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岫岩

第260章 岫岩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對於考古學的認識都是膚淺的,當然這不是大眾的錯誤,每個專業性極強的專業都是如此,考古學至少大家還知道是做什麼的,像有些專業人們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那麼我不得不又一次回到了「考古學對抗藝術史」的話題,「美術考古學」是我國學者為調和兩個學科的矛盾而發明的說法。倘若考古學屬於歷史學科,那麼現代歷史學科中一支重要的生力軍就是藝術史。我國美術史先驅在引進國外「考古學」概念上起了關鍵作用。

如果說我國的「考古學」定義最初受到了濱田耕作的《通論考古學》的影響,那麼正是美術史家俞劍華於1931年發表了此書的全譯本,也許在俞氏心目中,考古學與藝術史本為一體,無所衝突,因而用了「美術考古學」的稱謂。

其實,只要簡短地回顧一下作為學科的藝術史的起源,我們就可知這兩個學科不僅是孿生姐妹而且永遠交叉在一起。同時,藝術史與考古學在其發展過程中相成相濟,這也給我們解決考古研究中的社會性共相與個人殊相的矛盾提供了啟示。

18世紀,德國學者溫克爾曼開闢了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史。他在研究古希臘與羅馬藝術時,打破了往昔敘述藝術家列傳的史法,將焦點聚向作品本身。尤為重要的是,他將作品放到整個古典文明的情境中加以探究,由此開創了論述藝術風格發展的系統理論。

他明確宣佈,其研究古代藝術史既不是要做一個「純粹的時代紀年,也不是發生於其間的變化的單純編年史」,而是要「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亦即古希臘語中所具有的意義上使用』歷史』一詞」,其終極「意圖在於呈現一種體系」,「旨在揭示藝術的起源、進步、變化和衰落,以及各民族、各時代、各藝術家的不同風格,旨在依據現存的古代遺物儘可能地證明所有這一切」。

溫氏的「風格—情境」研究方法不僅對後世的藝術史產生了持久的影響,而且確立了「情境即一切」的現代考古學,他由此被公認為「現代考古學先知與創建英雄」。

考古學和藝術史天生就是孿生姐妹。它也是一門天然的交叉學科,我國的考古學始祖是宋代的沈括,他將考古學與視覺音樂、幾何學、冶金等融匯一體。歐陽修也是如此,他將金石引入了考古探究。

民國初年,王國維提倡將地下文物與書面文獻相互印證的方法。而考古學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視覺研究」和「世界藝術研究」的性質。安特生挖掘了我國仰韶文化,對中華遠古文明進行了開創性研究。

埃及學是考古學的前身,正是穆斯林史學家最早翔實記載和考證了古埃及的遺物,並讀解埃及契形文字。古代遺存實物的視覺研究和跨文化讀解構成了考古學的基本方法。

在20世紀上半葉,為了發展中國的考古與藝術史事業,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曾設立「考古與藝術史」院士席位,而後我國學者又提出了「美術考古學」的概念,力圖將古物的歷史與審美研究結合起來,這種努力暗示了研究者試圖從藝術史的角度出發,將古物的歷史美學價值也視為考古本身的重要內容。

這些都可以充分說明考古學與藝術史的界線並非在於前者為後者提供真實可靠的物質材料,而後者在此基礎上進行美學與歷史闡述。其關係並非是潘諾夫斯基曾比喻的「先上車,后買票」的邏輯關係。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考古學之父溫克爾曼的例子,意味深長的是,溫氏用以推演其考古學與藝術史的對象恰恰不是出於相應時代的原物,但是,其後出土的大量早期希臘雕刻卻沒有推翻反而證實了其歷史假說的合理性。

即古希臘藝術首先經歷了古風時期,接踵而至的是以菲迪亞斯藝術為代表的質樸的古典早期,然後出現了以普萊克西特萊斯為標誌的更優雅、更富感性的美的階段,最後進入了希臘和羅馬帝國時代漫長的模仿與衰敗時期。

