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共和國上將(大結局)

116 共和國上將(大結局)

自1948年12月中旬起,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已就和平解決平津問題,與傅作義派出的代表進行過多次談判。1949年1月14日,******發表《關於時局的聲明》,提出與南京******政府及其任何地方政府和軍事集團進行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

在天津解放的第2天即1月16日,平津前線司令部致函傅作義,敦促其當機立斷,站到人民方面。同時,****地下組織和愛國民主人士及傅部之開明人士亦作了有力的工作,傅作義接受了人民解放軍提出的條件,並派副總司令鄧寶珊到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談判,於21日達成了和平解決北平的協議。22日,北平守軍開始撤出城外聽候改編為人民解放軍。31日,古都北平宣告解放。

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滅和改編******軍1個「剿匪總司令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整師(包括在戰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隊)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萬餘人(內改編25萬人)的巨大勝利,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區。

使古都的文物完整的保存下來平津戰役、第22、第24軍,第9兵團指揮第25、第27、第30、第33軍,共30萬人組成中突擊集團,由譚震林指揮,在裕溪口(蕪湖以北)至擬陽段渡江,成功后以一部兵力殲滅沿江守軍,並監視蕪湖守軍;主力迅速東進,會同東突擊集團完成對南京、上海、杭州地區******軍的包圍,爾後各個殲滅被圍之敵。第7兵團並準備奪取杭州。

為求得中、東兩集團行動上的協調,迅速合圍南京、鎮江地區守軍,中突擊集團過江后統歸粟裕、張震指揮。以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指揮第10、第11、第12軍,第4兵團指揮第13、第14、第15軍,第5兵團指揮第16、第17、第18軍及中原軍區部隊一部,共35萬人組成西突擊集團。

由劉伯承和第二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參謀長李達指揮,由擬陽至望江段實施渡江,成功后以1個兵團挺進淅贛鐵路衢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區,控制該路一段,切斷湯恩伯集團與白崇禧集團的聯繫;主力沿江東進,接替第9兵團殲滅蕪湖守軍的任務,並準備參加奪取南京的作戰。

4月3日,****中央軍委批准了上述計劃。為了便於部隊就糧和避免過分擁擠,4月17日總前委又決定西突擊集團過江后,第3、第5兵團直出淅贛鐵路沿線,第4兵團執行東進任務。鄧小平、陳毅位於合肥以南的瑤崗,代表總前委統一指揮渡江作戰。

參加渡江作戰的人民解放軍各部隊,於3月初-4月初先後進抵長江北岸,開展戰役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形勢任務和新區城市政策紀律教育;偵察******軍的防禦部署、工事和長江水情、兩岸地形;在地方黨和政府的幫助下籌集、修理船隻,到渡江前夕,共籌集各型木船9400餘只,培訓了數十名部隊選調的水手;開展以強渡江河和水網稻田地作戰為主要內容的戰術、技術訓練等。

在****中央華東局和中原局的統一部署下,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竭盡全力動員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支前工作,僅隨軍參戰的船工即達,萬餘名,臨時民工達300萬人,山東、蘇北解放區還組建了16個民工團隨軍服務。與此同時,各兵團還以一部兵力拔除了樅陽、土橋、儀征、三江營等長江北岸******軍據點10餘處,從北岸控制了長江航道,為主力渡江開闢了道路。

人民解放軍突破江防,佔領******政府所在地南京1949年4月1日,國共雙方代表團在北平開始談判。為爭取達成有利於人民的協定,人民解放軍數度推遲渡江時間。4月15日,國共雙方代表團擬定了《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並商定4月20日簽字。

但南京******政府卻拒絕簽字,人民解放軍即遵照****中央軍委命令,於20日夜發起渡江作戰。中突擊集團第一梯隊第24、第25、第27、第21軍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冒着******軍軍艦和江防炮火的攔截,在,四餘公里的正面上,首先登船起渡,迅速攻佔了卿魚洲等江心洲。

