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183.太學學士

第184章 183.太學學士

鄭深回京幾天後,便開始張羅恢復太學,太學名義校長是英明神武的大漢建世皇帝陛下,執行副校長是尚書令鄭深,朝中的博士和一些請來的著名學者負責教授。

太學是國家的最高學府,向來是朝廷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有漢以來,出身太學的官員數不勝數,一個朝廷官員,要是沒有過太學的學習經歷,簡直有點說不出口。

故此,太學一出,立即引起貴族豪強的興趣,大家都意識到,躋身於新朝廷官員階層的機會來了。

但是一見到太學的入學條件,很多人都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原本太學的入學條件是由朝廷規定,一定品級以上的官員子弟,或者是郡縣推薦的賢良才能入學,入學之後一應學雜費都由官府供給,學生只需要負擔自己的生活費即可。

可這次太學的入學居然沒有條件,即不需推薦,不用選拔。只有一條硬性要求,那就是每個太學生要自己負擔學雜費,交納錢糧。

每個太學學生,入學時都需要交糧兩百石,這是新生的入校費,除此之外,還需要每半年為一學期,每學期交一次學費,學費為錢十萬,糧二十石。

這個招生條件一出來,一片嘩然,關中士人都覺得將培養國家人才與錢糧赤裸裸地聯繫在一起,讓人感覺太不舒服了。

可是等到見到隨旨而來的一篇文才斐然,氣勢懾人的《太學招生賦》,便全都默然了。

這篇賦由當代賦學大家,博士馮衍所做,他先是盛讚了當今皇帝的德行,說他愛民如子,求賢若渴,親自指示要興太學、郡學,為國家陪養後備人才。之後又旁徵博引,懷古思今,講述了國家教書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勵學子要積極入太學,多長本事,為將來的國家建設出力。

馮衍還專門就學費之事寫了大段的文字,開頭便是引用了論語里的話:「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說明作為聖人的孔子從來都是收學費的,官辦的太學當然也需要費用。當今皇帝陛下免了天下的稅賦,但依舊保護你們,為百姓創造一個太平之世,你們本來就於國家沒有貢獻,如今要送你們的子弟去讀書,難道還要陛下出錢來養嗎?再者說了,太學時平時負責教授的都是俸祿六百石的博士,太學還會請俸祿千石、兩千石、一萬石的朝中重臣輪流來講課,甚至皇帝陛下都說要常去太學,與學生們交流。他們的身價一個比一個高,難道不需要高額束修嗎?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個學費已經是打折優惠了,太學名額有限,過了新年就要開學了,欲報名請從速。

馮衍的賦才氣逼人,說理性極強,許多人看了居然生出愧疚之感,自己真是混蛋啊,剛才居然還質疑太學收費,太學這收費很便宜了好吧!

皇帝陛下自從入長安之後,胃口已經水漲船高,有許多豪強進城貢獻,都見不到皇帝一面,除非那些出手豪闊的大手筆,才能偶然引起陛下的注意,如一個茂陵的張姓豪強,宰牛擔羊,帶着家兵,拉着糧食,奉錢數百萬,又走了楊延壽的門路,才算是入了皇帝的眼,為自己的兒子弄到了一個比三百石的郎中位置。

現在不是在鄭縣的時候了,六石糧六丈布就能讓家中子弟成為皇帝的羽林郎,如今的羽林郎價碼漲了十倍百倍,要想進去光有錢不夠,必須還要有門路。

因此,這太學生雖然不是官員,僅僅是個國家的人才庫,便讓許多土豪動了心,畢竟這裏面的教授至少一半是朝廷命官,學生們入學之後能得到最好的教育,甚至有機會接觸高官,更有甚者,有可能還會見到陛下,若是入了陛下青眼,入朝為官,對家族的好處是極大的。

這麼好的事還不需要走門路,交錢就上,這樣的機會,這樣的價格貴嗎?一點也不!

於是,太學的報名工作就是意想之中的火爆了,沒幾天的功夫,就報了上千人,一時騾馬車輛絡繹不絕,紛紛向長安城運送糧食,各地學生的報名糧源源不斷地運到長安的官倉之中。

等到開學時,太學已招收新生三千餘人,京兆長安附近大大小小的豪強,凡是經濟實力足夠的,幾乎都把子弟送了過來,有的一家送了好幾個子弟,足足帶了一個車隊來長安上學。

這一次招生讓皇帝陛下的官倉之中增加了幾十萬石糧食。而郡里也有樣學樣,陸續建立郡學,當然學費比起太學低了許多,不過也使郡中府庫充實了不少。

這是皇帝與鄭深研究制定的教育致富的路徑,與小皇帝在鄭縣招兵的路數如出一轍,充分利用了世人望子成龍的心理,狠狠地宰了學生家長一刀。

除了教育致富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充實府庫的法子,如賜建石闕,也受到豪強的歡迎,朝廷鼓勵民間向朝廷捐獻錢糧,如捐獻達到一定的數量,便授予其「高賢」稱號,以後郡縣長官每年要定期上門拜訪慰問,並且由官府授權其建造石闕,以表彰其為國貢獻的功績,使之傳於後世。

