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102.主力偏師

第103章 102.主力偏師

一隻數千人的軍隊行進在山野小路上,蜿蜒向前,彷彿一隻移動的手臂,指向前方遠遠的城郭。

屯騎校尉孫易坐在馬上,眺望着遠處的原野,用馬鞭遙遙指道:「那是什麼地方?」

「回稟校尉,前方是下邽縣城。」

大塊頭娘炮孟憤是龍驤營屯騎校尉部一曲曲長公孫準的副手,到了他這個級別,行軍時完全可以騎馬了,但此時他卻推著輛弩車行進在小路上,一路不停地喊著:「當心,不要碰了人家的大寶貝!」

他所說的大寶貝就是隊中唯一的大黃三連弩了,鄭縣武庫里總共只有兩具,後來在駐馬坡之戰中又繳獲了三具,全軍一共五具,屯騎校尉部中只有一具。這可是孟憤的大寶貝,磕不得碰不得,從來不捨得交給別人,便是行軍也是自已推著。

他放下了弩車,直起了腰,將碩大的大腳前伸,努著嘴道:「連着走了兩天小路,人家的腳都起泡了,這下總算可以進城歇歇了。」

孫易道:「怎麼?還在為走不了大路生氣?」

「我不生氣,我生什麼氣?人家臨沂營是大營,當然要走大路,咱們龍驤營雖然是皇帝親軍,可是是小營,小營就得走小路。」孟憤說着不生氣,厚嘴唇卻不由自主撅上了天,嗓門也不知不覺地高了起來。

身邊的士兵聽了,個個面露不平之色,要不是軍紀嚴明,早就有人跳起來大罵了。

說起這事兒就讓人窩火,大軍出發前,臨沂將軍賀長年派人來知會孫易,使者說道:「臨沂將軍命屯騎校尉在臨沂營之後半日出發,為臨沂營之踵軍。」

孫易回答道:「我得到的旨意是即刻出發,為大軍興軍前鋒,沒有為別營踵軍的道理,陛下也沒有命令我軍受臨沂將軍節制,故臨沂將軍的要求,孫某不能滿足。」

使者被打發回去不久又回來了,還是那副趾高氣揚的派頭,說道:「臨沂將軍有令,臨沂營有萬五千人,孫校尉有五千人,為免兩軍同路擁擠,貽誤軍機,應分道而行,臨沂營為主力,沿大路前行,龍驤營為偏師,應走小路。」

使者話音剛落,突然哎呀一聲,腦袋向後一仰,差點摔了個跟頭,剛才還算整齊的髮髻零亂地散落下來,蓬亂的髮髻上端端正正地插著一枝箭。

一曲曲長公孫准放下手中的弓,面不改色地道:「要是你再說一聲臨沂將軍有令,或者再說我軍是偏師,這箭便會向下半尺,射進你的嘴裏!」

使者嚇得臉都白了,一句話也沒再多說,掉頭就跑,回去向臨沂將軍復命去了。

公孫曲長的神箭讓人拍手稱快,可是令大家沮喪的是,孫校尉依舊帶隊走上了西進的小路。

向西通往長安的大道是漢時的「國道」,黃土路面,寬闊平坦,十人并行毫無壓力,若是龍驤營走在這種路面上,必定會走出整齊的隊列,顯出羽林軍的軍威。

可是就像世上好白菜大多被豬拱了一樣,這麼好的路卻被臨沂營糟蹋了。

這是典型的赤眉軍搬家式行軍,將士們拖家帶口,大包小裹,路上是各種車輛,騾車、馬車、單人推的鹿車,什麼車都有,彷彿後世的車展,車上面堆著小山似的行李,坐在高高的行李上抱着孩子的女人便成了車模。

人們一路吆喝着,讓前面的人讓路,不時有人不小心磕碰到了,便開始互相謾罵,大打出手,行軍的速度自是不用提了。

最前面是數千青壯開路,個個拿着武器,敞着上衣,露出這些天趴在營里吃喝出來的肥肉,他們走路都是橫著膀子亂晃,完全不成隊列,不像是軍隊行軍,倒像是地痞流氓相約去打群架。

這副軍容讓龍驤營將士鄙夷不止,可不管怎麼說,人家走的是大路,比他們走的荒野小路強得太多了。

小路十分狹窄,或者根本沒什麼道路,地面坑窪不平,雜草從生,將士們經常要下來拉馬推車,這在酷熱的夏天尤其耗費體力,自從上路,將士們身上的汗就沒幹過。

尤其是孟憤,一路推着他的大寶貝,即便在大路上這也是個力氣活,更別說在這坑坑窪窪的小路上。

孟大娘子氣得要命,時不時地向著馬上的孫校尉翻幾個白眼,再莫名其妙地嬌哼幾聲,以表達他的不滿。這種溫柔的表達毫無作用,受到了孫校尉完全的忽視。

將士們心中都有怨氣,又懾于軍紀,不敢公開反抗,只能偷偷地抱怨。

唯有公孫准一直在埋頭走路,從來沒有表達過一絲一毫的不滿,好像受了曲長的感染,他的部下也都默然無語,保持着嚴整的軍姿。

孟憤不敢違抗校尉的命令,卻對着公孫准抱怨,可對於公孫曲長這種悶騷的貨來說,對他說話比對着一個樹洞強不了多少。得不到回應的孟大娘子嬌嗔不已,不過等他說到第四遍時,公孫准終於開口了,「我等是行軍,不是遊玩,行軍打仗,什麼路走不得?你就當這是山間拉練吧!」

