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視察水師

第82章 視察水師

午後,記室劉怡帶着幾封詔命,快馬出城北拱極門北上襄陽,而劉義符也帶着劉道球同乘一車,出城東華容門,打算到江津碼頭看看造船工坊和樓船水師,並送劉道球南下湘州,出任都督湘南六郡諸軍事、護南蠻校尉,以防備蕭摹之從廣州北上。

另以留在湘州的周誼遷武陵太守,撤除郡國,遷劉孫登轉巴東、建平二郡太守,遷趙伯符為宜都郡(夷陵)太守,這樣南線與西線都會穩固很多。

讓劉道球同車,並親自送行,在劉義符看來只是順路,而劉道球卻激動得滿臉通紅,話也有點多,不停地說着自己之前在任上擴建了郡城,安撫了巴蠻作亂的一些事情。

「沙渠蠻、巫山蠻皆驍勇善戰,悍不畏死,只是須得以鬼神之事引導,不然其生性散漫,不太好約束,想當年諸葛武侯佐昭烈帝建立了一支白耳精兵,征寧州十八洞蠻屢擒孟獲,居功甚偉啊!」

「白耳精兵?還有無當飛軍……」劉義符聽得雙目一亮,不由笑道:「那朕也許皇叔以蠻兵扈從建白耳、無當各一營,待至湘南皆許擴軍一旅。」

「唉呀!那太好了!臣代諸蠻謝陛下恩賜番號!」劉道球聞言大喜。

馬車出華容門向東南四五里,也就到了江岸碼頭,江邊舶道停著許多的中小船隊,果然有許多頭裹黑巾,身穿綵衣,腰挎彎刀,背掛弓箭的蠻兵在碼頭列隊等著,他們普遍個頭矮壯,卻自有一股剛猛彪悍之氣。

劉道球在此下車,拜別登船,不一會兒船隊就起航駛往江心,待至南碼頭,他還要帶湘州兵南歸長沙。

劉義符也懶得再上車,跨上戰馬「熊貓」,沿江岸前行三四里,就到了一處江岸凹進去一個大大的江灣,灣東北便是江津軍城,而沿灣半圈到灣南皆是成片的造船工坊大院,其間臨水有不少水寨棚屋,臨江則全是碼頭舶道。

遠看江岸碼頭停泊著一線的樓船,劉義符來了興趣,但到這裏,必須沿工坊繞往北面軍城才能去看樓船,不過看一下工坊也是不錯。

匠坊高牆外的路很窄,路邊還有很多市肆攤販叫賣魚蝦,非常喧鬧,環境也極為糟糕。劉義符讓侍衛們去一打聽,那些商販和住戶大多是船工匠坊與江津軍城士兵家屬,看這情況必須得改善。

到了工坊西門外,一大群官吏忙不迭跑出來迎駕,除了領頭兩人是一身朱服,其餘皆著青袍,大多級別都不高,不過據說是屬州衙直轄的。

「小臣別駕從事史景餘慶未知陛下駕到,有失遠迎,死罪死罪!」

「小臣水曹參軍百里惠民率船工屬吏拜見!」

別駕從事史位在州衙諸曹參軍之上,有的大州設置別駕祭酒協掌諸曹,與別駕從事史位同;而水曹一般分管興修水利的,而荊州水曹顯然還兼管造船。

劉義符伸手虛抬道:「船工衙署在何處?去看看!」

「衙署在軍城內,不過工坊這裏也有一個分署,用為日常分派造船任務給各坊工正,只是比較狹小。」

景餘慶這麼說,劉義符就沒興趣去工坊內,便示意兩人帶路去軍城,繞了一個大彎,從軍城西門進城,城頭駐防的軍士已經換防給荊州兵了,趙伯符也不在軍城內。

船工衙署在南門內,至城中軍衙前街南下,那衙署與一般縣寺差不多,佔地規模不大,裏面只有一些小吏在值守,顯得有點冷清。

劉義符直接登堂,讓景餘慶去取造船工坊相關文案與船隻資料,留下百里惠民,問道:「船坊現今情況如何?能造樓船大艦嗎?」

「回陛下!前朝桓玄割據江陵時曾下令造樓船,但還沒造出來就敗亡了,後來是臨川王鎮荊州,將船坊規模精簡,現今船坊工匠僅兩千來人,分掌事、龍骨、板木、油漆、捻梭、釘鐵、樓蓬、索纜、帆桅九坊,每坊設工正、令史管事,坊下設隊長、什長領其事,如今只造一些官運船、商貨船、戰船隻造一些八槽艦,因朝中不許荊州造樓船。」

