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99.夢中說夢

第99章 99.夢中說夢

徐宣、楊音聽了一節戰略軍事課程,都有些目瞪口呆。

也怪不得他們吃驚,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一直都是放牛為生,沒離開過赤眉軍,卻把地圖擺得清清楚楚,軍事戰略講得頭頭是道。他哪來的這番見識?如何做到心知天下大勢?

赤眉軍首領講戰略不行,大勢更是不懂,可都是戰場上的老司機,從東海到關中,這一路過來何止萬里,小皇帝說的對不對,他們心裏是很清楚的。

這一陣子劉盆子鬧得很歡,從無到有折騰出了自己的一股勢力,兩個人也暗自承認皇帝聰明能幹,可是他們還是沒想到,皇帝不只是有本事,而且是有大本事、大志向,他不只是盯着鄭縣,甚至不滿足於長安,而是整個關中,甚至窺視着全天下。

徐宣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您一向在軍中……牧牛,是如何知道關中地理,又如何得知天下大勢的?」

楊音道:「陛下莫非招攬到了什麼了不得的人才,得到了高人指點?」

劉盆子微微一笑,說道:「朕確實得到了指點,卻不是這世上的高人。」

他微笑地看着面前兩個人吃驚的表情,稍停了停才說道:「不瞞二卿,朕當初從山上滾落,生死懸於一線,一縷殘念悠悠,無所歸依,忽地便見到一人,頭戴王冠,身穿錦袍,英姿勃發,渾身上下透著一股王霸之氣。朕便問他的來歷,那人言道,他乃是朕的先祖,大漢之城陽景王,朕忙跪拜於地,請其指點迷津。先祖言道,當年他本當為大漢之皇帝,奈何時運未到,失之交臂。但吾之一系漢家血脈本當有天下,雖幾世屈居侯位,但天命終不能改,卻不想應到了朕的身上。」

楊音眼睛瞪得溜圓,失口道:「果真如此?」

徐宣立刻說道:「天命之事,陛下豈能妄言?」

對剿滅諸呂、興復漢室立過大功的朱虛侯劉章,青州人一向為他鳴不平,認為他當時應該成為天子,即便後來受封為城陽景王,依舊是受了委屈。百姓對其抱以同情之心,以致於後來奉之為神,累世祭祀,城陽景王的廟宇到處都是。

這麼多年流傳下來,對神的信仰和敬畏已是根深蒂固。劉盆子一拿這個說事兒,立即顯得格外真實,一開口便讓徐楊二人信了三分。

「先祖要朕順天意而為,勿失良機。朕先還不願為帝,奈何此事早有定數,朕不敢違逆天命,因此清醒之後,便離了牛馬廄,搬至行宮,行皇帝之事,之後或許是得了先祖庇佑,諸事皆順。其實,開始時朕也有些半信半疑,此事亦真亦幻,不知真假,或許只是朕心有所感,作了個夢而已,不過從那之後,朕便自覺變了個人一般,胸中忽然有了諸般韜略,天下大勢,彷彿自動進了這裏。」劉盆子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朕曾反覆思量,卻越想越是糊塗,對此事記得也不太真切,好像是有過又好像是沒有,因此十分苦惱。大概這是我思念先祖,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湊巧而已。卿等皆有識之士,你們說此事……可能當真?」劉盆子滿臉的疑惑,帶着幾分苦惱。

這才是最高級的撒謊吹牛B,這些神秘之事,必須要帶着層紗,亦真亦假,似夢似幻,若是說得太確定反而顯得失真,讓人懷疑,現在皇帝陛下一臉疑惑,好像自己也頗為懷疑,立時便顯得此事十分地可信。

二人立即避席跪拜,楊音道:「請陛下慎言,莫使神明不快。天命之事,當然是真,焉能疑慮?」

徐宣道:「陛下順天應命,實乃真命之主,臣等漂泊四海,無所歸依,得遇陛下,實乃平生幸事,臣等願追隨陛下建功立業,唯陛下馬首是瞻。」

皇帝扶起他們,說道:「君臣同心,何愁大事不成。」

楊音小心問道:「陛下,城陽景王可還有別的話?」

皇帝道:「先祖感念百姓香火之情,叮囑朕善待天下百姓,並曾說過,漢室名為復興,實不下於開國之功,須各位良臣輔弼,功不止於封侯,當為重臣設廟,使其永享奉祀。」

這個餅畫得太大了,以樊崇、徐宣等人的地位,劉盆子入長安坐穩皇位之後,封侯是必須的,搞不好還得封王,這些都不會太出人意料,但是設廟祭奠這個就有些超乎想像了,古人迷信,極為重視死後待遇,能讓自己死後入廟,永享香火,那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劉盆子不信徐宣和楊音會毫不動心。

託夢這一出是他臨時想出來忽悠人的,沒想到卻相當有效,徐宣和楊音都有些信了,因為不如此,便不能解釋那個原本上不得枱面的小皇帝為何突然發生巨大變化,有了種種超人的才能。

做夢這事兒誰也無法辨別真偽,以古人的迷信,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他們信神信祖宗,誰也不會拿自己的先人來胡亂說事兒。哪裏想得到劉盆子是個不信鬼神、不信祖宗的現代人,這些瞎話他說出來毫無壓力。

