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北線戰鬥的影響(下)

第八百三十八章:北線戰鬥的影響(下)

關於大本營和關東軍之間的矛盾那是由來已久了,這次與蘇聯之間的戰爭不過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事實上早在1933年起,日軍即全面着手對蘇聯的戰爭準備。

為此,日軍構築了由圖門經寧安、牡丹江、勃利至佳木斯、伊春、鐵驪、綏化的東部鐵路,並建成由林口經雞西市、密山到達烏蘇里江岸虎頭鎮的支線;在北部建成經北安、孫吳至黑河以及由嫩江、霍龍門至黑河的戰備鐵路;在西部從白城子經索倫、五岔溝至阿爾山的鐵路也被全部修通。

此外,日軍還沿着這些戰備鐵路的兩側修建了大量的營房、倉庫、機場、公路等軍事建築。

在東北內地,日軍更是耗資巨萬,擴建了兵工廠、車輛廠等軍工部門。

其部隊編製,則按戰時編組,專門在東部、北部,成立了幾個軍一級的指揮機構。

關東軍以臨戰姿態所需要的一切,其國內無不儘力解決。再加上日本宣傳機關的鼓吹,「無敵關東軍」的雄名幾乎傳遍了全世界。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牛逼哄哄的部隊,在這次的局部戰役中,竟連連失利。

近代作戰,突破對方陣地所需的飛機、坦克、大炮,關東軍無不具備,但在實戰中卻都不佔優勢,關東軍的對蘇戰爭中心問題是進攻,進攻的重點是對各個陣地的突破。

可是關東軍自6月20日直接指揮諾門罕作戰以來,對蘇蒙軍陣地的進攻連連受挫,使其大本營極為失望。

此時的日軍大本營,對關東軍越權擅自轟炸外蒙的機場;拒絕駐青島的第五師團增強諾門罕地區;使用象23師團這樣的新部隊,來解決與日本聲譽有關的邊境事件等等,都頗有意見。

可是關東軍的那種傲慢不可一世的態度,卻有增無減。

他們以建立偽滿洲國,為日本開闢了數倍的疆土而自負,並以指使偽滿洲國的方式,對待其國內問題;他們以自己是日本在大陸上的主要軍事力量,擁有對大陸政策的最後發言權而有恃無恐;對一些重大問題,他們常常以根據現地的判斷為理由而自作主張,對抗其國內。

當時的關東軍,在日本政治生活中,已成為一個特殊有時又是很棘手的問題。

其原因除了關東軍本身之外,還有日本軍界利用這支龐大國外駐軍的影響,來提高其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時甚至要挾其國內各界和左右日本政府的政策。

日軍大本營在分析了日蘇關係及根據諾門罕地區的軍事情況后認為,該地的戰事,短期內不會停止。為加強該地區的作戰指揮,於是下令,在海拉爾地區成立第6軍,轄第23師團、海拉爾第8國境守備隊、在海拉爾地區的第1、第2陸軍醫院。

自第6軍成立后,關東軍與其大本營的矛盾越來越深。

日軍大本營的想法是,以一個軍專門組織計劃、指揮該地區的作戰,這樣一心專用,也符合日軍歷來的做法,即根據需要成**一級的指揮機構,作戰結束后,軍的單位也隨之取消,部隊的各項軍事工作,由師團為單位組織實施。

對成立第6軍這樣一級指揮機構,關東軍認為諾門罕事件,從開始即由關東軍指揮其直轄的第23師團作戰。由於戰事失利,而突然成立第6軍,來隔開關東軍的直接指揮,這是對關東軍的不信任,有意給關東軍難堪。

另外,在7月20日,日軍參謀部為研究解決諾門罕事件,通知關東軍參謀長磯谷廉介中將回國參加研究。會上按照事先擬制的「事件處理要綱」進行討論,大意是對此一事件,本着局部就地解決的方針,至遲於今年冬季處理完畢。

