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立春

第122章 立春

晨光下的群山,霧靄正悄悄散去,山影石樹漸漸清晰。

李雲澤抱着書坐在曲廊內,正在享受一日的晨讀時光。這本《中生度序土經修行要義十則》,是本城許久之前出過的一位築基修士所作。

修士雖然大多遊歷四方,尋找機緣,一般都會在壽命將盡之時,返回家鄉,把畢生的修行心得結集成冊。有後人的傳給後人,沒有後人的上交官府,算是造福桑梓的一片心意。

這本《中生度序土經修行要義十則》,十分粗泛。李雲澤聽慣了余書元細緻入微又簡單明了的講解,再看這些內容,讀起來如吃夾生之飯,既咀嚼生硬,又難以下咽。

好在開卷有益,一本書的最大價值,不是文字本身,甚至不是其所陳述的內容本身,而是其中的思考問題的理路,這才是一本書最大的智慧。

書中關於經脈陰陽的一段論述,就讓李雲澤很受啟發。

古人以太陰、少陰、闕陰、太陽、少陽、陽明命名十二經脈,後人沿用,皆以為是當然之理,然則經脈的陰陽、太陰少陰闕陰等的區分對修行是否有影響?

可惜的是書的作者本身修為層次有限,提出了疑問,卻沒有給出絲毫的答案。

青草蹦蹦跳跳走來,遠遠地朝李雲澤喊道:「哥哥,娘親喊你回家吃春餅。」

李雲澤恍然記起,今日是立春,依照風俗,要合家吃春餅,喚作咬春。看天色還早,讓青草自己去玩耍。

他營造的躲避煩惱、安心修行的安樂窩,沒想到小丫頭喜歡上了。下學之後,經常到這裏來。或者一個人看着遠山發獃,或者一個人玩的津津有味。

李母怕她孤僻,特地央請鄰里讓他們家的同齡孩童帶着青草玩耍。青草卻不喜歡,要麼幫李母做家務,要麼幫李父做樂器,再就是到這裏來玩。

李雲澤約略知道小女孩的心思,幼失雙親,心裏難免怕同齡人歧視。家裏對她再怎麼好,畢竟不是親生父母兄長,缺少天然的血脈聯繫。這樣的情緒,需要長年累月一點一點化解,若是刻意了,反而會加重她心裏的陰影。

沐浴著晨光,想着修行的種種。這段時日,日子過得既舒服又充實。每樣要學的東西都有長進,只是多少不一。進境最大的有兩樣,一是煉器術,一是風行水上身法。

這段時日裏,他每到休息的時候,都是一邊賞玩風景,一邊把玩琉璃火。琢磨琉璃火的性情,駕馭琉璃火的變化。覺得差不多了,就買了一些銅礦、鐵礦等,嘗試煉化雜質,萃取十方銅、三元鐵。很容易就煉化成功,得到的靈材品質比一般的還要高。

李雲澤大受鼓舞,開始嘗試煉器,卻遇到了挫折。

用靈火煉器與力鍛不同,在用靈火將靈材熔化成液后,需要靠靈元擠壓拉扯塑造出靈器形狀來。他對靈元的掌控,在同齡人之中算是優等,但離煉器塑形還有差距。

總覺得心餘力絀,明明想要圓的,偏偏做成半圓不方的,明明想要扁長的劍身,偏偏做出來一根圓棍。李雲澤也不氣餒,轉而從最簡單的形狀開始練習,先做方塊,方塊做熟了,繼而做菱形,菱形做熟了,繼而做圓柱,一點點增加難度。一塊十方銅被他揉來搓去,煉化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後竟然變得極為純粹。

李雲澤用這塊十方銅給父母煉製了兩個搖風儀,給青草煉製了一個風鈴。

這個風鈴李雲澤花了極大的心思。造型極為精巧,一段三指長的竹筒一分為二,取其中一半作為底座。底座上鑽了兩個小孔,將一個細銅條製成的優弧穿洞而過,固定在底座上。然後將風鈴製作成燈籠狀,燈籠中心是一個鈴鐺,燈籠下面垂著細細的銅線作為流蘇。燈籠風鈴懸掛在優弧上。紋刻的陣法也經過精心選擇,是他新學的一個陣法,名為風來陣,這是一個組陣。

所謂組陣,乃是由兩個或以上的陣法組合而成,具備額外的效果。風來陣由一個水行陣法流水陣和一個木行陣法卷葉陣,兩個陣法組合,能生成斷續風吹之效。

製作過程更是費盡心思,所需要的零部件都極為纖小,煉製起來難是其一,紋刻陣法難是其二,其三是鈴鐺和流蘇銅線都是李雲澤精心測驗調製過的,會隨着風力大小變化音階,風鈴搖動起來,如奏樂一般悅耳。

