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注三國的裴松之

第236章 注三國的裴松之

建康城外廓東籬門,官道旁綠柳成蔭,北側高橋里、東陵里村落成片,小吏和軍卒之家多在近郊安居;南側與秦淮河岸之間有一片巨大的三角形坡地稱為土山果園,山坡低矮,外圍柳叢環繞,內里遍山桃、李、杏花開得正艷,紅白成片,煞是喜人。

車駕沿官道緩緩而行,因柳元景要準備婚事,最近不常進宮當值,隨行的是劉穆、牛默,帶着兩百騎侍衛左右相隨,陳裨帶着十餘名小豎在前引路。

空氣中揚溢着泥土與花香的芬芳,劉義符不由得以手挑開窗帘遙望桃林,裏面人群三三兩兩,正有不少人在郊遊賞景。宮外的感覺就是不一樣,讓人很放鬆,劉義符都忍不住想叫停馬車,進果園裏賞賞花,但他身有要事,註定無此福緣。

過了江寧縣郊折道往東不遠,就能望見一片四面高牆相連,周邊修建有不少塔樓望哨的一座小城,那便是少府軍器製造匠坊,僅外牆就有周長十里,相當於一座中等的小縣城,稱為尚方城,規模非常龐大。

前朝時,以少府下屬左、中、右三尚方令掌軍器打造,成品則由左、右金吾衛(即儀衛)押送入南、北二武庫,至本朝開國后,僅設左、右尚方,左尚方劃歸尚書令相府,主造御刀、綬劍、諸玩好器物,僅右尚方打造軍械,但匠坊都在此地,又以太僕寺屬官考工令監督驗收。

以新制,左尚方屬少府左、中、右三尚署,將作、都水二監已劃歸工部,軍器局也是工部的,所以監寺之下不再有相對獨立的監一級,「局」的品級普遍為正七品上到正五品級上,是高過「署」的。軍器局令為正五品上,下轄有五個署。

南門外,正有工部尚書申屠遇、少府卿申恬、少卿歐伯啟帶着一群屬官迎候,君臣禮畢,徑往城內,裏面以牆院相隔劃分為四個大區域,北部城區為匠人、役徒住宿,西為左尚方和成品庫房,東為右尚匠坊。前一部分為兩署官衙和住宅,佔地都不小。

走到前東側衙署前,劉義符抬頭一望,就見「工部軍器局」的匾額似是新換過的,不然應該是尚方右署。進門從東側廊轉到後堂上,劉義符居中而坐,直接問道:「少府目前完成合併了嗎?有多少屬官小吏被調出?」

「回陛下,右尚方目前已重整為軍器局,左尚方還在整頓,預計將有百餘名官吏多出,可調往宣城郡梅根冶。」申屠遇如實回道。

因軍器局歸工部后,少府主掌三尚署、掌冶署、織染署、紙坊署、地方礦場諸冶監、鑄錢雕版署、諸互市,這權力仍非常大,其中織染、造紙和採礦、鑄錢、互市是有極高收入的,反倒是軍器制要大把花錢,所以劃歸出去。

建康起部是差遣官,臨時調將監或都水監官員治事,連官衙都沒有,所以申屠遇搬過來反而是相對簡單的,在宣陽門內以將作監官衙掛牌改工部,並接掌都水監,整改軍器局,他的事情就最先完成,等著領取新官印、官服,依照新的流水錢作業,施行新的獎懲制度即可。

劉義符滿意地點了點頭,微笑道:「這麼說軍器局可以恢復開工了,少府諸事辦得如何?」

「舊官平準令即掌織染,東、南冶令各一人即鐵官,亦掌鼓鑄,臣打算按荊州時所設少府來辦,諸署屬官逐步擇政績優良者充任進來,也就是以新制並其舊制。」

申恬所言,處理起來顯然還是比較繁瑣,其餘戶部與五監寺亦多半如此,荊州中府機構雖兩套并行,也不全面,但行政效率遠高於朝廷臃腫的舊機構,這番整合會耽擱很多事,估計要兩三個月才能梳理順暢。

「這些事要加快進行,且先到軍器五坊看看。」

一行人出了衙署,穿過一道有士兵嚴密守衛的正前門,後面是一個很大的武器試驗場,東西是雜物房,廣場之北中間一條寬一丈多的直道,可供兩車并行,兩側都是高牆,裏面靜悄悄的沒什麼燥聲,顯是停工狀態。

