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

當曹彬與諸將出征以前,面謁皇帝辭行,皇帝對進取方略,曾作過一番明確的指示。

「潘美與楊業行軍要快,直趨雲、朔,但行動要隱秘。曹彬將兵十萬,不妨大張旗鼓,聲言必取幽州。緩緩行去,以持重為上,不準貪功輕進。這一來,契丹必以大兵救幽燕,對山後各州,就顧不到了。」

此是聲東擊西之計,曹彬的任務就在誘敵深入,掩護潘美與楊業以精兵襲取太行山後的寰、朔、應、雲各州。但是曹彬的部下,卻不明白皇帝的深意,尤其是先鋒李繼隆,輕騎疾進,所向克敵。捷報到京,皇帝總不免疑慮,覺得曹彬這一路進兵太快,違反了他的持重的訓誡,不能達成誘敵的目的。

及至兵到涿州,與耶律休哥快將形成短兵相接之勢,如果鼓勇直前,一舉而下,自然也是好事。然而曹彬的部隊卻無力前進了。

這主要的是因為遇見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耶律休哥的人馬不多,只能堅守待援。他白天不敢出戰,只是虛張聲勢,到了晚上,派出輕騎,四處騷擾,遇見人單勢孤在巡邏的宋軍,估量吃得掉的,毫不客氣地下手,神出鬼沒,對宋軍的士氣頗有影響。而最狠的一著是伏兵林莽之間,絕宋軍的糧道。這樣十天下來,曹彬軍糧不繼,無法再留在涿州,沿白溝河退到涿州以南的雄縣,等待糧食。

皇帝得報,大為困惑,哪有敵軍在前,不作堅守之計,而退師待糧的?因而飛騎傳旨,命曹彬趕緊再沿白溝河南下,與米信一路取得聯絡,等潘美與楊業掃平山後各州,再會合田重進,一起攻取幽州。

但是,曹彬的部下,眼見潘美與田重進接二連三地打勝仗,自覺握重兵而不能有所作為,是奇恥大辱,因而謀議紛起,這個也要進攻,那個也要進攻。曹彬與米信商議,怕壓抑太甚,會激起兵變,決定再度進兵涿州。

這一次進兵,大家帶的都是乾糧,到了有井、有河的地方,席地而坐,就水進食。而耶律休哥,派出不少小部隊,十二個一群,專趁宋軍進食的時候來騷擾。這對宋軍構成了極大的困擾。自救不暇,疾於奔命,加以天熱缺水,士兵苦不堪言,從雄縣走了四天,才到涿州,已經搞得人飢馬乏,困頓不堪,什麼雄心壯志都丟到九霄雲外了。

相反,契丹的戰鬥力卻增強了,蕭太后與她的兒子文殊奴,親統大軍南下應援,自幽州西南行,渡過桑乾河,已到涿州東北的駝羅口。曹彬與米信自知不敵,只好去而復回,向西南撤退。

哪知耶律休哥卻不放過他們。蕭太后所統的大軍是正兵,耶律休哥所帶的便是奇兵。奇正相生,一明一暗,耶律休哥暗中追了下來,追到涿州西南四十里,拒馬河以北的岐溝關,一仗大勝。曹彬與米信已經無法部勒各營,只有連夜渡過拒馬河,打算到易州安了營再說。

渡河之時,耶律休哥自然乘勝追殺,宋軍在拒馬河中溺死的,不計其數。到了第二天日出,整頓殘兵敗將,就在河邊休息,一面派出兵去,到鄰近村落收集了一些米糧食器,埋鍋造飯。吃到一半,得到警報,說耶律休哥已在下游渡河而南,即將殺到。宋軍一驚而潰,不復成軍。耶律休哥的精騎,果然風馳電掣而來,宋軍再次大敗,棄甲如山,遺屍塞河,等於全軍覆沒。

接着蕭太后也渡過拒馬河,商議進止。耶律休哥主張乘勝南下,盡取河北之地,與大宋以黃河為界。蕭太后忖度國力,自覺還吞不下這一大片地方,不肯聽從,領兵回燕。論功行賞,耶律休哥居首,封為「宋國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楊門忠烈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楊門忠烈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45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