他隨口說了個夢,勉強把自己穿越這事兒圓上了。

劉盆子想起軍中有一個號稱靈驗的巫祝,據說是他把自己的魂叫回來的。他決定以後要把這個人帶在身邊,有事時拿出來利用一下。

忽悠住了這兩人,其餘的事便可以商量了,兩人看向他的眼神都敬畏了許多,對於皇帝的建議開始慎重考慮。

楊音當即表示贊成皇帝關於守住函谷關、東窺洛陽的戰略,並且提供了一個極有價值的情報。

當初赤眉軍進入關中的時候是兵分兩路,樊崇、逄安走武關,自南向北,徐宣和楊音走陸渾關,自東向西通過狹長的崤函道,兩路兵馬在弘農會合。

徐楊一路在行進到陸渾關時,有一萬多名士卒不願再向西,而是想找機會掉頭向東,回到青州家鄉,這些人由一個姓武的從事率領,自願留在了陸渾關。還有一些暫時不能行動的傷兵,也沒有隨大軍西進,楊音粗略估算,赤眉軍留在陸渾關的人數將近兩萬。

武從事是楊音的老部下,但是大部隊西進以來,陸渾關孤懸關外,也不知他此時是東去了,還是依舊留在當地。楊音是個實在人,立即表示要派人隨夏陽一道東去,聯絡武從事,命他歸入征東將軍麾下,若是這事兒能成,平空多了兩萬部下,對夏陽來說會是極大的助力。

這是個意外的驚喜,夏陽若能一路向東,收羅西進時掉隊的赤眉軍卒,不斷壯大自已,然後守住關中門戶函谷關,派人聯絡陸渾關的武從事,雙方互為犄角,站穩腳跟後進圖宜陽,那會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局面。

楊音還提到京師倉中有一部分種子,可用於屯田,劉盆子大喜過望,本來他還想通過孫八達外購一些種子,但是現在道路不通,暫時無法貿易,如果京師倉能提供良種,自然是雪中送炭。

但作為大司農,楊音還是擔心京師倉糧食不足。

皇帝立即承諾,收到多少種子,便會以兩倍之數的糧食回補京師倉,這下楊音高興了,連方才暗暗嫌他多嘴的徐宣也滿意了。種子在赤眉軍倉中就和糧食一樣,說吃就吃,能換來兩倍的糧食當然是划算的。

可最划算的還是皇帝陛下,因為在市場上種子往往比糧食貴上幾倍,他用兩倍價錢換得,已經是佔了大便宜,所以必須把這事兒立即定下來,免得日後再有反覆。

對於夏陽弘農太守的任命,徐宣一直有些抵觸,以他原來的心思,是絕對不會讓夏陽進入弘農縣城的。可皇帝的夢一說出來,徐宣也不敢太過違逆他了。而且弘農的兩個營已多次請求西進,想去富庶的大長安撈些油水,徐宣一直不允,以至於兩個將軍都表示不滿。

此時皇帝一開口,徐宣就坡下驢,也做出了姿態,請求陛下將弘農兩營調離弘農縣,並立即提議讓這兩營進至華陰,守護京師倉,皇帝明白這是個交換,立即允諾。

徐宣這一手表示他仍舊有所保留,雖然讓出了弘農縣,卻還是將華陰握在手裏,相當於讓夏陽突前去抵擋關東的兵鋒,而他則控制夏陽身後的京師倉,把糧草握在自已手中,相當於握著夏陽軍隊的命脈。

皇帝立即表示東征軍的糧食要京師倉來提供,你讓馬兒跑,也得讓馬兒吃草吧?徐宣說了半天糧草不足之類的廢話,最後在一番遮遮掩掩的討價還價之後,同意為征東將軍提供三萬石軍糧。

皇帝對此大體滿意,有這三萬石軍糧,再薅一薅弘農郡豪強的羊毛,夏陽可以撐上好一陣子了。皇帝希望他能撐到自己徹底掌握赤眉軍,樊崇、徐宣等人再不敢跟他討價還價的時候。等到那時京師倉都是他的,夏陽再不用擔心被人掐斷糧食供應。

至此東線基本安排妥當,至於南面武關一線,當時並未留人防守,不知現在境況如何,劉盆子暗罵樊崇短視,毫無長遠打算,卻也因覺得路遠難行,糧草無法運送而暫時作罷,況且在他的印象中,赤眉軍佔據長安之後,並沒有在武關一線受到過什麼攻擊。

三個人談到半夜才散,小皇帝回到宮中的時候,劉茂和羅由還在等他,皇帝只打着哈欠說了聲:「丞相府的羊肉真好吃。」便鑽進屋裏呼呼大睡去了。

丞相徐宣沒那麼心大,在皇帝走後久久睡不着覺,琢磨著皇帝說過的每一句話,尤其是最後,當楊音問他:「陛下,如何守長安您說清楚了,那麼如何才能攻下長安呢?」小皇帝只說了一句:「等朕親征長安,卿等便知!」

徐宣心道:「若真能如他所言,兩月內進入長安,恐怕這個城陽景王託夢之說便是確有其事,我當傾心投效,奉他為真正的大漢之主。」

他已經忘記了,僅僅在半天之前,他還下決心要慫恿著樊崇換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牛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牛吏
上一章下一章

第99章 99.夢中說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