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生財之道私鹽販子

第八百六十三章:生財之道私鹽販子

「什麼,司令你要親自帶人去海州城,我不同意,堅決不同意!」

看着一臉激動的馬德勝,李國耀笑了笑說道:「為什麼不同意?」

「你可是我們游擊總隊的司令,是整支部隊的靈魂,而不是一個突擊隊長,這樣的事情交給和尚或者是徐子玉干都成,就是你不能去。」

接着馬德勝繼續說道:「你現在只需要坐鎮中樞指揮作戰就行,千萬不要和以前一樣隨意冒險,你可是知道你的人頭在日本人那裏價值百萬大洋啊,不知道有多少人瞅著,想拿你的腦袋換賞金!」

李國耀笑了笑說道:「沒想到我的腦袋竟然這麼值錢,據說薛岳的腦袋也就值五十萬!」

「之前不是二十萬嗎,現在漲了?」

李國耀笑了笑說道:「漲了,一個萬家嶺戰役打的松浦師團差點全軍覆沒,身價飛漲三十萬!」

「漲的倒是挺快的,我的腦袋好像也就值十萬大洋!」馬德勝鬱悶地說道。

「別鬱悶,打完這次長沙戰役,薛岳腦袋的價格就和我差不多了,你要是鬱悶這個那的多難受啊!」

「哦,這麼說了薛岳能打贏小鬼子?」

「呵呵,問題不大!」

「不說這個了,反正我是不同意你冒險前往海州城,畢竟這一路上可是要經過蘭陵、臨沂、臨沐等多個縣區,太危險了!」

李國耀搖了搖頭說道:「有什麼危險的,眼下蘇魯戰區總部主力陳兵臨沂以北的新橋鎮,對費縣、臨沂的日軍形成了不小的壓力,而盧文龍以及和尚等人也不斷的襲擾徐州的鬼子兵,令他們無暇他顧,我趁此機會南下,誰會搭理我!」

「那你也沒必要親自去,咱們游擊總隊又不是沒人了,要不我帶人南下也行!」

李國耀淡淡地說道:「如果只是簡單的卻接應這批資金,誰去都一樣,但我看中的並不是那點錢!」

「哦,難道說你還有其他想法?」馬德勝當即問道。

「嗯,朱宏等人這次行動倒是讓我看到了一條發財的路子!」

「啥路子?」

「販私鹽!」

「私鹽?」

「嗯,鹽業自古以來都是暴利啊,一個大鹽商一年賺取的利潤就算是養十個師都沒啥問題!」李國耀道。

「十個師?這怎麼可能,一個師一年至少兩百萬元的軍費,這還不算武器裝備的開銷,十個師就是兩千萬,鹽商有這麼高的利潤嗎?」馬德勝一臉震驚地問道。

「把那個嗎字去掉,這一點沒有任何的疑問,甚至於利潤遠比你想像的還要恐怖!」

對於鹽商的利潤有多少,李國耀了解的也不多,但是他卻知道在壟斷行業里分得一杯羹,迅速積累財富那是分分鐘的事。

史書記載,唐朝一個名叫龔播的人,出身貧困,以販賣蔬菜瓜果為業,但在劉晏鹽法改革后逮住時機,成為朝廷認定的鹽商,獲利豐厚。短短十餘年間積財巨萬,竟然躍升為四川地區的首富。真是典型的站在政策風口上,豬也能飛。

而且鹽這種東西從古至今那都是各方巨頭真想把控的產業,甚至於歷朝歷代鹽都是朝廷經濟收入的重要支柱,比如唐朝時期,劉晏主持鹽政近20年間,把政府鹽利收入從40萬緡提高到了600萬緡。鹽利收入,佔到唐朝財稅收入的一半。

而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也曾說過,「天下之賦,鹽利居半,宮闈、服御、軍餉、百官俸祿皆仰給焉」。以後的朝代,對鹽利的依賴同樣有增無減。最高峰時,南宋高宗時期,鹽利佔國家財政總收入的54%以上。

