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法魯克一世3

第444章 法魯克一世3

第444章法魯克一世3

在歷史上,地中海曾經是世界上海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但在大航海時代開始后,大量的船隻從好望角航線與麥哲倫海峽航行,不再需要相對封閉的地中海航線。其結果自然是原本作為世界經濟中心之一的東地中海與意大利,紛紛衰弱。而世界經濟的主要驅動力,轉移到了西北歐的大西洋沿岸。

這個歷史進程從16世紀開始,一直到19世紀中期為止,整整持續了300年。近代西歐的崛起與新大陸的發展,包括西南非洲殖民地的開發,都與此有關。但蘇伊士運河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蘇伊士運河的概念,其實在近代早期就由意大利人提出。當時的意大利人,希望從後來挖開運河的地方,鑿同一條水道。方便他們的船隻從這裏進入紅海,然後深入印度洋。以此和控制好望角航線的葡萄牙人去一爭高下。

但由於各種原因,這個計劃沒有被當時的馬穆魯克蘇丹所認可。結果,在奧斯曼人佔領埃及后,當地開始衰退。尤其是從16世紀後期到17世紀,地中海沿岸的經濟比重已經被西北歐地區所迅速稀釋。

19世紀,反而是法國人最早提出了蘇伊士運河方案。原因也很簡單,法國在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很容易被英國海軍在戰時封鎖。已經不期望在海戰中完勝英軍的他們,希望通過蘇伊士運河,聯通自己在印度洋和印度次大陸上的殘餘基地。也能夠順勢向東開拓。

英國人當然不可能讓法國人如願。所以他們買下了蘇伊士運河的全部股票,獲得了運河的管理權。隨後又將埃及至於自己的保護國地位,控制了這條黃金水道。這樣一來,即便是法國人大力營建自己在地中海邊的港口,也無濟於事。英國人則順勢控制了直布羅陀、馬爾他與塞浦路斯。三個地方正好位於地中海的西-中-東。英國人順着這條航線,走蘇伊士運河抵達阿拉伯半島的亞丁灣,再向東抵達印度和馬來亞。著名的「大英帝國生命線」就由此而來。

現在德國要直接買下整條蘇伊士運河,英國的股票變成了廢紙一張。雖然這種行為有些不符合商業規矩,不過對於已經自身難保的英國來說都算不得什麼大事了。

新成立的蘇伊士運河公司成了德國宙斯公司眾多的子公司之一,收益分成20%:15%:15%:50%。埃及拿收益的10%,意大利和法國分別拿15%,德國拿剩餘的60%。

法魯克一看自己不但賺了10億帝國馬克,還有20%的收益可拿,樂顛樂顛的簽了字;畢竟英國人可是連一分錢都沒分過他。

簽完字,隆美爾讓人把法魯克帶下去。

副官一臉興奮道。「將軍,如此一來地中海算是成了帝國的內湖,這可是羅馬帝國才擁有過的榮譽。」

地中海有一個天然的出入口——直布羅陀海峽和一條人工運河,當然,土耳其海峽是連接起支海黑海和地中海的,能夠算作是地中海的出入口。所以,地中海有三個出入口。

而他們已經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還掌握著被稱為地中海心臟的馬爾他島,毫不誇張的說地中海已是德國的內湖了。

副官摩拳擦掌的問道。「將軍,我們是不是立刻進攻中東,將中東也拿下來?」

此時中東的格局是屬於法國勢力範圍的敘利亞、黎巴嫩;英國勢力範圍外約旦、伊拉克、科威特、也門、阿曼。此外還有幾個獨立國家:伊朗、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土耳其等等。

法國投降后,敘利亞、黎巴嫩政府也受控於法國維希政府。與英國在中東的控制區域接壤,雙方自然劍拔弩張,但並未發生戰爭。

原時空的沙特內部有一部分王室貴族因為對英國不滿而和德國眉來眼去,勾勾搭搭。但是,從30年代沙特政局就被號稱七姐妹的英美的石油財團所控制,親德勢力翻不起大浪來。而且沙特周邊一圈,阿曼,也門,伊拉克,科威特,約旦,埃及都有英國軍隊駐紮。所以,沙特就很聽話地繼續賣石油給同盟國。風平浪靜地渡過了二戰。

而中東的伊朗是德國的鐵哥們,鐵到什麼程度呢?

一戰時期,伊朗愷加王朝不顧全世界反對,堅定支持同盟國對於協約國的戰爭。為此,英國軍隊侵入伊朗本土,扶持代理人將愷加王朝推翻。然而伊朗即使改朝換代,新王朝也沒有改變對德國的態度。二戰期間,伊朗巴列維王朝還是堅定跟隨德國並支持其發動的戰爭,為德國運送資源,當時在伊朗,工廠和學校里到處都是德國人的身影。

此舉自然引發同盟國對伊朗的南北夾擊,然而伊朗國王禮薩.汗寧願亡國併流亡海外,也沒有背叛德國。

事實上,不僅伊朗為德國兩次亡國,德國方面也不含糊,投桃報李之下,對伊朗非常照顧。後世美國封鎖伊朗時,德國一直在伊朗背後聲援;美國要撕毀伊朗核武器協議之時,德國出面強烈反對。德國甚至冒着與美國撕破臉皮的風險,一直與伊朗進行着貿易往來,並給予了不可小覷的經濟援助。伊朗與德國之間的關係可謂兩不相負。

隆美爾問道。「那些法國人推進到哪了?」他問的是跑去震懾自家殖民地的法軍。

副官回道。「今早傳來的消息,他們正進攻尼日利亞。不過那裏沒有什麼英國人,進展很順利。」

尼日利亞以東有個國家加納,被稱黃金海岸,英國重點在加納撈金子,對尼日利亞興趣不是特別大,把殖民的任務交給一個所謂的尼日公司,自己一副美羊羊的乖巧模樣。這個私人貿易公司其實就是英國的打手,在尼日利亞做了很多壞事,殺燒搶掠什麼都干。

尼日利亞人恨透了這個所謂公司,不斷反抗,英國意識到還是應該由當地酋長統治比較好,英國還是適合站在後台。英國先是用武力征服了尼日利亞各部,然後挑選親英的酋長,尼日利亞原來的統治機構原封不動。英國人說:「我們不需要動他們的機構,只需要調整他們的頭腦。」到了1914年,英國把南北兩個尼日利亞保護國合併為一個,依然是間接統治。

隆美爾想了想,吩咐道。「讓部隊原地休整幾天,先把非洲搞定再說。」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成皇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成皇儲
上一章下一章

第444章 法魯克一世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