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殲9戰機

夭折的殲9戰機

殲擊9型截擊機是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主要以蘇「逆火」和美B-1B超音速轟炸機為主要作戰對象。設計技術指標達雙26(升限26公里,時速2.6馬赫),可以說是中國殲擊機性能之最了。殲擊9型截擊機(殲-9戰鬥機)是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主要以蘇製圖-22M「逆火」和美B-1B超音速轟炸機為主要作戰對象,主要任務為國土防空以轟炸機為主要目標進行截擊。是我國繼殲-8自行研製生產之後又自行設計的戰鬥機,但因當時中國技術落後,耗資巨大及工程量大而被迫停留在設計圖紙上。

該機從1964年提出設想,至1980年全面停止歷時16年。中間由於軍隊及主管部門不斷更改設計要求及特殊時期的衝擊,使該機研製一直無法正常運行。

提出初步戰術技術

六零一所在摸透米格-21的同時,對國內外有關技術情況進行了調研,提出了殲8飛機的初步戰術技術要求,並於1965年3月19日上報六院,指導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強火力,性能指標要求是使用升限19-20公里,最大平飛馬赫數2.1-2.2。六零一所設想1967年殲8飛機完成首飛,1970年能小批裝備部隊。

但是到了1965年4月12日,三機部又正式下達「關於開展殲9飛機方案設計」的通知,要求在兩個方面進行方案論證和比較:

1.突出殲擊性能,兼顧截擊作戰和對付低空高速目標,最大馬赫數2.3左右,升限20公里左右,航程要大,作戰半徑大於450公里。

2.突出截擊性能,兼顧殲擊作戰,最大馬赫數2.4-2.5,升限21-22公里,作戰半徑350公里。

飛機總重量控制在14噸左右。

在隨後的時間裏,殲8飛機很快得到了批准,並定下了試製的具體時間表。殲9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六零一所先是進行了殲9氣動佈局參數的選擇,選出了4種機翼平面形狀,即前緣后掠50度的后掠翼,前緣后掠57度的三角翼,前緣后掠55度的后掠翼,以及雙前緣後掠角的雙三角翼,並設計了風洞模型。

1966年4月1日,三機部向國防工辦,國防科工委呈報了「殲9飛機設計方案」。國防科工委開會審查了殲9飛機的設計方案,並向軍委呈報了「殲9飛機戰術技術論證報告」。報告提出殲9最大馬赫數2.4,升限20-21公里,最大航程3,000公里,作戰半徑600公里,最大續航時間3小時,最大爬升率180-200米每秒。

對四種機翼平面形狀方案均做出了模型

六零一所對四種機翼平面形狀方案均做出了模型,進行了風洞實驗。其中主要是考慮採用后掠翼還是三角翼,后掠翼和三角翼都是採用前緣后掠的方法來增加機翼的臨界馬赫數。但是如果超音速飛行增加到馬赫數為2.0時,要採用亞音速后掠翼方案就必須使前緣後掠角大於60度,但前緣後掠角過大,翼根結構受力就會惡化,將增加結構重量;另外,低速時空氣動力特性也將惡化,升力下降,阻力增加。故採用大后掠翼很不利,而三角翼則比較適用,不但具有后掠翼所具有的優點,而且比較長的翼根弦長保證了根部結構受力狀況,減輕結構重量,而且還有助於保證飛機的縱向飛行穩定性。所以六零一所淘汰了前三個方案,又把三角翼的前緣後掠角改為55度,稱為殲9IV方案。這是一種正常佈局形式的三角翼方案,起動外形上除機頭改為兩側進氣外,其餘均與殲7,殲8相同,類似於超7的早期型,也就是殲7CP的氣動外形,只是尺寸上要大得多。由於這種方案對米格-21的改動並不算很大,所以成功的把握性挺大。

但從1966年第四季度到1967年初,經過風洞實驗發現,殲9IV方案的機動性不夠理想,於是又提出無尾三角翼方案,稱V方案。V方案是兩側進氣的無尾三角翼飛機,前緣後掠角60度,翼面積達62平方米。由於降低了翼載荷,V方案的機動性較好,但升降副翼的剛度和操縱功率問題以及零升力矩帶來的操縱困難卻難以解決。

試飛

然而在此期間,殲8則發展的較為順利。1966年底,六零一所完成了全部圖紙設計工作。8月由一一二廠開始試製兩架原型機,1968年6月,01號原型機總裝完成。12月19日完成首次地面滑行,雖然滑行中前輪擺振嚴重,緊急剎車時左側主輪輪胎爆破。但是殲8仍於1969年7月5日,由試飛員尹玉煥駕駛,在一一二廠完成了首次航線起落試飛,歷時30分鐘,試飛中飛行高度3,000米,速度500公里每小時。

但是隨後「特殊時期」開始,兩機的研製工作也就處於了停頓狀態。

1968年3月,六院召開了「動員落實殲9飛機研製任務」會議,決定採用V方案,並提出力爭1969年「十一」前把殲9送上天,向國慶20周年獻禮。由於V方案一些技術問題難於解決,加上國內生產不正常,V方案一直搞不下去,於是六院指示停止了V方案的試製。

1969年2月3日,六零一所決定抽出部分力量繼續進行殲9飛機的研製。1969年10月10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決定研製殲9,並決定先試製兩側進氣的正常佈局三角翼方案,即殲9IV方案。把試製工作安排在了一一二廠,要求1971年底上天。1969年10月30日,三機部和六院軍管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把殲9試製任務定點在一三二廠(成都飛機公司)。

