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

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

太孫殿下出任監國,乃是祖制的體現,所以萬曆一道聖旨就立即生效,根本不需要內閣的副署,更不需要給事中審核。總之,文官們阻止不了。

但是,文官們的內心——至少絕大多數文官的內心,是崩潰的。

多少年了?至少從仁宗開始,大明這麼多皇帝,除了世宗(嘉靖)皇帝比較難伺候外,其他的皇帝其實都還是好對付的:至少,他們基本不殺大臣,而且也很好糊弄。

所以這近兩百年來,雖說大明的國勢每況愈下,但文官們的小日子過得還是很舒服的:怠政懶政幾乎沒人管,貪污受賄也是官場慣例,不開心了噴幾句皇帝,惹毛了直接掀桌子走人。實在是太舒服了。

而現在這位太孫?乖乖,這位哪裏是宣皇帝,分明就是成祖甚至是太祖的脾氣啊!

哎,你們說,怎麼太子就突然薨了呢?我們還指望着將來太子登基,廢了這位太孫,解救我們於水火之中呢。

哀嘆完了,還得面對。畢竟,官位和權力是如此的誘人,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能捨棄的。

朱由棟當然管不了這麼多,在和萬曆深談后,他已經開始做出了一系列的調動:

其一,橫海衛集體北上,全體轉換軍籍入京營。

其二,命令南京守備太監王坤,以及田爾耕、曹三喜、徐光啟等人火速入京。

其三,命令魏忠賢在北京城附近尋找、購買土地,修建新的大明研發中心。

這三條佈置下去后,特別是十一月底,橫海衛火速入京后。到了這一年的十二月初一,朱由棟才正式召集內閣的兩位閣老和六部、都察院等部門的負責人,在興華宮舉行集體會議。

「眾卿,皇爺爺讓孤來監國,說實話,孤的內心是有些興奮,但更多的是惶恐。無論如何,在其位,必謀其政。為了讓這個國家在歷代先皇以及皇爺爺打下的基礎上更加的輝煌。孤在這裏定下幾條規矩,方便我等君臣以後好共事。」

「臣等恭請殿下示下。」

「第一條,孤以後居住、理事,仍然在興華宮。以後六部奏章,內閣票擬等,都要準備兩份。一份給興華宮,一份給乾清宮。皇爺爺那邊如果沒有批複,那就以興華宮的批複為準。只要乾清宮有批複,一律以乾清宮的為準。」

「臣等領命。」

「第二條,朝會,普通朝會每月定期舉行一次。在京六品以上官員可以參加,並且有提交議案的權利。但是這些議案必須由通政司和內閣先審一遍,不值得拿到朝會上來說的,一律不許通過。只提問題,沒有提解決方案或者建議的,一律不許通過。節日性朝會暫時只保留元旦大朝會,如果皇爺爺壽誕想舉行朝會,可以臨時增加。外邦使者覲見等,不再開大朝會,到時候各部官員派些人來觀禮便是。」

「殿下?」

「葉閣老有什麼要說的?」

「這大朝會還有普通朝會的頻率是不是低了一點?」

「呵呵。」一開始還和顏悅色的朱由棟這時候把頭微微揚起,用斜視的眼光看向了葉向高:「葉閣老,你可能沒聽清楚孤剛才說的話,孤說的是,定規矩,不是,提建議!」

「如果殿下連老臣一點建議都聽不進去,那還要老臣幹什麼?」

「嗯……」抬頭望了一會屋頂,朱由棟微笑了起來:「果然是強項的葉閣老。葉閣老,孤跟你講清楚,以後呢,孤說定規矩,那就是孤已經下定了決心的事情,必須堅決的執行。孤說聽建議,那才是你說話的時候。」

「殿下如此蠻橫,老臣伺候不了,老臣乞骸骨!」

「准了!」

「你!」

葉閣老這一年五十三歲,考中進士正式出仕也整整三十年了,從來沒有碰到過如此囂張蠻橫的上級。所以哪怕葉閣老這會兒內心萬般不想辭職,但天大地大,面子最大,這個時候他也只有站起來,準備走出興華宮。

「葉閣老請留步!」

怎麼?意識到自己剛才太過囂張強硬,說錯話了么?哼,來啊,來求我啊!

「孤剛才的幾條規矩還沒有說完。其中有一條規矩是準備在後面說的,但是葉閣老既然要辭職,那孤就先說了吧。從現在開始,所有官員離任之前,必須進行離任審計!知縣離職,各州府審計。州府主官離職,布政司審計……以此類推,閣老、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離職,孤親自審計!」

「老臣清廉之名,滿朝皆知,老臣等著太孫來審計!」一甩袖袍,葉向高器宇軒昂的走出了興華宮。

目送葉向高離去后,朱由棟微微掃視了一遍剩下的幾十名大明帝國的高級官員,然後冷聲道:「還有誰覺得孤難伺候,看不慣的,都可以辭職!孤來者不拒,一併准了!」

辭職?開什麼玩笑?別說那個什麼離職審計了。只要腦子稍微正常點,都會知道,太孫根本就不怕我們辭職。不,太孫根本就是巴不得我們辭職啊!

