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女神

第208章 女神

時間一樣的難熬,只是情形總比在那個巫師女人那裏好了許多,那時候我不但要擔心教授的安危師母和唐婉的去處還要時刻小心自己被暗殺和活埋。

顫顫兢兢沒有一刻能放鬆,即便是睡著了手裏也會握著可以隨時防身的武器。我再次撥打顧青姐的電話,徹底的關機,我很清楚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顧青姐肯定出事了,否則她不會讓手機關機的,她的兩個孩子還在凌源市區這裏。

她就是什麼都不要也不會不要自己的兩個親生骨肉的。我內心深處對於顧青姐的擔心一點點超過對教授的擔憂,畢竟教授雖然同樣行蹤不明,可他是主動離開的並且早有計劃,現在我幾乎可以斷定他絕不是一個人在行動,他的背後還有一個專業團隊或者機構支持。

他眼下不會有生命危險,何況我大概也知道他要去做什麼了。顧青姐則不同,顧青姐完全是一個人單槍匹馬直闖龍潭虎穴,她自己早就意識到情況的危急所以才不得不扔下兩個孩子一個人回去牛河梁。

她把兩個孩子留給我其實算得上一石二鳥,既保護了自己的孩子又保護了我。是的,只要我的雙腳還未踏足牛河梁那片土地,只要我還沒有走到女神廟跟前我就是安全的,至少性命無虞。

越是這樣我越是愧疚,我是個男人,這種事應該我去做。這個世界沒有如果,我只能等待着,安靜的守着兩個孩子等待。因此我現在的實際情況未必比在阿日善那女人手裏好出多少。

兩個孩子自己玩耍起來很安靜,也不大聲喧嘩,跟昨天顧青姐剛走的時候判若兩人。可能小孩子都會本能感受到母親不在身邊從而失去一直以來的安全感才會那麼暴躁吧。孩子安靜我也有更多的時間整理牛河梁相關資料,這個房間雖然很簡陋但是好在還有一張老舊的桌子放電視,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空間可以用來做書桌。

為了讓兩個孩子時刻都在眼前我乾脆搬了椅子坐在側面。牛河梁的資料有很多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事牛河梁這邊的情況跟興隆窪趙寶溝類似,大部分遺址還沒有發掘。

我的着重點是紅山女神廟,這是顧青姐回去的真正目的。

1981年,文物普查在建平進行。時任朝陽市文化局的宮殿東親自到縣城坐鎮。集中全縣32個公社文化站站長到縣城進行培訓,時任業務負責人的郭大順先生親自授課。郭先生強調了發現紅山文化遺址的重要性,講解了紅山文化的特點。為休息時,富山鄉文化站長趙文彥反映,說馬家溝生產隊長家有一件「筆筒」似的東西很像郭先生講的紅山文化玉器。

第二天,培訓班剛一結束,郭先生就與縣文管所幹部李殿福和趙文彥騎自行車趕到了距縣城7.5公里的富山鄉馬家溝生產隊長馬龍圖家。馬隊長十分熱情地迎接客人進屋。一進屋,郭先生就看到了櫃面上擺放着一個似筆筒又不是筆筒的筒狀器,裏面真的插著幾支筆。郭先生上前拿起「筆筒」仔細端詳著,心裏暗喜,這哪裏是什麼筆筒,正是我們在朝陽苦苦尋找的紅山文化玉器中最重要的一類——馬蹄狀玉箍。徵得馬隊長的同意,郭先生一行帶走了這件玉箍,並進行了深入地探討研究。

順藤摸瓜,郭先生又在老鄉中徵集到兩件紅山文化玉器,一件是馬蹄狀玉箍,一件是雙聯玉璧。郭先生判定,在馬家溝附近,必定有紅山文化遺存。經詢問老鄉,這些東西在哪裏撿到時,老鄉便把郭先生他們領到了牛河梁山岡上。

這座山位於公路101線南面,錦承鐵路的北面。東西方向處在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地表散佈着紅山文化的泥質紅陶和彩陶片。承包土地的老大爺說種地時,還撿到過像「萬」字形的石片,因已經破碎就扔掉到。這些重要的遺物,使郭先生等考古工作者都毫無疑問地確定這又是一處紅山文化遺址。

接下來的幾天,考古工作者集中在這塊台地上找「寶」。果然在一條溝邊老百姓起石頭的地方露出了人骨,做了簡單整理后,居然清理出一座墓葬。

墓為石棺,東西向,長2米,寬0.8米。單人仰身直肢葬,人骨保存較完好。在墓主人頭頂部左側,發現一件玉環。玉球為白色,直徑21.1厘米,體形較大穿單孔,橫斷面呈三角形。這是第一次發現的紅山文化墓葬,也是紅山文化玉器在墓葬中第一次正式發掘出土。

