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軍委會的調令!

第六百一十九章: 軍委會的調令!

京山.永興鎮。

接到軍委會的命令的時候,李國耀等人剛剛突圍到京山一帶!

第61軍從武漢撤離之後先是在漢川休整了半天的時間,隨後在李國耀的指揮下,主力一路向西狂奔。

經過三天的急行軍,部隊抵達了應城。

然而還沒等他們緩口氣,日軍第十師團第八旅團竟然突破了孝感一線的國軍部隊,殺到了應城。

由於所部傷亡慘重,從武漢城裏撤出來的時候只剩下六千餘人,其中還包括不少傷員,再加上彈藥也消耗極為嚴重,根本不可能和日軍死磕,所以李國耀主動從應城撤退。

北上的路線已經被小鬼子堵死了,無奈之下李國耀只能帶着部隊繼續向西撤退,三天後部隊抵達了京山外圍。

而此時日軍各部隊也已經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向西追擊,隨即李國耀等人便在永興一線駐紮了下來。

然而李國耀等人剛剛抵達京山的第二天,部隊就接到了軍委會發來的命令,撤銷第61軍的番號,部隊與第67軍合編。

儘管李國耀知道這只是走個過場,他們並不需要真的要去與第67軍軍部匯合,而是將會被當成先鋒部隊派往山東戰場打游擊,但李國耀心裏依舊感到極其的憤怒。

老蔣一方面強調第61軍此戰功勞甚大,但同時卻沒有什麼獎勵,反而還將第61軍的番號給撤銷了,這是做的確實不地道。

雖說就在命令下達的第二天,老蔣又命人給李國耀發了一封電報,任命他為山東敵後游擊總隊總司令,並且給所部調撥了20萬大洋的獎金,還給倖存的官兵發了一波勳章雨,甚至於還破天荒的給李國耀所部調撥了五千支中正式新槍。

但是關於補充兵什麼的卻隻字不提,就好像不知道李國耀所部已經被打殘了的事實一樣。

再加上軍委會追責的開始,各種不利於雜牌軍軍官的消息陸陸續續的傳出來,李國耀對於國民政府這艘戰船徹底的失望了。

一直以來李國耀就知道老蔣在用人和獎罰方面有兩套標準,中央軍嫡系是一套標準,而雜牌軍又是一套標準,但是他卻沒有想到會這樣的噁心人。

中央軍嫡系就算是戰場抗命不戰而逃都情有可原,但是雜牌軍哪怕是作戰有功,但是卻依舊可能被當成替罪羊,真的是令人很無語,很寒心。

抗戰一年,國軍兵敗如山倒,老蔣也屢次三番大喊嚴明軍法,整餳軍紀。這本是好事兒,但為申明軍法而槍決一些臨陣畏縮的將領時,總會引起眾人的千般的不滿幾,更做不到真正的公平。

也就是這種不公平,使的國軍神聖的軍法慘遭褻讀,黯然失色。

比如說處決韓復榘,韓臨戰退縮,失地千里,不斃不足以平民憤,槍斃其確實可以鼓舞士氣震懾宵小。

但同樣在華北不戰而逃,日退百里,獲得「長腿將軍」罵名的劉峙,為何卻逍遙法外,仍居軍職高位?

再比如此次羅山——信陽戰役,胡宗南無視戰區長官命令,擅自西撤,致使信陽和鄂北三關盡失敵手,武漢震顫,這失職抗命重案為何不咎,卻抓住個曾元不放?

這讓人如何能心服口服?

老蔣近乎赤裸裸的歧視和欺辱雜牌軍着實有點過分了,要知道在初期慘烈的抵抗中,地方軍雖然裝備極差,但戰績絲毫不遜於老蔣的「嫡系」中央軍。

淞滬會戰10個戰績優秀師中,一半以上是雜牌,臨沂、台兒庄大捷,幾乎由雜牌軍一手包辦,湯恩伯軍團還是在李宗仁軟硬兼施的催逼下,才給了日軍最後一次打擊,武漢之戰,萬家嶺大捷的神話,也幾乎全為兩廣將士寫成。

雜牌支撐了中國的抗戰,支撐了國軍,也支撐了曾風雨飄搖的蔣政權。

但他們並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畸形的國民黨軍法對他們最為嚴酷,而且也只對他們。

三軍征戰,不可無法。

老蔣為了自己的「嫡系」,枉顧數十上百萬雜牌軍流血犧牲的事實,畢竟因此失去軍心與民意。

不過這些話李國耀卻沒有對任何人說,此時的他只是一個拼光了家底的雜牌軍將領,與老蔣相比不過是螞蟻和大象的差距。

在這種情況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遠離漩渦中心,然後暗中發展部隊。

而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對於眼下的這場國戰,在日本來說,它一怕長期在華作戰;二怕第三國干涉,更重視對蘇聯的作戰準備。

基予以上原因,日軍在武漢、廣州的戰略進攻結束后,為適應長期在華作戰,作好對第三國干涉的準備,很快日軍參謀本部提出了重點加強平漢路及長江沿岸之兵力配備,確保交通運輸,防止國民黨軍從該地區以西、以南各地之進攻。

同時加速扶植偽政權,擴充偽軍,對平漢路以東、長江以北地區的治安,逐步交由偽政權管理;將戰略部隊撤回日本國內,加強訓練以提高素質、部分進行複員以保持國力。

日軍參謀本部以上之設想,主要是為了避免長期曝師於外而陷入戰爭之泥潭和節省國力,再就是企圖減輕我國民眾對日本之仇恨和便於維護軍紀;作好對付第三國干涉之戰爭準備,以達其不斷的進行內充、外延之侵略目的。

這樣一來,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日軍將會大規模的組建偽軍部隊,扶植大漢奸,只要抓住這個機會跳到敵後,很容易發展起像八路軍那樣的敵後根據地。

只要有了根據地,李國耀便可以直接或者是變相的脫離國民政府。

李國耀不想當軍閥,他只想打鬼子,但是在打鬼子的同時他也不得不考慮個人的發展。

國民政府這艘爛船遲早是要沉的,李國耀不想為其陪葬。

更何況他還有妻子和兄弟,還有生死與共的戰友,他必須要為他們的前途命運負責。

1月15日,在京山休整了一周之後,李國耀所部在得到軍委會的同意之後,李國耀帶着所有部隊北上,準備前往山東戰場,進行敵後游擊作戰。

然而令李國耀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部隊即將開拔的時候,一封來自軍委會的調令下發到了指揮部。

根據這份調令,軍委會直接將原61軍80%的中央系軍官調離李國耀所部,如此一來,李國耀所部一下子將會損失三分之一的軍官,其中還有不少高級軍官,包括侯志福、陳志陽以及梁成虎、劉威、齊志國等人。

當看完這份調令之後,李國耀心裏多少是有些生氣的,因為軍委會那邊明擺着是不看好他們,擔心這些軍官跟着他李國耀到了敵後會被小鬼子吃掉,所以提前將這些人調離出去。

更重要的是,軍委會顯然不會主動下達這份調令的,肯定是他們自己申請的,也就是說李國耀被這些中央軍或者是黃埔系的屬下背叛了。

說背叛有些過了,但肯定是被這些人拋棄了,這讓李國耀頗為憤怒。

尤其是他還在這份調離的名單中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老面孔,比如說侯志福,再比如說陳志陽。

這些人都是從南京城的時候就跟着他一起打鬼子的老弟兄了,沒想到這個時候也不願意跟着他前往山東了。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令他始料未及,這也使得李國耀與軍委會的關係進一步的惡化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九章: 軍委會的調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