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九要

修真九要

勘破世事第一要:悟真云:「試問堆金如岱嶽,無常買的不來無?」了道歌云:「先將世事齊放下,后把道理細研精。」是言世事皆假,性命最真,欲知其真,先棄其假也。

積德修行第二要:悟真云:「若非修行積陰德,動有群魔作障緣。」可知積德修行乃修道者之要務。倘離德以言道,便是異端邪說,旁門外道,差之多矣。故古之聖人,必先明道;古之賢人,必先積德。未有不明道而能聖,未有不積德而能賢。然欲希聖必先希賢,若欲成道必先積德。道德兩用,內外相濟,聖賢之學業得矣。道者,為己之事;德者,為人之事。修道有盡而積德無窮。自古及今,仙佛神聖成道之後,猶必和光同塵,積功累行,直待三千功滿,八百行完,方受天詔。

盡心窮理第三要:《說卦傳》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可知盡性至命之學,全在窮理上定是非耳。窮理透徹,則性能全,命能保,直入無上至真之地;窮理恍惚,則命難修,性難了,終有到老落空之悔。今之學人,糊塗出家,糊塗學道,糊塗修行,生則既然糊塗,死時焉能亮凈?性命何事,而乃如此妄為耶!金丹之道,包羅天地之道也,竊奪造化之道也,至尊至貴,至神至妙,非容易而知。

訪求真師第四要:古仙云:「若無師指人知的,天上神仙無住處。」又《悟真》云:「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誠哉性命之學,必有師傳,非可妄猜私度而知,昔道光頓悟圓通,自知非向上事,后得遇杏林而成大道;上陽即得緣督之訣,不敢自足,猶必見青城而備火候;三豐嵩山苦歷十餘年,一無所得,后感鄭呂二仙指點,方知大事。雖世間微藝薄技,尚賴師傳而知,況性命大事,豈能無師而曉?

煉己築基第五要:《沁園春》云:「七返還丹,在人須先煉己待時。」《悟真篇》云:「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己持心。」蓋修真之道,還丹最易,煉己至難,若不煉己而欲還丹,萬無是理。夫還丹者,如房屋之樑柱;煉己者,如房屋之地基。未築地基,則樑柱無處建立;未曾煉己,則還丹不能凝結。

和合陰陽第六要:修真之道,金丹之道也;金丹之道,造化之道也;造化之道,陰陽之道也。《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又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是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相合,方能生育。金丹之道,惟採取先天真一之氣也。先天之氣,無形無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乃自虛無中來者。聖人以實而形虛,以有而形無。實而有者,真陰真陽;虛而無者,二八初弦之氣。

審明火候第七要:古經云:「聖人傳葯不傳火,火候從來少人知。」則是藥物易知,火候最難。蓋藥物雖難覓,若遇明師點破,真知灼見,現在就有,不待他求,所以易知。至於火候,有文烹、有武煉,有下手、有休歇,有內外、有先後,有時刻、有爻銖,有急緩、有止足,一步有一步之火候,步步有步步之火候,變化多端,隨時而行,方能有準。若差之毫髮,便失之千里。

外葯了命第八要:《悟真》云:「休施巧偽為功力,認取他家不死方。」緣督子曰:「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曰他家,曰虛無,則知非一身所產之物。說到此處,諸天及人皆當驚疑也。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人得天賦之正氣,為萬物之靈,具此氣即具此理。氣者,命也;理者,性也。是性命者,天之所與也。天始與之,而天終奪之,此勢之所必有者。若以後天幻身之物與天爭權,總在造化規弄之中,焉能脫的造化?

內葯了性第九要:《道德經》云:「有欲以觀其竅,無欲以觀其妙。」此二語乃金丹大道之始終,古今學人之要訣。外葯不得,則不能出乎陰陽;內葯不就,則不能形神俱妙。上德者修內葯,而外葯即全;下德者修外葯,而內藥方就。外葯者漸法,內葯者頓法。外葯所以超凡,內葯所以入聖。

與各位道友共勉之~~!O(∩_∩)O!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青燈鬼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青燈鬼影
上一章下一章

修真九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