的消亡有其他原因。

考察文化的代表團成員,看到明帝國出版的多如牛毛、涵蓋各行各業的書籍如獲至寶,花光預算也不過購買到一小部分,就在這些專家扼腕嘆息之時,明帝國伸出了友誼之手---貸款。

不用抵押,低息,三年期,這樣的政策令各城邦代表團感到無比的震驚---難道不怕我們賴賬,又或者到期還不出怎麼辦?

太平洋艦隊代表對眾人的想法淡淡一笑:「賴賬是不存在的,至於說到時還不出怎麼辦,我認真的跟你們說,還不出就還不出,多大的事,再簽一個合同就是。」

想想也是,以明帝國的實力,又有哪個城邦敢賴賬,再簽合同的條款,相信明帝國不會難為我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魂歸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魂歸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六回 瑪雅王國內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