武力如果不能達成目標,就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然後部隊撤離該地,如蘇軍再侵入爭議區,視情況進行反擊。

對於空中作戰,對越境的飛機應予以打擊,只有「滿境」遭到轟炸,才可進行空中進攻作戰……

在這次會議上,磯谷廉介按照一貫的強硬主張,認為關東軍這麼多的部隊為此而犧牲流血,最後竟放棄該地撤回部隊,這些他要回長春請植田謙吉司令官決定。對磯谷的這種託詞,日本參謀本部、陸軍省都極為不快。

由於關東軍與其總部在政策上的分歧,做法上的不同,在感情上的對立也日漸加深,以致他們與其總部逐漸互不聯繫。

從7月下旬至8月中旬,關東軍司令部與其參謀本部既不通電話,也不發電報。

面對關東軍這種態度,日軍大本營方面也頗為無奈,日軍的參謀總長載仁親王,根據關東軍司令部不與參謀本部進行正常聯繫的情況,確定由負責分管作戰的參謀次長中島鐵藏中將至長春,聽取關東軍的意見和作多方疏通,才在表面上把問題解決。

但是這段時間蘇聯和日軍的戰鬥卻一直沒有間斷,而且蘇蒙聯軍似乎正在組織更大規模的反擊,這讓關東軍司令部和大本營都頗為擔心。

無奈之下,大本營只能命令駐紮在青島的,戰鬥最強的第五師團立即北上,增援諾門坎方向。

與此同時,華北方面軍另外三個師團也接到了集結的消息,隨時準備北上增援關東軍。

可以說,因為北線的戰鬥,整個東北華北戰場的形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而這種變化直接體現在山東戰場上就是,日軍雖說在之前的戰鬥中吃了大虧,但是卻一直沒有報復,以至於蘇魯戰區以及山東遊擊總隊竟然有時間進行補充和休整。

此外,由於蘇魯戰區此次魯南反掃蕩打的非常不錯,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國民政府軍委會着重宣傳報道了這一仗,一時間蘇魯戰區以及于學忠的大名再一次出現在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威風無限。

至於此戰最大的功臣李國耀,也不知道是上面故意的還是真不知道,總而言之並沒有什麼篇幅,僅僅只是在報道中提了一句山東遊擊總隊奉命增援。

不過對此李國耀並不在意,在回到根據地之後,在確定了日軍不會進攻熊耳山之後,李國耀當即命令部隊進行全面思想整頓和軍事訓練。

沒辦法,李國耀看了一下所部的兵員,老底子所剩無幾,大部分是解救回來的國軍俘虜和礦工,還有一部分是收編的偽軍和土匪。

這成分簡直是大雜燴,幹啥的都有!

這樣的部隊想要保證戰鬥力,就必須進行思想上的改造以及整頓,軍事技能方面也要加強訓練。

為了能達到提升戰鬥力的效果,李國耀對所部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編,除了原有的一縱、二縱外,新增加了三縱,任命溫德彪為縱隊司令,部隊編製也和其他兩個縱隊一樣,下轄三個步兵大隊和少量的技術兵種,總兵力五千五百人左右。

隨後李國耀又對現有的技術兵種進行了調整,其中騎兵和炮兵以及火力支援部隊都進行了擴編,騎兵縱隊由兩個大隊擴編到了三個大隊,而炮兵部隊則是新增了野炮大隊,火力支援部隊則是新增了一個重機槍大隊。

總而言之,各部隊的實力都增強了不少。

調整完編製之後,李國耀當即命令徐虎和王戰海以及馬德勝各指揮一個步兵縱隊深入東西北三個方向進行實戰訓練,而他則是帶着部分技術兵種向南滲透作戰。

一時間整個魯南地區到處都是山東遊擊總隊在活動,雖然沒有太大規模的戰鬥,但是卻也把山東地區的日偽軍嚇了個夠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八章:北線戰鬥的影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