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但是不言一樣會失,還不如言個痛快

言多必失,但是不言一樣會失,還不如言個痛快

2009年,到台灣做宣傳的張涵予、蘇有朋、黃曉明等首次錄製綜藝節目《康熙來了》,雖然已經見過大世面,但張涵予還是不免被小s火辣的聊天方式震撼至深,在眾多嘉賓面前,小S當所有人的面直言不諱,大讚張涵予是個超Man的北方漢子,想撕毀他的襯衫,跟他接吻。話語挑逗,而影帝張涵予則面帶微笑,稱自己有娛樂精神。

不只女生喜歡,黃曉明、張涵予也都承認被男人追求過!黃曉明坦承的確曾被男生追求,會委婉地拒絕,而張涵予比較保守只說:「有被同性的粉絲示好。」而一旁的蔡康永也不放過這一機會,故意問,「這兩個人加上蘇有朋,讓你挑一個接吻,你要選誰?」她直接排除蘇有朋,「黃曉明、張涵予我要選後者!」

隨後小s更是大膽對張涵予表白,「張涵予是個超Man的北方漢子,想撕毀他的襯衫,跟他接吻。感覺他會把我推倒在牆上,大叫『妹子我來了』,被大剌剌吃豆腐。」而一直面帶微笑的張涵予在一番陣勢后稱,「我滿有娛樂精神的!」或許為了不再遭受攻擊,張涵予也不忘表示,「小S可愛漂亮,機智聰明,思考邏輯跟別人不同。而且我老婆年輕時跟她很像,連髮型都一樣。」

小S的話讓張涵予感覺有些招架不住,才趕緊為自己突圍。小S的話語是不是「太多」了?《鬼谷子·本經符》中有云:「言多必有數短之處。」這就是成語「言多必失」的出處。為什麼言多必失,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首先,任何一個人都客觀存在一定的語言失誤率,從概率的角度來說,「言」的基數越大,失誤的絕對數目就會越大;其次,言語過多,難免把時間與精力側重在了說上,給思考留的時間與精力過少,必然會增加了語言的失誤率。

從前,有一人在家設宴款待幫助過他的恩人。他一共請了四位恩人。將近晌午,還有一人未到。於是自言自語道:「該來的怎麼還不來?」,一聽到這話,一位客人心想:「主人這麼說,那麼我是不該來了?」於是起身告辭。主人很後悔自己說錯了話,便道:「不該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心想:「難道是說我是該走的了?」也起身告辭。主人因自己說話不周把客人氣走了,十分懊悔。妻子也埋怨他不會說話,於是他辯解道:「我說的不是他們啊。」最後一位客人一聽這話,心想:「不是他們!那隻能是我了!」於是嘆了口氣,也走了。

這則笑話當然有些誇張。將生活中常見的事情進行誇張,是形成笑話的一個重要手法。但笑話歸根到底也是如藝術一般,儘管高於生活,但來源與生活。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講起話來喋喋不休,看上去似乎是伶牙俐齒,但經過仔細琢磨你就會發現原來此人言之無物;有的人出言看似高深,但言語晦澀,聽得你一頭霧水;有的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實際上是虛張聲勢的空話;有的人辭藻華麗、巧言諂媚,實際是嘩眾取寵。而生活中有些人惜言如金,但言之既出則一針見血;有的人語言簡練,但卻深入淺出言之有理。

小S是個聰明的人,「言多必失」的訓示她一定聽說過,也一定會有自己切身的體會,可在節目中,為什麼她還如此放肆呢?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言多必失,但是不言一樣會「失」,還不如言個痛快。

的確,在有些時候,不說話反而會給人一種誤解,特別是做娛樂節目的主持人,沉默往往會給人一種默認的錯覺,既然不說會「失」,還不如痛快地說!

不要因「言多」必「失」而耿耿於懷、止步不前,重要的是,尋找方法巧妙化解。其中,將錯就錯就是最好的化解方法之一。

這種方法就是在錯話出口之後,能巧妙地將錯話續接下去,最後達到糾錯的目的。其高妙之處在於,能夠不動聲色地改變說話的情境,使聽者不由自主地轉移原先的思路,不自覺地順着我之思維而思維,隨着我之話語而調動情感。

紀曉嵐稱皇上為「老頭子」,不巧被皇上聽到,龍顏大怒。紀曉嵐急中生智,說:「皇上萬歲,謂之『老』;貴為至尊,謂之『頭』;上天之子,謂之『子』。」皇上聽了,轉怒為喜。

紀曉嵐的將錯就錯令人叫絕。錯話出口,索性順着錯處接下去,反倒巧妙地改換了語境,使原本輕慢的失語化作了尊敬的稱呼,頗有些點石成金之妙。

可以說,「還不如言個痛快」是小S主持節目時最真切的體現,也正是信奉這一條,使今天的小S在娛樂圈是如此的獨樹一幟。

超級鏈接——小S語錄:

為什麼要顧忌那麼多?不,既然選擇了站在這裏,就沒什麼可顧慮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小S的說話技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小S的說話技巧
上一章下一章

言多必失,但是不言一樣會失,還不如言個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