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印社

第255章 印社

金陵距離杭城並不遠,坐動車幾乎眨眼就到了,中國高速鐵路的飛速發展讓古人詩詞里的千里江陵一日還成為了現實。

杭城對我來說最熟悉的是韓城,韓城是地地道道的杭城人,骨子裏卻有着東北人的好爽與大方。韓城這個看起來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傢伙一直給我推薦一個好去處,西冷印社,這並不符合他的性格。然而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對於一個考古專業的學生來說西冷印社是非去不可的地方。

因為他在中國金石學屆的地位實在過於崇高和特殊,西冷印社是我國研究印學的著名學術團體,坐落在杭城西冷橋畔,孤山之巔,人稱「湖山最佳處」。

它創建於1904年。當時由著名金石家丁鋪之、王福庵、葉為銘、吳石潛等發起,到1913年集會,公推金石書畫家吳昌碩為社長。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因地處西冷,遂定名為「西冷印社」。印社先後擁有國內外社友一百多人。

這一年恰是東晉王羲之蘭亭雅集第二十六個癸丑年,西泠印社就在這年的重陽佳節集會。國內外印人紛紛參加,日本著名的金石家長尾甲、何井仙郎等也遠渡重洋,遊學入社。

西泠印社的建立,促進和發展了篆刻藝術的創作和學術活動。印社每年在春季清明、秋季重陽集會,主要是對篆刻繪畫作品,進行觀摩和探討。印社出版的金石書畫著作,如印譜、畫集、碑帖、拓片等不下數百種,暢銷國內外。

金石篆刻是我國民族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據查考,最早見於戰國時期,距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歷史。秦漢印是我國金石篆刻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命令丞相李斯製成全國統的通用文字,叫做秦篆。

這種文字結體方中帶圓,左右對稱。到了漢代,文字更為整齊,結體平正方直,莊嚴典重,這就是漢青銅器上的那種銘文。后歷經漢魏晉,篆書又有各種形式和風格上的發展。

有的形狀曲折迴繞,有的以鳥蟲魚獸形狀書寫文字,到了宋元,為了使印文整齊嚴滿,就把篆刻的文字筆劃迴環重疊起來,多者能使一劃疊至九重,叫做九疊篆。

這種字形複雜難以辨認,用以防奸辨偽,很有好處。因此,宋元明清的官印,直沿用這種字體。

印章在古代直到今天,主要是一種印信憑證。軍事上有「兵符」,政治上有「官印」。例如任命官吏,發佈命令,來往公文等等,都得用官印封發才能生效。這種辦法一直沿用到現在。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交往的頻繁,印章已經逐漸被推廣到商業和一般信件來往各個方面了。宋元以前,手藝工匠製作印章,是為了製造實用物品,到了宋元時期,一些文人出於鑒賞和創作書法繪畫的需要,才逐漸刻制了一些專供藝術欣賞的印章。

後來逐漸使得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這四種藝術互相輝映,融成一體,形成一種我國民族獨有的藝術形式。同時也出現了專門從事這種藝術創作的篆刻家。

清代是篆刻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代表人物漸派有丁敬,皖派有程邃。他們講究氣勢、佈局和刀法。所謂「方寸之地,氣象萬千」,就是指篆刻藝術的這種境界而言。

西泠印社所在地,是孤山風景的精華所在。這裏地界裏外兩湖,襟連白蘇一堤,風景秀麗,環境清幽。白堤西端,樓外樓畔,左側圓洞門上,大書「西設印社」四字,這是吳昌頓的筆跡。從圓洞門入內,便是柏准,竹閱。

這幾間小巧南靜的古典建築物上,還懸掛着兒村名家對聯,最引人注目的是,「舊南新雨,西泠橋畔各題襟,溯兩漢淵源,藉微鴻雪;文泉印泉,四照閣邊同剔蘚,挹孤山蒼翠,合仰名賢。」署名是:「胡宗成撰沙孟海書。」沙是我國著名書法家,現任西泠印社社長。竹閣始建於唐,柏堂始建於宋。

唐白居易,宋蘇東坡,都在杭州做過官。他們都愛和友人起到這裏來遊覽賦詩。過了柏堂,沿山路拾級而上。石徑途中,聳立着一座古樸的石坊,上書對聯:「石藏東漢名三老,社結西冷紀廿年。」古秀方正,這是印社創始人之一葉為銘的筆跡。在摩崖下,又有「漸入佳境」四字。

不一會便到「山川雨露圖書室」「仰賢亭」、「寶印山房」。在這兒幢有趣的古典建築物前面,就是「印泉」。印泉不大,但清幽宜人。石壁上有日本金石家長尾甲隸書「印泉」二字,古樸厚重,我甚愛之。

