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31.養兵養民

第31章 31.養兵養民

報名持續了兩天,劉盆子覺得差不多了,於是下令整編軍隊。這時他已收到了一萬五千石糧食,一千二百引的布匹,大批的銀錢。有許多將領在招兵的價碼之外,又多送了不少金銀珠寶,希望自家的孩子在皇帝手下日子好過一點。

劉盆子全都笑納了,反正兩千個兵也要不少大小頭頭,隨便封賞幾個,也算給這些人面子了。大漢皇帝陛下將賣官鬻爵那一套早早學會了。不過他只想賣小頭頭,各大頭領還要按照資質能力來挑選,否則軍隊的戰鬥力會受到影響。

劉俠卿又幫着尋了一處院落,離皇宮不遠,做為尚衣庫的駐地,擴大到一百餘人的女裁縫隊伍整體都搬到那邊,所有的布匹也存放在那兒。

尚衣庫日夜開工,為羽林軍縫製軍裝,皇帝要求先緊急做出每人一套夏裝,其餘的以後再慢慢做。有上次一百餘套軍裝的製作經驗,這次的速度肯定更快,而且不用每人量體,只按照常用尺碼分成幾個標準號,每個號縫製一定的數量,讓士兵們自行選號。

皇宮一分為二,前院用作糧庫和雜物庫,從前門進出;後院是皇帝起居之地,從後門進出,收來的錢財珍寶也都放在後院,稱為皇帝的內庫。

劉盆子盤算了一下,自己現在的家底兒有兩千大頭兵、一個尚衣庫,一個糧庫、一個武庫、一個內庫。沒幾天的功夫就攢下了這麼大一片家業,他對自己還算比較滿意,可見這皇帝名號要是用好了,還真是大大的有用。

他知道文人的重要性,有心想招攬一些。深井巷本是豪強大戶聚集地,那裏的人大都受過好的教育,前幾天皇帝派人去送糧,為當地饑民救了急,順便招了些人為已所用。

這些文人中有兩個人比較突出,一個是鄭深,四十八歲,學識淵博,是當地很有名望的儒者,被劉盆子徵召為郎;另一個叫羅由,也是大戶人家子弟,只有二十五歲,劉盆子與他交談之後,覺得此人非同尋常,便也征他為郎。

這兩人帶着一眾文人,在羽林軍的招募工作中出了大力。招募工作剛結束,劉盆子又下令,由鄭深主持設立少學,組織人分頭授課,教羽林將士們識字。

至於課本,按照皇帝的指示,越簡單越好,拋掉常用的儒家經典,只教常用字,要求不高,每人先識三百個漢字再說。

在這些文人們看來,這個皇帝一點也不像造反的泥腿子。樊崇等人從不把文人當回事,讓想投效的文人望而卻步,赤眉軍進城之後只知劫掠,使得民怨沸騰。小皇帝卻不同,他不僅重視文人,而且在有了糧食之後,立即下了一道堪稱仁慈的命令:全城賑災。

劉盆子家底兒有限,經不起大手大腳,對於軍民只能分別對待,簡單來說就是厚兵薄民,羽林軍每日三餐,兩干一稀,賑濟民眾只供應兩頓,而且全是稀粥。只要讓百姓吊住命,不至於餓死即可,因為田地早就耕種完畢,只需等到秋收,各家各戶自然就有糧吃了。

賑災之事由鄭深負責,皇帝又派金針巷的錢有做他的副手,由他們自行召集當地人,在縣城東西南北四處定點定時施粥,讓錢有帶着一幫閭巷少年維持賑災秩序。

對於一個軍事愛好者來說,有一支自己的軍隊是極振奮的一件事,也是他前世做夢也夢不到的好事。不管將來如何,現在劉盆子暫時把作昏君的想法扔到了一邊,只想好好經營這支羽林軍,把他們建設成一支真正的強軍。

大漢丞相府,劉俠卿正在向丞相徐宣和大司農楊音彙報皇帝近況。

「真是膽大,一人六石糧六丈布,真敢開這個口!」楊音簡直有點佩服了,「居然還干成了!拉起了一支兩千人的親軍,還榨出了七個營的萬石存糧,難為他怎麼想出來的這麼個主意!」

「這些將軍一直說沒糧沒糧,那這一萬多石糧食是從哪兒來的?這些人,從來都是打自己的小算盤,沒一個為大局着想!」徐宣陰沉着臉。

也難怪他不高興,徐宣曾三番五次向各營調糧,卻屢屢碰壁。沒想到小皇帝一出手,這些人竟爭着搶著送人送糧又送錢。這一對比,顯得他這個丞相......唉,人和人的差距怎麼那麼大呢!

「一萬多石糧,夠兩千羽林軍吃一年了。劉校尉,這樣,你去和陛下商量商量,借點糧食來供大軍食用。」楊音主管全軍錢糧,第一個想法就是如何把這一萬石糧抓到手上。

「大司農,恐怕這個不成……陛下說了,他的宮中錢糧和羽林軍的軍需,還是要大司農按月供給的。」劉俠卿笑得很難看,心道你說得輕巧,人家憑實力忽悠來的糧,憑什麼白白送你?各營的糧你調不來,又來打皇帝的主意,難道小皇帝比各營將軍好說話?還有就是……人家明明是劉將軍,你憑什麼叫人家劉校尉?

