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土蕃坐上賓

第259章 土蕃坐上賓

雖然,憲宗再次拒絕了會談,但他也相應的釋放出了善意,下令釋放吐蕃俘虜17人回蕃。吐蕃這邊也跟着投桃報李,於次年8月釋放包括僧人在內的450人回唐。[11]

隨即吐蕃再度加碼,這次他們可是撈乾的了,拿出的誘餌是安樂(寧夏中寧縣)、秦(甘肅天水)、原(甘肅鎮原縣)三州。

安樂州地處靈州(寧夏靈武)的南部,是唐朝朔方軍渡黃河南下的必經之路;

原州處於隴山上隴道之要衝,直接威脅隴山防線的戰略支撐點慶州(慶陽縣)和涇州(涇源縣);

秦州地處沿渭河東進之要衝,擁有秦州唐軍便可依託隴坻的大震關(甘肅清水東北),構建可靠的防線。

這三個戰略性節點被吐蕃佔據后,唐朝一直耿耿於懷,只是限于軍事力量不足,雖多次嘗試但始終未能奪回。

現在吐蕃願意交還三州表明誠意,迅速就勾起唐朝的興趣。

但餡餅吃到嘴裏不是那麼容易的,交還三州的動議在吐蕃國內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尤其是吐蕃河攏邊疆節度大使們堅決反對。

時任蕃相兼沙州都元帥尚綺心兒跳出來表示,「此三州非創侵襲,不可割屬大唐來」[12]。面對群情激奮的將領,吐蕃贊普赤德松贊和僧相(缽闡布)娘定埃增似乎也有後撤的意圖。

元和四年(809年),吐蕃使臣論與勃藏訪唐時,便開始顧左右而言他,只是催促唐朝儘快舉行會盟大典。

為此唐使徐復回訪時,帶去了一封由白居易代筆,署名為憲宗的書信。這封發給吐蕃二號人物缽闡布(僧相)的信中直言不諱的指出,「之前商議交還三州之事,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但這次來的蕃使卻不再談論此事(已具前書,非不周細,及省來表,似未指明)。

如果想要會談合盟,須重新劃定疆界,現在兩國談了幾年,只要吐蕃交還三州馬上就可以開始下一步工作(必欲復修信誓,即須重畫封疆,雖兩國盟約之言,積年未定,但三州交割之後,克日可期)。

兩國會盟和好不僅僅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志向,怎能不努力完成呢?(朕之衷情,卿之志願,俱在於此,豈不勉歟?)」

在這封信里直接駁斥了他「此三州非創侵襲,不可割屬大唐來」的言論,說道「三州本就不是吐蕃領土,如果不是『侵襲』,又是從何而來?現在不過是物歸原主,又怎能說是『割屬』?(且此本不屬蕃,豈非侵襲所得,今是卻歸舊管,何引割屬為詞?)」。

會盟之前的重定疆界,必須以歸還三州之後的邊界為準,否則兩國邊境如何界定?(若議修盟,即須重定封疆,先歸三郡。若三郡未復,兩界未分,即是未定封疆,憑何以為要約?)[14]

即便白居易在信中曉之以理,又誘之以利,吐蕃依舊在元和五年(810年)表示,不能接受唐朝以歸還三州作為會盟的先決條件,自此雙方會盟的提議正式擱淺。

唐朝之所以一口咬定必須首先歸還三州,除了先落袋為安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曾被吐蕃忽悠瘸過。

德宗初期,李適(唐德宗)因做太子時與回紇有舊仇,一心想聯合吐蕃共同對付回紇。結果被尚結贊以歸還鹽、夏二州為誘餌,約在平涼川(甘肅平涼附近)舉行會盟大典。

當時,深諳邊事的邠寧節度使韓游瑰曾上書直言,「吐蕃強而求盟,必然有詐」(吐蕃弱則求盟,強則入寇,今深入塞內而求盟,此必詐也!)[15],中唐名將李晟也認為「戎狄無信,不如擊之」。

但李適拒不納言,被吐蕃軍隊在平涼川劫盟使、殺唐臣,這不但成了李適一生的恥辱,也讓後世唐朝君臣心有岌岌。

因此,在這次談和之前,白居易就曾撰文警告憲宗李純,別高興的太早

等到唐庭君臣發現,吐蕃已有三心二意之時(今者贊普來意,欲以再審此言)[17],平涼劫盟的陰影,迅速讓雙方本就微薄的信任化為烏有。

既然和談已經進入了死循環,口水解決不了問題,剩下的就是拳頭了。

不過此時,隴右的戰場形勢發生了一點變化。

之前,唐軍受困於機動能力不足,只能困守城中,面對來去如風的吐蕃騎兵無可奈何。以至於,只能每年焚燒草場,通過增加後勤壓力的方式,阻滯吐蕃騎兵的深入。

即便如此消極的防禦手段,都引起了吐蕃的不滿,置書唐朝涇原四鎮節度使朱忠亮,詢問「頻見燒草,何使如此?」

又是白居易代筆回書給吐蕃東道節度使論結都離,表示燒草、築城都是常規操作,用不着一驚一乍的(歲焚宿草,蓋是每年常事,何忽今日形言?)[18]。

等到唐庭君臣發現,吐蕃已有三心二意之時(今者贊普來意,欲以再審此言)[17],平涼劫盟的陰影,迅速讓雙方本就微薄的信任化為烏有。

既然和談已經進入了死循環,口水解決不了問題,剩下的就是拳頭了。

不過此時,隴右的戰場形勢發生了一點變化。

之前,唐軍受困於機動能力不足,只能困守城中,面對來去如風的吐蕃騎兵無可奈何。以至於,只能每年焚燒草場,通過增加後勤壓力的方式,阻滯吐蕃騎兵的深入。

即便如此消極的防禦手段,都引起了吐蕃的不滿,置書唐朝涇原四鎮節度使朱忠亮,詢問「頻見燒草,何使如此?」

又是白居易代筆回書給吐蕃東道節度使論結都離,表示燒草、築城都是常規操作,用不着一驚一乍的(歲焚宿草,蓋是每年常事,何忽今日形言?)[18]。

阻援未果的吐蕃軍隊,面對唐軍堅守的宥州無可奈何,在城外燒掠之後退去。不想,靈武唐軍見蕃軍退去,竟然來了精神,趁機對吐蕃控制的常樂州(定遠城之西)實施了反包圍,並攻入羅城縱火焚燒。

其他方向的唐軍也沒閑着,趁吐蕃的注意力都被宥州吸引,唐平涼守將郝玼,趁機進攻吐蕃佔據的原州城(寧夏固原縣),在擊退了二萬吐蕃軍隊后,成功佔據了原州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好郎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好郎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9章 土蕃坐上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