沿着石徑再往前走,便是鴻雪徑。途中牆壁上有小石碑,上刻葉舟寫的「印藏」二字。說到「印藏」,先得介紹印社社員、著名藝術家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姓李名叔同,曾留學日本,專攻美術。對金石篆刻、音樂戲劇無所不通。

1919年7月,他到虎跑定慧寺出家時,將所有金石篆刻全部贈給西泠印社,即珍藏於鴻雪徑「印藏」中。1963年10月,在慶祝西冷印社成立六十周年時,才將「印藏」儲印全部取出,打算出版《李叔同印譜》,供人們欣賞觀摩。

由鴻雪徑沿階而上,不數步便到孤山之巔。只見山勢幽靜,佳木蔥翠,起伏處星布著四照閣、題襟館、華嚴經塔、歡樂樓、漢三老石室等,佈局緊湊,小巧玲瓏,韻味無窮。

在題襟館前,臨風眺望,西湖景物,覽無餘。只見那片晶瑩似明珠般的湖面上,點綴著湖心亭、阮公墩、小瀛洲,恰似擺設著幾盆精緻的盆景,詩趣盎然;遠看吳山頂、玉皇山、夕照峰,宛如蓬萊三島,令人心曠神怡。

轉身看題襟館,只見門旁牆上有線刻石碑:《飢看天圖》,上畫吳昌碩立像,線條流暢,栩栩如生,是大畫家任伯年的精品。

館內則有無數石碑鋃嵌牆內。其中有記載社員為創辦印社進行捐獻的:日本社友「長尾雨山獻書十件」。長尾甲,字雨山,日本金石家。可見創辦印社也有日本人的一份功績。

出題襟館,過華嚴經塔,就是「歡樂樓」。此樓在五十年代已闢為吳昌碩紀念室。吳是我國近代富有創造性的一位藝術大師。他在印壇上異軍突起,融合古今,獨闢蹊徑。他的作品,不論書法篆刻還是繪畫,在國內外都有很高的聲譽。

畫家潘天壽先生1964年訪問日本歸來后對我說「在日本很多收藏機關和接待場所,都以藏有吳昌碩作品而感到自豪。」從前,日本雕塑家曹倉聞夫專門鑄造了吳昌碩半身銅像贈給西冷印社。

自從創立以來,西泠印社始終以一種現代意義的社團組織形式從事古典的藝術探索,以寬鬆的運作理念主張藝術的多元性,延續著創社以來每年春秋兩季雅集、逢五、逢十周年慶典和社員不定期聚會的社團運行模式。每年以孤山社址為中心,公祭印學先賢、舉辦社員作品和藏品展覽、開展學術研討和交流等活動,詩詞吟詠、筆墨酬唱、賞鑒珍藏、品茗清談均無不可,在傳統文化土壤日漸衰微的當代文化環境下,依然生動完好地保存着具有傳統文人氣質的文化形態。

韓城的父親不光是個生意人那麼簡單,他的家族似乎跟西冷印社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反正有時候他會說他是在西冷印社裏長大的,並不是湊熱度的表情而是認真回憶的樣子。

很多人對西冷印社的理解頗為片面,其實除金石篆刻與書畫藝術的創作研習之外,西泠印社在文物收藏與研究、編輯出版、對外文化交流等領域均有重要建樹,藉海內外社員與各界賢達之力,對各類文物遺存博採旁搜,藉資考古,位於孤山西泠橋畔的中國印學博物館為中國惟一的印學專業博物館,西泠印社印學圖書館則專收一切考論金石、古器、書畫等之書籍,供同人鑒賞研究之用。西泠印社還搜輯、考訂、出版了大量印譜、碑帖與印學研究著作,刊行海內外。

西泠印社還着力於篆刻藝術的傳承、普及與推揚,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連續舉辦篆刻作品評展、國際篆刻書法作品展等大型專業賽事,近年來還舉辦了西泠印社國際藝術節、「百年西泠·中國印」、「百年西泠·西湖風」、「百年西泠·金石緣」等大型國際性藝術選拔和創作、展覽、研討活動,在海內外印學界產生廣泛影響。

西泠印社於2004年經國家民政部批准註冊登記。2006年,「金石篆刻」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2009年,由西泠印社領銜申報的「中國篆刻藝術」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進一步確立了西泠印社作為篆刻傳承代表組織和國際印學中心的地位。

時至今日,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之宗旨,融詩書畫印於一體,已成為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藝術團體,在國際印學界享有崇高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無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5章 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