劉義符微微頜首道:「這麼說樓船是能造出來了,這造船九坊,掌事單設一坊是執掌何事?」

「掌事工坊主掌新造船隻規劃繪圖,立案審批后其餘八坊打造,」

原來是個造船設計團隊,這樣看來,船坊按坊、隊、什組織嚴密,分工合理,還是很不錯的,既然樓船能造那可以咂點錢,增加規模人手,先將繳獲的樓船修理一下,再多建一批戰船。

不多時,景餘慶抱出來一大疊文書檔案,劉義符也就不再問,拿起資料細看,有意思的間,從前朝義熙末,荊州所造船隻呈一種越來越小,載重越來越少的趨勢,而造得最多的還是水密艙八槽船。

這種八槽船是孫恩起義時發明出來的一種新式船隻,最小為十丈(24.5米),最大十二丈(29.4米),造價用錢為65緡到85緡不等,換算載重大約在130噸到200噸,但是用工就要三千人左右,現在這人數是不夠了。

這時代造船一般看有幾桅,看船身長度來定大小,而不看吃水深,也沒有統一的規範,劉義符看了一會兒就覺得頭皮發麻,老是要默算很久才能大體上知道一艘船究竟有多大。

而且荊州有近十年沒造過戰船,水師目前所用船隻都是官船和商貨船臨時改裝,必須全部拉回船坊再大修一次,改成真正的戰船才更適應水師士兵作戰。

看了一會兒,劉義符讓兩人領路去看看水師的樓船,到了碼頭一問,朝中行台留在荊州的水師,真正的大樓船只有五艘,其餘都是八槽艦戰船,不過這已經很強大了。

隨朱澹之歸降的樓船將軍有兩人,主將叫張駿,副將叫葛師古,因張駿是吳郡張氏庶支,與湘州刺史張劭是同宗,有這層關係還算可靠,所以這支樓船水師還是他在管,只能等陳道景趕回再接收統管了。

劉義符至碼頭舶道細看,五艘樓船都是高三層,長十六丈(39.2米),每艘可載兵員兩三千人,但因三層木樓太高太重,加上各類重型武器,重心並不穩,行駛在江上靠漿手划漿,遠不如八槽艦掛帆機動靈活。

實際每艘樓船也只載士兵一到四幢不等,而樓船士一幢是三百士兵,另加固定的水手、雜役兩百多人,其實也就千多人,這支水師總共也就八千多士兵。

而八槽艦隻有甲板上中后位置建有一層的木樓和望塔,木樓頂上還是平面的,四面豎有城牆垛口女牆一樣,可駐兵作戰,船上全部豎有三桅,所帶雜役和漿手每船僅六七十人,載兵員同樣可達到三四幢,但一般只一幢。

劉義符將兩種戰船一對比,便問:「張將軍!那樓船能將兩桅改三桅,三層木樓改為兩層嗎?」

「這……應該可以改,只是會比較麻煩,前日高司馬來看過,命末將準備整編事宜,這樣一改只怕會耽誤不少事。」

張駿年約三四十歲,長得身材高大,膚色微黑,一張胖圓臉帶着些謙恭的笑。而葛師古則身材瘦削,個頭矮得多,但顯得頗為機敏,聞言介面道:「末將認為應該改一下,樓船是舊式戰艦,在江上一旦轉彎就傾斜得厲害,若遇風浪很容易側翻,沒有八槽艦平穩。」

劉義符隨後去水師軍營巡視一圈,了解下軍心士氣也就回宮,他的《皇宋疆域圖》可還沒完成,得趁中府官員到來之前繪完,而郭叔融這幾天帶着風水師在城北一帶到處轉悠,在籌劃選址另建一座真正的行宮。

對於此事,劉義符是不太贊成的,把有限的財力資源用在建築禮制規格上,還不如用在軍政改良上,要麼中府官員到來后另闢衙署便是,那行宮也就夠大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朝漢祚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南朝漢祚
上一章下一章

第82章 視察水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