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82毫米迫擊炮!

第六百二十四章: 82毫米迫擊炮!

火炮這玩意兒向來是中國部隊的一個短板,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不僅僅是李國耀所部,其實這也是所有中國軍隊共同存在的問題。

相比而言,日軍不僅訓練有素,擅長近距離拼刺和精準射擊,而且武器裝備精良,坦克、飛機和各種型號的火炮均裝備到了一線部隊,所以日軍的火力異常猛烈,往往給裝備簡陋、武器低劣的國軍部隊造成重大傷亡。

撇開日軍的輕武器先不說,單論雙方的炮兵實力,那簡直是天壤之別,就沒在一個水平上。

如果非要做一個直觀的對比的話,就相當於裝備重武器的解放軍與只有輕武器的武警部隊之間差距,兩者之間完全沒有可比性。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大量美國軍事援助到來之前,國軍長管火炮總數尚且不到日軍的幾十分之一,一般情況是,國軍一個戰區的火炮總數加起來,還不如日軍的一個師團。

所以,在長管火炮方面,日軍對國軍有壓倒性優勢,其恐怖的火力往往會對國軍炮兵或步兵造成重大傷亡。

比如在淞滬會戰中,對於日軍炮火的威力,國軍就曾深有體會。

當時,國軍副旅長郭汝瑰曾將全旅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企圖與日軍進行一場炮戰,未料,剛開炮還不到5分鐘,日軍的炮彈就像雨點一樣呼嘯飛來,頃刻間就將國軍的炮兵陣地殲滅了。

這種恐怖的炮火力度和密度,讓郭汝瑰膽戰心驚,也讓國軍戰士感到恐怖至極。

可以說,在長管火炮方面,國軍在當時是敵不過日軍的。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國軍卻有一種裝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炮火上的短板,這種武器便是李國耀剛剛抽到的—82毫米炮擊炮。

82毫米迫擊炮,是由南京金陵兵工廠以法國布朗德的1930年式81毫米迫擊炮為基準和參照,於民國20年研製而成,當時將其命名為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簡稱82毫米迫擊炮。

82毫米迫擊炮的初速為每秒196米,射速可高達每分鐘20發,最大射程2850米。全炮總重量為69公斤,可以拆卸成三個部分,最重的部分只有30公斤。

之所以說,82毫米迫擊炮是抗戰時最重要的曲射步兵炮,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這種火炮性能優越,操作簡便。

82毫米迫擊炮無論是在初速、射速,還是射程上,均高於日本的94式毫米迫擊炮和97式81毫米迫擊炮。

日軍的94式毫米炮擊炮總重超過150公斤,一般步兵是無法攜帶的,只能以騾馬或汽車運輸,雖然其口徑比82毫米迫擊炮略大,但是威力卻遠遠不及82毫米迫擊炮。

而國軍82毫米迫擊炮直接拆卸成三個部分后,三名士兵就可輕鬆扛走,待需用時,再以極快的速度裝配好直接使用。

直到戰爭中期,日軍才研發出了新一代97式毫米迫擊炮,將其取代。

但是中國方面卻不甘落後,82毫米迫擊炮幾經升級,在炮箍、炮尾和底板等方面都有很大改進,性能進一步提升,很快就再次超過了日軍的97式毫米迫擊炮。

其次是82毫米迫擊炮機動性超強,可以隨時隨地打擊敵人。

日軍的迫擊炮不及國軍,而其山炮、步兵炮重量太大,不好運輸,就算勉強運到陣地了,還不能馬上投入戰場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部署。

相反,82毫米迫擊炮架炮發射前,只需要先找一塊平地,用力將底板砸進土裏即可,打完幾炮就可以隨意扛着炮轉移陣地,再尋機打擊敵人。

有人說,日軍不是還有擲彈筒嗎?