1970年5月4日,六零一所抽出300多人到成都空軍十三航校(后組建成六一一所),從事殲9飛機的試製工作。1970年6月9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在北京開會審查殲9方案,要求「殲9的機動性要好,活動半徑900-1,000公里,重量13噸,使用過載8g,升限25公里,飛行馬赫數2.5。

1970年11月,六院在西安召開廠,所領導幹部會議。空軍領導對正在研製中的殲9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雙25太小,雙28太高,應該是雙26,即最大使用馬赫數2.6,靜升限26公里,最大使用錶速1,300公里每小時」。

選擇方案

根據這一新要求,殲9原有佈局均不能滿足,最後選擇了鴨式佈局,腹部或兩側進氣的方案。可是工作一段后發現,升限指標太高,發動機性能達不到,殲9飛機的研製工作又可能擱淺。

1975年1月10日,三機部以(75)三院字8號文「關於請求繼續研製殲9飛機的報告」上報國務院,**。文件希望對殲9的指標作些調整,即最大馬赫數2.5-2.6,升限23公里,最大爬升率220米每秒,基本航程2,000公里,作戰半徑大於600公里。

1975年2月18日,國務院,**下達國發(1975)34號文,同意按調整后的指標繼續研製殲9飛機。

1975年12月23日。國家計委,國務院國防工辦以(75)工辦字395號文批准三機部上報的殲9飛機研製實施計劃。同意零批試製5架,1980年首架上天,1983年設計定型。並原則上同意到1983年撥給研製費4億元。

鴨式佈局

1976年初。六一一所進一步調整了殲9總體氣動力佈局和設計參數,形成殲9VI-II方案,其特點是:鴨式佈局,60度三角翼。面積50平方米,鴨翼為55度三角翼,面積2.58平方米,固定安裝角3度,機身長18米,兩側進氣。進氣道為二元可調節多波系混合壓縮式。裝一台910渦扇發動機,地面全加力靜推力12,400公斤。裝205雷達,探測距離60-70公里,跟蹤距離45-52公里。帶兩枚PL-4攔射導彈,最大有效射程8公里,導引頭截獲距離18公里。

1978年,由於六一一所承擔的殲7大改(即殲7III)的設計發圖工作要求緊迫,殲9的研製工作開始收縮。1980年,為貫徹國家國民經濟調整方針殲9的研製工作即全部中止。機體研製費約2,122萬元。

但殲8的研製工作並沒有停下來。根據最初的戰術技木要求,殲8飛機本來就是全天候的。但殲8擬裝用的交流供電系統和新雷達的研製工作動手較晚,趕不上殲8的研製進度,於是上級決定殲8飛機分兩步設計定型。第一步按直流供電裝測距器的「白天型飛機」定型,第二步再按交流供電裝新雷達的「全天候型飛機」定型。1979年12月31日,航空產品定型委員會同意殲8設計定型,1980年3月2日,**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以(80)軍定字第40號文批准。1986年2月20日。國務院、**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殲8白天型飛機生產定型。

殲8路線

中國在下一代主力殲擊機選擇上,本着務實,求穩的態度,最終選擇了殲8路線。雖然一開始時該方案僅僅是米格-21的簡單放大,性能也並不出眾,但經過後來的不斷改進,在技術指標上具備了三代機的水平,並最終成為了一種成功的殲擊機。而殲9設計思想前衛,在設計性能上無疑是大大超越了殲8方案,已具備與F-14和米格29相匹美的強大性能!但是在研製過程中所遇到的不可逾越的困難屢屢不斷,研製工作很難進行。所以在這個事關祖國命運的重大抉擇上,選擇了殲8這個漸改方案顯然是正確的,而殲9的研製過程中也取得了許多經驗和技術,並在後來成功地運用於殲8的研製開發中。

但我還是認為殲9的下馬是一個巨大的失誤!事實已證明了殲8隻是一種潛力有限性能單一的二代戰機!就算是經過多年改進也不過2代半的水平就是靠高速與高空性能才超過FC-1某些方面上配備甚至還不如前者!而殲9則是我國航空現代化中跨度最大也最有獨創先進性的戰機!初型不過與F-4鬼怪相當,二改后達到了F-105雷公的水平!而到了V方案時已非常接近法國幻影2000的三代水平!再進一步的殲9VI-II已是完全的真正意義上的具備了和F?14等早期第三代戰機正面抗衡的能力。某種意義上,殲9VI?Ⅱ可以稱之為我國自主開發的第一種達到了國際第三代噴氣式戰鬥機標準的國產戰機!而夢幻中的殲9VI-III方案更是完全達到了與歐洲颱風和法國陣風相匹美的三代半先進戰機了!殲9是我國自主航空創新上一塊里程碑!它的下馬顧然有難以饒過的技術原因但真正讓其下馬的還是當時中央缺乏足夠的信心與支持!沒有給與足夠的資金讓其支持下去!而那些所謂的技術困難都不是不可越過的!

自古相傳翱翔九天!而9這個數字在中國傳統神話中擁有非常特殊的崇高意義!在中國航空序列中9的缺失是一巨大的損失!雖有殲10和後來的殲11但我覺得它們都缺乏中國的獨創特色!所以我決定在本書中主角不惜大開頂級金手指也要讓它真正化形併發揚光大成為中國空軍真正的脊粱!殲9一定會代表中國揚威九天的~~

另外傳說中的『赤色幻影』殲9V我也會給它出場機會的!和殲9VI-II一樣都將與掌握幻影4000的技術有關~~牛bb小說閱讀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操控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操控者
上一章下一章

夭折的殲9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