楊音有點驚愕,「什麼?如今他可是大財主,還要跟我要錢糧?我這大庫可是要供幾十萬大軍使用的,動一動都是錢!他那兩千個人,守着一萬多石糧,還嫌不夠么?」

「大司農,依我老劉看,還真不一定夠……糧食是不少,可架不住消耗大呀!」劉俠卿伸出手指,一個一個按下去,「兩千羽林軍每天要吃三頓飯,兩頓乾飯,那些半大小子,飯量比大人還大,那可真是拼了命地吃;還有那些裁縫,雖然是女子,可那飯量比男人小不了多少,還有那些個文人,還不如裁縫,裁縫還能做軍裝,可文人除了費糧食還能有什麼用呢?您算算,這些人得吃掉多少粟米?還有,最耗糧的是,全城吃不上飯的百姓如今都吃着陛下的,那可是上萬人!」

「我也聽說了,說全城都在賑災施粥,到底怎麼回事?」徐宣問道。

「這個我知道,從昨天早晨開始,西城金針巷、南城深井巷、還有東城、北城共設了四個粥點,早晚兩次放食。我巡視時路過,每一處都插著黃旗,現場真是人山人海,好像全城百姓都來了。開始時我嚇了一跳,以為暴民鬧事,結果是虛驚一場。人雖然多,還算守秩序,誰要插隊搗亂,立馬就有人來管,輕則呵斥,重則鞭打,把那些人都收拾得服服貼貼的。」

楊音嘆氣道:「原本我總覺得陛下孩子氣,不免有些胡鬧,可依此事來看,陛下確實是天性淳良,行事有度,唉……是個好孩子。」

徐宣皺着眉頭說道:「前次收稅糧,如今又施粥,咱們這位陛下心思變得快呀!他要養百姓......旁人雖然稱我們是赤眉軍,說到底也是百姓,陛下若是能養咱們自己的百姓,則數十萬人以死報之,若是養鄭縣百姓,恐怕這錢糧都要打水漂啦!可惜,可惜!如此養法,任他有多少糧也不夠,百姓勉不了還是餓死。」

楊音臉上有些泛紅,「那可說不定,如今山野皆有可食之物,佐以粥食,足可維生,再過兩個月秋糧熟了,百姓也有糧可吃了。此次七營劫掠太過,致使百姓無食,這也算是陛下替他們還了欠的債吧!」

徐宣看了他一眼,緩緩道:「再過兩月......恐怕我軍軍糧也所剩無幾了。」下半句他沒說出來,不過楊音懂他的意思,沒有軍糧,那還得搶唄,說到底倒霉的還是百姓。

楊音嘆了口氣,「但願能早早打下長安,長安城豪富,到時何愁無糧?」

徐宣道:「大司農,依你看,皇宮和羽林軍所需錢糧,咱們給還是不給?」

「宮室之用,自當公中供給,可這養軍之費,依我看,莫不如參照諸營之法,除大戰之時外,皆自行籌措。反正陛下有一萬多石糧,實在沒糧可以再招兵嘛,我倒想看看,陛下還有什麼高招,莫非他能變出糧食不成?」

「好,就依大司農,糧食就這麼多,是養兵還是養民,讓陛下自己掂量吧!」七營的糧食徐宣多次要而不得,被劉盆子輕而易舉拿在手裏,徐宣也沒臉去找他討要,只好眼看着這大塊肥肉被小皇帝整個吞下。

在回去的路上,劉俠卿遇到了劉孝,前西安侯就像後世某些把馬路當成自家客廳的人一樣,突然就出現在牛馬將軍的馬前,險些釀成一起碰瓷式交通事故。

「劉兄,劉兄!欲往何處去?」劉孝扯住劉俠卿的腿,一聲聲地喚著,那個親熱的樣子,好像是女人見到自己好不容易回家的丈夫。

劉俠卿無奈下馬,滿面帶笑地寒暄著:「我老劉還能去哪兒?這不是剛從丞相那兒過來,趕着回去伺候陛下嘛!」

「陛下如今賑災餉民,百姓無不感恩戴德,我聽了真是忍不住要流眼淚,這樣的仁德之主,真是自古難遇啊!」劉孝臉上的肌肉抽動着,一副憂國憂民的架勢。

「可不是,我老劉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好的皇帝,這也是咱們的造化,能遇到當今陛下。」

劉孝肚子裏冷笑,赤眉軍從來缺糧,徐宣已被糧食愁白了頭,如今剛能吃幾天飽飯,這個敗家的劉盆子卻拿軍糧去喂那些賤民,徐宣不氣死才怪。

他肚裏嘀咕,嘴上卻說道:「不忍見黎民受苦,撥軍糧而使百姓飽腹,足可稱之為仁,想必丞相和大司農也對陛下讚譽有加吧!」

「那是!不只是丞相和大司農,只要是長了心的,誰聽了這事兒不得贊一聲仁德之主?」劉俠卿驕傲得好像是自己被誇獎了一般。

劉孝臉色一變,丹田裏升起一股怒氣。他媽的,還講不講理了?他去深井巷劫掠是為大軍籌糧,英明之主,現在送糧又是為百姓解困,仁德之主,不管咋樣,他劉盆子就是好,沒毛病是吧!

劉孝憋著一股火看着牛馬將軍離去,轉身就往深井巷方向走,奶奶的,老子也喝粥去,白給的粥誰不喝,不喝是傻子!讓他有糧!我讓他仁德!

剛走出兩步,忽覺身子一熱,一種熟悉的疼痛自一個熟悉的位置襲來,劉孝雙手護腚,欲哭無淚……這痔瘡是沒個好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牛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牛吏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章 31.養兵養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