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倒霉蛋兒

第三百六十一章 倒霉蛋兒

聽到鮑信所言,其餘的眾將趕忙向鮑忠勸諫道:「將軍,萬萬不可啊!」

聽到手底下人的勸諫,鮑信非但沒有改變主意,反倒惡狠狠的看着那個勸諫的人呵斥道:「鮑忠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作為兄長的吾能不為他報仇嗎?

你這樣阻攔吾,難道你是那董卓方面的探子不成?來人!將此人給吾拉出去斬了!」

憤怒之下的鮑信簡直失去了理智,跟本就聽不進任何一點不同的聲音。

見到鮑信的樣子,眾人趕忙向鮑信勸解道,忽然卻見那剛剛勸諫之人臉上毫無懼色,根本就沒有一副即將大難臨頭的感覺。

見到眾人的勸諫,鮑信也漸漸的從剛剛的氣昏頭的情況之下緩了過來,此時見到勸諫之人的樣子,鮑信不由的有些驚奇的問道:「你為何沒有一絲害怕之色?」

只見剛剛勸諫之人不急不緩的對着鮑信說道:「若是大人要殺吾,就算吾再怎麼求饒大人也會殺了吾,在下又何必多做那惺惺之態?在下只想在大人在殺吾之前聽吾說上幾句話。」

「你說吧!」見到勸諫之人的樣子,鮑信不禁改變了主意對着勸諫之人問道。

見到鮑信同意了,勸諫之人眼中不由的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緊接着對着鮑信說道:「將軍,從剛剛逃回來的軍士所言之中,吾等能夠知道這虎牢關的信息跟吾等之前所掌握的信息有了很大的變化!」

「什麼變化?」聽到勸諫之人所言,鮑信不由的疑惑的問道。

「大人,吾等之前掌握的情報是,由於這虎牢關的城牆高大易守難攻,所以虎牢關的防禦兵力並不是很多,也並沒有聽說這虎牢關有哪個厲害的將軍。

但是現在聽逃回來的軍士所言,分明虎牢關有一員猛將,能夠將鮑將軍一個回合就斬落馬下的,並不是尋常之人啊!」追擊愛你此人向鮑信分析道。

聽到勸諫之人所言,鮑信此時已經完全冷靜下來了,緊接着對着勸諫之人問道:「你是說....吾等的情報有誤?」

想到這個可能,鮑信不由的面色一變,若是這個情況的話,那就是意味着自己被坑了,可能是盟軍之中的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些人給自己在下絆子。

「不對啊?若是情報有誤有人在給吾下絆子,他們怎麼會知道吾會提前去虎牢關?難道吾等隊伍之中.......」還未等勸諫之人說話,鮑信就不由的繼續說道,顯然被這個突然分析出來的消息給搞得有些神經質了。

而忽然聽到鮑信此言,剩下的眾人不由的都是面色一變,這個意思就是說鮑信懷疑軍營之中的人有內奸。

而勸諫之人聽到鮑信所言之後,不由的苦笑一聲對着鮑信說道:「大人,那情報應該是不會有誤的,若是真如大人所說的那樣,定然是有人在暗中陷害大人。

不過剛剛大人也說了,若是真有人要陷害大人,也不一定能夠知道大人會提前攻打虎牢關,若是說吾等隊伍之中有姦細,當時那段時間根本就不可能將消息給傳出去。」

「那你究竟是什麼意思?」聽到勸諫之人所言,鮑信不禁快被勸諫之人給搞暈了,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大人,吾的意思是肯定是虎牢關提前增兵了,然後吾等不知道的情況下忽然就碰上了,沒有準備之下被那董卓軍給殺敗了。」勸諫之人對着鮑信說道。

「原來如此!可憐吾那兄弟,死得太冤了!」聽到勸諫之人所言,鮑信不由的明白過來。

現在鮑信已經對於勸諫之人基本上相信了,勸諫之人所言每句話都有理有據,讓鮑信都非常信服。

「那吾等應該怎麼辦?難道這仇就不報了嗎?」聽到勸諫之人所言,鮑信不禁一時沒了主意。

「大人,只憑吾等自己的話,根本是不可能戰勝那虎牢關的敵人的,先前鮑將軍在吾等軍營之中就是最為厲害的一員將軍,卻是被那虎牢關之人給一招就斬落馬下。

若是吾等現在貿然前去,根本就不能夠戰勝此人,相反吾等還可能會陷入不利之境,現在為今之計吾等最為有利的辦法就是找盟主商量,讓盟主派人為吾等報仇。」勸諫之人對着鮑信說道。