這一天為1981年4月8日。這個遺址點後來編號為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這座墓編為第二地點第一號冢第1號墓。

1983年,國慶節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考古學家孫首道先生帶隊與考古學家方殿春等開始了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的發掘,並繼續在周邊山崗尋找新的遺址點。

10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孫首道等考古專家走了一天有些疲勞,便在牛河梁第一道山樑處的山崗上坐下來休息並準備返回住地富山鄉馬家溝生產隊長馬友圖家。富山鄉文化站站長也參加了調查。此時,他獨自一人來到山崗最近的一條溝岔,一邊小便,一邊低頭看,突然發現了露出地面的陶土塊。他心生一念,這裏會不會有新發現,不然,哪來的陶土塊呢。

孫先生和考古隊員們都十分驚訝和興奮,一下衝到了這條溝岔,俯下身來,仔細探尋,惟恐丟掉什麼。果然,工夫不負有心人,更多的陶土塊露了出來,使他們更驚喜的是撿到了陶塑的耳朵,鼻子等。

此時,已夕陽西下,牛河梁灑滿紅霞。他們滿載着收穫,充滿著喜悅,身披着彩霞,一路笑語,回到了住地。他們像往常一樣盤腿圍坐在炕上的小桌旁。但今日的小酒格外烈,今天的農家飯格外香。他們懷着企盼,浮想聯翩,一夜無眠。

不久,迫不及待的考古工作者開始了這一地點的試掘。表土去掉,露出了一座由主室、左右側室、北室、南室三室聯為一體的多室佈局的房屋,房屋為半地穴式,從炭化的木柱,被燒流的陶器分析,它是被一場大火燒毀的,上部分全部坍塌,只保存了地下部分。考古工作者僅動了一下表面,出土的文物就令人眼花繚亂,仿木的建築構件、壁畫、陶祭器、相當於真人3倍的殘耳和殘鼻。那麼,有沒有較完整的塑像呢?考古工作者在企盼中,繼續試掘著,尋找著。

1983年11月2日,試掘現場突然一陣騷動。原來在西側室露出一個圓圓的陶件。在場的人都意識到這可能是人頭塑像。大家都不做聲,現場靜得只聽到小鏟刮土那清晰的緩慢的沙沙聲。額頭露出來了,繼而是眼睛、嘴巴,一個完整的女性減低展現出來,她仰面朝天,雙目圓睜,略帶微笑,大家異口同聲的喊出「女神」,攝影師李振石抓拍了這一場面。

照片以「一千年後的歷史會見」為題,參加當年省旅遊攝影展,獲得一等獎。當夕陽西下的時候,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女考古專家魏凡,在試掘現場的地上鋪上一塊木板,木板上又鋪上一塊紅色絨布,專家們小心翼翼地將女神請出來,放到絨布上。

她雙手捧著女神,昂首挺胸,身披晚霞,神聖地走出叢林,走下山崗,走回馬家溝住地。男隊員緊隨其後,那神情,那神采,可想而知。自此,這一地點被編號為牛河梁第一號地點,命名為「女神廟」,女神塑像命名為「女神」。

牛河梁女神廟位於牛河梁的第二道梁的近於梁頂處,海拔673.1.這是一個大範圍的建築群眾。可分為主體和附屬兩部分。主體部分包括女神廟的一座大型山台。附屬部分指主體周圍分佈的多處窖穴。

附屬部分,主要為兩處。一處位於女神廟南側12米。坑內堆滿白色灰燼,內含文物豐富,有研磨器、刮削器和石片寺石器,飾「之」子紋的筒形罐、小口罐、缽等陶器。以羊骨為主的大量獸骨。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批特異形陶器,包括大型陶盆、鏤孔瓶形器和陶方器。有的陶方形器甚大,有的製作較精,甚至還有器壁較薄的彩陶方器。

另一處女神廟的東側距山台東牆60米,是一座長約11米、寬約4.4米的近長方形的土坑。坑內堆積物是清一色的陶形器,數量在百件以上。已復原的筒形器,通高最高達63.6厘米,最矮為23.6厘米。由於這些窖坑都出土有大量的非生活用品。

所以,這應是與祭祀有關的遺跡。

女神像女神廟發現的過程猶如一個有趣的傳說,這應該就是一個考古人最大的幸運也是最大的樂趣,紅山女神,本來任何人想要見到都不艱難,為何偏偏我到了近前卻再也無法前進一步?

仔細想想即便是西拉木倫河附近的趙寶溝我也沒有真正探查它的真面目,錯過,一直都在錯過,唯一有所收穫的還是在梅山,黃帝蚩尤當年大戰的地方,只是那裏發現的刻有天熊的石頭戰斧早已不知去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無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208章 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