大明祖制,把南京定為留都,並在那裏搭配一整套完整的中央政府班子,而且或多或少給予這套班子一定許可權。這種表面看起來機構重疊並且相當浪費國帑的制度,不是沒有道理的!

沒有儲君坐鎮的留都,那就是養老院和發配地。而只要有儲君鎮守南京,這個制度就是極為科學的!

太孫鎮守南京六年,除了他幕府里的少數親信大臣之外,整個南京六部、都察院,那麼多官員,就沒有太孫的心腹么?哪怕北京六部以及都察院的所有官員全部辭職。太孫都能迅速的做出調整,然後依然維持這個國家的整體有效運轉。說不得,太孫今天這樣跋扈,就是故意刺激我們集體上交辭呈啊!

而且除了在南京培植出了一套班底之外,太孫還有自己的親軍。全國最能打的邊軍也基本上支持太孫。也就是說,太孫手裏是有刀的,像當年太祖那樣,一口氣殺個幾萬官員他是做得到的!

多少年了?從英宗皇帝開始,歷任皇帝因為做儲君的時候沒有單獨出鎮南京,所以沒有自己的班底。加上土木堡之變的陰影,也基本和軍隊絕緣。所以後面的皇帝登基之後,面對文臣往往很難對抗。這一百多年來,也就是世宗皇帝因為以前當過藩王,有着自己獨立的班底,所以他老人家在位的時候能夠壓制住文臣們。之後的隆慶、萬曆,還不是一個比一個弱鳥。

嘿!六年前太孫出鎮南京的時候,怎麼就沒有極力的反對呢?失策了!真的失策了!

想通了這一點,在座的諸位大臣全都不吭聲了:但願這位的脾氣不是太祖那樣兒,不然真的就要官不聊生了。

「嗯,看來暫時沒有想辭職的了,好,那孤接着說。第三條,國務會議。參會人員是孤、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及侍郎、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司禮監掌印及秉筆太監、御馬監提督太監、東廠廠督、錦衣衛指揮使,以及孤特別指定的個別人等。國務會議定期舉行,每十天一次,遇節假日、大朝會等順延。會議程序是:各部門事先提交需要在會議中決斷的事項,特別是需要多個部門協力完成的事項給通政使,由通政使整理后,交內閣閣老審核通過後上會。所有事項,各部必須先寫明解決建議,否則一律不予受理!

至於日常事務,除非是特別重大涉及國家安危的大事,一般不臨時加開國務會議。仍然送內閣票擬,交司禮監批紅。」

「臣等領命。」

朱由棟的這一條規矩,說實在的,真真的要了各部官員的老命。

大明帝國運轉到現在,所有的問題歸根結底不都是一條么:沒錢!

以前各部可以直接把問題甩出來,直接扔給內閣。而內閣的辦法也簡單得很:請皇上內庫支持。所以大明的官到了一定程度后其實好當得很:全部扔給皇上便是。

但是現在?看看太孫這個氣勢吧。你要是一天到晚都是「請內庫支持」,信不信太孫直接派錦衣衛來你家做家訪?

「每次國務會議,至少要安排三個以上的中書舍人進行會議記錄。毛筆錄入的速度太慢了,孤已經讓方山實驗室那邊緊急運送一批蘸水鋼筆過來,會議紙張也有方山材料實驗室專供……會議結束后,會上所定事項,以會議紀要的形式下發給所有參會官員,各部門嚴格按照會議紀要上的指示進行具體辦理。第二次國務會議時,首先檢查前次會議上安排的工作進展程度。做得好的,嘉獎!做得差的,罰!總是完不成交待任務的,邸報上全國通報主官姓名及責任官員名字!」

完了!這官兒是真的不好當了!

「規矩呢,就先定這麼四條。現在孤來說一個事情,請大家下去之後集思廣益。」

「請殿下示下。」

「目前我大明各部,很多衙門都缺官員。據孤所知,北京六部之中,差三個尚書,六個侍郎。南京六部的缺額也很大。此外內閣在葉閣老致仕后,也只有一位閣老。所以,這些缺額,你們在座的諸位,都可以提出人選。嗯,人選名單,可以通過王承恩私下交給孤,孤絕對對此保密。孤拿到名單後進行一些保密性質的處理,然後在十天後的國務會議上進行討論。」

嘶~~殿下的手腕真的不得了啊。剛剛那幾條規矩,真的是讓人生無可戀,但是現在,這官位?這是可以自薦的啊!尤其是還可能入閣?

「還有,孤也知道,朝廷這些年入不敷出,無論是邊軍還是京師的官員,這欠餉都很久了。去年朝廷征伐建州,發了一百萬的內帑把邊軍的欠餉給補齊了。但是京師官員們的欠餉卻沒有着落。這樣,戶部下去後計算一下,看到底還差多少。下次會議上只要大家沒有異議,那孤自己出錢,把這些全部補齊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球戰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全球戰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