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以逸待勞

第436章 以逸待勞

我們不能一直不說話,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我們必然要一起面對眼前的情況,只是我根本不想停下來我想一直走下去。

我腦子裏再次想起等待戈多的劇情,只是與此相反故事裏是等待我現在是行走。

行走的力量也很強大,我腦子裏在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閃過三十六計,是的,我在認真思考怎麼對付眼前的楊行,因為他並不好對付,表面看起來我佔據着優勢實際上我仍然處於極大的被動之中。

那麼三十六計之中的哪個計策適合我呢?

反正我們肩並肩走着也不可能有任何的交流,我便專心開始準備我的應對之策,我這絕對算做現上轎現扎耳朵眼,但是仍然有效管用。

首先我正在使用的計策便是三十六計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計策之一,以逸待勞。

這不是最後決勝的辦法卻是決勝的準備和初始。以逸待勞是勝戰計中的第四計,書中的原文是這樣寫的「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這句話是這樣解釋的「迫使敵人處於困境,不一定要直接攻打;可以採用防禦的方法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迫使敵人由盛轉衰,由強變弱」這一計策的宗旨就是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權,這樣才能使己方處於優勢地位。

這一計策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代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這一計策的著名戰役齊魯長勺之戰,當時的魯庄公御駕親征,參謀曹劌在旁邊指揮。當時的齊軍戰鼓齊鳴,殺聲震天,士兵士氣旺盛。當時的魯庄公想正面對敵,但是被曹劌阻止了。齊軍先後三次擂鼓衝鋒都沒有打破魯軍的銅牆鐵壁,最終人困馬乏士氣衰落,但是魯軍士氣正是旺盛之時,然後一舉打敗齊軍。

其實在圍魏救趙中也使用了這一計策,當時的魏軍在得知齊國國攻打其國都着急回援,在回去的必經之路上被齊軍打了一個伏擊最終魏軍攻打趙國失敗了。

李牧大破匈奴也是使用此計,當時李牧駐守邊關,當時匈奴時常來犯,當時的李牧讓士兵在匈奴來犯之時堅守不出,並時常關心士兵的生活和訓練,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匈奴的騎兵認為趙國守將膽小怯戰,逐漸的不將他放在眼裏,趙軍則因為主將對自己的關心無以為報而士氣旺盛。

在趙軍求戰心切,敵軍驕惰無備的情況下。李牧率軍出擊,並佯裝敗北將匈奴騎兵引入事先布好的包圍圈消滅了十餘萬騎兵,最終匈奴騎兵十多年不敢犯邊。

還有三國演義中著名的定軍山戰役中黃忠,在半山腰修整,夏侯淵在山下叫罵不為所動,當夏侯淵部人困馬乏之時下山打的其措手不及,最終夏侯淵被斬殺。

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時,周亞夫因知道敵眾我寡準備長期堅守,當時漢景帝命周亞夫發兵,但是周亞夫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義沒有發兵,當時叛軍知道消息后認為周亞夫膽小不敢發兵而放鬆警惕。

周亞夫則是讓一小股精兵燒了叛軍的糧草,讓叛軍氣急敗壞的放棄了梁國而轉攻周亞夫,周亞夫則堅守不出,並不斷的派輕騎兵襲擾使其喪失戰鬥力,最後製造防禦鬆懈的假象誘使叛軍進入中軍大營的包圍圈中給叛軍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最終吳王劉濞自殺。

我和楊行已經走出了至少有五公里,時間也超過了半小時,我仍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因為我正在以逸待勞,我越是這樣走下去,無休止的沉默著走下去對我越有利,尤其是在我還沒有想好絕勝的計策之前。

《孫子兵法兵勢篇》中明確提出一個重要的主題思想: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因勢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三十六計,集韜略,詭道,詭計多端在古代著作中代表變化很多,隨機應變,不是我們認為的的奸詐陰險,於大成,探討了在戰爭複雜的敵我、主客、虛實、強弱、眾寡、攻守、利害,矛盾、成敗等一系列情況下,每一計都適用於一種「勢」,而且可以計計相扣,靈活運用,爭取以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利益。

因此這個思想即使到了今天,恐怕未來也無人可以出其左右。這就是為什麼孫武被稱為兵聖的原因。非要選一個最強我認為是第一計:瞞天過海之計,成功使用此計的魄力,縝密程度是其他計策望塵莫及的。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它所闡述的謀略思想和哲學思想,被廣泛地運用于軍事、政治、經濟等各領域中。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這本書也是中國古籍在世界上影響最大,最廣泛的著作之一。

但是歸根結底計謀只是一種方法,工具,主要在於使用的人。其實孫子兵法裏面還有講接近於「道」的兵家思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潛移默化的影響、同化敵人,是孫武認為的最高境界。三十六計是屬於「術」的範疇。

直到今天,大國之間的戰略部署,仍沒有脫離孫子兵法的應用。比如說冷戰期間美國就成功運用不戰而屈人之兵,分裂了蘇聯。其中計謀的準備,因時制宜的運用,可以說是孫子兵法的最高戰績了,也不是三言兩句能說的完。

我此刻腦子裏在以逸待勞基礎之上想到的是詭道之最——反客為主。

我一直堅信三十六計中最精彩最智慧的莫過於反客為主。

通常在兩軍相持階段,如果能通過一定手段,促使局面發生轉換,這樣就會形成反客為主的局面,進而再下一城:借刀殺人。

在三國演義中,董卓帶兵入城,預行霍光之舉,廢掉漢少帝,自己獨攬朝政。但是原何進手下,刺史丁原不奉其命,帶兵屯河內。於是,董卓便派遣兵將去攻打丁原,沒想到大敗而歸。

這時候,董卓才發現,刺史丁原之所以看不起自己,是因為手底下有一名大將:主簿呂布。呂布,字奉先,人中之龍也,被譽為「馬中赤兔,人中呂布」。

怎樣才能一舉拿下呂布,除掉丁原?

董卓部下虎賁中郎將李肅,憑着一張利嘴,迅速將呂布拿下,這裏面就充滿了智慧。

首先,分析人性。李肅認為:呂布乃是一個見利忘義,貪圖虛榮的小人。只要給予其的利益合適,就可策反。李肅建議董卓捨棄赤兔馬。實踐證明,在物質利益刺激下,呂布迅速被分化瓦解。

什麼「放眼天下,董公,敢冒天下人之唾罵,敢做天下人不敢未之事!董公之心何其偉哉,董公之志,何其壯哉!我等男兒,難道不應心甘情願為之驅馳乎?」均是掩人耳目之辭!

其次,反客為主。以呂布之秉性,那人錢財替人消災。既然已經收取了好處,就要替人賣命。於是,當呂布收取董卓所贈之金銀珠寶、赤兔馬、方天畫戟之後,之一溜煙功夫,就提取了刺史丁原之首級。真的是讓人當槍使,還替人家數錢!這樣的人,最可恨,也最無情。

第三,反客為主后,可取借刀殺人、收人之兵的效果。董卓拿下呂布,借刀殺人斬殺刺史丁原,全部收丁原所部兵馬,一舉震懾朝野。從此,霸天下!群臣莫敢不從!

哼,好吧,那我就來個連環計,以逸待勞、反客為主、借刀殺人,我必須獲勝而且還要速戰速決,因為我沒有多少時間浪費在此刻的金陵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無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6章 以逸待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