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國軍的迎戰準備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國軍的迎戰準備

在李國耀的命令下,暫九軍各部隊迅速開始集結,然後於5月2日深夜悄然渡過微山湖,進入魯西南地區!

而後在溫德彪所部的接應下,部隊一路向北,直奔冀南而來!

與此同時,一縱、二縱以及海城支隊的但個步兵團由各地緊急調往熊耳山彌補空缺!

在這些部隊調動的同時,皖中地區的江南遊擊隊總部也接到了李國耀的秘密調令,所部主力由西風頭向北調動,今後作戰區域以蚌埠以北地區為主,防區與盧文龍所部相連。

此外,遠在大別山的黃大麻子也接到了李國耀的命令,所部主力立即集結,老弱婦孺留守黃花寨,青壯部隊即日起趕往山東戰場。

如果說以前的李國耀是在韜光養晦,現在變有意識的開始聚攏兵力了!

因為李國耀知道,在接下來的半年內,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局勢都將發生重大變化,他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小心謹慎了。

扮豬吃老虎固然爽,但一直被人拿捏也不像那麼回事兒,該秀肌肉的時候還得秀秀!

話說日軍這邊兵力調動頻繁,自然也引起了軍統局的注意,很快相關情況就被送到了蔣委員長的桌頭!

得知日軍似乎準備對晉南用兵,老蔣頓時響起不久前蘇聯顧問的提醒,早在半個月前崔可夫將軍就就告訴經濟部部長翁文灝,中國「應防(日軍)侵攻昆明,及陝西同時並攻」。

崔可夫的推斷當時並未引起重慶方面的注意,當時包括老蔣在內所有軍政大員的目光都被《日蘇中立條約》簽訂這件事情所吸引。

但是現在看來崔可夫的推斷是正確的,日軍確實有可能進攻陝西,而首當其衝的便是中條山。

當下,老蔣當即命人將國民政府軍政部門的四巨頭都叫來,詢問前線的情況。

當老蔣問道山西戰場的情況的時候,軍令部長徐永昌的回答是:「山西南部及豫北敵增兵之訊,幾於無日無之,其氣勢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亦似敵必取洛陽西安者,洛陽判斷如此,而情報亦確如此」。

而軍訓部長白崇禧的回答是:「晉南之敵,似將奪取我中條山,企圖徹底肅清我黃河左岸之部隊,爾後進犯洛陽、潼關,以威脅我第五戰區之側背,或西窺長安。」

此外政治部長陳誠也有相同的觀察,認為日軍大舉增兵山西戰場,似乎是要進攻晉南。

為此,重慶的這幫高級將領當即商討應對之策,隨後根據「保守要地,力圖持久,奠安內部,爭取外援」的指導要領,確定了「加強中條山及潼洛工事,積極訓練」的戰略原則。

根據第一戰區不久前發來的電報顯示,第1戰區當時指揮的部隊共有8個集團軍。

在黃河以南的部隊、有孫桐萱的第3集團軍,駐於鄭州及以西的鞏縣和新鄭向南一帶地區,對中牟、開封和黃河以北溫縣的敵第35師團進行警備。

在鞏縣至洛陽以西的新安黃河南岸,駐有孫蔚如的第4集團軍。

在新安以西至潼關的黃河南岸,駐有李家鈺的第36集團軍。

在信陽以北至駐馬店一帶,駐有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

在南陽及葉縣地區,駐有湯恩伯的第31集團軍,但因該集團軍裝備較好,其編製人數亦多,故將其機動使用於第1和第5戰區,並不單單受第一戰區指揮。

目前第1戰區在晉南的部隊計有3個集團軍又3個軍,分駐於黃河以北晉南的中條山和晉東南的太行山。

在中條山區之西部、以平陸縣的茅津渡以東至垣曲一線以北,駐有曾萬鐘的第5集團軍和孔令恂的第80軍。

從垣曲至孟縣以東的賈營、南庄一線以北,駐有劉茂恩的第14集團軍和裴昌會的第9軍。

在太行山以東的河南省林縣與河北省的涉縣,則駐有龐炳勛的第24集團軍,而范漢傑的第27軍駐於長治東南的陵川縣。

看起來雖然兵力不少,但是實際情況卻並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中條山一線的部隊都是雜牌軍。