「司令,鹽雖然消耗量比較大,但是成本似乎也不是很高,真有這麼高的利潤?」馬德勝還是有點不相信。

「鹽本身的成本確實不高,但是潛在成本卻不低!」

「什麼叫潛在成本?」

「我問你,現在鹽的價格貴不貴?」

「貴,現在一塊大洋只能買三斤鹽,幾年前還能買八斤左右!」馬德勝道。

李國耀隨即說道:「但是你知道了,從技術或經濟上來看,食鹽本身並無太大價值,鹽價居高不下,從來不是由產鹽的成本決定的。事實上,產鹽的成本極低

極低,隨着技術的發展,這個成本還在往下掉。」

「哪為啥鹽加還這麼高?」

「因為裏面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成本,有白色的也有灰色的,更有黑色的!」

「成本還分顏色?」

「白色成本指的是在鹽利成為政府的支柱財源之後,歷代都想着從這白色結晶體上面多多開源,遇到戰爭或動亂等極端情況,鹽業加稅更是順手且容易上癮的事兒。」

接着李國耀繼續說道:「灰色成本,鹽商通過巨額輸獻獲得的專賣權、總經銷權甚至世襲總經銷權,以及自身由此獲得的巨額財富,最終無一不是轉嫁到鹽價裏面。」

「黑色成本是鹽場、鹽務、鹽政官吏,都把鹽業當成肥缺,為了獲取相應的職位,他們同樣需要在官場內部進行權錢運作,而這些付出,通通是要有回報的。」

對於那些大鹽商真正暴富的原因並非來自於賺取食鹽低買高賣的差價,而是有太多附生在權力之上的生財之道。最典型的一種操作,就是鹽商夥同鹽政官吏一起坑朝廷。官吏允許聲稱湊不足巨額現錢的鹽商賒銷官鹽,事後再把這些賒賬做成壞賬,能賴則賴,反正虧空的是國有資產,利益卻進了個人口袋。

唐朝後期查處過一個名叫盧昂的福建鹽官,不僅搜出了30萬貫贓款,還從他家裏發現了金床、金枕頭。一個地方的鹽務官員,已經貪污、奢靡到這種程度,在其背後供養他的那些大鹽商,又該富到什麼地步呢?

在宋代,由於鹽業的暴利,使得一些軍隊、官員「赤膊上陣」,參與倒賣私鹽,牟取暴利。南宋末期,宰相賈似道利用個人權勢,指使下人大量販賣私鹽,而這僅僅只是鹽業這個經濟鏈條上的一個縮影而已。

「司令,現在鹽業大多數都控制在地方政府以及日本人手裏,咱們去當私鹽販子有利可圖嗎,況且弄來私鹽咱們賣給誰?」馬德勝再次問道。

李國耀笑而不語,良久才說道:「食鹽從來都是供不應求的,有了鹽你還會怕沒人買?」

對於銷路的問題李國耀從來都沒有擔心,鹽業頂層圈子為了分蛋糕,需要不斷用錢開路,環境確實險惡;但也應該看到,龐大的底層為了撿蛋糕屑,處境已經險惡到了需要以命相搏的地步。

強光之下,連陰影都會消失。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以極端的形式提醒整個帝國,陰影人群的存在。

私鹽問題,歷經1100多年,在帝制時代從未消失,恰恰證明了陰影始終未曾被驅散過。

儘管每個朝代都對販賣私鹽者制定極其嚴苛的刑律,只要是三人以上盜販私鹽,帶頭的那個就是死罪,但這完全阻擋不住私鹽越來越泛濫的趨勢。

北宋的蘇軾,在一封奏疏中說:「兩浙之民以犯鹽得罪者,一歲至萬七千人而莫能止。」

一年抓了17000人,都剎不住私鹽問題啊。

元朝初年,官府僅在松江府上海縣一地就先後捕獲了「鹽徒五千」。

到清代,廣東的食鹽貿易有一個公開的說法,叫「官三私七」。就是說,有七成的市場都被私鹽侵蝕了。而這些,全都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背後推動——私鹽販子。

而如今,李國耀也想加入這個群體,成為一個私鹽販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百六十三章:生財之道私鹽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