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憤怒的顧炎武

第三十七章 憤怒的顧炎武

在楊友行秘書長兼《漢唐時報》總編及社長的眼裏,東林黨竟然能重建,這是多大的事情啊------但是在沈千千看來,這不算個啥。

沈千千當時回答說:「

「嗯,我知道------正好讓我們看看大家對他們的態度。」

「那有什麼啊,大家不是根本沒有人在意嘛!!」

「等他們規模再大一些再說吧------小楊,我們不要跟這樣的風頭,你要知道,你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格局不夠大------你能洞察人性,卻不通人情世故。」

好吧,楊友行主編一時無語了。

他在組織燒烤聚會的時候確實沒有沈千千更受歡迎------人家沈千千就是有這個能力,不管多少人來參加,竟然會沒有一個人有被冷落的感覺!

就連楊友行主編面上和心裏都不太喜歡的李錚等人來參加時,他們也都有一種受歡迎的感覺。

女人永遠是人際交往場所里的天然主角嘛。

楊友行主編心裏嘆了一口氣,他還得只能繼續去完善自己的政黨宣言和黨章,繼續想辦法拉人參加他的聚會------無法公開自己的真實意圖,這個感覺真不好。

在楊友行主編看來,東林黨的突然興起完全是在吃透了漢唐集團大章程的前提下有計劃有組織的一種行為。

這件事情完全與錢謙益有關。

還是早在1644年的時候,李自成攻破大明京都,隨着崇禎帝的自縊身亡,大明亡了。

那個時候,史可法、呂大器商議立君江寧,錢謙益暗中推舉潞王朱常淓,與馬士英意見不同。

及福王朱由崧即位,錢謙益懼得死罪,上書給馬士英歌功頌德,馬士英遂推薦錢謙益任南明弘光朝廷禮部尚書。

錢謙益力薦閹黨阮大鋮為兵部侍郎,此時,東林黨預謀立潞王事被揭發,馬士英盡誅東林黨諸人,但放過了參與人錢謙益。

到了1645年的5月,韃虜大兵近逼南京。

兵臨南京城下時,錢謙益率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韃虜大軍統帥多鐸迎降。

韃虜強盜集團任其為禮部右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

1648年的四月,錢謙益因黃毓祺案被株連,囚南京獄。

後來經過小妻子柳如是的多方奔走而出獄后,被管制在蘇州,寄寓拙政園。

在1649年,那時的漢唐集團剛剛佔領台灣熱-赤大城時,他從蘇州返回常熟,表面上息影居家,暗中與西南和東南海上反清復明勢力聯絡。

曾致書南明小朝廷的桂王政權在桂林留守的瞿式耜,以「楸秤三局」作比喻,痛陳天下形勢,列舉當務之急着、要著、全著,並報告江南韃虜大軍將領動態及可能爭取反正的部隊。

瞿式耜得書後,曾經上奏桂王說錢謙益「身在虜中,未嘗須臾不念本朝,而規劃形勢,了如指掌,綽有成算」,「忠軀義感溢於楮墨之間」。

而且他本人還不顧年邁體弱,多次親赴金華策反總兵馬進寶反清。

到了1652年的時候,李定國克複桂林,承製以臘丸書命錢謙益及前兵部主事嚴拭聯絡東南。

那時,錢謙益便開始日夜結黨,運籌部勒。

在1654年,當鄭成功、張名振北伐的時候,錢謙益與柳如是又積極響應,盡囊以資之。

起事失敗后,錢並未灰心,仍先後與反清復明志士魏耕、歸庄、鶴足道人等秘密策劃,還準備派人去主動聯絡在台灣地區突然興起的漢唐集團。

當時,他還在長江口白茅港卜築紅豆庄,作為隱居之所,以便與各地聯絡,刺探海上有關漢唐集團的消息。

當漢唐集團突然出手,一舉攻克韃虜強盜們的京城后,錢謙益聞之欣喜若狂、慨然賦詩作《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己亥七月初一作》等詩歌,歌頌漢唐集團的正義之師,直斥韃虜強盜集團,詩中寫過「溝填羯ròu那堪臠」「殺盡羯奴才斂手」「漢唐大興韃虜滅」「天雷一怒破龍城」等詩詞。

而且,他還把這些詩詞想辦法投稿到《漢唐時報》上的文學副刊上,時不常就可以發表了幾首------那個時候,《漢唐時報》的發行量已經開始激增了,就算是漢唐集團並沒有直接管控的地方也可以買到了。

雖然他這樣的人不太可能買到當期的時報,但是對當下的時局還是有一定的了解。

先前,《漢唐時報》上陸續刊登過365期「明朝滅亡的365個原因」的長篇連載,這引起了許多這個時代的讀書者的深思:

為什麼相對於反政府武裝力量和韃虜強盜集團來說更為強大的明王朝,竟然會在幾年期間就會被滅亡?!