是的,但是日軍大正十年的擲彈筒射程僅有100多米,89式擲彈筒也不過500餘米,而國軍82毫米迫擊炮可以打到2850米,完全可以碾壓對手。

這樣較量的結果就是,在日軍的山炮、步兵炮部署就位之前,國軍的迫擊炮可以肆意尋機打擊敵人。

即使日軍的炮兵陣地部署完畢,向國軍發炮還擊,國軍也可以實施機動轉移,以游擊戰術伺機打擊敵人。

還有就是82毫米迫擊炮生產簡單,成本低廉,在國軍裝備的所有火炮中具有絕對的數量優勢。

由於82毫米迫擊炮中國可以自行量產,所以當然是多多益善。據統計,整個戰爭期間有共計大約有5600多門82毫米迫擊炮出廠,被陸續裝備到各個部隊。

在國民黨的嫡系部隊,基本上每個營都有一個82毫米迫擊炮排,配備2門迫擊炮,每個團還有直屬的一個迫擊炮連,配備6門82毫米迫擊炮,其他地方部隊也有相當數量的82毫米迫擊炮。

就整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一共只有兩大殺敵利器,一件就是捷克式輕機槍,另一件當屬82毫米迫擊炮。一旦捷克式輕機槍被日軍火力壓制,82毫米迫擊炮就會大顯身手,將日軍的火力點打掉。

在長達十四年抗戰中,有相當一部分日軍是被82毫米迫擊炮擊斃或擊傷的。

整個抗戰的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鬥,迫擊炮都毫無意外的參與了,至於小型戰鬥38931次中,大部分也有迫擊炮的影子,所以迫擊炮可謂殺敵第一利器。

而且82毫米迫擊炮不但參戰頻率頻繁,而且戰績也非常的可觀,經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穫。

更重要的是,部隊即將北上山東,而戰術也將由之前的陣地防禦戰轉為游擊戰,山炮、野炮這些笨重的炮兵武器即將失去作用,畢竟游擊作戰很顯著的特戰就是強調部隊的機動性和協調性。

因此在部隊抵達山東之後,山炮和野炮這些武器很可能會被臨時淘汰或者是雪藏。

在這種情況下,部隊急需要一種既可以提供強大的炮火打擊,又不影響部隊的機動性的火炮,82毫米迫擊炮無疑是首選。

甚至於李國耀已經想好了,只要部隊在山東站穩了腳跟,便迅速安排後勤部門生產這種輕便的火炮。

之前李國耀也曾陸續從系統里兌換了一部分82毫米迫擊炮,但是相比於自產自銷,向系統兌換絕非長遠之計,一方面是兌換武器裝備兌積分的消耗極為嚴重,而李國耀的每一個系統積分都是戰士們在戰場上用命換來的,可容不得半分浪費。

其次是在沒有上級調撥而自己又不能生產的情況下,不斷地向部隊提供武器裝備也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和懷疑,所以李國耀老早就想兌換一條生產線自己生產了。

然而像這樣一條日生產十門迫擊炮的生產線竟然需要一萬多積分,頓時令李國耀望而卻步,要知道他從蚌埠地區撤出來到現在,部隊血戰了足足小半年的時間,到現在也不過積攢了20萬積分,這可是幾萬人犧牲換來的。

而一條火炮生產線就需要消耗掉二十分之一,自然讓李國耀極為肉疼。

現在好了,一次抽獎機會就解決了,完美!

更重要的是,現在李國耀手上不但有82毫米迫擊炮生產線,還有毛瑟步槍生產線、三八大蓋生產線、駁殼槍生產線、6.5毫米子彈生產線,79式狙擊步槍生產線、M43中迫擊炮生產線,這次還抽到了捷克式輕機槍的生產線,這等於將部隊所需的大部分武器裝備的生產線都集齊了。

只要部隊有一個穩固的根據地,便可以安心的生產這些武器裝備,以後部隊便再也不需要為武器裝備發愁了。

如此一來,李國耀對於此次北上充滿了信心!

PS:今天要給張小花同志開作品研討會,沒錯,就是寫「史上第一混亂」的那個張小花,他是內蒙古籍的大神作家,為他點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四章: 82毫米迫擊炮!

%