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風起草原(一)

第三百一十一章:風起草原(一)

鳳凰山沿線的戰鬥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作為鐵血團的最高指揮官的馬錚卻忙着給日本人送煤炭!

沒錯,就是送煤!

白城的日軍兵工廠幾經周折,最終還是建起來了。

儘管丟失的設備依舊沒有找到,但是關東軍方面已經等不及了,在經過與偽滿政府協調之後,關東軍決定先從其它地方將設備弄過來,至於尋找丟失設備的事情以後再說。

在這樣的情況下,白城兵工廠難產了幾個月之後,終於建起來了。

兵工廠建起來之後,便要進行投產,於是乎馬錚名下的義寶煤礦就接到了關東軍司令部的命令,要求他們為白城兵工廠提供煤炭。

或許是為了討好柳生靜雲以及他背後的家族,日軍方面給出的價格還是很合理的。

對於關東軍司令部拋過來的橄欖枝,馬錚並沒有拒絕。

儘管給日本人提供煤炭,製造武器裝備殺戮自己的同胞,這事兒聽起來似乎不人道。

但是要知道的是,即便這事兒沒有馬錚來做,依舊有很多人排著隊給日本人送碳,而且價格更加的低廉。

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給日本人送碳不但可以賺取日本人的錢財,暗地裏擴大鐵血團的規模,而且還能名正言順的參與到白城兵工廠生產的整個環節。

這對於鐵血團可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可以想像,一旦參與進來了,白城兵工廠的位置、生產模式、產量以及成品存儲位置,這些信息很容易就能打聽出來。

甚至於兵工廠生產出來的成品準備運往哪裏,也瞞不過鐵血團,只要他們的武器裝備想要運出白城,馬錚完全可以命令部隊半路打劫。

如此一來,馬錚完全可以將白城兵工廠當成生產大隊長!

當然了,給白城兵工廠供煤還有一個隱性的好處,那就是相當於給了日本人又一個投名狀。

讓這些日本人都看到,他柳生靜雲和他們這些關東軍、偽軍的利益是一體的,真要出個什麼事兒,也懷疑不到他的頭上。

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11月25日,在馬錚親自指揮下,近100噸精煤被送到了白城兵工廠。

而白城的守備司令官以及兵工廠的新任廠長也很給面子,親自接收了這批煤炭,並很快就結清了相關費用。

甚至於為了討好馬錚,在這些日偽官員的邀請下,馬錚等人詳細的參觀了兵工廠。

儘管只是一個小型的兵工廠,但是在馬錚看來依舊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主要的生產廠房外,附近還配備了發電廠、煉焦廠、火藥廠,唯一缺的就是鋼鐵廠!

主要是因為鋼鐵廠修建太過於麻煩,而且白城附近並沒有發現富鐵礦,所以與其從其他地方運送鐵礦石,還不如直接從鞍山鋼鐵廠運送成品鋼材來的划算。

而且據廠長北條少佐稱,這個小小的兵工廠可生產的武器裝備着實不少,不但可以生產遼13式步槍和三八式步槍外,還能生產駁殼槍以及輕重機槍,各種槍炮的彈藥也都能生產。

產量也非常的不錯,完全可以滿足白城、王爺廟以及齊齊哈爾、海拉爾一線部隊的使用。

甚至於在與馬錚交談的時候,白城的軍政官員們有意無意的透露了一個消息,那就是他們在武器裝備投產之後,正在大規模的徵兵,準備將洮遼地區的偽軍重新的充實起來。

一方面是為了強化地區治安,畢竟之前這裏可是大漢奸張海鵬的地盤,現在張海鵬被調到了熱河擔任省主席,他的大兒子則是被調到了新京擔任軍管區司令,洮遼地區隸屬於張家的勢力已經被日軍徹底的清理乾淨了。

日本人也怕張海鵬這樣的軍閥尾大不掉,所以不給他們在一地坐大的機會。

在張家父子的部隊撤離之後,洮遼地區本身的防禦能力下降的很厲害,不然的話也不可能讓棒槌山的部隊屢屢得手。

意識到本地區的治安已經在快速惡化之後,關東軍司令部便有意的向洮遼地區增兵,並同時命令本地的皇協軍擴大規模,充當補充力量。

除了維護地方治安外,日偽軍還制定了一個宏大的計劃,他們要奪取包括錫林郭勒在內的整個中東部草原。

這不僅僅只是計劃,而是已經開始實施的作戰方案!

這段時間,白城的部分日偽軍已經開始向東部草原,尤其是王爺廟、科爾沁草原、霍林郭勒等地進行武裝滲透,並且收買了不少蒙古貴族。

因此,日軍白城的守備司令官得意的說,用不了多長時間,王爺廟等地也會成為大日本皇軍的實控區。

這個消息對於馬錚而言多少有些驚訝,隨後便詢問這是關東軍司令部的意思還是東京方面的意思,但是得到的答案卻令人意外。

都不是,這僅僅只是前線日軍官兵的想法!

一些基層官兵就向著佔領臨近的中國領土,並且還付諸了行動,這着實是令人震撼,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底氣?

回到義寶煤礦之後,馬錚沉默了很久,日本人的野心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他們還具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備的強大的執行能力。

表面上看,日軍想要拿下王爺廟等地只是幾個日本尉官佐官的個人想法,但實際上體現出來的是他們對戰勝中國的自信。

這種自信和底氣不僅僅是來自於歷次對華戰爭的勝利,更源自大和魂的信仰,這種力量比西方流水線上下來的任何硬件都強大得多,因為這就是舊時代的日本精神。

日本上下,從天皇到庶民,都極為堅定地認為他們國家的人民擁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儘管在語言上的定義非常簡明,但這個力量比任何的人力和物力的資源都要強大。

雖然,最終證明他們是錯誤的,但在戰爭的整個過程中,日本精神的確是一個促進和支持的力量,其作用達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日本人的團結在二戰中是無與倫比的,奮不顧身的海員們明知必死無疑,還要爭先恐後地要求駕駛魚雷艇,而神風特攻隊那些年輕的飛行員們則不惜撞向敵機同歸於盡,這些都是日本的教育、軍事和宗教傳統熏陶的必然結果。

為了國家和天皇的利益,一個充滿激情的日本人可以二話不說地犧牲一切,上至東條英機首相這樣的高官,下至街頭田邊的平民,無一例外。

日本政治中極少有異議者,而異議不僅指行動,也指言論,更包括了懷有危險的異端思想。

而對於戰爭,日本人看的也很清楚,當很多中國人都認為這只是日本軍隊和政府的行為,和平民無關的時候,日本人已經很清楚的意識到,這場戰爭是全民的戰爭。

日本平民可以為了戰爭忍受着漫長的飢荒煎熬,婦女們在煤礦中吃力地揮舞著鎬頭,孩子們在工廠里長時間地工作,老人則挖掘松樹的根來做燃料,甚至連和尚們也被征去從事軍事後勤服務。

尤其是到了戰爭後期,成百次的空襲造成了差不多100萬日本平民的死亡,但同時有成千百萬的人在時刻準備着與入侵的敵人決一死戰,儘管他們的武器只有拗尖了的棍子。

所以,就不難理解幾個基層軍官在得到了一個小型兵工廠之後,就已經興奮地想要開疆拓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超級戰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超級戰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風起草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