申恬介紹道:「因考慮到防火防潮,靠近城中主道是甲坊、弓弩兩作坊,坐西朝東排列,面積範圍最大。其後北面改為廚宿坊,這是打造小物件;南面是兵車坊,兼制重型器械,也多是木器,正西靠近城牆,四面隔開以溝渠環繞的便是刀兵坊。」

「統歸在一城之內,挨得太近不是太合適,這樣防火維護的雜役怕也是不少。」

「無需雜役,防衛的士兵便專司此事,他們不在禁軍或州兵編製內,算是雜兵了。」

劉義符微微頜首,他記得在荊州時是南郡兵擔負防衛,但不管防火,而且諸匠坊都隔了一里多遠的距離,凡鐵器構件皆由刀兵坊鑄造,木器則為兵車坊,皮革則屬甲坊,弓弩主要處理獸筋制弓、或組裝弩機,廚宿主要做營帳、氈毯,裝訂器具,實際就是流水線式作業,而右尚方並不是,效率也很低。

走進甲坊的時候,裏面是一個個高架梁的四面敞開房舍,廊住半人高處有護欄,這樣的工場共計有七個,比荊州原匠坊大上兩倍,工匠們是五人一組,一人以柔韌的獸筋串綴甲片,兩人縫製成塊皮革及護邊,一個鑲釘,一人將成套的鎧甲捆紮,裝成一箱后拉走堆放。

這是比較容易整攏的先開工了,弓弩坊內只有一些木匠在削制方木條,削成弓臂木坯晾乾后泡入油脂,再晾乾以火烤壓得彎曲再上油漆,最後上弦。

如果是複合弓臂,那要削成竹箸大小的長木篾條,用油脂浸泡半年至兩年,和制槊桿一樣,然後再層層纏扎、塗漆固定到木架上自然風乾使之彎曲,所以制弓弩,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制弓臂,弓弦自是用牛羊筋或獸筋,鹿筋最好。

其餘幾坊還在重新挑選工匠編組,劉義符四下轉了一圈也就退出來,轉往少府所屬三尚署看了看,那是打制車駕儀仗、儀衛,凡王公百官婚葬之禮應給鹵簿等,因整頓也處於停工,待恢復正常運轉大概要裁掉兩千多人手,改進作業和管理方式,精簡去閑雜人等反而效率更高。

返回途中,劉義符轉至江寧縣城南的秦淮河南岸,這裏有一處廄苑牧監,養著一些御用貢馬、牛羊、或一些各國進貢的犀牛、河馬、孔雀、獅子等奇珍異獸,不隸屬太僕寺,歸宦官管轄,花費不匪卻沒什麼大用,撤廢了又可惜,只能是維持。

回城過青溪河七橋時,一名身着緋袍頭戴籠冠的年老官員牽着一匹大青驢上了橋,見御駕過來又退回到橋頭一側,默默地躬身行禮。

劉義符有些驚訝,仔細一看卻是裴松之,也就是《三國志注》的編撰者,他只參加了幾次朝會,卻很少到兵部視事,當即叫停了車駕,在車廂窗口詢問。

「原來是裴侍郎,莫非又告假了,你的病好點了嗎?」

「有勞陛下惦念,臣的病情最近已有好轉,這是接了差事,因南兗州、南徐州併入揚州,治所又移置京口,臣將往京口與廣陵督辦此事。」

劉義符恍然,裴松之表字世期,早年隨先帝北伐任司州主簿,後轉世子洗馬,遷國子博士、冗從僕射,但職位只相當於五六品官,那好三弟到京后見其頗有才能,擢升為兵部侍郎,因此吉翰、徐豁等人可能不大待見,竟打發他出差。

「久聞裴侍郎高才,這個差事轉給近日到京的陸萬載,中書右散騎常侍出缺,朕打算以裴侍郎遷轉,卻不知意下如何?」

「這……臣無意見,可幾位相公那裏……」裴松之有點猶豫,顯是擔心被人懷疑走了關係。

「無妨!朕隨後知會,因諸王太傅范泰出領越州,撰修國史、刑典者也缺人,裴侍郎到任一併兼領之。」

裴松之又驚又喜,連忙拜謝。各部侍郎只設一人,正四品,遷右散騎常侍一下就是從三品上,散騎按舊制也稱散騎省,名目雜亂的各類散騎、散騎侍郎、武騎常侍、給事中、奉朝請,無定員,最多時達到幾十人。

但新制左右散騎各一人,兼修國史又錄天子制誥,管起居舍人,領國子祭酒,加諸王太傅,這地位算是進入了宰相的備選行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朝漢祚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南朝漢祚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6章 注三國的裴松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