如果貢獻的糧食達到一千五百石,皇帝陛下會親自下旨,賜其建造石闕,相當于勒石記功。

與此同時,民間自行建造石闕的行為被禁止,這種旌表的方式被官方壟斷,需要官府授權方可施行。

這種方式極其受大商巨賈的歡迎,商人在漢朝地位低下,雖然家資巨萬,但是社會地位並不高,時常遭到官府的歧視,賜建石闕法一出台,便有許多大商向朝廷捐獻,金額巨萬,都受到皇帝親自賜建石闕,賜號「高賢」。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當然也有人不以為然。

京兆杜陵豪強陳太公,有良田數百頃,家資巨萬,聽說了賜建石闕法,嗤之以鼻,說道:「這不過是朝廷斂財之法,一個石闕有什麼用?」

面對其兒子要入太學的請求,陳太公也不置可否,說道:「家中自有名師,足夠教授爾等,花費不足太學學費之一成,何必非要入太學讀書?」

他的兒子們當面不敢頂撞,背後卻都偷偷地叫他「老榆木疙瘩」。

陳太公憑經商致巨富,有頭腦,擅算計,自認絕不會被皇帝和官府的花招騙到。

他每天只在自己家的豪宅之中養尊處優,絲毫不為外界風波所動。

直到有一天,聽到家人議論,說是鄰村的高太公,因為捐獻了五百石糧,得到郡中賜建石闕,尊其為「高賢」。

當天縣令親自登門慰問,官差來了不少,有鑼鼓隊吹吹打打,好不熱鬧,村中的里正也跟着臉上有光,對高太公愈發看重,這時縣令說了句話:「既然貴地有高太公這樣的高賢,何不索性改名為高村,這名稱流之後世,使後人皆知高氏世代為本地之高賢大德。」

縣令發話了,里正立即附合,當即將其所住之村命名為高村,高氏一個原本的商戶竟好像成了當地名門,每日上門拜訪之人絡繹不絕。

高太公一見,覺得這事也不錯,說道:「莫不如我再多捐些錢糧,將這鄉更名為高鄉,豈不更好?」

眾人一聽齊聲附和,高太公便準備錢糧,又要貢獻。

陳太公聽了這事,突然一改往日的淡定上,拍案大怒道:「想那高家,從前不過是我家的夥計,背主單幹,掙了些錢,此時竟如此囂張,竟要騎到舊主家頭上去?這好好的鄉為什麼非要叫高鄉?要改也該叫陳鄉!」

陳太公當即去尋鄉三老理論,鄉三老說人家出了錢,他也沒有法子,唯一的法子是陳太公也出錢糧,兩人較量一下,這個鄉的名稱由他們貢獻多寡來定。

高太公已有了高村,對於高鄉是有則更好,無則也可接受,陳太公卻是勢在必得,當即表示要捐獻糧食兩千石,條件只有一個:將這鄉改名為陳鄉。

當時各鄉都在推行捐獻,互相攀比,縣令也以各鄉捐獻來稱量鄉里的政績,鄉三老正為比不過別的鄉而煩惱,聽陳太公一說,當即大喜,立刻應承下來。

兩千石糧食雖然不少,對於家資巨萬的陳太公來說,卻也不是件了不得的事,他家的田都是畝產五石以上的良田,光地里每年的產出就不下兩千石,何況他家的主業是經商。

沒幾天的功夫,陳太公準備好了糧食,一直接入長安城,交到府庫,京兆尹親自登了陳家的門,稱其為「高賢」,並帶來皇帝的聖旨,為陳太公賜建石闕,並將鄉名改為陳鄉。

陳太公心裏別提有多痛快,雖然花了許多錢糧,可錢糧就是用來花的,留着也吃不了喝不了,還不如物盡其用,為他們陳家搏取更高的社會地位。

石闕建成后,陳太公又準備錢糧,要送他的兩個兒子進入太學學習。

「你們去了不要逃學,莫要玩鬧,要好好讀書,爭取得陛下青睞,做皇帝的貼身近臣,將來飛黃騰達,那麼我們陳家就當真要改頭換面了。」

兩個兒子點頭稱是,帶着父親的殷殷囑託,趕着糧車進了長安城,開始了他們的太學生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牛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牛吏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4章 183.太學學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