羽林軍訓練時經常搞山中拉練,那是每個羽林郎的噩夢。山路比這種小路還要崎嶇難行,極為耗費體力,每次拉練都把大家累得夠嗆。

可讓將士們不平的不只是路況,更是心理上的不平衡,被臨沂營如此欺壓,卻絲毫也不反抗,所有人都感覺心理受到了傷害,連喘氣都覺得不太順暢。

不過任他們怎麼說怎麼想,孫易卻都當作沒看見。

他出來之前,皇帝對他有過交待,為大軍開路乾的是臟活累活,要預先清除路上遇到的敵人,排除可能遇到的障礙,萬事以穩妥為先。一路上要注意樹立漢軍的形象,安撫百姓,爭取潛在的支持力量,行軍時盡量避開快要成熟的莊稼,現在少踩壞一點,以後他們就能多吃一點。

皇帝陛下關注糧食問題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以至於劉彪背地裏總是叫他「屯田皇帝」,羽林軍將領雖然對皇帝忠心不二,可是對於種田大多有些不以為然,幾次的籌糧經歷讓他們產生了糧食很容易得到的錯覺。實在沒吃的了,就再打幾座塢壁,多打打豪強的秋風好了。

孫易卻對皇帝的做法十分贊同,百姓是大漢的根,糧食是百姓的命。要不是沒糧,他也不會離開濮陽老家,跟着一群強盜大老遠地跑到關中來。

至於兩軍并行,這是很尋常的操作,兩軍保持一定距離,齊頭並進,有利於在更大的範圍內搜索並發現潛在敵人。他們這個前鋒並不追求行軍速度,又不是前方戰事吃緊,需要增援,兩支軍隊按照正常速度推過去就是。

臨沂營人多,正常來說也應該讓他們走大路,以他們搬家似的行軍方式,要是走小路不一定得踩壞多少莊稼。再說了,大路上遇到敵軍的概率要遠遠高過小路,臨沂將軍搶了大路佔了便宜,說不定是搶了那些臟活累活。

孫易壓着隊伍,專往野地里走,盡量避開農田,與大路保持十餘里的距離,一路上遇到了坑坑窪窪,就讓士兵們簡單地填埋一下,為後續大軍平整路面。

果不出他所料,第一天的黃昏時分,臨沂營遇到了第一支敵軍,只有數百人,被他們打群架似地一擁而上就沖得七零八落,戰鬥持續了不到一刻鐘,臨沂營損折了七八個士兵。賀長年派人來耀武揚威一番,說是取得了一場「大捷」。

孫易預計,隨着戰場越來越近,臨沂將軍還會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大捷」,積少成多,恐怕也要有上百的傷亡。賀長年不在乎士卒的性命,孫易可捨不得,一百傷亡也是傷亡,龍驤營的每一個士卒都是他辛苦訓練出來的精兵,也是朝夕相處的兄弟,最好一個也不要損失。

行軍的第二天到了下邽縣城,離城二十里,賀長年便派了人過來,使者再不敢說臨沂將軍有令,而是客氣地說道:「城內狹小,臨沂將軍的意思是我臨沂營大軍入城,請孫校尉在城外駐紮。」

這句話像是捅了馬蜂窩,將領們憋了一肚子的氣,此時都發了出來,幾個人跳起來要揍使者,孟大娘子更是扭著身子上前,想來個老鷹抓小雞,卻被孫易制止了。

孫校尉道:「你回去告訴臨沂將軍,就依他說的,龍驤營今晚在城外駐紮。」

這句話一出口,把孟大娘子氣得蘭花指都顫抖了,指著自己的上司:「你,你……」

孫易道:「孟憤,你想違抗軍令嗎?」

孟憤一跺腳,「你,你說的都對,末將遵令好了啦!」

羽林軍令行禁止,就算有再大的怨氣,將領們也不敢抗命,只好在城北十里選定營址,立柵欄,埋鍋造飯,準備紮營過夜。

只是過一夜,並不需要深挖壕溝、不設重柵,可這畢竟離戰場不遠,該有的防護措施還是要有的,士卒們忙亂了一陣子,將營盤扎定,正好飯也做好了。

等到大家端著熱騰騰的米飯,剛吃了幾口,忽然有斥候來報:「下邽城中有敵軍,臨沂營正在攻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牛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牛吏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3章 102.主力偏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