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授課!

第六百三十六章:授課!

李國耀清了清嗓子,然後大聲說道:「想要學會游擊作戰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游擊戰,游是走,擊是打,字面理解為遊動攻擊。所以大家要搞清楚一點,那就是游而不擊是逃跑主義,擊而不游是拚命主義,游擊戰的精髓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其核心是遵循合理選擇作戰地點,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選擇作戰時機,戰鬥結束迅速撤退,這樣的作戰方式叫做游擊戰。」

看到所有人都一片懵逼的狀態,李國耀放緩語速,繼續說道:「通俗的來講,我們之前打的陣地戰、消耗戰或者是進攻作戰都是常規的正規的作戰,而游擊戰是非正規作戰,主要是以襲擊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動性、靈活性、主動性、進攻性和速決性。」

話音剛落,就聽徐虎開口說道:「之前我就聽曾經和紅黨的部隊交過手的老長官說過這種戰術,但心裏卻沒有太大的感觸,甚至於覺得他們一群正規軍竟然被一群只知道漫山遍野跑的泥猴子打的哭爹喊娘的,真的是丟人。但是今天看完司令指揮的這次沙溝戰役,對這游擊戰確實有了不少新的體會,紅黨裏面有能人啊!」

李國耀笑了笑說道:「紅黨中有能人不假,但是這游擊作戰卻不是紅黨獨創,其實游擊戰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12年的吳楚之戰,當時就有游擊性質的作戰行動。」

「甚至於相傳為黃帝風后撰寫的《握奇經》也有這樣的記錄,「游軍之形,乍動乍靜,避實擊虛,視贏撓盛,結陳趨地,斷繞四經」,這對游擊部隊的作戰行動作了生動的描述。」

「此外秦漢時期也有不少游擊戰的高手,比如說漢高祖劉邦手下的大將彭越,他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以說是游擊戰的始祖。論軍事謀略與指揮才能,他不如韓信,但論功績,他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楚漢戰爭中,正是由於彭越率領的軍隊在西楚霸王的楚軍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使楚軍的糧食裝備得不到補給,也給了前線漢軍不被項羽殲滅的機會。楚漢戰爭正是在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彭越後方的游擊戰基礎上,才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有機會殲滅項羽麾下疲憊的部隊,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接着李國耀繼續說道:「游擊戰是一種以弱勝強的戰術,而且由於需要堅實的群眾基礎以及熟悉的地形,通常應用於反侵略一方,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保存自己、打擊敵人,最終奪取勝利。現在我部兵力少而火力弱,很難獨立地進行長時間作戰,只有積極創造條件,以機動力、主動出擊化整為零,消耗敵人戰力、拖延敵人行動、誤導敵人方向,形成敵人心理壓力才可能致勝...」

話音未落,就聽到張騰蛟直接起身說道:「司令,這游擊戰的厲害兄弟們是見識過的,確實和正規戰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這游擊戰到底該怎麼打?」

李國耀示意他坐下后,目光有些深邃,然後正色道:「游擊作戰和正規作戰一樣,有理論也有具體的戰術形式,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到底該怎麼打游擊戰!」

聽到李國耀的話,指揮部里所有的軍官們都坐直了身子,豎起了耳朵,仔細傾聽!

「游擊戰有自己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條,分別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是游擊戰的基本原則;以襲擊為主的進攻,是游擊戰的基本作戰形式;革命根據地,是游擊戰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依託;在一定條件下,游擊戰可以作為某個戰略階段的主要作戰形式;戰略上的集中指揮與戰役戰鬥上的分散指揮相結合,是游擊戰的指揮原則。」

接着李國耀繼續說道:「當然了游擊戰最終要向正規戰發展,游擊戰因兵力少而突擊力弱,很難獨立地解決整個戰爭問題,只有積極創造條件,使游擊隊發展成正規軍,使正規戰與游擊戰緊密配合,才能加快戰爭勝利的進程。說這些大家可能還不是很了解,那我就給大家講講具體的戰術,這個應該很好理解!」

「游擊戰的主要戰法是襲擊,依據襲擊對象、目的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分為襲擊戰、伏擊戰、破擊戰、襲擾戰等,此外河北山西等地的八路軍還在戰爭實踐中創造了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圍困戰等豐富多彩的游擊戰法。這些戰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

「司令,襲擊戰應該是乘敵不備,對其實施突然攻擊的戰法,這個倒是很好理解,伏擊戰兄弟們大致也明白,但是破襲戰、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什麼的都是啥打法啊?」張騰蛟一臉懵逼地說道。

李國耀隨即說道:「破擊戰是以破壞敵方重要軍事目標為主的一種戰法,破擊戰的目標,通常是敵方的交通運輸線、後方補給系統、指揮通信系統和重要技術兵器基地等。目的是為了造成敵方交通癱瘓,指揮失靈,補給困難,力量削弱和精神緊張。進行破擊戰,必須有周密細緻的組織計劃和充分的技術準備,以出敵不意的方法和行動實施之。」

「襲擾戰是游擊隊、民兵和群眾相配合,以各種詭詐的手段,殺傷、毀壞、恐嚇、擾亂、疲憊敵人的一種戰法。通常由游擊隊和民兵以單兵或小組進行襲擾活動,使用各種方式和手段殺傷敵有生力量,製造各種假象,虛張聲勢,迷惑敵人。」

「地雷戰是以地雷為主要武器殺傷敵人的戰法。通常與地道戰、麻雀戰結合運用,以殺傷、消耗敵人,封鎖和限制敵方的行動。」

「地道戰是依託地道工程打擊敵人的戰法,通常與火力戰、地雷戰、麻雀戰相結合,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而麻雀戰,是小群分散兵力狙擊襲擾敵方的戰法。通常是三五成群,忽聚忽散,時隱時現,出沒無常,靈活機動地殺傷、消耗、迷惑、疲憊敵人。」

說完這些之後,李國耀再次說道:「諸位,游擊戰可能從形式上看上不了枱面,但是就戰術效果而言卻非常的不錯。比如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準備攻打楚國,採納了伍子胥提出的先疲楚后決戰的建議,先派部分兵力到楚國許多地方以游擊戰襲擾楚軍,達6年之久,致使楚軍疲憊不堪,爾後派主力入楚決戰,大敗楚軍。」

「此外中國歷史上較大的農民戰爭,都曾把游擊戰作為一種重要的作戰形式。唐末黃巢領導的起義,明末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起義,清朝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在農民軍處於弱小時期,大都採用出沒無常,避實擊虛,聲東擊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的游擊戰法,常使官軍顧此失彼、腹背受擊,疲於奔命。」

對於游擊戰的威力李國耀是深有體會,先不說紅黨就是利用這種戰術發展壯大,最終將老蔣和國民政府這艘破船鑿沉,奪取了國家爭取。

即使是在現代戰爭中依舊有着輝煌的戰例,比如說越南戰爭,越共軍隊先用游擊戰的型態和法國對抗,獲得效果;在美國大規模介入之後,即使美軍使用現代化的裝備與精良的武器,游擊戰的型態依然使美軍吃不消,最後終於擊敗美國。

再比如說阿富汗戰爭,阿富汗人民面對蘇聯入侵便採取了機動靈活的游擊作戰形式,讓蘇聯軍方吃不消,間接造成蘇聯的瓦解。

而眼下山東地區的敵我形勢是明顯的敵強我弱,正規作戰無異於找死,唯有學會游擊作戰才能和小鬼子周旋下去,這也是李國耀讓麾下的軍官們大力學習游擊作戰的原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六章:授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