鮑信聽到勸諫之人所言,心中掙扎了半天,最後彷彿一狠心下了決定道:「好,就按你所說的做,吾等撤兵找盟主為吾等討回公道!」

而盟軍大營之中,在眾人商議之時,獨獨少了鮑信,眾人找遍整個大營之中也沒有找到鮑信。

而眾人聽看門之人的話,才知道鮑信在之前已經帶人趁機出去了,眾人不由的臉色一變。

「難道這鮑信投敵去了不成?」只見袁紹臉色一怒的說道。

畢竟剛剛聽軍士所言,昨晚鮑信率人分明就是朝着虎牢關所在的方向去了,不是投敵去了那是幹什麼去了?

眾人不由的心頭不由的蒙上了一層陰影,畢竟這還未開戰就有人投敵了,那簡直就是太不吉利了。

這時,跟鮑信最為交好的曹操此時卻是站了出來,對着袁紹和眾人說道:「鮑信此人吾跟他相熟,應該不是那種投敵之人。」

「孟德,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人都是會變的,你安能知道他鮑信不是去投敵了?」袁紹不禁對着曹操說道。

「這......」聽到袁紹的詢問,曹操也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畢竟雖然他跟鮑信相熟,但是也沒有熟到現在這個要命的時候為他作擔保的地步。

而這個時候劉協也不由的站了出來道:「諸位大人,在下以為這鮑信應該不會投敵!」

眾人聽到劉協所言,不由的都驚訝的看向了劉協,沒想到劉協會這個時候跳出來。

「哦?不知道渤海王殿下如何會知曉那鮑信不會投敵呢?」袁紹雖然很不情願,但是畢竟在競爭盟主之位之前就已經說好了,渤海王雖然不是盟主,但是地位卻是要高於盟主的,既然劉協發言了,自然是要問一下意見的。

聽到袁紹所言,劉協不由的微微一笑,若是說別人的話,還不敢打保證,但是劉協是誰,劉協不僅知道那鮑信不會投降董卓,還知道現在鮑信肯定不好過。

畢竟自己可是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的,總不能說自己按照歷史脈絡說的吧?

只見劉協緩緩開口道:「諸位,若是那鮑信想要投敵,為何會在加入吾等之後才會投敵?」

「當然是探聽吾等的情報了!」這時有人隨口就說了出來,語氣之中流露着不屑,雖然劉協貴為渤海王,但畢竟年紀看起來比較小,同時這群人中大多是桀驁之輩,對於劉協的手段卻是知曉不多。

聽到此人所言,劉協毫不在意,微微一笑的說道:「若是探聽情報的話,那也能說得過去,但是若是那鮑信真是姦細,那麼他為什麼不將那董卓大軍引到吾等大營,然後作為內應伺機作亂,那豈不是更有效果?」

聽到劉協所言,剛剛說話之人不由的猶豫道:「這.......」

「孤斷定,那鮑信定然是想要貪功,所以私自前去了,想必沒有多長時間就回來了。」劉協篤定的說道。

眾人不由的點了點頭,但是心中還是有些疑問,正準備再問的時候,忽然遠處傳來一陣馬蹄之聲。

卻說正當袁紹等人聽到劉協所言陷入沉思之中時,眾人還想對劉協質疑,卻是看到了軍營外面跑來的軍隊。

盟軍全軍不由的全部警戒起來,畢竟忽然出現了一支軍隊,任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而隨着軍隊的漸漸接近,眾人也漸漸看清楚了,前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眾人口中「消失」了的鮑信的大軍。

在確定了來人乃是鮑信的軍隊之後,眾人不由的都有些弄不清楚這鮑信究竟是怎麼回事。

等到鮑信的軍隊來到了大營之前,只見最前面一員將領模樣的人就朝着大營之中走了過來。

此時眾人方才漸漸的放鬆了警惕,緊接着在眾人的眾目睽睽之下只見鮑信忽然跑了過來,沖着最上首的袁紹就「噗通」一聲給跪倒在地:「盟主,你可要為我做主啊!」

眾人見到鮑信的樣子,不由的都愣住了,暗道這是在唱哪一出啊?原本袁紹還準備質問一下鮑信為什麼要私自帶兵出去,但是看到鮑信現在這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樣子,一時竟然說不出口了。