接着,突破魯港(蕪湖西南)至銅陵段******軍江防陣地,連續打退守軍的多次反擊,鞏固了灘頭陣地,爾後向縱深發展攻勢,至引日,佔領銅陵、繁昌、順安等地。

******軍蕪湖以西地段的長江防禦被人民解放軍突破后,湯恩伯於21日到蕪湖親自佈置堵擊,但已無濟於事。當晚,人民解放軍東、西兩突擊集團發起強大的渡江作戰。東突擊集團第一梯隊第23、第28、第29軍展開於龍稍港(泰興西南)至張黃港段,在天生港(泰興以南)等地突破守軍防禦后。

擊退其第45、第21、第123軍的多次反擊,於22日進抵南閘(江陰以南)、百丈鎮(申港以西)之線,建立了東西50餘公里、南北10餘公里的灘頭陣地。同時,爭取了******軍江陰要塞守軍7000餘人起義,控制了江陰炮台,封鎖了江面。

第20軍由泰興西北龍窩口至永安洲段起渡,22日攻佔揚中。西突擊集團也於21日晚在預定地段突破守軍江防陣地,控制了寬100餘公里、縱深5至10公里的灘頭陣地,於22日佔領彭澤、東流等地,並解放安慶。中突擊集團則繼續發展攻勢,佔領南陵,殲******軍第留軍大部。

在人民解放軍渡江時,停泊在鎮江附近江面的英國軍刪艘公然炮擊長江北岸的人民解放軍渡江部隊。人民解放軍當即以炮火猛烈還擊,擊傷其旗艦「紫石英」號,后4艘軍艦相繼逃往上海。

為此,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表聲明,嚴正申斥了帝國主義的這一侵略行徑,並要求英、美、法等國在中國的一切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海、領土、領空,表達了中國人民保衛主權的決心。

******集團鑒於江防已全線被突破,部隊有在沿江一線被人民解放軍分害、圍殲的危險,於22日下午倉促部署總退卻,蕪湖以西的部隊向淅贛鐵路沿線撤退,蕪湖以東、常州以西的部隊向杭州方向撤退,常帥以東的部隊向上海方向撤退,企圖在淅贛鐵路沿線和上海地區組織新的防禦。人民解放軍除組織第二梯隊軍繼續渡江外,主力向******軍防禦縱深發展攻勢。

23日,東突擊集團主力相繼解放丹陽、常帥、無錫等城,切斷了寧滬鐵路,爭取了******海軍海防第2艦隊司令林遵率艦艇25艘在南京以東江面和另一部艦艇23艘在鎮江江面起義。第34軍進佔鎮江,第35軍於23日晚進佔******政府所在地南京。

南京的解放,標誌着******蔣介石集團22年的反動統治被****。中突擊集團一部佔領蕪湖,主力渡過青戈江,並在灣汕地區殲******軍第20軍大部和第99軍一部。西突擊集團佔領貴池、青陽等地,殲******軍第8兵團一部。

在第二、第三野戰軍渡江作戰的同時,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和中原軍區部隊佔領武漢以東以西的黃梅、浠水、漢川等地,有力地牽制了白崇禧集團,保障了第二野戰軍渡江作戰的翼側安全。

在郎溪、廣德地區圍殲南逃的******軍,佔領淅贛鐵路人民解放軍渡江成功后,4月22~23日,總前委依據沿江******軍全線南撤的情況,迅速調整進攻部署,令第三野戰軍除以第8兵團部率第34、第35軍擔任鎮江、南京地區的警備任務。

以第10兵團第29軍東進佔領蘇帥並向上海方向警戒外,主力在粟裕統一指揮下分別沿丹陽、金壇、灤陽及太湖西側和南陵、宣城、廣德之線向長興、吳興(今湖帥)地區疾進,完成戰役合圍,殲滅由南京、鎮江、蕪湖地區南逃的******軍,第7兵團並準備奪取杭州。

同時解除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沿江東進的任務,改為與第3、第5兵團並肩向淅贛鐵路沿線挺進,追殲逃敵,控制淅贛鐵路,切斷湯恩伯集團與白崇禧集團的聯繫,保障第三野戰軍作戰的翼側安全,另以第10軍擔任安慶、蕪湖地區的警備任務。

各部隊接到命令后,不顧疲勞,不待重火器和輜重到達,克服陰雨連綿、道路泥濘等困難,向指定地區疾進。4月26日,第9兵團主力通過廣德;第10兵團進抵天王寺、宜興一線,並在灤陽以西、以南地區殲******軍第4、第28、第51軍各一部。

