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空城

第430章 空城

這一次不再是以退為進,而是真的離開,因為突然發現在此糾纏沒什麼意義,更重要的是不管老闆為了什麼躲避著外人也不應該直接揭穿人家的偽裝。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老闆在這裏無憂無慮的開一家小咖啡店每天至少過的踏實充實還很安全。

我可以繼續堅持從他嘴裏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但同時那便會將其牽扯進目前我無力反抗和自保的危險漩渦當中。

從來不願意也不會牽連別人,所以才決定立刻離開,內心雖有遺憾可至少我走的清清楚楚坦坦蕩蕩明明白白。

一個身體有殘疾的人往往擁有更高的自尊心,會更多的考慮別人的環境和感受。

老闆沒有追過來,我走了他便清靜了,他追過來就等於給自己重新招惹無盡的麻煩。

我有些意興闌珊也有些漫無目的,跟旅店的老闆娘視頻看了眼兩個孩子以後並不想立刻回去。

內心深處的失落還是挺大的,這樣回去怎麼面對兩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呢?

難道還得按照第一計劃去新化的梅山上找唐婉的師父?

那個怪老頭照顧兩個小孩子雖然很安全可是絕不會讓人放心,我甚至擔心小孩子會吃不好睡不好壓力很大。

小孩子一定不喜歡那樣與世隔絕的奇怪的大山裏的小木樓還有奇奇怪怪得老爺爺。

這也是我決定臨時留在金陵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我所做的都是以前不曾經歷的。

金陵城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金陵城古代的模樣和現在的印記,陌生的是金陵城的高樓大廈與科技繁華。

我從小似乎就與繁華和現代無緣。

關於金陵的來歷至少有三種頗為詳實的說法。

第一「因山立號」說,這種說法認為,「金陵」原本是鐘山最早的名稱,後來成為金陵的地名。

劉宗意指出,陵,作為名詞有二義。一為《說文解字》上講的「大阜」,就是較高的山。二是借用為帝王的墳墓。古人把山陵比作最高統治者,帝王的去世稱為「山陵崩」。帝王墳高起像一座山,建墳往往是在帝王活着的時候,為避不吉,諱稱為陵或山陵。

他介紹,在「因山立號」說中,「金陵」原是山名,「陵」作「山陵」解。金陵,就是現在的鐘山,又稱蔣山、紫金山。《輿地誌》說:「蔣山古曰金陵山,縣之名因此山立」。

當時很多地方都以山名做地名,陵就是山,金陵就是金色的山。在「金陵」之後加一個「山」字,已是後來的習慣了,古時應該就是叫金陵。鐘山頂上的岩石泛紫色,類赤,所以稱金陵,其名因山石顏色而來,而其實山上並無金礦。

「金陵」之「金」,作金色解,其實是指銅的顏色,而非黃金。銅也稱赤金,我們現在把純銅稱為紫銅。這與後人稱其為紫金山是一樣道理。當然,如果要按現在的認識,就應該是「銅色之山」了。

「金陵」二字最早用於城名是在戰國時期。古代地方志記載,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敗越國,殺越王無疆,盡取越國奪取的吳國的地域,而在石頭山築城,稱為金陵邑,或石首城。那時的鐘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脈小山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石頭山當時是金陵山余脈的一部分,所以這座建在石頭山上的城邑就被命名為「金陵邑」。唐代《建康實錄》對此有明確記載:「因山立號,置金陵邑」。

金陵的眾山屬寧鎮丘陵,這一帶山嶺都不算高,400米以上的就更少,鐘山以海拔448米高度雄居第一,相對而言,可謂巍巍鐘山了。高山對人類生活有很大影響。原始崇拜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就是高山崇拜。原始人認為,高山是神靈的居所,也是人類與天神溝通的途徑,它具有神秘和靈驗的特性。

所以人類一直對高山滿懷敬畏之情。各地區居民在自己生活的區域選擇一座高山作為崇拜對象,以滿足心靈的寄託。古人把一個地區有聯繫的眾山之首稱為「祖山」,作為地區的標誌,鐘山就具有這樣的地位,它是金陵地區居民心目中的聖山。

鐘山的古稱「金陵」在這一地區是神聖的。楚國地名往往用「陵」,就是高山崇拜的必然結果。楚威王選用祖山為邑立名,符合古人命名城邑的習慣。

當時的「金陵邑」只是個具有軍事意義的小城堡,城市雖然規模不大,但它卻是金陵設置行政區劃的開始,也是金陵稱為「金陵」的發端。而由於「金陵邑」險要的地理位置,隨着此地影響力的越來越大,「金陵」之名也越叫越響。

第二「金壇得名」說,關於金陵的來源,還有一種說法是,唐《建康實錄》說:「楚之金陵,今石頭城是也,或雲地接華陽金壇之陵,故號金陵」。但據劉宗意介紹,該書作者許嵩還沒弄清金陵具體是指哪座山,可能是把它當作石頭山的舊名了,所以對「因山立號」說能否完全成立產生了疑問。

