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賣鼎風波

第十三章 賣鼎風波

同樣的事情在周王都的多個角落同時發生著,魏、趙、楚、韓、燕、齊的細作都在給各自的國君寫密信,將周王賣鼎的事情快馬加鞭的傳遞給各自國君。而他們都沒發現的是,在陰暗的角落都有幾雙眼睛看着自己的一舉一動,而自己的舉動被一點不落的稟報進了周王宮。整座周王都如同一個巨大的蜘蛛網,而姬天賜和伯父、父王三人就是盤踞在網中央的蜘蛛,整座城市中任何一個角落的一個輕微顫動,都將信息及時的傳遞到三人面前,他們耐心的等待着獵物落網。

魏僚和姬無敵領着2000人的軍隊押運著從全國籌集的糧食、財物已經踏上了前往金陵的道路。在出發前,姬天賜已經同魏僚通宵達旦密商了兩天,將到達金陵所要做的事情一一商量清楚。懷揣著姬天賜畫在絲帛上的圖紙,那是這次他和姬無敵所帶領的2000人軍隊的核心任務,建築足夠的倉庫、住房,加固城牆。圖紙包括了倉庫和住房的樣式,還有燒制磚頭的新式方法,以及一種自己以前沒聽過的建築材料,周王稱之為水泥的製作方法和使用方法。對,魏僚已經知道周天子姬延已將王位傳給了姬天賜,而私底下他、龍且和姬無敵已經開始稱姬天賜為大王了。2000人的隊伍當然瞞不過眾人的眼睛,而他們則是大明大亮的離開周王都,對外宣傳的是要去為周王尋找長生不老的葯。

細作們又開始奮筆疾書,將這一消息傳遞給各自的君王。

秦昭襄王贏稷在收到細作傳回來姬延賣鼎的消息,心中有一絲疑惑。周國雖然窮困,但還不至於到賣鼎的地步,他當然知道姬延聯合諸侯準備反抗自己失敗的消息,那個蠢貨以為自己還是天下共主,還以為自己能一呼百應,愚蠢至極。若是自己的兩萬石糧食被姬延用來招兵買馬對自己雖然造不成太大影響,但畢竟是個麻煩。

而不久后細作送來的兩條最新消息完全打消了自己的顧慮,一條是姬延不僅向自己賣鼎,還向其餘六國賣鼎,價格都是二十萬石糧食和兩千倆牛車。另一條則是姬延派人往東海去尋找長生不老葯。

「哈哈哈,原來如此!這個蠢貨看來是心灰意冷要開始尋找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了,為了追尋長生之道,竟然不惜賣掉其祖宗辛苦得來的九鼎神器。怪只怪這個蠢貨貪杯,竟然醉酒後將九鼎的秘密傳的天下皆知。也罷,本王就先買倆鼎,讓其餘幾國去爭剩餘的七鼎吧。待明年本王派我無敵之師橫掃周國,這蠢貨賣鼎所得的糧食、財物都是本王的啦,本王還能大大的賺上一筆,兩萬石糧食和兩千倆牛車一個鼎,七個鼎,總共就是一百四十萬石糧食和一萬四千倆牛車,哈哈哈哈」

贏稷仔細思考着,雍州為秦所在之地,故先王兄秦武王曾言道:雍州之鼎,乃秦鼎業,寡人當攜歸咸陽。而先武王兄舉鼎失手,殞命於洛,雍州鼎也未能攜回咸陽。豫州乃天下之中,明年豫州將為寡然所有,豫州鼎也不能為他國所有。思量妥當,贏稷迅速揮毫寫下一封密信,叫來信使將密信傳遞給周國的細作,吩咐其運作購買兩尊鼎,雍州鼎和豫州鼎。

同樣的事情在韓、趙、魏、齊、燕也同樣發生著,各國都希望得到自己所在之州的鼎。當然楚國也不例外,只是楚國君臣更清楚周國賣鼎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如傳聞所說的周天子要去追尋長生之道。故而上次周國太子姬天賜同楚王和春申君就已經協商好,除了兩國的盟約約定交換國土外,還另外書寫了一份協約,楚國以負責保證周國遷都的安全和出動五千輛馬車幫助轉移周國國民為條件換取荊州鼎。畢竟周國遷都所要經過的路線幾乎全部在楚國境內。當時姬天賜提出這一條件時,楚王簡直樂開了花,當即滿口答應,並催促着姬天賜簽定協約。這怎麼看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幾乎等於白送。其他各國可是要付出二十萬石糧食和兩千輛牛車的代價。當然楚國還是花了二十萬石糧食和兩千輛牛車購買了揚州鼎。

在分配各州之鼎的所屬之時,出現了一些波折,秦國和楚國以及齊國和燕國都好說,秦國國強,無人敢惹,秦國放出風聲要購買雍州和豫州之鼎,其他諸國無人敢爭。楚國所購之荊州、揚州之鼎,燕國所購之幽州之鼎均無人爭奪而順利成交,齊國所購之青州之鼎出現了小小的插曲,魯國居然也派了使者前來購買,但在齊國使者的威逼下,最終還是放棄了。爭奪最激烈的是趙、魏、韓三國,三國所處之地為豫州、兗州和徐州,因豫州為秦國所購,三國不敢爭奪,只能爭奪剩下的兗州和徐州,而梁州則無人問津。最終在三國的國力比拼下,趙國如願購得兗州之鼎,魏國雖不甘但至少購買了徐州之鼎,而韓國無奈之下只能購買了梁州之鼎。

在確定了各自購買的鼎以後,各國國內開始迅速籌集貨物以便同周國交換鼎。秦國的貨物最先籌集齊並運抵周王都洛邑,在清點過貨物、驗過糧食好壞后,雙方完成了交易。韓國因國土有限,在同周王協商后,以金銀銅錢加糧食和牛車的形式也完成了交易。魏國的二十萬石糧食和兩千輛牛車也隨後來到洛邑完成了交易。趙國因長平之戰致使國力大減,加之剛剛在魏國和楚國的出兵幫助下打贏了同秦國的戰爭,從而結束戰亂。但國內青壯男子大量死亡所帶來的後果顯現出來,無足夠的勞動力種植糧食。幸好周王欲尋求長生不老,需要大量的婦孺和童男童女,趙國最終以兩萬孤寡婦孺和六萬童男童女孤兒及二十萬石石炭,也就是後世的煤炭交換了兗州鼎,對於這個交易,趙國君臣無不歡喜,因為勞動力不足,這些缺乏勞動能力的婦孺和孩童是國家的巨大包袱。能夠送出去就謝天謝地了,居然還能換得兗州鼎,那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除了交易地點是在金陵比較遠以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戰國天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戰國天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 賣鼎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