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項目

第70章 項目

第70章項目

雅尼克輕而易舉的解決了奧伯特提出的問題,讓奧伯特越發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

「殿下您真是天才,這是個不錯的辦法。不過這種方法打擊距離不可能太遠吧?」畢竟視力再好的飛行員也最多能發現30千米外的敵機而已,射程達300千米的V2該怎麼控制?而且電線本身的重量也是個大問題!恐怕超過一定長度後會影響導彈飛行的!

雅尼克點點頭。「我只是提供思路而已,這種有線制導的方式可以說是被電線拖了後腿,只能用於短距離導彈上,用來對付敵人的坦克、碉堡之類的。等到光纖能量產後就用它代替電線,到時候對付敵方的轟炸機都沒問題。」金屬導線的重量、長度與信號的衰減,限制了導彈的射程,使其射程限於2000-3000米內,而且作戰對象也以反坦克反碉堡為主。

後世有線制導的導體是光纖,光纖因重量輕(一千米銅質導線重3kg,十幾公里長的光纖只有幾百克),隱蔽性好(圖像數據、控制指令的激光束在光纖內部傳輸,對外沒有光、電磁信號輻射,具有極強的攻擊隱蔽性),控制距離長(延伸距離可達60公里)等優點而備受青睞。

說到「光纖」,後世的人恐怕沒幾個人不知道這玩意,在後世跟光纖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寬頻。哪怕只要上個網都知道比起傳統的網線,光纖的傳輸速度更快。畢竟光纖使用光來傳播信號,光的速度是目前已知的最快的速度。

也許有人會認為「光纖」這種聽起來高大上的玩意是最近幾十年才研究出來的高科技。其實早在1887年,某位科學家就第一次造出了2米多長的光纖。

製造光纖可以說是既容易又困難。

容易是因為光纖就是玻璃(當然還有塑料光纖),就是裝在各位窗戶上的那種光學玻璃。

說困難是因為要把這種光學玻璃做到夠純。

有多純呢?家裏的玻璃窗是透明,通常玻璃越厚就越不透明,這是因為玻璃中有雜質。光纖用的玻璃即使有幾公里厚,你也能透過這個玻璃看清物體。

做到這種純度后就把它拉絲就是光纖了。

雅尼克當然不會忽略這種戰略性重點產品,可惜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突破設備與工藝瓶頸,無法做到量產。不過他相信也就這幾年而已。

「既然有線制導的有缺陷,那我們可以研究無線制導方式。比如使用無線電,或是電視制導。在火箭彈的彈頭前端安裝一個攝像機跟信號發射器,然後不斷地發送信號,控制站里放個電視機跟接收器,接收攝像機發送的信號,操作人員邊看着電視屏幕邊控制導彈。」

這並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要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無線制導武器就是二戰德國的「弗里茨-X」。

「弗里茲-X」炸彈總重1570千克,彈長3.2米,彈體最大直徑562毫米,採用了十字形機翼,翼展1.6米。該彈彈尾組合控制翼採用環形結構,有4個用無線電遙控的舵面,後面配有5個發光筒,以利於飛行員能精確判斷「弗里茨-X」無線制導炸彈的位置,對其航向進行調整干預。

而電視導引系統也同樣出現在二戰時期,最早使用的電視體制制導武器是二戰中德國使用的Hs294D?型空地制導彈。

至於它們的實戰性能和戰果嘛,有待商榷,可它們確實是後世現代制導導彈的始祖。

不過這兩種辦法也都有缺陷,無線電制導的抗干擾性能差,很容易被敵方干擾,失去控制。而作為無線電制導之一的電視制導導彈不但具備了前面所述的所有缺點,還只能在白天工作,受氣象條件影響較大;在有煙、塵、霧等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作戰效能降低。而且彈上設備比較複雜,制導系統成本較高。

可不管怎麼樣,他也要研發防空導彈。光是想想美帝那遮天蔽日的轟炸機部隊,都讓人後背發涼。

原時空的二戰德國在中後期高射炮部隊已近產生了危機,因為現有高炮取得的戰果與消耗的炮彈完全不成比例。據估計,每擊落一架敵機,德軍需要消耗16000發88毫米炮彈,等效6000發105毫米炮彈或3000發128毫米炮彈。

只要稍有有遠見的人都會預見到,隨着技術發展和飛機速度的增加,情況還會持續惡化,如果採用地對空導彈,1發導彈換一架飛機,作戰效能無疑會大大提升。要知道現在的飛機可不是後世那種來無影去無蹤的噴氣式飛機。

可原時空的德國即使在研發出「龍膽」、「火百合蝶」、「瀑布」、「蝴蝶」、「萊茵女兒」等多款地對空導彈的情況下卻沒有貿然採用這種先進的防空方式。因為這種轉變存在着巨大風險,不僅是兵器本身的變化,更涉及作戰方式的變化。顯著的是,現有防空模式由對預測模式轉變為雷達引導模式,這樣的轉變涉及無數技術難題,如次風險不得不讓德國人謹慎行事。

雅尼克相信,只要抓緊研發,就能趕在盟軍大規模轟炸德國之前部署這些防空武器。

這些防空導彈的效果也許會不盡人意,可精度再差,面對密集盒式隊形的轟炸機群絕對是致命的。機群要是敢散開,那德國戰鬥機絕對會教美國佬怎麼做人。到時候在防空導彈,近炸引信高射炮彈,高空截擊機的三重攔截下那些所謂的空中堡壘來多少擊落多少。

「我想除非新的科技出現,這兩種導彈短時間內不會再有什麼質的飛躍了。研究部門分成三個小組,第一小組繼續想辦法改進這兩種飛彈,第二小組研究對空、對地、對海導彈,第三小組開始研究探空火箭吧。」

現在的火箭科學院可謂是人才濟濟。不說本土科學家如韋納·馮·布勞恩,休伯特斯·斯特拉格霍爾德,路德維希·普朗特等等之外從國外吸收過來的人才也不少。

蘇聯的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因為雅尼克的干涉,導致讓他的實驗室時不時發生事故,在最後一次爆炸中更是有數十人喪生,當局直接將幾個負責人送往了西伯利亞,永久禁止了此類研究),德國情報人員秘密將他接到了德國。沒成想這傢伙是個死硬分子,怎麼都不肯合作。軟硬兼施遊說了一年多的才答應為德國服務。

美國「航天火箭之父」羅伯特·赫齊延·戈達德和西奧多·馮·卡門等科學家都被「拐」到了德國,參與到了火箭研發工作當中。現在的美國人恐怕連火箭使用的燃料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提導航、火箭發動機、材料這些複雜的科技工程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成皇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成皇儲
上一章下一章

第70章 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