考古挖掘所得的一切遺物,猶如一切科學定義一樣,無不建立在我們的理論假說的基礎之上。英國考古學家柴爾德曾把考古學喻作一架望遠鏡,讓我們遠望人類的*與整個歷史。

他又把具體的考古遺物喻作一台顯微鏡,讓我們透視具體而微的古代景觀。這對比喻不僅說明歷史假說與實物考證的關係,而且也啟發我們重新審視考古與考古學的不同含義。

如衛聚賢所說,考古行為古已有之,中西莫不如此。用鋤頭挖掘出古代遺物,並不是考古學的全部。

考古學指對古代實物遺存進行系統地研究,由此而成為自主的學科。而考古學之所以自溫克爾曼開始才成為自主的學科,是因為它發展出了自身的理論和方法論,即是說,它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里已然形成了自己的學術史,因此,探究考古學本身的歷史、理論與方法也是考古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中國美術學院新設的考古學與美術博物館系即重點旨在探究和教授考古學自身的學術史,而這個學術史與藝術史永難分離。

滕固先生是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國立藝專時期的校長,著名美術考古學前輩劉敦願是該時期的畢業生,著名美術史家、原敦煌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史岩是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美院時期知名教授,由他們所開拓的美術考古學的學術路向一直是我們的珍貴學術遺產。

將考古學和美術史並提是這兩個「共生學科」更密切地相長的新標誌。它將進一步消解「藝術史對抗考古學」的偏見,鑄造其新的合體。

第一金石學的現代意義;第二捲軸、古墓與文獻;第三物質文化、博物館與藝術史學新走向;第四考古新發現與近三十年中國美術史研究。這些學者希望能衝破田野考古、學院藝術史研究和博物館管理之間的壁壘,建立起全新的學術視野,讓考古學與美術史結為新的姻緣。

如果說藝術史偏重物象的價值與鑒賞,易於陷入主觀主義泥潭,那麼考古學排除個人趣味而着眼於客觀證據,大可糾正前者之偏,而考古學容易忽視藝術的生命價值,藝術史也可矯正其失。

離開雙方學科的合作與相成相濟,這兩個學科都難以獨立特行,也無法為現代視覺文化和世界藝術研究奠定更紮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其實我們的古人早就說過這個道理,獨木不成林,考古學科定位之初就是綜合性學科。黑暗過去天亮了,不論是教授還是顧青姐都沒有任何消息,當然師母和唐菀也杳無音訊,就像是突然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一般。而我現在身在凌源守候着兩個孩子,這裏便成了一座孤島,一座無人知道又充滿危險的孤島。

趁著孩子吃完早飯片刻的安靜我不得不想起老人與海,老人身在大海,孤單危險絕望,其實一路上他跟海斗跟魚斗到最後回到岸邊的一無所獲早已不重要,因為他還活着,因為他活着回來了。

至於有沒有收穫至於他到底經歷了什麼早就不重要了,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什麼比人類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牛河梁是個神秘的地方,到現在挖掘的範圍十分有限,甚至在女神廟原址直接回填然後原地建立了女神廟博物館,原地保護,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還不具備繼續發掘的條件與能力,繼續強行發掘或者為了發掘而發掘只能是破壞,根本起不到保護文物傳承文物和文化的目的。

只是美學自從那個沒有文字的時代就已經誕生了,誰也說不清永遠也不會弄明白的一個問題是,到底是我們的哪一個先人開始梳妝打扮開始愛美開始用青草樹葉製造好看的裙子的。

最初一定是為了遮羞,但是遮羞的同時就產生了審美產生了美學,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玉器應運而生,可是有一個十分疑惑的問題,那就是牛河梁發掘現場以及其周圍並不產玉,最近的也是岫岩玉。

但是岫岩玉雖然現在變得不值錢可是作用和影響卻是無與倫比的。原始社會結束后,在夏商至戰國階段,岫岩玉已被推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長達4000多年的時間裏,岫岩玉一直被歷代所重,是歷史宮廷和王室用玉的主要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兩件屬夏家店文化的出土玉器,一件為碧玉佩,一件為青玉鳥獸紋柄形器,經鑒定,均為岫岩玉所制。作品造型典雅,做工精細,在發現的戰國玉器中前所未見。

夏家店下層文化的玉器明顯是紅山文化遺留或改制,如出土的筒形器、鏤花墜、雕花墜等都由岫岩玉所制並且工藝嫻熟,不僅說明中國玉雕到商周時期已經成熟,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岫岩玉在夏商周時期已有較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

殷商古墓,如婦好墓出土了玉器755件,類型豐富,製作精美,其中許多器物淵源於紅山文化,這充分說明殷商時期岫岩玉或岫岩玉器已流傳於中原地區,被王室所用或珍藏。

《逸周書》中說紂王以4000件玉器殉葬,又說武王伐紂虜獲商王的舊玉價值連成,有大量岫岩玉製品。這說明岫岩玉在周代還是王室貴族選用玉料的重要來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無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0章 岫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