靈石安裝在底座之下,啟動機關在優弧與底座交接處。啟動機關,風鈴無風自動,樂聲泠泠。若有風來,樂聲更為精彩。

這個風鈴雖然用處不大,但論起煉製的難度,表明李雲澤已經能夠運用靈火煉製靈器了。

至於風行水上身法,每一次練習都覺得有收穫,更加熟悉,更加迅捷。而且練習的多了,竟然發現這套身法別有一樣神奇之處,可以鍛煉提升對靈元掌控。對李雲澤而言,正合其所需,可謂是一舉多得。

他所不知的是,這套身法乃是從上古的一套奇功中分化出來的,初創者本意就是為了鍛煉靈元掌控,作為身法的應用,都在其次。

然而這兩樣卻不是最讓他高興的,更讓他欣喜的是功法修為增進的速度略有長進,雖然很少,卻讓他興奮不已。而這源自讀書的收穫。

他按照端木聽雷所說,潛心鑽研築基修士的著作,汲取前人對功法的理解、對人體經絡探索的智慧精髓,細細揣摩,好生參考,不斷完善自己的功法修鍊的方式,果真有了一點點的進步。

這一點進步,堅定了他沿此路前行的信念。可惜小城之中,可讀之書寥寥無幾,手中這本已是能借到的最後一本書了,後繼無糧,讓他有些煩惱。

正想的入神,青草過來叫他:「哥哥,該回家了。」抬頭看天光已經快到午時,放下書本,下山回家。

立春為春日之始,自此日起,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李雲澤和青草下了山,沿着湖邊,邊走仍舊邊想修行的事,功法修為與五識得一術進境緩慢,在他意料之中。唯獨太初天文劍,雖然劍式、劍訣都純熟了,演練之時,二者也配合無缺,但總覺得有點似是非是的感覺,讓他很是奇怪。

太初天文劍二十四式,從頭至尾,不管練多少遍,都是老樣子,總感覺達不到自如的狀態。

李雲澤細細檢討,把劍訣翻過來覆過去的揣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心中判斷,要麼是這套劍法不是靠水磨功夫、勤學苦練而至大成的。要麼是自己練得路子不對。

雲洲的氣候寒暖逐漸相替,十二年為一個輪迴。今年適值暖冬,只在湖邊結了薄薄一層冰,絲絲東風吹拂下,此刻已有了將化的跡象。原先凍的瓷實的泥土,踩上去也有了鬆軟的感覺。一條游魚浮到冰面下,似是在等候消除冰面的阻隔,感受春天將到的氣息,引來同伴紛紛效仿。

東風解凍,蜇蟲始振,魚陟負冰,是立春的三個物候。

李雲澤滿腦子都是太初天文劍,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一個方向。

太初天文劍二十四式,都是以節氣名稱為名,中間會不會有什麼聯繫,更何況整套劍法以「天文」為名,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既然稱天文劍,必然與天文脫不了干係。

李雲澤一下子明白為什麼練來練去,總也練不熟了。因為這套劍法本不是一招一式的死套路,而是眼前鮮活靈動的春日方立的意境。

記得在石室之內,這套劍法一共看小人演示了六遍,每一遍都不相同。當時奇怪,還以為是小人能源不足之故。現在一下子明了過來,這是為了告訴學劍的人,這套劍法的真諦何在。

心頭欣喜,一路體察立春節氣天地萬物的氣象,把種種變化、類類物華一一收在眼底,牢牢記在心中。進了城,看到連人的氣息都不一樣了,含胸縮頸、抵禦寒冷的沉暮之氣褪去,代之而起的是舒展肢體、言笑晏晏的朝氣。

陪父母吃了春餅。母親看他今日十分高興,趁機又催促他早日定下親事,往常李雲澤早煩了,這次卻一點惱意都沒有,笑着聽母親嘮叨。

吃完飯,飛一樣回到住處。取出泓光劍,坐在軒室內。默坐半日,嘴角的微笑越來越盛,一躍拔劍而起,泓光劍在他手中一會如東風絲絲柔柔,纏綿肆意。一會如蜇蟲覺春而醒,輕舒腰足。一會如游魚負冰而游,靈動自在。

李雲澤只練了一遍,便棄劍一旁。閉着眼睛,沉心思悟。原來在劍式、劍訣之外,還有一樣劍意。

劍意是什麼?

如果用音律來解釋,就是節奏。演奏一支曲子,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依照固定的節奏,有時緊湊,有時舒緩,它隱藏在曲調唱名之下,並不露面,但卻是曲子的靈魂。李雲澤之前練劍,求的是一個「快」字,總以為快才能制敵,而今方悟,其實不然。

如果用烹飪來解釋,就是火候。烹制美味,絕不是火越大越好,一張一弛,文火武火適時變化,才能烹制出絕佳的美味來。李雲澤之前練劍,每一劍都傾盡全力,力求達到每一劍每一式最大的效果。實則用力過猛,過猶不及。

李雲澤躺在竹板之上,冰冰涼涼的,內心卻全是滿足。在立春的風俗中,如果在這一天,恰逢喜事好事,開開心心的過,則象著着在未來的這一年內,將會有非常好的喜事出現。是不是今年一年自己都會交好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化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大化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2章 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