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彩繪

第319章 彩繪

正在這個危急關頭,張驢兒父子救下了蔡婆婆。當他們聽說蔡婆婆家還有個年輕貌美的媳婦后,就要她們婆媳嫁給他們父了倆。竇娥堅決不答應。於是張驢兒就想害死蔡婆婆,逼竇娥嫁給他。一天,蔡婆婆病了,要喝羊肚湯,張驢兒乘機在湯里放了毒藥,卻沒想到葯死了自己貪嘴的父親。張驢兒卻反咬一口,誣陷竇娥害死了他父親,把竇娥扭送公堂,想乘機搶奪她的財產。張驢兒買通了貪官,這個貪官竟把竇娥判定死罪殺了。

後來,竇娥的父親做了大官,她託夢給父親,才終於平了冤獄,懲治了壞人。《竇娥冤》是我國最優秀的戲劇之一,1838年就被譯成法文,後來又譯為日文、俄文等,在歐洲各地演出。1958年,關漢卿作為世界文化名人,被各國人民廣泛紀念。

前人已經走過的路我們就要吸取足夠的經驗,不然前人的路就白走了,那是無知和蠢人的做法,認為自己天下第一認為自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最後只能落得凄凄慘慘戚戚。

人都是這樣活下去的,否則我心裏挂念著失蹤十幾年的母親,不知何處的師母和唐婉,兩次甩掉我的導師再加上把兩個孩子交託給我的顧青姐。

一個人的壓力過大就得學會解壓,否則垮掉的會是自己。轉過頭兩個小孩子依然睡的香甜,她們醒著的時候有時候乖巧有時候淘氣,可是睡著了以後卻只剩下了乖巧。

我有些笨拙的小心的湊過去,親了親文文的小手,還有小小的小手……此時此刻牛河梁的情況並不好,一點都不好,因為經過困難重重回到老家的顧青突然間誰也找不到了,她要找的三個人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不見了蹤影.

而她自己也被一群奇怪的人軟禁了起來跟外界徹底失去了聯繫.

在遼寧省西部有一條著名的河流名為大凌河,她也是遼寧省西部最大的河流。大凌河在漢、唐時稱白狼水,遼代稱為靈河,金代改稱凌河。大凌河不僅是遼寧省朝陽市的母親河,而且與內蒙東部的西拉木倫河、老哈河等一起,共同發育出古中華文明最重要的根系之一——紅山文化。

根據目前的發現至少十六個遺址集中分佈在海撥六百多米的山樑和谷地,並且這並不是全部因為新發現遺址的數量還在增加。數條現代公路以及鐵路穿越牛河梁而過,其中京四高速公路為了這個遺址的保護,特地改道而偏移向牛河梁南部的高山,並為此而專門開鑿了三條隧道。

五千至六千年前,牛河梁的繁榮極有可能與這條古人類遷徙的通道有關,在中國東北部,它既是從蒙古高原進入東北平原的中間站,也是東北亞人群南下進入華北平原和中國中東部沿海地區的重要通道。此外,在五千五百年前牛河梁地區的生態比現在要好,而且當時的氣侯也比現在要濕暖一些。與其它紅山文化遺址相比,牛河梁遺址所遭到的破壞相對而言要小很多,這體現於相當豐富的考古成果。

具體從地理學上定位牛河梁位於朝陽市建平縣西南與凌源市的交界處。凌源,意即大凌河之源。牛河梁得名於牛兒河,又名牤牛河、牛耳河、牛錄河,蒙語則稱土裏根河,圖爾根河。故牛河梁亦稱牛兒河梁、牛耳河梁、牛錄河梁。據地方志記載,牛河梁曾名為摩天嶺,蒙語則稱錫默特山。牛兒河本是大凌河較大的一條支流,牛河梁則是這條支流的發源地。

其實牛兒河、牛耳河、牛錄河皆為同名異傳,而靈河、凌河亦是同名異傳,說不定牛兒河本來與「牛「無甚關係,倒是「靈河」一說更加符合牛河梁的神秘特徵,因為牛河梁既是「摩天嶺」,則此嶺下之河豈不為「靈河」?

所謂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即以此地為中心分佈。當然,目前所知的所有十六個地點的分佈,並不一定都在牛河樑上,只不過是以這個中心地點名命而已。牛河梁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從小里說,位於遼寧建平縣、凌源市與內蒙古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三縣交界處,往大里說,位於遼寧省、河北省與內蒙古自治區這二省一區的交界處。

不過,這些現代的行政區界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因為這些區界在6000年前並不存在。牛河梁地區真正耐人尋味的地方,在南北方向它是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過渡的地帶,在東西方向它是東北地區通往蒙古草原的前沿地帶。

所以牛河梁具有這樣的特質:東北地區的漁獵文化、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與華北平原的農耕文化在這裏匯合,在遠古時期,它也是這三種文化的人群往來遷徙與交流的咽喉地帶。

牛河梁地區只到現在亦不能稱之為適合於農耕之地,考古學家們沒有在這裏找到古人開展農耕與生活的遺跡,卻發現有廟宇、祭壇和大量的積石冢。有學者稱這裏在五千多年前出現了最早的國家形態,但本博不以為然:這只是一個奇特的原始宗教中心,一個神國。

也許它還是一個位於遠古交通樞紐之上的貿易中心與文化交流中心。中國自古有「祝融作市」的傳說,祝融是地位極高的神職人員,是古代巫師的首領,相當於一個大「主教」。宗教是如何與原始的貿易活動發生聯繫的呢?因為宗教活動是遠古先民們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動,宗教活動可以聚集大量分散的人群。所以只到今天,凡有廟會的地方就有集市,有貿易。