這些部隊明面上是集團軍或者是軍一級的編製,但實際上各部隊都缺額嚴重,而且中條山地區地貧人窮,又不是什麼產糧區,十幾萬部隊進駐這裏給當地的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即便是如此,依舊有不少部隊吃不飽飯,大部分部隊的給養都只能現供現,很少有存糧。

為了吃飽飯,不少部隊不得不吃空餉,要麼就是組織部隊經商,所以整個中條山整的烏煙瘴氣的。

這也就罷了,最讓人擔心的是,大戰在即,第一戰區的司令長官卻不在河南,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原因是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因拒絕**摩擦,受胡宗南等人排擠,不見諒於蔣,於不久前到重慶述職后,被軟禁在峨嵋山未歸,此時在第一戰區主持工作的是軍政部的何部長。

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來擔任中條山地區抗日主力的孫蔚如部也被調走了!

主帥不在,守軍主力也不在,這仗怎麼打?

當下陳誠和徐永昌建議老蔣,先把衛立煌放回第一戰區主持大局,最好是能將孫蔚如的第四集團軍也調回中條山。

但是很可惜,這個建議卻被蔣否決了!

隨後,蔣密令遠在洛陽的何應欽主持前線事務,應對日軍的這次進攻。

根據前線的情況,重慶的軍令部根據敵、我狀況、作戰方針、兵要地誌等,對在晉南作戰曾研究了如下的3個方案,交由第一戰區這邊作為參考。

第1方案:主力向黃河南岸撤退,鞏固河防。

第2方案:乘敵集中未畢,制敵機先,以擊破其攻勢。

第3方案:採取機動戰術,變內線為外線作戰。

..........分割線.........

接到重慶方面的密令之後,何應欽當即在洛陽第一戰區長官部連續兩次主持召開了由第一、第二、第五戰區軍以上長官參加的軍事會議。

根據各方提供的情報,何應欽判斷:「晉南之敵,似將逐次奪取我中條山各據點,企圖徹底肅清黃河北岸之我軍,然後與豫東之敵相呼應,進取洛陽、潼關,以威脅我五戰區之側背,或西向進窺西安。」

指示:「為確保中條山,93軍應相機以一部由北向南,27軍由東向西,與我中條山陣地右翼各部,合力攻取高平、晉城、陽城、沁水間地區,以恢復民國廿九年四月前之態勢。」

「同時,與晉西軍及第二、第八戰區協力,包圍晉南三/角地帶之敵,而殲滅之。最低限度,亦須能確保中條山。」

隨後,第一戰區長官部進一步做出日軍有從濟源、橫皋大道會犯垣曲企圖的判斷,當下命令前線的部隊加強陣地工事破壞阻塞主陣地前道路,並先制出擊打破敵之攻勢。

在上述判斷指導下,中條山地區的國軍主力7個軍進行了相應配置:

第9軍裴昌會部在豫北重鎮濟源!

第43軍趙世鈴部在山西南端之垣曲!

第17軍高桂滋部在絳縣地區!

第3軍唐淮源部、第80軍孔令恂部在聞喜、夏縣地區,馮欽哉部第98軍武士敏部在董封鎮一帶,第15軍武庭麟部在高平地區。

另以4個軍配置於太行、太岳地區,作為策應。

何應欽的指示,實際上是否定了向黃河以南撤退的第1方案,決心堅守中條山地區。

隨後,軍令部根據日軍在山西省南部集結的情況,認為敵由中條山的東部沁陽、濟源和北部的橫嶺關、皋落攻向黃河岸邊垣曲的企圖已經明顯。

因而決定,首先打破日軍東、西兩路之進攻,於5月2日令第1戰區:以1個軍向東路的高平、博愛,另以1個軍向以西之聞喜、侯馬、夏縣採取攻勢,以擊破敵之進攻。

另令:第2戰區的晉西部隊向同蒲路,第5戰區在黃汜區以東的部隊向隴海路發動攻擊,牽制各當面之敵。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國軍的迎戰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