他亦感覺石頭山還不足以享用「金陵」之美名,於是將「金壇得名」的猜測也一併記錄下來,以示其心中疑問。古人嚴謹的治學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第三則是帝王「埋金」說,「金陵」之名來源還有另外一說,即「埋金」之說。這種說法中,「陵」被解釋為墳墓。相傳金陵的名稱是因秦始皇在金陵崗埋金以鎮王氣而得,即「埋金的陵墓」,故名金陵。而金陵崗據說在今幕府山西。《景定建康志》記載:「父老言秦始皇厭東南王氣,鑄金人埋於此。」

並說在秦始皇埋金的金陵崗曾立一碑,上刻:「不在山前,不在山後,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獲得,富了一國。」

很有趣,當你用心的去研究一座古老城市歷史的時候很快便會陷進去,彷彿那遙遠的被淹沒的歷史已經等待了自己千年之久,等待着自己來親手揭開他原本神秘瑰麗的面紗。

人生最大的幸事莫過於此。

不知不覺我騎着共享單車來到了秦淮河畔,彷彿我所尋找探查的所有秘密全都沉浸在眼前多彩河流中間。

秦淮河是金陵的母親河,古稱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唐以後改稱秦淮,為長江下游右岸的支流。秦淮河的名氣在於其流淌的文化氣息,她在中國歷史上極富盛名,堪稱「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墨客流連於秦淮河畔,又留下多少流傳後世的經典詩文。到了清代,有位名叫潘恩的雅士,在秦淮河停雲水榭題了一副懷古的楹聯,將秦淮河的前世今生說了個明白。所謂停雲水榭,是秦淮河畔的一個亭台。這亭台名字中的「停雲」,意為停止不動的雲,最初源自於晉代大詩人陶潛的《停雲》詩:「靄靄停雲,濛濛時雨。」

他曾在自序稱「停雲,思親友也」所以後世多用作思念親友之意。潘恩的楹聯是這般寫的:「一曲後庭花,夜泊銷魂,究是三生杜牧;東邊舊時月,女牆懷古,我如前度劉郎。」

上聯有三個分句,化用了兩首古詩詞,講了同一類發人沉思的故事。「一曲後庭花」中的「後庭花」是唐教坊曲名,即樂曲《玉樹後庭花》,屬宮體詩,被稱為「亡國之音」,其作者是南朝陳後主陳叔寶,也是南朝陳最後一個昏庸皇帝。

傳說陳滅亡的之際,陳後主還有閑心在宮中與愛姬妾孔貴嬪、張麗華等眾人玩樂。詩中大言不慚地寫道:「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據史書載,陳王朝的滅亡的過程,也正是此詩在宮中盛行的過程。

《玉樹後庭花》原本是樂府民歌中一種情歌的曲子,讓那個陳後主陳叔寶一填了新詞,就變了味,這就像「後庭花」本身一樣,原本花生江南,多栽庭院,盛開之時,樹冠如玉,有「玉樹後庭花」之美譽,結果活生生讓陳後主給玷污了。

「夜泊銷魂」化用了唐代詩人杜牧那首盡人皆知的名詩《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詩中的「夜泊」是說夜晚停船靠岸於秦淮河。

杜牧在詩里嘲笑了沉醉「後庭花」的陳後主和不知亡國恨的「商女」,頗有一種俠肝義膽的君子風度。聯語中的「銷魂」是指為情所感,若魂魄離散。作者是在借杜牧的詩,抒發自己的觸景感懷。

「究是三生杜牧」是指杜牧去官之後,鬱鬱寡歡,落拓揚州,好青樓之游,以風流出名。其有《遣懷》詩云:「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後人多以「三生杜牧」比況風流才士。宋代詩人黃庭堅有「春風十里珠簾卷,髣髴三生杜牧之」之句。南宋代文學家姜夔的《琵琶仙》詞說:「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

由此看來,陳叔寶也好,杜牧也罷,無論多有才華,一旦沉緬於男歡女愛之中,就難免會醉生夢死,荒廢生命。如此看來,嘲笑陳後主和商女的詩人杜牧,一旦環境變了,也未能超凡脫俗,也走了一條比陳後主還差若干檔次的尋花問柳的老路。

下聯也有三個分句,化用了兩首詩,解讀了同一個讓人扼腕嘆息的典故。「東邊舊時月」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石頭城》詩的句子:「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寫的是淮水東邊,一輪古老而清冷的圓月,在夜半時分,還忍不住在窺視這昔日的皇宮。這首詩寫了秦淮河畔的石頭城故址舊景,曾為戰國時楚國的金陵城,三國時孫權的石頭城,經過六代豪奢,到了唐初開始廢棄,兩百年來,倫為一座「空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無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0章 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