反之,凡大型的地區交流、貿易中心,必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廟宇。可以想像:牛河梁眾多的古代僧侶們並不親身參與農耕以及狩獵活動,但是他們卻能從貿易、祭祀以及朝聖活動中受益。他們為周邊人群提供了重要的娛樂活動以及信仰。

更重要的事實是到目前為止這裏只是經過初步的試掘,正式的考古發掘還沒有全面展開。作為神廟,這個長度只有18米,最大寬度只有9米的地方可能略顯狹窄了,這與現代廟宇根本不能相比。也許這處廟宇只是牛河樑上當年眾多廟宇之中規模並不算大的一個,而其它的廟宇也許尚未被發現,或者早已被漫長的歲月沖蝕掉了。

女神像頭上有箍,耳垂上有穿孔。據說在出土時,神像的口內還殘留有用貝殼製作的牙齒的痕迹。同時額部以上有箍,但具體是什麼樣子,不得而知了。現在她被人們稱為「女媧」,但是不是真的「女媧」卻很難考證了。人們或許不必眾口一詞,除了女媧便再無別的想像力,她或許只是當年牛河樑上眾多女巫中的一個,亦或許她只是一群巫師所共同尊崇的女姓始祖。在牛河梁,男、女巫師不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出現地位上的差異,不過自古以來女性似乎更善於與神靈溝通。

而女神像眼內玉睛的正面和反面,玉睛為淡灰色滑石質,背面為釘狀,直徑2.3厘米。神廟內的神像不止一個,從目前發掘的情況來看,大約有五、六個個體的殘留,這些泥塑人像有的如真人大小,有的則是正常人體比例的兩倍或者三倍。此外還有一些動物泥塑的殘留。

最最重要的是女神廟出土了泥塑熊爪殘件,其中包括泥塑熊的鼻吻部位和泥塑的熊下頜殘件,這才是顧青一定要急匆匆趕回去的直接原因。這雖然不是遠古天熊唯一出現的證明但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證明,教授一直為此痴迷,一直在進行天熊殘片復原模擬。

他其實已經修復模擬出至少十幾個紅山熊,只是很快他自己又全都毀掉了,因為他認為相聚真實的紅山熊相差甚遠,他要還原最真實的紅山天熊。

一個人教授的研究方向通常只會截取一段歷史或者一段歷史的某個片段某個種類,通常不會去研究整個浩瀚如煙海的全局歷史。

其實女神廟出土的絕不僅僅是泥塑熊爪殘片而已,女神廟同時還出土了泥塑猛禽殘件——鷹翅。對比第16地點4號墓出土的玉鷹,可以發現這件泥塑的鷹翅與玉鷹翅膀所用的表現手法是相同的。

由於女神廟直到現在並未經過完整的發掘,我們不知道這座廟宇還有沒有其他表現動物崇拜的泥塑,以及這些動物形象的出現到底是作為守護神,還是作為祖先神?

畢竟,以動物作為祖先神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普遍的,特別是在人類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年代。

還有女神廟第二建築址西山台邊緣處的圓坑狀遺跡。在第一地點,除了女神廟之外,還有另外3個建築址,那是3個用石頭砌牆築成的山台。

第二建築址北部山台的邊緣發現有大片紅燒土堆積,在此地採集到一些泥塑人像的構件,這裏是否是另一座廟址尚不能確定。

但是根據我個人的猜測神廟周邊的山台和灰坑很有可能是一些製作陶器的現場。

女神廟及其周邊位於山樑的斜坡之上,由於這裏的地形不適合擺放大量陶器,所以要在土坡上砌築石牆,這樣就便於在石牆內填土形成較大的水平台地。台地邊緣的土坑以及大片的紅燒土,正是燒制陶器的火塘。

女神廟第三建築址表層的陶器碎片堆積。這些都是無底圓筒形陶器的碎片,大約有上百個圓筒形器的個體。在這個制陶坑的坑底以及坑壁上,都發現有火燒的痕迹。

女神廟3號建築址出土的陶筒。這是牛河梁特有的宗教用陶器,一種沒有底的圓筒。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令人信服地指出它們的用途。這些圓筒常見整齊地排列在積石冢的周圍,看似守護著冢內的神靈。

牛河梁遺址出土的陶筒有數千個之多,這些圓筒的高度約20~60厘米,高矮不一,直徑約20多厘米。

女神廟第四建築址內的柱洞和火塘。在這裏發現了一些古人類的生活用品,包括一些石器和陶制的炊具碎片,因此我推測此處遺址可能是一個廚房,因為即便是巫師們也不可能不食人間煙火。

女神廟第四建築址出土的石餅石錘和帶圓窩的石件石臼似乎是用來加工堅果的工具。

牛河梁遺址第十地點出土的陶罐,這種陶罐在牛河梁遺址墓群中比較典型。一般來說在牛河梁遺址積石冢下層的墓室中會有一兩件這樣的陶罐陪葬,而在年代較晚的上層墓葬中基本上已不見陶器陪葬了,要麼沒有陪葬品,要麼只有玉器陪葬。

罐身的彩繪,似乎能說明紅山文化地區曾與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交流。

在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被發現之前,人們根據傳說認定民族女祖先女媧出生於仰韶文化地區,但是牛河梁遺址女神廟的發現,使這一地區很快成為研究女媧文化的新熱點。

女媧的傳說極為古老,這個傳說隨着民族的遷移從而實現跨地區傳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而很難確定一個地方存在女媧崇拜,這個地方就一定是女媧的故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無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9章 彩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