剛開始時,許多古人知識分子不太敢多言,因為還摸不清漢唐集團的真實用意------他們曾懷疑這是漢唐集團的一種釣魚式引誘,弄不好會藉機把提出異議的人士以什麼罪名入獄呢。

後來,當《漢唐時報》提出了明朝的東林黨黨爭也算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一條重要原因的時候,一個叫蔣山佣的商人大怒而起,隨手寫了一篇反駁的文章,將它親自送到了《漢唐時報》的報社,並聲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的真實名字叫顧炎武,乃崑山人氏也。

報社裏的接待人員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不敢怠慢,直接把那個傢伙的稿子送到主編室,並把情況說明。

楊友行主編大喜啊,這些古人中的知識分子竟然會有人大膽地提出了不同意見!

哈哈,他們還沒有完全被閹割乾淨,竟然敢質疑我們的報紙呢。

這真心好啊,正好可以藉此人來向古人中的知識分子們表明,在咱漢唐集團的管治下,公民們真正擁有符合常識的言論自由的權利,不會因言更不會因文獲罪!

楊友行主編把那個傢伙的投稿,略讀了一下,感覺文稿語言通順,論點突出,論據充實,算得上是一篇正常的駁論。

楊友行主編隨後又查了一下那個叫顧炎武的人的歷史資料,真心好啊,這個傢伙還略有名氣呢。

顧炎武出生在1613年7月15日,出生地點為崑山千燈鎮,原為顧同應之子,曾祖顧章志,顧氏為江東望族。

顧炎武過繼給去世的堂伯顧同吉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歲未婚守節,白天紡織,晚上看書至二更才休息,獨立撫養顧炎武成人,教以岳飛、文天祥、方孝孺忠義之節。

顧炎武14歲取得諸生資格后,在十八歲時前往南京參加應天鄉試,加入復社。

這個傢伙以「行己有恥」、「博學於文」為學問宗旨,屢試不中。

自27歲起,斷然棄絕科舉帖括之學,遍覽歷代史乘、郡縣誌書,以及文集、章奏之類,輯錄其中有關農田、水利、礦產、交通等記載,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開始撰述《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

鞅虜強盜入關后,顧炎武暫居語濂經,由崑山縣令楊永言之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務。

一開始時顧炎武把復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滿腔熱忱,一口氣撰成《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為行朝出謀劃策,針對南京政權軍政廢弛及明末種種弊端,從軍事戰略、兵力來源和財政整頓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

結果毛用沒有,南京城很快被韃虜攻佔,弘光帝被俘,南明軍崩潰,韃虜鐵騎又指向蘇、杭。

其時,江南各地反韃義軍紛起。

顧炎武和摯友歸庄、吳其沆投筆從戎,參加了僉都御史王永柞為首的一支義軍。

當時諸義軍合謀,擬先收復甦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但惜乎殘破之餘,實不敵氣焰正熾的八旗精銳,義軍攻進蘇州城即遇伏而潰,松江、嘉定亦相繼陷落。

顧炎武潛回崑山,又與楊永言、歸庄等守城拒敵;不數日崑山失守,死難者多達4萬,吳其沆戰死,顧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斷,兩個弟弟被殺,顧炎武本人則因城破之前已往語濂徑而僥倖得免。

這年閏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號隆武。

經大學士路振飛推薦,隆武帝遙授炎武為兵部職方司主事,但由於嗣母新喪,炎武一時難以赴任。

後來,路振飛派人與他聯繫,要他聯絡「淮徐豪傑」。

此後四五年中,顧炎武東至海上,北至王家營,僕僕往來,奔走於各股義軍

力量之間,意圖糾合各地義軍伺機而動。然而弘光及閩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權先後瓦解,炎武親身參與的抗清活動也一再受挫。

後來,顧炎武嗣祖紹芾及兄長顧緗先後去世,又逢吳中大旱,一時喪荒賦徭猖集,顧炎武無奈。

他曾將祖產田800畝賤價典給崑山豪族葉方恆。

其時,顧炎武的堂叔等人為爭奪遺產,又挑起家難,他們還與本來就蓄意侵吞炎武家產的葉氏內外勾結,炎武在崑山千墩的故居和在常熟語濂徑的住所曾幾次被這夥人洗劫及縱火焚燒。

到了1650年的時候,葉方恆又企圖加害顧炎武,他為了避禍,只得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賈,離開崑山出走,更名為商人蔣山佣。

在這幾年中,他都在吳、會以及台灣之間奔波往來。

從他的穿着來看,這個傢伙掙了不少馬票------接待他的人從他戴的金絲眼鏡,穿着的漢唐集團新出品的絲棉料質的長裰,腳上穿着的小鯨皮黑白相間的最新式皮鞋,還有拎着的鱷魚皮文件包來估算,這一身至少要幾千馬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們的1654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們的1654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憤怒的顧炎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