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卑沙的發展方向

第211章 卑沙的發展方向

扶余城安撫了韓千尋,鄒羽與白素花啟程前往建安,因為新得的四郡,還未開發,需要把年後的工作,再次叮囑安排。

當然,路過遼東,定然要去看望屈突通,屈突通老而彌堅,頗有廉頗之像,同樣六十多歲,任然精神抖擻,胃口良好。

不知道是否因為回到老家的緣故,屈突通非常開心,滿面紅光,一直笑容不斷,見到鄒羽,屈突通表示了感謝,同時笑談讓鄒羽以後不要在調動他,就讓他老死故鄉。

鄒羽當然笑着答應,屈突通坐鎮遼東,身邊有小兒子屈突詮幫忙,至於他大兒子屈突壽,則被鄒羽安排在撫順那邊,可以說給了他們一家很大的權力。

當然屈突通也明白自己在遼東的意義,一個就是穩定各族關係,另外一個就是藉助他的名望,統管,協調著遼東所有郡縣之間的關係,畢竟有許多人都是後面調任,劉進和遼東各部落原來的頭人,像陳興,可度者,摩會這些人,與調任過來的人並不熟悉。

有屈突通在中間,就方便大家相互溝通,也只有他最合適,剩下就是羅藝,但他又不方便調過來,至於韓千尋,名望稍微差了一點。

屈突通既然明白,自然也就做得很到位,除了處理和傳達一些命令,從不胡亂插手,當然,對於各郡縣的監管,並未放鬆。

在遼東城只是住了一日,就啟程建安,劉進駐守建安,分管卑沙四郡,一來是防備高句麗,二來是方便溝通遼東到卑沙一線。

整個半島,西低南高,南方多為山區,西方屬於平原,而且河流不少,交通便利,人口也要多不少。

這次能如此輕鬆,拿下四郡之地,已經有些出乎預料,這四郡雖然因為戰亂,人口減少了許多,但也有二十八萬人,可以說直接增加了遼東一倍的人口。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帶來了許多壓力,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如何治理,都挺有難度。

突然需要接手二十多萬百姓,而且是高句麗士卒全部撤離的情況之下,可想而知,會有多混亂,尤其是絕大部分官員,也跟着一起跑了,留下最多不過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小吏。

好在當時遼東士卒,接管迅速,抓了一批鬧事的,丟進了礦區,這才穩定了治安。

現在的管理人員,幾乎全是大興招募的寒門子弟,經過簡單的培訓就上崗了。

不得不說,寒門子弟比起世家子弟,知識和能力,普遍要差得多,這完全是因為知識面太狹窄,見識太少的緣故。

這種後天條件不足,造成的能力不足,必須要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培訓,才能勝任。好在寒門子弟,基本上都有吃苦耐勞,虛心學習的優點。

經過教育洗腦,對於自身不懂的事情,他們都放下身段,認真的學習,那怕只是一個農夫。

從扶余城那邊,抽調了不少有經驗的百姓過來指導,尤其是說書先生,不但要負責說書,還要教漢語。

必須說漢語,這是鄒羽下達的強制命令,卑沙四郡,一切照舊,並且免稅一年,這是給他們的一項福利,也是為了收買民心。

除了這一點,還有一道政令,要求必須執行,那就是所有人,土地必須重新按照人口分配,無論是百姓,地主,還是官員,全都如此。

因為過去了那麼多人,難免說了不少遼東等城池的政策,因此那些地主富戶心裏就慌了,有不少選擇逃跑。

不過這都在預料之中,除了給予正大光明,沒收他們家產的機會,就是為礦區事業,添磚添瓦。

少數心懷不軌的人,對於大局來說,造不成多大的影響,在強制命令之下,更是猶如螳臂當車,很快就銷聲匿跡。

卑沙是新的製鹽之地,同時也是水軍基地,讓盧明月出任卑沙城守,就是考慮到他熟悉水性,可以訓練水軍。

匠作監為楊廣建造龍舟,對於造船,擁有豐富的經驗,鄒羽知道海船與河船因為抗風浪不同,因此在結構上不同,區別頗大,具體區別在哪裏,他當然不知道,不過他知道後世的大船,軍艦,底子都是尖的。

這些東西都只能由工匠去摸索,製作出來實驗,現在還早得很,不過可以先行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卑沙城,鄒羽雖然還沒有去過,不過那地方,到也並不太陌生,畢竟在那附近生活過一段時間。

根據地形來看,後世的大連,應該就在卑沙不遠的地方,而且卑沙城地里位置十分優越,正處於兩海之間,北方渤海又是一個海灣。

現在的卑沙城還非常貧瘠,百姓也是以漁民為主,每年夏秋在渤海打魚,冬春則在黃海趕海。

渤海海水很淺,每年冬季都會結冰,不適合捕魚,不過冰雪融化之後,不但適合捕魚,還非常適合航行,因為渤海屬於內海,海浪小,洋流也沒有那麼急,一但船隻弄出來,以後從卑沙到營州,就非常方便了,要知道海運不但速度更快,而且運送貨物數量,那要多許多倍。

陸地運輸,需要很多人力,牲口,路上消耗也不少,和海運比起來,完全就是兩回事,卑沙城一百八十里有一個縣城,名叫牧羊城,那裏就是最適合建設港口的地方之一。

雖然最好的選擇,還是日後的大連,不過現在可沒有那麼多船隻需要停靠,因此離城池近,才是最佳選擇。

卑沙城還有一個最好的地方,那就是它靠近渤海這一面,是一個大海灣,滷水濃度很高,是最適合建立鹽場的地方。

許多人以為煮鹽任何海水都可以,這話是不假,不過也得分地方,海水含鹽濃度太低,恐怕還不夠工人的薪資,更別提賺錢了。

必須是那種含鹽量高的地方,才能用來製鹽,也就是百姓說的滷水重不重。恰恰卑沙城,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以前卑沙,未曾引起高句麗的重視,那是因為高句麗更願意在臨近平壤等地煮鹽,畢竟沿海之地,選擇性還是挺大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隋末第一狠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隋末第一狠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1章 卑沙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