******軍在人民解放軍的多路追擊下,不敢再沿寧杭公路南逃,改由宜興以西山區直下郎溪、廣德,企圖由此突出重圍,直趨杭帥。27日,第10兵團第29軍進佔蘇州。第三野戰軍主力會師吳興,將******軍第4、第28、第45、第51、第66軍等5個軍包圍於郎溪、廣德之間地區,經兩天激戰,將其8萬餘人全部殲滅。

5月3日,第7兵團佔領杭州。第二野戰軍在皖南遊擊隊的策應下,經屯溪、婆源、樂平等地,於5月4~7日相繼佔領淅贛鐵路沿線的貴溪、上饒、衢縣、金華等地,並在追擊作戰中殲******軍第68、第88、第106、第73軍各一部。

在此期間,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和中原軍區部隊,佔領孝感、黃陂,逼近武漢。

攻佔上海,殲滅湯恩伯集團主力,解放武漢、南昌等地郎廣圍殲戰後,湯恩伯集團一部逃往福建,主力8個軍25個師共20餘萬人退守上海,在蔣介石親自部署下繼續頑抗。位於武漢地區的白崇禧集團,除以一部兵力遲滯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渡江外,主力準備南撤湘鄂邊、湘中、湘鄂西地區組織新的防線,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南下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和西進四川。

****中央軍委和總前委依據戰局的發展,決定以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主力向淅江東部和南部進軍,解放淅江省;第8兵團一部兵力繼續擔任南京、鎮江地區警備,並肅清潰散於蘇淅皖邊界地區******軍的任務;第9、第10兵團並指揮第8兵團一部攻取上海。

以第二野戰軍位於淅贛鐵路金華至東鄉段體整,策應第三野戰軍奪取上海,準備對付美、英等國可能的武裝干涉,並以一部兵力向福建北部、江西中部進擊,視機進佔南昌。第四野戰軍於從5月14日武漢以東團風至武穴200多里地段南渡長江,如雷霆之勢進軍江南,16日、17日,相繼解放武漢三鎮。

為求完整地接收中國最大城市上海,避免市區遭受戰火破壞,第三野戰軍決定以第口兵團指揮第20、第27、第30、第31軍,第10兵團指揮第26、第28、第29、第33軍,分別經由浦東、浦西實施鉗形突擊,直插吳冰,截斷敵軍海上退路,迫敵投降。如敵繼續頑抗,則對市區發起攻擊,分害、殲滅全部守敵。5月12日,上海戰役開始。

至22日,將湯恩伯集團主力壓縮到蘇帥河以北地區。經第三野戰軍增調第7兵團第23軍和第8兵團第25軍分別加強第9、第10兵團,該兩兵團於乃日夜向上海守軍發起總攻。各攻擊部隊採取快速勇猛的動作,多路直插市區和寶山、吳冰。為減輕對市區建築物的破壞,盡量不使用重武器。至27日,完全攻佔上海。湯恩伯集團除約5萬人經吳淞口登艦逃跑外,15萬餘人被殲滅。

在此期間,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在淅東、淅南遊擊隊的配合下,解放了寧波、奉化、鎮海(今寧波市北部)、溫州、臨海、黃岩等城市和廣大地區。第二野戰軍一部解放江西省南城和福建省建陽、建配、南平等地;另一部為策應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的渡江作戰,進至江西省豐城、樟樹(今清江)一線,並於22日佔領南昌。

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於5月14日開始舉行漢詩間渡江作戰,從武漢至九江間橫渡長江。15日,爭取了******華中軍政副長官兼第19兵團司令官張輸率2萬餘人在賀勝橋起義,17日解放華中經濟中心武漢「月2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崇明島,至此,渡江戰役結束。

渡江戰役歷時42天,人民解放軍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一舉突破******軍的長江防線,並以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相結合,合圍並殲滅其重兵集團。

此役,人民解放軍傷亡6萬餘人,殲滅******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以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淅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為爾後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重要條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南京憑藉多年的戰功成為了共和國的上將。

(大結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混混抗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混混抗戰
上一章下一章

116 共和國上將(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