「允誠兄,你這是這麼回事啊?有什麼事情你站起來再說啊!」袁紹一邊說着一邊上前扶鮑通道。

只見那鮑信雖然有袁紹上前攙扶,但是就是不起來接着說道:「還望盟主做主啊!」

見到鮑信那堅持的樣子,袁紹無奈,只好暫且答應鮑通道:「允誠兄先說一下是什麼事情,本初才能夠判斷怎麼幫允誠兄哪!允誠兄若是一直如此,安能夠將事情解決了?」

聽到袁紹所言,彷彿將鮑信說動了一些,這次鮑信也終於沒有再堅持,卻是自己站了起來。

見到鮑信自己佔了起來,袁紹趕忙對着鮑信問道:「鮑將軍昨日究竟是去哪裏了?吾等今日找遍大營也找不見你的人影,你知道吾等對將軍是如何的擔心嗎?」

聽到袁紹所言,眾人不由的一陣撇嘴,剛剛還猜想人家投敵了,現在竟然這樣說,這袁紹端的是好手段。

而當事人鮑信聽到袁紹所言就不一樣了,不由的感到羞愧順帶着感激的說道:「都是允誠的錯,在之前沒有通知大家,讓大家擔心了。」

「這些都過去了,現在允誠兄終於是回來了,在下看到允誠兄的軍隊里很多人衣架不整,難道是發生什麼事情了嗎?」袁紹不禁對着鮑信問道。

聽到袁紹的詢問,聯想到自己之前的遭遇和自己兄弟鮑忠的戰死,鮑信就不禁悲從中來道:「也怪在下求功心切,所以昨晚就偷偷的帶着舍弟和軍隊出營去了,想要率先攻下那虎牢關獻與盟主,誰知那虎牢關舍弟去了之後竟然被人給一刀斬於馬下,在下也差點就回不來了啊!」

鮑信一席話說得真真假假,將眾人不由的都給唬了進去。

而曹操卻是最先聽出來鮑信話語之中的有效信息問道:「允誠兄的意思是吾等之前的情報有誤,那虎牢關之中有了援軍?」

聽到曹操的詢問,鮑信不禁點了點頭道:「的確如此,不然我那兄弟也不會被人一刀就給斬落馬下啊!」

此時眾人都不會取關注鮑信那兄弟是怎麼死的,大家關心的卻是那董卓究竟派誰前來,還有派了多少援軍,這才是大家關注的東西。

聽到鮑信那肯定的答覆,眾人不由的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看來情況並不像大家想像之中的那麼簡單哪!

當然這些事情早就已經在劉協的預料之中了,不過劉協臉上還是裝出一副跟大家一樣吃驚的眼神。

「難道來援之人乃是那號稱董卓手下第一猛將的呂布不成?此人我見過,端的是厲害無比,不好對付!」

這時曹操忽然沉吟的說道,畢竟曹操之前可也在董卓手下做過事情,只是因為獻寶刀的時候被發現了才逃了出來,曹操對於董卓手下都有什麼人當然也是極為熟稔的。

「嘶~」只聽得場中的眾人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響起,顯然在場的諸位大人們對於呂布這個人還是知道的。

「這呂布難道有三頭六臂不成?怎的諸位大人聽到呂布之後就聞之色變啊?」這時白馬將軍公孫瓚站了出來對着眾人問道。

聽到公孫瓚所言,這時曹操忽然站出來向公孫瓚解釋道:「公孫將軍沒有見過那呂布,不知道自然也是情有可原的,那呂布原本是個牧人罷了,機緣巧合之下救了董卓,被董卓以義子之禮相待,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可謂是「萬人敵」,非尋常人所能夠力敵的。」

「哼!」卻聽那曹操的話音剛落,卻是激怒了一位壯碩的中年男子,眾人看去不是別人正是別部司馬孫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三國當暴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在三國當暴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一章 倒霉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